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佛教建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外国建筑史之古代建筑篇第四章古代印度佛教建筑引言印度次大陆是一个多种族的地区,人口稠密,文化来源极其复杂,居民中有黑种人、黄种人和白种人,他们使用着五六种不同的语言。与他们多样化的语言与肤色一样,印度建筑由于历史的曲折发展而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古代印度文明的范围大体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一部分以及孟加拉国。喜马拉雅山脉横亘于印度北部,将印度与亚洲分隔开来,所以这一地区又称印度次大陆。从早期文明至公元10世纪为止,是印度古代文明从诞生、发展并达到其全盛的时期。而自从10世纪开始,以穆斯林的侵入和建立政权为标志,印度进入了中世纪阶段。古代印度佛教建筑和绘画雕刻艺术一样,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次是阿育王将佛教作为国教弘扬的时代,虽然那时的建筑现已不存,但仍有许多著名的佛教圣地可以上溯到那个时代,我们可从“建塔八万四千座”的传说推想当时佛教建筑兴建的盛况;第二个高潮是贵霜王朝时期,印度建筑师和艺术家将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带来的希腊化艺术以及罗马使臣带来的罗马艺术糅合于本土艺术之中,形成了著名的犍陀罗风格,在建筑方面,可在古尔古拉的窣堵波废墟上一睹其风采。第三个时期是笈多王朝时期,印度文化发展到了辉煌的古典阶段,可与中国的盛唐相比美,但在时间上却早了好几百年。笈多建筑与艺术的成就集中体现在阿旃陀石窟群中,美轮美奂的佛教造像和壁画与石窟建筑融为一体,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第一节早期印度河流域的建筑遗址公元前4000多年是印度河谷的早期文明,其主要遗址是今天位于巴基斯坦境内的摩亨约达罗和哈拉帕,其城市规划和建筑构造,以及出土的艺术品,处于两河流域和埃及早期文明的同一发展水平上。在公元前2千纪的中期,北方游牧部落雅利安人的一支进入北印度,他们的文化与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的文化相融合,至此,北印度进入了吠陀时代。由于雅利安人不断向东扩张,使得印度文明的中心东移,直抵恒河流域。一、早期建筑遗址大约1万年前,在印度河流域的西面就出现了最早的村落,并不断向东推进。到公元前3500年,农业文明已遍布印度河谷地,并于前3千纪达到了高峰,出现了发达的城市文明,同时印度人已经开始创造并使用文字了。在公元前2300年~前2000年之间,这一地区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存在着十分活跃的贸易活动。在已经发掘的70个中心城市遗址中,摩亨约达罗和哈拉帕最为重要,是当时城市文明的突出代表。1、摩亨约达罗(Mohenjo-daro)摩亨约达罗位于今天巴基斯坦的信德省的拉尔卡纳县南部,有“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大都会”之称。由上城和下城组成,市区周长5公里左右,下城地势较低,重要建筑物集中于上城,而上城其实就是建在高出下城十来米的土丘上的一个砖结构城堡,长约365米左右,宽约182米,十分坚固。市区街道均为南北与东西走向,纵横交错,南北向的主要街道宽达10米左右,城市地下建有排水网。城区的房屋以住宅为主,用烧制砖建造,有单层和多层的住宅,几乎每家都有下水道和浴室。大多数住宅的底楼正对马路的一面均为毛坯,没有窗户。这种旨在防止恶劣天气、噪音、异味、邻人骚扰和强盗入侵的城市习俗至今仍为近东地区的许多地方遵行。通常房屋正门位于后面的小巷,对着一个宽敞的门厅,向前是一个院落,房屋的采光、通风十分良好。在城堡内还发现有大型谷仓、浴池、集会厅等公共建筑。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大浴池,修建在一个带柱廊的庭院中央,长11米,宽7米,深2.4米。为防渗水,砌块间作勾缝灌浆处理。据专家推测,这大浴池与宗教活动有关。大浴池遗址巴基斯坦(拉尔卡纳)约前2300年2、哈拉帕(Harappa)哈拉帕是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原先拉维河流域的一座城市,距离萨希瓦尔约35公里。规模比摩亨约达罗考古遗迹要大,但是地上部分在修建拉哈尔和木尔坦之间的铁路时被破坏。幸免于难的一些公墓则向世人揭示了当时丰富多彩的文化。这里以农业和贸易为主要的经济来源。最早发现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但从规模和条件来说都比不上摩亨佐达罗。从哈拉帕发掘的陵墓中发现,许多墓主人都戴着指环、滑石珠链、脚镯和手镯。墓里面满是铜镜、锑棒、轻薄的汤勺、以及不同形状大小的容器与水壶。一些女性尸骨上还戴有小珠串成的脚镯和镶嵌着珍贵宝石的束腰。在哈拉帕出土的男性躯干,造型完美,其写实水平和解剖的准确性,甚至要高于千年之后的希腊古风雕刻。男子躯干藏于新德里国立博物馆印度河谷文化二、印度文明的进化印度河谷文明的创造者是达罗毗荼人还是其他民族,尚未有定论。而这一文明在公元前2千纪前半期的突然消失,也引起了多种推测。一般认为,在民族大迁徙的过程中,从俄罗斯西部草原而来的雅利安人向南跨越兴都库什山脉进入印度西北部,给这一文明以致命打击。原居民达罗毗荼人中的一部分被征服、同化,其他人则南下散布到德干地区及印度南部。雅利安人带来了新的文化要素,它与当地文化结合在一起,为印度文化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早期的印度-雅利安人从事着单一而规模巨大的畜牧经济,他们信奉着一种将大自然拟人化的原始宗教。随着从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过渡,这一宗教也不断成熟和复杂化。在公元前2千纪的头几个世纪里,雅利安人向东推进,征服了恒河东部地区,并向德干渗透。随着部落与部落联盟向王国演化,社会分出了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罗。这种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种姓制度,加深了社会各阶层的隔离。印度-雅利安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主要成就,是以颂诗、祈祷文和咒语构成的四部吠陀,它们以口头文学的形式世代流传。在公元前2千纪中期至前6世纪这一漫长的岁月中,吠陀被记录、整理、编订成册,这些文献包含了后来印度人在宗教、哲学和文学上的丰富资源。由于这一时期没有其他记载历史的资料,而我们对这一时期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吠陀,故这一时期被称作“吠陀时代”。大约在吠陀时代接近尾声的时候,在印度产生了激动人心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而作为吠陀之终结的哲学著作《奥义书》,则代表了印度古人对于知识和真理的追求。第二节佛教与佛教建筑的兴起与发展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它不但对印度,而且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建筑与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雀王朝时代,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法,使古印度建筑的历史成为以佛教建筑为主的历史。一、佛教的兴起在吠陀时代的后期,随着部落共同体向地域共同体过渡,印度的奴隶制国家开始形成。据佛经记载,在公元前6世纪~前5世纪,印度北方出现了16个国家,历史学家称那时为“列国时代”,其中最为强大的国家是摩揭陀。印度的宗教也经历了复杂多变的历史,最初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的婆罗门教与种姓制度密切结合一起,成为社会的主要意识形态。到了公元前6世纪,印度社会出现了类似于我国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的局面,由上层阶级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打破了婆罗门教的一统天下,其最重要的成果便是佛教和耆那教的诞生。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几乎与我国孔子生活在同一时期,他又被称作“佛陀”,意思是“觉悟的人”,而他的另一个名字“释迦牟尼”则是“释迦族的圣贤”的意思。他出生在今尼泊尔境内喜马拉雅山山坡上的一个小部落释迦族的首领之家,在29岁那年,他抛弃了富裕的生活离家出走,在追随婆罗门学习并经历了一段苦行生活之后,有一天坐在一棵大树下顿悟,洞悉了人间罪恶与痛苦的秘密。之后他外出布道,行迹遍于恒河各地,直至圆寂。虽然佛陀及其继承者们极力宣扬佛教的教义,但只是到了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代,佛教才真正在印度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大帝侵入印度,向东直抵富庶的犍陀罗地区,虽在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但因士兵思乡而无心恋战,最终还是折返回乡。公元前325年,旃陀罗·笈多推翻难陀王朝,建立了孔雀帝国,在几乎整个印度次大陆地区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统治。阿育王是孔雀王朝时期最有作为的统治者,他征服了羯陵伽国之后,皈依了佛教,此后便弘扬非暴力,使佛教教义发扬光大。正是阿育王使佛教变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宗教。那件举世闻名的阿育王柱的狮子柱头,是那一时代的精神象征。狮子是佛陀的标志,四只一组的狮子面朝世界的四个方位,表明了佛陀的训导和威力所达的广大范围。每只狮子的脚下各有一只法轮,象征着世间最高的知识和神秘莫测的命运,佛陀的说法使法轮转动。这件柱头的动物写实主义雕刻手法,鲜明地反映出波斯波利斯阿契美尼德王朝艺术的有利影响,这与亚历山大在踏平了波斯波利斯之后入侵北印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曾在波斯工作,或在波斯接受训练的希腊雕刻师可能随亚历山大的大军来到印度并定居下来,在阿育王时代的作坊中工作。有一件在华氏城出土的柱头上雕刻着希腊爱奥尼亚式的涡卷饰,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华氏城曾是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都城,后来又成为笈多王朝的都城。阿育王柱藏于萨尔纳特考古博物馆约前274年~前237年阿育王时代的世俗建筑已经不存,只有阿育王宫的基础保存下来。佛教建筑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佛塔,叫做窣堵波;一类是石窟建筑,包括支提堂与毗诃罗。孔雀王朝之后,历经巽伽王朝、安达罗王朝、贵霜王朝和笈多王朝,朝,在这漫长的时期内,这两种类型有了长足的发展。1、窣堵波(Stupa)窣堵波是印度早期主要佛塔形式,它是一种没有内部空间的半球形建筑物,其形态类似于我们常见的坟堆,主要功能是保存佛陀的圣骨与遗物。窣堵波外部造型饱满,象征着宇宙的秩序和佛陀的无所不在。据说这种佛塔形制来源于印度早期以竹编加抹泥的半球形民居式样。相传虔诚的阿育王曾“敕建八万四千塔”,以分散保存佛陀舍利和佛教圣物。确切数量现在当然无从考证,但说明了当时佛塔成为佛教信徒崇拜的中心,建造佛塔蔚成风气。1873年,在中央邦一个县的村庄帕鲁德发现了一处早期窣堵波遗址。该遗址原建于公元前250年,后来在公元前1世纪初增加了四个雕刻华美的石门,从而奠定了窣堵波的基本形制。二、佛教建筑的发展陀兰那藏于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前1世纪初在巽伽时期,窣堵波成为佛教信仰的中心和主要建筑形式,但因没有完整的建筑保留下来,所以我们必须转向保存状况较为完好的桑奇大塔。桑奇大塔位于印度中央邦博帕尔附近40公里处,始建于阿育王时代。当时,阿育王在一座早期寺院遗址上建了一座窣堵波,直径约18米,高约7.6米。在后来的岁月里,该塔规模逐渐扩大,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时,石围栏替代了原先的木围栏。在安达罗人统治时期又对该塔进行了重建。安达罗人最初是阿育王帝国的臣民,后来崛起于德干,到公元2世纪其势力达到定点,掌控着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之间许多繁华的商道与海港。那时,桑奇大塔成为印度最宏伟壮观的佛教建筑。桑奇大塔印度(博帕尔)前3世纪~公元1世纪初桑奇大塔演示了佛教徒的宇庙观念。我们现在看到的建筑主体是一个象征着宇宙的硕大圆丘,高12.8米,直径32米,立于高4.3米的圆形台座之上。它是一个实心的半球体,其上部建有一个粗石平台,平台中央树立着一个三层圆盘的伞盖,分别象征着佛教三宝:佛、法、僧。在伞盖正下方半球体的中央深处,放置着圣骨盒,它象征着宇庙的“种子”。建筑主体之外由一圈石造围栏所环绕,划定了这神圣区域的范围,并在象征宇庙四个方位的方向上各建一个由立柱与横梁构成的围栏大门,叫做“陀兰那”,高10.3米左右。在礼拜仪式中,绕塔行进仪式是重要内容。虔诚的佛教信徒列队从东门进入圣地,按顺时针方向行进,这一路线与太阳的运动轨迹保持一致。这些陀兰那制作于公历纪元前后,其巨大的尺寸和高超的雕刻技艺,给人以难忘的印象。在立柱与横梁上,雕满了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尤其是柱梁之间起到梁托作用的姿态优美的树神形象,是印度雕刻艺术中的精品。娑罗班吉卡(树神)在桑奇大塔之后,安达罗王朝还在印度德干高原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城市阿默拉沃蒂兴建了大塔。它是印度最大的一座塔,约建于公元前2世纪,但大部分已被毁,只有残存的浮雕被博物馆收藏。大窣堵波废墟印度(阿默拉沃蒂)约前2世纪2、石窟建筑如果说窣堵波是一种在平地上人工构筑的建筑形式,石窟建筑则相反,是在坚硬的岩壁上开凿出来的“建筑物”。所以两者在构造方式和空间效果上截然相反:前者是以“加法”构造,后者以“减法”凿出;前者内部没有空间,后者却只有内部空间,而外部则是构成立面的门廊或入口。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