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说史参考复习题1.按照时间脉络,经济学说史发展可分为五个分期。据此发展脉络,简析西方经济学说的发展历程,阐述每一历史分期的主要经济思想理论(围绕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历史评价三部分展开)。1)前古典时期①奴隶社会的经济思想萌芽色诺芬«经济论»--古典微观经济学—论述如何管理奴隶主家庭农场«雅典的收入»--古典宏观经济学—论述如何增加雅典国家收入柏拉图«理想国»--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论述奴隶经济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如何巩固和完善奴隶经济制度,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主张限制农业、高利贷和私有财产。亚里士多德«政治论»--论述奴隶经济制度的合理性②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经济思想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萌芽---重商主义早期:货币差额论晚期:贸易差额论2)古典时期古典经济学的先驱:威廉·配第古典经济学的创立: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的发展:李嘉图古典经济学的异化:马尔萨斯古典经济学的破产:詹姆斯·穆勒研究主题:财富生产与提高效率财富看法:更加强调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财富解决方法:提倡经济自由,反对政府过多干预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一致强调人的利已性,信奉利益和谐1.第一次把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2.奠定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在不同程度上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3.对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作了初步分析和探讨;4.从“人的本性”出发,力求寻找和讨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支配地位的“自然规律”,以及自然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3)新古典时期①派别及主要代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马克思恩格斯新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者称之为庸俗经济学)代表人物:马歇尔«经济学原理»②主要思想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辩护,认为:市场完美有效,能够自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奠定了现代围观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等。该学派没有明确研究宏观经济现象,一般认为其宏观经济学观点是:市场经济能够自动实现充分就业,不需要政府干预。4)现代经济学时期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严厉批判新古典经济学,提出: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原理,主张由政府干预来拯救资本主义,人称凯恩斯革命,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①新古典综合学派代表人物:萨缪尔森«经济学»主要思想: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因此政府应根据逆经济风向行事原则,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实施干预,以促进充分就业和国民收入增长。②货币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主要思想:反对凯恩斯主义,认为长期内存在自然失业率;提出恒长收入假说;主张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③理性预期学派代表人物:穆思卢卡斯主要思想:理性预期政策无效性定理自然率假说实际经济周期理论④供给学派重新肯定萨伊定律,主张减税节支,减少干预,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刺激供给。⑤新自由主义学派崇尚个人自由,认为自由是创造一切价值的源泉。强调个人无需服从任何人,只需服从法律,法治的关键在于保证个人自由。反对人治。主张思想自由、经济自由和私有制。⑥新剑桥凯恩斯学派代表人物:罗宾逊夫人5)当代经济学时期代表人物:辛蒂格利茨曼昆萨默斯布兰查德罗泰姆伯格费尔普斯阿克洛夫耶伦格特勒伯南克主要思想:强调政府有用;强调用微观经济学原理解释宏观经济现象;加强了对市场垄断势力、价格歧视、信息不对称、博弈论等现象的研究;用AD-AS模型取代IS-LM;各流派融合发展。2.古代中世纪时期,财富观念的发展演变。1)苏格拉底认为财富和美德不相容,但并不反对一切财富。他们反对过多的财富,对节制的财富不但不反对,而且认为它是必要的,是达到主要目的的不可少的手段。因为为了成就最高的善,一个人必需具有普通公民所必需的生活手段。他所着意强调的是:财富是手段,绝不应是目的。2)色诺芬价值:色诺芬知道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用。财富:他根据奴隶制自然经济的要求,确定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财富只是手段,消费才是目的。财富的功能在于实现人的物质幸福,而物质只有用于满足人的物质幸福才成其为财富。贫富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是否从心里感到满足。“一只笛子对于会吹它的人是财富,而对于不会吹它的人,则无异于毫无用处的石头。”“即使是钱,对于不会使用它的人也不是财富。”3)柏拉图财富分为三等:第一等是精神财富知识、克制能力以及其他各种德性;第二等是肉体财富如健康状况之类;第三等是一般的物质财富财富是实现幸福生活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财富之价值,依存于所有者德性和是否能贤明地使用。如果所有者不是公正有德性的,财富就是最大的恶。由于富人的财富大多通过不富人不能成为善人,巨富与幸福不相容。主观价值论4)亚里士多德财富是对家庭和国家有用的东西。为获取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的经济活动是属于“经济”,由于这是凭借天赋的能力来获取自然给予的有用的东西,这种财富是真正的财富。凭借某些经验和技巧来获取某种非必需品的经济活动是属于“货殖”,由于这是在交换中损害他人财富来使自己牟利,所获取的财富是一种虚拟的财富,所以“货殖”致富是不自然的,应当受到谴责。5)托马斯•阿奎那一切财富都应该属于上帝。财富概念通常是指实物,而不是货币。两种财富自然财富:目的是生活必需品。获取食物、牲畜、土地。人为财富:目的是赢利。取得金银财富不应成为国家或个人追求目标。以攫取金银为目的的经商行为可耻,在以下两种情况中免除罪恶。一是可以把收入用于某种必需或正当用途。如,“一个人用他从商业活动中获得的利润来维持自二是“他曾经对这些物品作了一些改进”,或者,由于“把这件物品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时担负了风险”。劝富人多行布施,不要贪婪无度,对财富的苛求要有节制。自然经济才是正常的经济,是人类幸福的基础。任何一个国家都应当从本国土地上生产所需要的产品,不应该依赖商人。由此可见,阿奎纳主张的是一种封建的自给自足的经济。3.重商主义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中有哪些主要代表人物?他们的主要思想有哪些?1)重商主义这一术语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被马克思认为是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2)重商主义者是站在国家或政府立场上,以增加国家财富和权利为直接目标的。其重视金银货币的积累,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国家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才能给国家带来货币财富。3)认为国家为了致富和防止贫困,必须发展对外贸易,遵循多卖少买、多收入少支出的原则,以求在对外贸易中实现顺差。4)国内商品生产应服从商品输出的需要,生产国外畅销产品的手工工场应大力支持其发展。5)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从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使货币尽量多地流入国内。6)重商主义者把流通领域作为主要考察对象,认为利润是从流通中产生的,是贱买贵卖的结果。7)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它们都把货币看做财富的主要或惟一形态,但在如何增加货币上却有不同的看法和主张,提出了不同的措施和方法。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阶段。早期重商主义,也称为货币平衡论,认为一切购买都会使货币减少,一切销售都会使货币增加,因此主张尽量少买或不买,从而实际强调了“多卖少买”公式中的“少买”。并极力主张通过国家采取行政手段,以增加货币财富。约翰.海尔斯(JohnHales,?-1571年),英国早期重商主义代表。代表作:1549年《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对我国同胞某些控诉的述评》)1581年《英吉利王国公福利对话集》(合著)观点:一切的不幸都是经济政策不当造成,反对出口金银,货币的名义价值必须与实际价值相一致。主要经济思想⑴认为从外国输入商品有害,从外国输入本国能制造的商品危害更大。主张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坚决禁止外国工业品尤其是奢侈品的进口。⑵要求对外贸易中保持出超,防止逆差。⑶分析不足值货币流通的危害。物价高涨原因,一是由于各国铸造大量不足值的货币,二是由于金银贵金属大量流入。货币数量论的萌芽。⑷主张把足值的金银货币保存在国内。蒙克列钦(AntoinedeMontchretien,1576-1621)。悲剧诗人和金属器具制造商,冒险家,喜欢决斗。1621年决斗中丧命。1615年,《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史上文献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研究法国工商业问题并提出四部分改进经济思想(1)商业和商人的重要性:商业是国家活动的基础,商业是手工业的目的,利润是经济活动的动力。主张要宣传商人及商业活动的重要性;强调国家政策要保护法国商人的对外贸易。(2)积累货币财富观,货币是战争的神经,获得黄金的方法是对外贸易,政府应扶持本国的对外贸易,单向对外贸易,承认其他财富形式。(3)排外主义和国家干预:国内市场的重要性,发展民族工业(新型工场,质量,技工学校,培训,将外国商品排挤出去,禁止外国人勘探本国资源。)认为财富是由工业产生的,国家应当使用政府的力量扶植手工业的发展;从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中叶为晚期重商主义阶段。晚期重商主义,又称为贸易平衡论,强调“多卖少买”中的“多卖”。认为要使一国财富迅速增加,不仅应多卖,而且要大量地买,只有买得多,才可能卖得更多。为此,他们反对早期重商主义禁止货币输出的政策,主张允许货币输出,以便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并在大量购买基础上实现更大量的卖,从而积累更多的财富。他们主张在对外贸易上应用贸易平衡方法,力争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外销的本国商品的货币总额,从而实现出超和顺差。为了保证对外贸易的出超,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奖励输出和限制输入,即使用各种奖励措施,增加国内产品的输出,同时以关税及其他方式尽量减少或禁止本国能够生产的消费品的输入,特别是奢侈品的输入。托马斯·孟提出系统的晚期重商主义的观点和主张。(1)只有贸易顺差,才是增加货币并使国家致富的通常手段。(2)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要求国家取消禁止输出货币的法令,主张货币输出。输出货币恰恰是增加货币财富的一种手段。只要把货币投入有利可图的外贸中去,在对外贸易中争取出超,就可以带来更多货币,从而使英国致富。输出货币借以换回商品是增加财富的一种手段(3)重视发展航运业和转口贸易,热衷于发展同距离英国遥远的殖民地国家,主要是(4)亚洲一些国家(尤其是东印度地区)之间的贸易;提出出口商品要用自己的船只运输,可以节约费用,降低价格,增加利润,增加国家的收入。即使成本高于一般水平,也会增加国家的收入。(5)减少对外国商品的消费,促进本国工场手工业发展,多出口制成品,减少原料品出口。强调保护关税作用,主张减免出口商品税收,使出口商品能以低廉价格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降低价格,提高质量,提高竞争力,增加本国商品输出;价格弹性与收益。让·巴蒂斯特·柯尔培尔(Jean-BaptisteClobert,1619—1683)(1)货币财富观。认为货币即金银是衡量国家富裕或贫困的标准。他认为,除非同时把邻国的白银减去相等数量,法国才能增加白银。要使国家致富,必须通过对外贸易的顺差,甚至采取必要手段,掠夺其他国家的货币财富。(2)一个国家的海军永远与它的贸易成正比例。推行殖民扩张政策,图谋与英国、荷兰一决雌雄。改善交通条件,组织运输公司建立海军舰队和大型商船队,垄断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努力开拓海外殖民地;发展远洋贸易,以利于法国从国外掠夺财富。(3)柯尔贝尔积极推行鼓励工场手工业发展的政策。他利用国家财力创办官办皇家工场手工业,大力扶植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以各种优惠条件特别奖励奢侈品工业的发展。鼓励招聘外国熟练技术工人,禁止本国同类人员出国。豁免工匠的服义务兵役,并允许其自由选择宗教信仰;在柯尔贝尔当政时期,工场手工业出口产量激增,法国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奢侈品主要供应国,使大量贵金属流入。(4)国内贸易是对外贸易辅助力量,大力加以改进。鼓励本国商品出口,取消部分国内税卡,统一税率。为便利商品运输,建造公路桥梁、开凿运河、整修航道。限制外国商品进口。但对本国工场手工业所需要的原料进口不加限制,并且采用低税率征税。大力扶植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