议论文写作指导事实论据的叙述、分析议论文叙例教学目标:1:明确议论文叙例的基本要求,并按要求来叙例。2:掌握议论文叙例的技巧以及懂得运用。•一:阅读与思考•下面两则材料哪个叙述得更好?为什么?•文段一•勤,包含着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血汗。有了它,人们才可能达到知识和智慧的高峰。物理学家霍金,以他高度残疾的躯体,凭借轮椅上的机械和电脑,写下了令世界震撼的《时间简史》。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然而,他身处逆境,从不畏缩,走向人生的顶峰。•-----《说勤》•文段二:•勤,包含着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血汗。有了它,人们才可能达到知识和智慧的高峰。物理学家霍金,以他高度残疾的躯体,整日不知疲倦的从书中汲取“养分”来丰富自己,每天习惯在一到两点入睡,早上七八点就起床,他利用自己的勤奋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写下了令世界震撼的《时间简史》。霍金是不幸的,然而他身处逆境,从不退缩,勤奋工作,终于走向人生的顶峰。•——《说勤》两则材料哪个叙述得更好?为什么?解答:第二则。第一则文字中过多突出了不幸与逆境,论据的叙述重点偏离了观点“勤”第二则“整日不知疲倦的从书中汲取“养分”来丰富自己,每天习惯在一到两点入睡,早上七八点就起床”突出了“勤”,因此叙述时应突出强化“勤”这方面的内容,至于不幸,逆境则与论点无关,应予弱化或删除。•感悟:你认为叙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论述要紧扣观点•叙例根据论点需要,进行定向叙述•文段一:•公元前698年冬十二月齐僖公驾崩,留下三个儿子:太子诸儿、次子公子纠、幼子小白。依据周朝礼制,太子诸儿即位,他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齐襄公。公元前686年冬十二月,齐襄公被堂兄弟公孙无知所杀,两个逃亡在外的公子,一见时机成熟,都想方设法急忙回国,以便夺取国君的宝座。公子纠的师傅管仲想射杀小白,拥立纠登上国君宝座,谁知箭射在衣带钩上,小白幸免于难,后夺取国君宝座,即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不忘鲍叔牙之功,请他出来任齐相。鲍叔牙诚恳地对齐桓公说:“臣是个平庸之辈,能力不行。我任国相,只会使我的子孙后代有口饭吃。若国君真想使齐国富强,并有一番大作为,还得仰仗管仲。”齐桓公闻言勃然变脸:“您不知道他是我的仇人吗?他有什么值得您这样推荐的?”鲍叔牙不慌不忙地回答到:“管仲,天下奇才。他英明盖世,才能出众。他有五大优点是我所不及的。”后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主。(《勿以好恶论断之》)(本事例约380字)文段二:当一个人可以将对事物的判断游离于感情的亲疏之外,那他必是明哲之人了!公子小白曾被管仲箭射衣带钩,自是对其痛恨无比。然而,当他认识到管仲的才识时,放下心里的厌恶,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主。(《勿以好恶论断之》)(本事例约100字)比较:上面两则材料哪个叙述得更好?为什么?第二则。用语凝练概括这个材料是典型的,但第一则材料叙述的详尽琐碎冲淡了论证的力量。应把它压缩。区别:作为议论文的叙例与记叙文的记事有什么不同?记叙文是以刻画人物,交代情节,塑造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这就决定了它的主要任务是把事件叙述的具体清楚。把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叙述的越清楚明白,越详尽具体,给人的印象就更深刻。而议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讲道理,要把道理阐释的深刻透彻,令人信服。里面的叙例只是为论证服务的,它处在配角的位置,篇幅不能太长,否则会喧宾夺主,因而篇幅应少而精,概括性宜强,不要把议论文写得既像记叙文又像议论文的“四不像”。感悟:你认为叙例的另一基本要求是什么?叙例要简练概括叙例公式:谁(人物)在哪种情况下干什么或怎么样(紧扣观点)结果。100到200字•例子:•相信自己,是对自己的充分肯定,是对自己能力的赞同。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又能相信谁呢?当自己有着清醒理智的认识时,就应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在当初改组女排时压力很大,任务很重,许多人劝他以“保险”为好。然而他力排众议,相信自己,起用冯坤等新将,最终改组成功,夺回了失去17年的奖杯。假如当初他采纳别人建议,那金牌奖杯还有谁拿?正是在关键的时刻相信自己,陈忠和取得了骄人战绩。论述的基本要求:•论述要紧扣观点•论述要简练概括•2009年2月2日,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礼堂后方一名西方人模样男子突然起身叫嚷,并向讲台投掷鞋子。温家宝等现场安静下来后,沉着冷静地说:“这种卑鄙伎俩阻挡不了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现场立即暴发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温家宝挥手示意,现场立即又安静下来,温家宝以坚定的语气说道:“现在人类的进步、世界的和谐是历史潮流,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现场掌声更热烈、时间更长。•温总理此刻想到依然是自己的使命、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中国驻英大使傅莹七日转达温家宝总理的意见说:对青年学生还是以教育为主,希望校方给他继续学习的机会。浪子回头金不换,希望该学生正视错误,用发展的眼光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中国国家领导人又一次在世界面前展示了大国风度!•总理沉着应对投掷鞋子的卑劣行径,和他事后的宽容大度的魅力,不仅赢得了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关心和敬佩,也征服了全世界。•请从下面的三个观点中选择一个进行论述•遇事要沉着冷静;学会尊重别人;待人以宽大的胸怀•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出身于宫廷乐师家庭,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音乐才能,被誉为“神童”。他儿时曾从师于著名的作曲家海顿。有一次,他与老师半开玩笑地说:“我写了一段曲子,老师您也不一定弹奏得了。”海顿不以为然,心想:我有什么复杂的曲子不能弹奏呢?莫扎特将自己写好的曲子递给了老师。海顿弹奏了一阵后惊呼起来:“这是什么样的曲子呀,当两手分别弹响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呢?看来任何人也无法弹奏这样的曲子。”莫扎特接过乐谱说:“我来试试看。”于是,他坐上琴椅弹奏起来,当遇到那个在键盘中间的音符时,他便埋头,用鼻子弹出了那个音符。莫扎特的这个动作令海顿惊叹不已。•选择这个事例的确能证明“打破常规的重要性”。但事例中的许多内容与论点无关,如莫扎特的出身、小时候的情况等,“叙例”时须毫不吝惜地舍去;对莫扎特与海顿言行的生动形象的描述,也宜简练概括。可修改为:莫扎特儿时从师于著名的作曲家海顿。一次,他拿出自己写的一段曲子请老师弹奏。当两手分别弹响两端时,海顿竟被键盘中间出现的一个音符难住。海顿断言任何人也弹不出这样的曲子。莫扎特接过来弹奏,当遇到键盘中间的那个音符时,打破用手弹奏的常规,灵活地用鼻子奏响了那个音符。莫扎特的做法,让海顿赞叹不已。二:叙例方式•单独叙或具体叙(事例比较新颖)•组合叙或排比叙(一般事例或同类事例)•对比式叙例※叙例运用排比法,整合材料可以将一组同类事实论据进行高度概括,一个事例简练至一句话,以排比形式出现。这种概括排比“叙例”,不仅使语言气势磅礴,更能让论据充分,论证力量陡增。•事例导引:•蔺相如义正词严,秦廷上怒斥秦王,令和氏璧完整归于赵国;晏子唇枪舌剑,楚国中巧对楚王,使楚王自讨其辱;樊哙人微言重,鸿门下严责项王,保主公脱离虎口。这些人无论地位高贵还是低贱,都用满腔热血凝聚忠诚之言,维护伟大人格和国格。•——三句一例,大致成排比形式叙事。按照“分说+总结、议论评析”结构形式组织材料。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特点:列举事例,形成排比,排山倒海扣紧观点,分析事例,归纳共性司马迁擅写,因书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而名垂千古;关羽擅武,沙场征战,乱阵军中取敌人首级,无人可敌;李白擅诗,三分醉酒中啸出豪气,奇异瑰丽成一代诗仙。他们都因选择自己擅长的而成功。因擅长而成功失去了双腿的史铁生,是用意志鼓励自己,从而超脱了困难,用写作拯救了自己;失去双臂的“中国达人”刘伟,是用坚强的意志给他的游泳之路钢琴之路撑出一片天的;双耳失聪的贝多芬,是用感觉谱写了内心的乐谱……我们都知道,他们残缺的客观世界已经无法改变了,然而他们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不正是改变了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勇敢地跟随着自己的心灵而得来的吗?世界已无法改变,改变了自己的他们,影响着我们,给了我们力量的指引。练习:以“在痛苦中奋起”为话题,运用排比叙例写一段话我国历史上,“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许多优秀的传世诗作,都是诗人在巨大的痛苦中写就。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不朽诗句,饱含了他亡国之痛的血泪;岳飞报国无门的痛苦,为后世留下了“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华章《满江红》。痛苦之中分明闪耀着创造的辉煌,关键是我们要珍惜这份痛苦,能够在痛苦中奋起。•练习:请以“保持本色之美”为话题选择事例。以其中一个事例单独叙,剩下的事例排比叙。议论文析例在论证过程中,关键是如何分析材料,论证的本质就是分析。分析,就是把事实论据蕴含的意义挖掘出来,使材料与论点发生内在的联系。一.就事论事,就例析例•当今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帕瓦罗蒂在年轻的时候,既想当歌唱家,又想当教师。他的父亲知道后,对他说:“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那么你很可能从椅子中间掉下去。”于是他选择了歌唱,而果断地放弃了当教师。这果断的放弃让他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歌唱家。•鲁迅早年去日本学医,抱着去解除像父亲一样被病痛折磨的病人的痛苦而救死扶伤的理想。可他看到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中国人的麻木,愚昧和无知,于是他弃医从文,决心用文字来唤醒人民。也就是他的弃医从文,成就了中国一代文坛巨匠,为中国革命史,中国文学史增添了有力的一笔。二.引申升华•在契诃夫的笔下有这样一个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这人就是别里科夫,他不适应现实生活,躲避现实,每天都担心会闹出乱子,于是,他只能战战兢兢,仓皇失措地度过他的一生。由此看来,一个人要想在世界上好好的活下去,就要适应生活。只有适应生活,才能在这个竞争社会中立足。三.反面假设•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古苏格兰有位国王曾经带领自己的部下反抗外族侵略,历经六次失败后,几乎绝望。但当他看到一只蜘蛛在六次失败后第七次结网成功,得到启发,振作起来,在第七次战斗中,赶跑了敌人,收复了家园。•如果国王信天命,那么屡次失败后,必定认为自己命中不能胜利而放弃。如果国王只是埋怨士兵太少,条件太差,那就只会放弃战斗,哪里会有恢复家园的一天?四.反问导思•要善于创新。创新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见了“祖坟”就挖,只要是原来旧有的,就要全部打破。创新本身也意味着在继承的基础上将原先有的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遗产和外国的各种先进技术,难道不是我们创新的“铺路石”吗?站在巨人的肩头不是看得更远吗?长亭送别•简介作者和《西厢记》剧情•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元杂剧: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四折即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阶段,每折由一个有严格程序的套数构成。元杂剧在四折戏外,为了交代情节或贯穿线索,往往在全剧之首或折与折之间,加上一小段独立的戏,称为“楔子”。安排在第一折之前的,称为开场楔子;置于在各折之间的,称为过场楔子。•元杂剧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元杂剧四大爱情剧:•《拜月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