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变质因素及其控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食品变质因素及其控制第一节食品变质一、常见食品的变质现象1.什么是变质?食品在感官品质、营养价值、安全性以及美学上的吸引力,其中之一者不能为消费者所接受称为变质。2.什么是腐败?食品中的含氮物质,由于微生物而引起的腐臭。3.变质的特征:(1)对生鲜食品来说,变色、萎缩、腐烂、虫蛀、霉变、生僵果、机械伤痕。(2)对加工食品来说,虫蛀、结块(乳品)、发粘、发痒、淀粉老化(淀粉分子在密切结合的羟基之间形成与氢结合状态极密切的分子团结构,→→。特别是在0--10℃时最易老化)霉变,腐臭,腐烂,色、香、味的变化二、食品加工原料的特性和要求(一)食品原料主要组成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有机酸、维生素、色素、矿物质等(二)影响原料加工的因素1.原料采收运输基本原则:原料应该在其品质最佳的时候进行采收、屠宰或用其他方法进行采集;原料在搬运中要避免损伤;将原料保藏在尽量减少变质的条件下;蔬菜、水果、粮食、坚果等植物性原料在采收或离开植物母体之后仍然是活的;家畜、家禽和鱼类在屠宰后,组织即死亡,但污染这些产品的微生物是活的,同时,细胞中的生化反应在继续。原料品质决不会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变好,产品一经采收或屠宰后即进入变质过程。加工过程本身不能改善原料的品质,也许使有的制品变得可口一些,但不能改善最初的品质。2.影响原料品质的因素(1)微生物的影响;(2)酶在活组织、垂死组织和死组织中的作用;(3)呼吸;(4)蒸腾和失水;(5)成熟与后熟;成熟的定义是水果或蔬菜的器官连接在植株上时所发生的变化现象。一般随着成熟过程的进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品质。(注意适度,否则会迅速后熟,迅速出现严重品质降低)。后熟定义是水果脱离果树或植株后于消费或加工前所发生的变化。最后的后熟程度是在采收后形成的最佳食品品质。要理解适当的后熟虽然可以改善水果的口味,但不能改善它的基本品质。水果的基本品质是由于水果在果树上达到最佳成熟度的时间来决定的。大多数蔬菜不发生后熟过程。(6)动植物组织的龄期与其组织品质的关系组织的龄期指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是植物器官或动物在其采收或屠宰时的生理龄期;第二是采收或屠宰后原料存放的时间。与采收前的品质有关的植物组织龄期往往是决定性的。例芦笋、青豆荚。3.原料的贮藏和保鲜温度;气调贮藏;包装。三、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一)原料特性食物化学成分多、体系复杂;除营养成分外还有其他几十种到上百千种的化合物;胶体,固体,液体。大多数食物原料都是活体蔬菜、水果、坚果等植物性原料在采收或离开植物母体之后仍然是活的;植物原料的组织内部无菌,但外部有菌。家畜、家禽和鱼类在屠宰后,组织即死亡,但污染这些产品的微生物是活的,同时,细胞中的生化反应仍在继续。动物原料的肌肉组织无菌,但肠道、淋巴内有菌。原料一经采收或屠宰后即进入变质过程,品质决不会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变好(二)影响(原料)品质的因素:微生物的影响;酶在活组织、垂死组织和死组织中的作用;虫、鼠、寄生虫的作用;物理化学因素热、冷、水分、氧气、光、时间。1、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一般食物含水量较多,如果按原状不加处理就放置起来,微生物会迅速繁殖而使食物腐败。致使食物腐败、变坏的微生物虽包括细菌、霉菌、原生动物等,但更多的是细菌所致。这些腐败细菌是由繁殖生成的酶作用,使食物成分被分解成多种物质,同时这些生成的物质进而被别的细菌所分解。这样在生成分解的产物中,有的产生异味、异臭,有的甚至有毒、有害。食物中毒原因:1)感染型食物中毒:(1)肠炎沙门氏菌:5—10月,鱼贝类引起的急性肠胃炎状。(2)肠炎菌:8—9月,3—4%海水中繁殖快,日本多有发生,是一种嗜盐菌。(3)大肠杆菌:特别是对婴幼儿感染性强。2)毒素型食物中毒:(1)肉毒杆菌:肉毒素→致命(无氧生长菌)毒素经80℃/15min死亡,一旦形成芽孢,则需121℃。家庭自制罐藏制品需煮沸10分钟。(2)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耐热性强产生肠毒素,冷冻温度4.4-10℃无毒素出现2、食物内酶的作用:酶的作用加剧,水果趋向分解型,蔬菜趋向合成型—组织老化。例如:苹果汁以及苹果剥皮以后,苹果中的酚类化合物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变成氢醌,最后变成儿茶酚。这就是变褐的原因。酶经加水分解,也对食品变质有重要作用。如含油脂的食品在存放期间,经加水分解酶的作用产生一种有低级脂肪的酸臭味,影响食品香气。3、虫、鼠、寄生虫的作用:旋毛虫、线虫、受伤组织呼吸强度激烈。呼吸商:吸入O2和呼出CO2的比例(单位时间内)4、冷、热:果汁、果茶,冷热适当。过热,各种营养物质被破坏,同时易引起褐变;过冷,达不到杀菌的目的,各种组织破坏。所以不恰当的冷热会引起变质。5.水分、干燥度:aw:各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都有一个最低的水分活度:细菌aw=0.90以上,霉菌0.80时仍生长,但低于0.65的生长完全受到抑制;酵母0.856.空气、O2VC、VA在有氧的条件下易被破坏。7.光:VC、VA、VB2紫外破坏。8.时间:时间长,非酶褐变。综上所述,食品变质是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交叉在一起而引起的。四、与食品变质速度有关的因子:1.原料的类型与性质动物性食品→无呼吸作用→无氧代谢酵解过程→失去免疫力植物性食品→有呼吸作用→正常新陈代谢维持→具有免疫力极易腐败食品:1—2天,一周肉类中等腐败食品:2周---2个月部分水果,蔬菜缓慢腐败食品:2个月---8个月部分水果,蔬菜,坚果,谷物无生命的惰性原料:在有效理想条件下,有限长保质期糖、盐2.加工方法的有效性保藏技术采摘,新鲜果蔬的运输方式(冷藏);杀菌后冷藏3.包装类型与方式第二节食品变质的控制一、食品保藏基本准则(1)尽可能保持食品的鲜活状态任何活体都有抑制外界侵袭的能力,具有免疫力。(2)杀死,清洗,遮盖和冷却(贮存之间1—2天)二、微生物控制(1)加热杀菌阿氏杀菌(高温热处理):指在100℃以上加热介质中的高温杀菌,加热介质常是蒸汽或水,高压常是获得高温的必要条件,亦称高压杀菌。阿氏杀菌可以控制各种菌的生长。巴氏杀菌:指在100℃以下的加热介质中的低温杀菌,常用水作介质。巴氏杀菌常用于牛奶消毒,酸性食品,果汁、果酱等罐头食品杀菌。主要控制致病菌,虽未杀死芽孢,但酸性条件却能抑制芽孢杆菌的生长。杀菌的温度控制很重要,过度加热对食品的损害包括:维生素的损失,蛋白质的变性,热敏因子变化引起风味变化。正常加热杀菌要达到商业灭菌的目的:商业灭菌主要杀死致病菌,产毒菌,腐败菌,在正常贮存运输中不变质,尽可能保持食品营养成分。杀菌强度为12D,D值指在一定的处境中和在一定的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某细菌群中每杀死90%原有残存活菌数时所需的时间。(2)冷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酶活动下物质代谢的结果。温度降低,酶活性下降。温度系数Q10=12KK式中:K2---(t+10)℃时,酶活性所导致的化学反应率K1---t℃时,酶活性所导致的化学反应率Q10---温度每升高10℃时因酶活性变化所增加的化学反应率,一般为2—3。温度维持在-18℃以下时,酶活性才会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因此低温贮藏能降低酶或酶系活动的速度。食品保鲜的时间也将随之延长,从而延缓食品变质。※影响微生物低温致死的原因:a.温度下降时,微生物细胞内原生质粘度增加,胶体吸水性下降,蛋白质分散度改变,最后蛋白质凝固,从而破坏了物质代谢正常进行,对细胞造成损害。b.冷却时,冰晶体的形成对细胞造成机械性的破坏。c.冰晶体形成使原生质、胶体脱水,胶体内溶质浓度增加,使蛋白质变性。※影响微生物低温致死的因素:a.温度的高低:冰点以上,微生物仍具有生长繁殖能力。稍低于生长温度(冻结温度)对微生物威胁性最大,一般为-18~-12℃,尤以-2~-5℃最甚,此时微生物受到抑制或几乎全部死亡。若温度降至-20~-25℃时,酶反应停止,延缓胶体变性,因此微生物死亡速度缓慢。b.降温速度:食品冻结前,降温愈速,微生物死亡率愈大,因为降温迅速,微生物细胞内原协调一致的生化反应未来得及重新调整来适应它。食品冻结时,缓冻将导致大量微生物死亡,速冻则相反。因为缓冻时,食品长期处于-2~-5℃,并形成量少粒大冰晶体,对细胞产生机械性破坏作用。另外,还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微生物死亡率增加。速冻时,温度迅速降至-18℃以下,在威胁最大区停留时间短,及时终止了细胞内酶的反应和延缓了胶质体变性,使死亡率降低。c.结合水分和过冷状态:急速冷却,水分迅速转化为过冷状态,避免介质内水分结冰所遭受到破坏作用。结合水含量高,介质亦进入速冷状态,不形成冰晶体。细菌和霉菌芽孢中结合水含量高,因此低温稳定性较高。d.介质:高水分和低PH值的介质会加速微生物的死亡。例如:肉毒杆菌:其毒素对低温有很强的抵抗力,-16℃时,肉毒杆菌可保持生命达一年之久;毒素在-16℃保持14个月;在20℃生长并产生毒素;在10℃以下则不能。葡萄球菌:肠毒素,解冻温度降低至4.4--10℃无毒素产生。而适当温度、糖、盐时,蛋白质、胶体、脂肪对微生物有保护作用。e.贮期:贮藏初期,微生物减少量最大,贮藏一年后微生物死亡数达到原菌数的60—90%以上。冻制食品中病原菌控制:肉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控制:杜绝生产中各个环节中一切可能的污染源,特别是不让带菌者和患病者参加生产。(3)干燥:干制过程微生物脱水而处于休眠状态,同时酶活性下降,低于1%时酶活性完全消失。干制食品要求微生物污染量低,质量高的食品原料,清洁加工处理,常采用湿热灭菌或化学灭菌。(4)酸:低酸性食品:PH>4.6且aw>0.85肉毒羧状芽孢杆?酸性食品:3.7<PH<4.6酪酸菌、凝结芽孢杆菌高酸性食品:PH<3.7酶的钝化酸性介质中,微生物耐热性降低耐酸酵母、霉菌(5)糖、盐:腌制品在18℃以下能良好保藏。等渗溶液:细胞外溶液浓度和细胞内容物浓度相等,对微生物是最适宜的环境。高渗溶液:如果细胞外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可溶物浓度时,水分不再向细胞内渗透,原生质内的水分向细胞间隙内转移,于是原生质紧缩,这种现象称质壁分离。微生物停止生长。低渗溶液:如果溶液浓度低于细胞内可溶物浓度,细胞就会吸水增大,最初原生质紧贴在细胞壁上,呈膨胀状态,如内压过大,原生质胀裂。低浓度盐,发酵作用。(6)烟熏:烟熏目的:a.形成特种烟熏风味;b.防止腐败变质;c.加工新颖产品;d.发色;e.预防氧化。熏烟是由水蒸气、气体、液体(树脂)和微粒固体组成的混合物。认为熏烟最主要成分为酚、酸、醇、羧基化合物和烃。酚作用:抗氧化作用,形成特有烟熏味,抑菌防腐。酚值:100g食品中含有酚的毫克数称为酚值。醇:挥发性物质载体,最不重要。酸:促使烟熏肉表面蛋白质凝固,形成良好外皮。羰基:对色泽、风味、芳香味有提高。熏烟是不含树脂的植物性材料缓慢地燃烧成不完全氧化产生的蒸汽,气体,液体和微粒固体的混合物。较低的燃烧温度和适当的氧化供应是缓慢燃烧的必要条件。如燃烧温度<260℃,则熏烟中酸>酚如燃烧温度>310℃,则熏烟中酚>酸燃烧温度在340℃--400℃以及氧化温度在200--250℃,所产生的熏烟质量最高。实际上燃烧温度控制在343℃最好。熏烟浓度一般可用40瓦的电灯来确定,若离7米时可见,则熏烟不浓;若离0.6米时不可见,则说明熏烟很浓。烟熏方法:冷熏:10--22℃,时间3周热熏:温熏30--50℃热熏50--80℃烤熏90--125℃液态熏制剂:无毒、无害,具有特有烟熏味。加热蒸煮和烟熏经常同时进行,目的是杀死旋毛虫,要求食品的中心温度65℃左右。(7)氧和空气(8)化学杀菌防腐剂化学防腐剂:凡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活动,不一定能杀死微生物,却能延缓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制品或生物代谢制品都称为化学防腐剂。食品化学保藏的优点:就是在食品中添加化学制品如化学防腐剂、生物代谢物及抗氧剂等,就能在室温下延长食品腐败变质,具简便、经济特点。说明几点:a.防腐剂用量愈大,延缓腐败变质的时间愈长。不过同时也可能给食品带来异味。实际上,防腐剂只能延长细菌生长滞后期。因而只有未遭细菌严重传染的食品才有利于用化学防腐剂保藏。b.防腐剂使用并不能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