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界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第4章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界面4.1界面的基本概念4.2界面的形成与作用机理4.3界面的破坏机理4.4纤维的表面处理4.5复合材料界面的研究22复合材料是由两种以上异质、异形、异性的材料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不同相之间必然存在界面,使基体和增强体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界面是复合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4.1界面的基本概念33影响复合材料的因素:增强材料的性能基体的性能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成型技术复合材料中增强体与基体界面的性能界面的好环将直接影响到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44界面的定义:是指基体与增强相之间化学成分有显著变化的、构成彼此结合的、能起载荷传递作用的微小区域。复合材料的界面是一个多层结构的过渡区域,约几个纳米到几个微米。1、外力场2、基体3、基体表面区4、相互渗透区5、增强剂表面区6、增强剂55非单分子层,其组成、结构形态、形貌十分复杂界面区至少包括:基体表面层、增强体表面层、基体/增强体界面层三个部分具有一定厚度的界面相(层)其组成、结构、性能随厚度方向变化而变化,具有“梯度”材料性能特征界面的比表面积或界面相的体积分数很大尤其是纳米复合材料,界面效应显著:复合材料复合效应产生的根源界面缺陷形式多样(包括残余应力)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十分敏感界面特点:66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并不是由各单一组分性能的简单加合,而是一种线性关系;各组分既独立又相互依存,这是由复合材料的界面决定的。界面起着什么样的效应?7一种物质(通常是增强剂)的表面结构使另一种(通常是聚合物基体)与之接触的物质的结构由于诱导作用而发生改变,由此产生一些现象,如高弹性、低膨胀性、耐热性和冲击性等。在界面上产生物理性能的不连续性和界面摩擦出现的现象,如抗电性、电感应性、磁性、耐热性和磁场尺寸稳定性等。7界面效应:界面是复合材料的特征,可将界面的机能归纳为以下几种效应:界面可将复合材料体系中基体承受的外力传递给增强相,起到基体和增强相之间的桥梁作用基体和增强相之间结合力适当的界面有阻止裂纹扩展、减缓应力集中的作用。界面效应传递效应阻断效应散射和吸收效应诱导效应不连续效应光波、声波、热弹性波、冲击波等在界面产生散射和吸收,如透光性、隔热性、隔音性、耐机械冲击性等。88界面效应:界面是复合材料的特征,可将界面的机能归纳为以下几种效应:界面效应传递效应阻断效应散射和吸收效应诱导效应不连续效应★界面效应是任何一种单一材料所没有的特性,界面研究将对复合材料性能的提高、材料设计、加工工艺的实事、新型复合材料的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994.2.1界面的形成复合材料界面的形成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基体与增强纤维的接触与浸润过程第二阶段:聚合物的固化过程增强纤维对基体分子中不同基团或各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只是吸附能降低其表面能的物质,并优先吸附能较多降低其表面能的物质。聚合物通过物理或化学变化而形成固定的界面层。4.2界面的形成与作用机理1010界面的结合状态和强度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对于每一种复合材料都要求有合适的界面结合强度。界面结合较差:大多呈剪切破坏,且在材料的断面可观察到脱粘、纤维拔出、纤维应力松弛等现象。界面结合最佳态:当受力发生开裂时,裂纹能转化为区域化而不进一步界面脱粘;这时的复合材料具有最大断裂能和一定的韧性。界面结合过强:则呈脆性断裂,也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要使材料在界面上形成能量的最低结合,存在液体对固体的良好浸润。形成良好界面的前提条件。1111浸润:是把液滴放到固体表面,液滴会立即铺展开来,遮盖固体表面,这一现象称为浸润。Waterdropletonalotusleaf1212液体对固体的浸润能力可用浸润角θ(或接触角)表示:θ=0°完全浸润;θ≤90°浸润;θ≥90°不浸润;θ=180°完全不浸润1313液体浸润角的大小取决于:固体表面张力σSV、液体表面张力σLV固液界面张力σSL粘合功WA最大时:cos=1,即=0,液体完全平铺在固体表面。σSVσSLσLVSVSLLV=+COSSVSLLV-COS=14141515复合材料良好界面的形成其前提条件是先形成良好的浸润。良好的浸润取决于体系(固体、液体、界面)的表面张力。小结固液体的表面张力(或表面状态)取决于表面结构。1616(1)润湿吸附理论润湿吸附理论是基于液态树脂对纤维表面的浸润亲和,即物理和化学吸附作用。4.2.1界面的作用机理高聚物的粘结作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高聚物大分子借助于宏观布朗运动从液体或熔体中,移动到纤维表面,大分子链节逐渐向纤维表面极性基团靠近;第二阶段:发生吸附作用。当纤维与聚合物分子间距0.5nm,形成各种分子间作用力(吸附产生的根本原因)。1717剥离所需能量大大超过克服分子间作用力,表明界面上不仅仅存在分子间作用力;该理论是以基体和纤维表面极性基团间相互作用为基础,因此不能解释为什么非极性聚合物间也会有粘结力。润湿吸附理论的局限性:(1)润湿吸附理论润湿吸附理论是基于液态树脂对纤维表面的浸润亲和,即物理和化学吸附作用。1818在复合材料组分之间发生化学作用,在界面上形成共价键结合。在理论上可获得最强的界面粘结能(210-220J/mol)。主要针对使用偶联剂所起作用。(2)化学键理论1919在复合材料组分之间的粘结作用源于原子或分子间的相互扩散。(3)扩散理论当复合材料不同组分表面带有异性电荷时,将发生静电吸引。仅在原子尺度量级内静电作用力才有效。(4)静电理论2020当两个表面相互接触后,由于表面粗糙不平将发生机械互锁。不足:尽管表面积随着粗糙度增大而增大,但其中有相当多的孔穴,粘稠的液体是无法流入的。无法流入液体的孔不仅造成界面脱粘的缺陷,而且也形成了应力集中点。(5)机械作用理论2121小结:每一理论只能部分解释某些现象或某些结果。都有一定局限性。实际的界面现象复杂的多,需多方面、多角度加以分析。迄今,未能建立一个统一的界面响应理论模型。22224.3界面的破坏机理4.3.1影响界面粘合强度的因素(1)纤维表面晶体大小及比表面积碳纤维表面晶体增大,石墨化程度上升,模量增高,导致表面更光滑、更惰性,与树脂粘结性和反应性更差,粘合强度下降。纤维的比表面积大,粘合的物理界面大,粘合强度高。2323(2)浸润性界面的粘合强度随浸润性增加而增加;随空隙率的上升而下降。纤维表面吸附气体或污物,不能完全浸润,成为空隙。2424(3)界面反应性界面的粘合强度随界面反应性增加而增大;界面反应性基团的引入会增加界面化学键键合的比例。硅烷偶联剂改性剥离纤维表面,复合材料性能会得到改善;采用等离子体改性纤维表面,提高反应性,复合材料的层剪强度得到明显提高。例如2525(4)残余应力对界面粘合强度的影响树脂和纤维热膨胀系数不同所产生的热应力(主要的)固化过程体积收缩产生的化学应力界面残余应力:复合材料热应力产生示意图26264.3.2界面破环机理基体内、增强体内和层面层上存在的微裂纹、气孔、内应力等。破坏的来源:微裂纹破坏理论:纤维和基体界面上均存在微裂纹;在外力和环境因素作用下,其扩展过程将逐渐贯穿基体,最后到达纤维表面。(例如:基体上的微裂纹的扩展趋势,有的平行于纤维表面,有的垂直于纤维表面)2727裂纹的发展伴随能量的消耗能量的逐渐消耗使其扩展速度减慢,分散裂纹尖端上的能量集中,未能造成纤维的破坏,致使整个破坏过程是界面逐步破坏过程。脆性破坏:没有能量消耗能量集中于裂纹尖端,穿透纤维,导致纤维及复合材料破坏。韧性破坏2828裂纹的发展伴随能量的消耗能量的逐渐消耗使其扩展速度减慢,分散裂纹尖端上的能量集中,未能造成纤维的破坏,致使整个破坏过程是界面逐步破坏过程。脆性破坏:没有能量消耗能量集中于裂纹尖端,穿透纤维,导致纤维及复合材料破坏。韧性破坏2929裂纹扩展时界面剥离的机理(a)裂纹向界面接近(b)主裂纹尖端的界面剥离(c)主裂纹与剥离界面的合体3030裂纹扩展a.无界面剥离与滑动b.界面滑动c.界面剥离3131破坏形式(5种)a)基体断裂b)纤维脱粘c)纤维断裂d)纤维拔出(摩擦功)e)裂纹扩展与偏转复合材料的破坏机制则是上述5种基本破坏形式的组合与综合体现的结果。32324.3.3水对复合材料及界面破环作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吸附的水浸入界面,发生水与玻璃纤维及树脂间的化学变化,引起界面粘结破坏。P142,表4-2(1)水的浸入水分子体积小,极性大,易浸入界面;玻璃纤维吸附水能力很强,且吸附可通过水膜进行传递,形成多层吸附,即较厚的水膜;纤维越细,比表面积越大,吸附的水越多;被吸附在GF表面的水异常牢固,加热到110~150,只能排除1/2被吸附的水。水吸附特点3333水浸入过程——扩散过程三条途径:从树脂的宏观裂缝(化学应力和热应力所引起)处进入;树脂存在的杂质,尤其是水溶性无机物杂质,遇水因渗透压作用形成高压区,产生微裂纹,水继续沿微裂纹浸入;通过工艺过程中材料内部形成的气泡,这些气泡在应力作用下破裂,形成相互串通的通道,水很容易沿通道达到很深的部位。3434(2)水对玻璃纤维表面的化学腐蚀作用GF表面的碱金属溶解碱性水溶液GF的SiO2骨架解体GF强度下降加速表面的腐蚀破坏(3)水促使破坏裂纹的扩展水的表面腐蚀作用使纤维表面生成新的缺陷;凝聚在裂纹尖端的水能产生很大的毛细压力,促使纤维中原来裂纹扩展。3535(4)水对树脂的降解作用水对树脂的作用水分子破坏聚合物内的氢键和其他次价键高聚物发生增塑作用热机械性能下降可逆过程物理效应化学效应水分子使酯键、醚键等发生水解高聚物发生降解破坏树脂层,导致界面粘结破坏不可逆过程3636(5)水导致界面脱粘破坏水导致界面脱粘破坏水进入界面,使树脂发生溶胀粘结界面产生剪应力剪应力大于界面粘结力,则界面发生脱粘破坏树脂溶胀界面渗透压水在界面的微空隙聚集形成微水袋溶解杂质,使袋内外形成浓度差,产生渗透压渗透压大于界面粘结力,发生脱粘37374.4纤维的表面处理对GF而言,表面往往涂有一层纺织型浸润剂(如石蜡乳剂),会妨碍与树脂的粘结;而没有这层浸润剂,GF表面又极易形成一层水膜,不仅腐蚀纤维,而且将危害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粘结;对高模量CF,表面属化学惰性,与树脂的浸润性差。无机纤维增强材料与有机聚合物本质上属于不相容的两类材料,直接应用难以得到理想界面。无机材料的表面处理显得极为重要。38384.4.1增强材料的表面特性表面特性物理特性化学特性表面微结构形态结构比表面积表面化学组成表面官能团表面反应性表面吉布斯自由能表面形态3939(1)增强材料的表面物理特性不同纤维的表面形态任何固体表面都存在微裂纹、空隙、空洞等缺陷。GF:表面光滑,相对粗糙度小,横截面为对称圆型;PANCF:平滑规整,表面轻沟槽,横截面多为圆形和腰子形;人造丝CF:表面相当光滑,纵向有不规则的沟槽和条带,截面为圆形,不利于粘结;BF:似玉米棒结构,但仍较平滑,比表面积较小,截面为圆形。4040不同纤维的比表面积:CFGFBF、SiCCF与树脂的浸润性差?表面积包括内表面积和外表面积;CF内存在大量呈轴向取向的内孔、空洞,一般不延伸到纤维外表面,只是内表面积高,粘结时表面利用率低。界面粘结性主要由表面化学特性所决定。4141(2)增强材料的表面化学特性表面自由能大小表面反应性表面化学组成官能团结构表面处理必要性两相能否化学结合是否易与环境反应结构性质影响4242(3)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基体与增强纤维能够粘结两者紧密接触,相容性好相互之间完全浸润表面张力即吉布斯自由能固体的表面张力大于液体的表面张力,液体完全浸润固体。基体表面张力:3.5~4.5×10-4N/cm43434.4.2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玻璃纤维的表面化学特性GF表面化学组成与本体组成不完全相同:如E-GF,本体组成为Si、O、Al、Mg、B、F、Na等,表面组成仅为Si、O、Al;表面阴阳离子不平衡,阳离子过剩,具有吸附倾向;在结构中,Si

1 / 8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