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1101黄一帆201120150109伯纳特公园——彼得•沃克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生平彼得沃克,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他有着丰富的从业和教学经验,一直活跃在景观设计教育领域,彼得·沃克有着超过50年的景观设计实践经验。他的每一个项目都融入了丰富的历史与传统知识,顺应时代的需求,施工技术精湛。人们在他的设计中可以看到简洁现代的形式、浓重的古典元素,神秘的氛围和原始的气息,他将艺术与景观设计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赋予项目以全新的含义。极简主义大师彼得沃克设计思想及爱好极简主义(Minimalist),又称最低限度艺术,它是在早期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最初在20世纪60年代,它主要通过一些绘画和雕塑作品得以表现。很快,极简主义艺术就被彼得·沃克(PeterWalker)、玛萨·舒瓦茨(MarthaSchwartz)等先锋园林设计师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去,并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彼得沃克将极简主义解释为:物即其本身。(Theobjectisthethingitself)。我们一贯秉承的原则是把景观设计当成一门艺术,如同绘画和雕塑。所有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功能的需要。即使在最具艺术气息的设计中还是要秉承功能第一的理念,然后才是实现它的形式。1932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德纳市(Pasadena)。195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景观设计学学士学位。上学期间,他曾经在当时著名的设计师劳伦斯·海尔普林的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这一切为他今后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6年在伊利诺斯大学进行景观设计学研究生课程的学习。1957年获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景观设计学硕士学位,并获得美国景观设计专业优秀学生奖——魏登曼奖。同年与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佐佐木英夫教授(HideoSasaki1919-2000)共同创立了SWA(SasakiWalkerAssociates)景观设计事务所,其逐渐发展壮大,后成为美国当代最著名的景观设计公司之一。1958-1959年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讲师。1959年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1973-1983年担任SWA集团暑期学校主任。1976-1991年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副教授,教授景观设计课程。1977—1978年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城市设计专业代理主任。1978-1981年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主任个人经历著名设计项目柏林索尼中心1983年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成立了彼得·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PeterWalkerandPartners,简称PWP),标志其设计风格趋于成熟。1988年-1991年担任美国《景观设计》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1992年出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CharlesEliot主席1997-1999年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景观设计系主任2004年PWP设计的纳什雕塑中心和Saitama天空森林广场两项目获得了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专业大奖。2007年PWP赢得2007年景观设计单元的国家设计奖(NationalDesignAwardforLandscapeDesign)伯纳特公园哈佛大学谭纳喷泉哈佛大学唐纳喷泉柏林索尼中心德国勒沃库森拜耳制药公司总部美国波特兰公园和杰米森广场日本幕张IBM公司大楼庭园日本播磨科学花园城美国德克萨斯州雕塑中心日本欧亚玛市欧亚玛培训中心日本埼玉广场丸龟火车站加利福尼亚州赫尔曼米勒公司庭园伯纳特公园伯纳特公园(BURNETTPARK)彼得·沃克(PeterWalker)伯奈特公园为一方形的城市公园,主要采用草坪、季节性植物和小树林作为设计素材,中间还铺设了许多花岗岩小路。它以一个大大的喷泉为主要设计特色,旁边还摆放了许多雕塑大师的青铜雕塑作品。该公园设计曾获得了ASLA波士顿杰出设计奖。实例分析项目背景周边环境整体设计功能分区人流分析构图照明铺装色彩水体设计项目背景:与商业区相邻,为商业区的主环境入口周边环境:1983年,彼得沃克受委托重新设计德克萨斯州沃斯堡的伯纳特公园。公园已有60多年的历史…年久失修,但植物保存完好。整体设计:三个几何水平层叠加形成网格限定了一个平面或立体形式。表现工业系统的冷漠总体——平面图513246271花岗岩步道2水池3马蒂斯“背”浮雕4灌木种植坛5办公楼6草坪7广场总体——景观节点516324123456112121321321121213213214321432154321654321总体——立面图南立面西立面北立面北立面北立面北立面功能分区:公共活场主入口活动区私密休息区主入口有标志性雕塑墙伯纳特公园周围的环境十分复杂,怎样在这个繁华的商业中心创造出一片流连忘返的绿洲呢?人流分析:次要人流分布主要人流分布构图:步道构成矩形和成对角线的网格。最高层是稍许高出地面的粉红色花岗岩步道。下陷的草地成了场地的基底,最底层是拼接的水池。道路在公园平面上形成了一张网,把影子投射到下一层的绿色草地上。下陷的草地成了场地的基底,同相互交叉的花岗岩步道构成不断变化的图案。坚硬与柔和,素净与繁茂,正统与乡土之间的对比又被最低的第三层所强化。照明:公园的照明分为三部分:分散的花岗石小路间的正方形地灯、安装在树木间的灯光和竖立在长方形水池里的一系列5英尺高的水管。这些水管是小型喷泉,其中安装的光纤使得喷泉在夜晚看起来就像烛光一样……铺装:•粉红色花岗岩•贴釉面砖水池色彩搭配协调色彩:日景:红粉色的花岗岩步道,绿莹莹的草地,配上一池碧水,斑驳的阴影,随时间不断变化,交相辉映,十分美丽。夜景:皎洁月光下,晶莹的水波,光纤灯,如同烛光,柔和美好……水体设计:底层是一系列的正方形水池。它们一个接一个地排列起来形成一个大长方形。这种形成同草地和花岗岩各个部分相连接,为人们对这个多层构图的了解和认识提供了对比物。彼得·沃克的作品注重人与环境的交流,人类与地球、与宇宙神秘事物的联系,强调大自然谜一般的特征,如水声、风声、岩石的沉重和稳定、飘渺神秘的雾以及令人难以捉摸的光。他对景观艺术的探索,达到了当代景观设计的一个新的高度。作品特色:三、学习感悟伯纳特公园设计中体现出来的细心严谨和错综复杂产生了对空间和功能的一种新认识。设计虽然提供了公园和广场所需要的具体细节,但是它却是以一种超越日常经验的方式传递的。公园似乎是在展现他划分与利用空间的不同之处,以提高使用空间的人对它的了解认识。这种激发出来的反应可能并非总是令人欣慰和熟悉的,但的确对社会提出一种改变和挑战,成为一种不同寻常,振奋人心的经验。四、个人感悟在伯纳特公园的设计中,较为传统的造景元素在沃克的手中焕发了新的艺术活力,成为其设计中不可获缺的一部分。同时,沃克的极简主义构图表现了一种纯净的简洁,这种简洁极富时代精神和进步精神。通过沃克的设计,伯纳特公园巧妙地将公园艺术性与功能价值相结合,并与周边环境很好的融合。对于传统和过去,我们既不应该毫无取舍的盲目继承,也不宜过于激进的割裂与抛弃,而是尽量客观的看待和面对。既学习也批判,无论如何都是要和当下的背景和谐共生,透过春夏秋冬里那似乎早已远去的阳光,我们不仅应该只看到历史,也应借其预见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