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三节群落的结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3节群落的结构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3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群落,或都不是?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物质群落的概念群落由多个种群组成群落和种群的大小由区域性和人们观察和研究的需要而定。一个区域内只有一个群落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一定区域所有生命物质组成的生物大家庭)。由于种间关系而形成了生物群落。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功能类群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之间以物质和能量为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了生物群落。理解群落的内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如:在池塘生物群落中.既有浮萍等水生植物,也有鱼,虾,螺等水生动物,还有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等。例:判断下列实例能否构成群落,是的打√,不是的打×。(1)一个池塘中所有鲫鱼()(2)一个池塘中所有鱼、虾()(3)一个池塘中所有动物()(4)一个池塘中所有动物和所有植物()(5)一个池塘中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下列叙述中,属于群落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B.一个湖泊中的各种鱼类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昆虫D.浅海中的鱼类、节肢动物、海藻等生活在一起的全部生物D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植食性鱼、肉食性鱼、微生物等肉食性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植食性鱼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池塘群落与稻田群落都有很多种群,但两个群落一样吗?你如何做出的判断?研究池塘群落种群种类、优势种群种间关系种群位置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演替池塘的范围和边界群落特征: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结构、种间关系等。二、群落的物种组成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热带雨林苔原冻原荒漠13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新疆北部西伯利亚常绿针叶林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二者的区别吗?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的物种组成低等植物840种高等植物2888种动物5000余种脊椎动物475种低等植物670种高等植物139种动物约1000种(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例如,我国北方的森林,主要是由常绿针叶树种组成,而南方许多森林的主要树种是阔叶乔木(2)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很大。例如,在热带森林的生物群落中,植物种群数以万计,无脊椎动物以10万计,脊椎动物种群以千计;但在冻原和荒漠的生物种群中,种群数量要少得多。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在生态学上,用丰富度来描述一个群落中种群数量的多少。优势种:对于群落中的其它物种具有强大的控制作用,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优势种的主要识别特征是它们的个体数量多(或生物量大)。优势种一般具有高度的生态适应性。南方北方群落的变化?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苔原从赤道到两极生物种数目(丰富度)如何变化?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18地球表面因环境不同,从赤道到北极物种的丰富度不同有热带雨林、温带森林、和苔原等不同类型的群落。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种的数目愈多,物种的丰富度越高,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例如在美洲大陆上,从热带到极地生物种数逐渐减少,物种丰富度在下降。营巢鸟高等植物哥伦比亚1395种佛罗里达2500种巴拿马1100种马萨诸塞1650种佛罗里达143种拉布拉多390种纽芬兰118种巴芬岛218种格陵兰56种比较下列各组物种组成的多少?平原山地草地林地远离大陆的岛屿大陆附近的岛屿群落间的过渡地带非过渡地带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比相邻群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海拔的增加,物种的丰富度怎么变化?丰富度随水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水深度的增加,物种的丰富度怎么变化?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山地生态系统类型、植被类型、生物群落最丰富的峡谷谷地。从海拔数百米的谷底,直到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顶,热带抵山常绿半常绿季风雨林、亚热带山地常绿半常绿阔叶林、暖温带中山常绿针叶林、寒温带亚高山常绿针叶林、亚寒带高山灌丛草甸、亚寒带高山冰原和寒带极高山冰雪等生态系统,沿谷坡依序分布,被誉为世界山地植被类型的天然博物馆。学以致用:1.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2.下列属于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A.群落的物种组成B.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C.群落的空间结构D.群落中物种的数目AA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的聚集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地整体。研究群落的结构,不仅需要研究物种的组成,还需要研究不同物种之间的种间关系。261、如何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用?4、资料1和资料2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有什么不同?活动1:分析资料中的两幅图思考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时种群个体数量发生动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分析:1.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以同一种杆菌为食)2.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3.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4.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这就是竞争。29资料2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如图曲线所示: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用?301.从1865年到1875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2.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为食。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规律分析:31资料1和资料2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有什么不同?①资料1中两个种群之间是通过食物间接地发生作用(竞争);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②资料2中两个种群是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直接地发生作用(捕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三、群落中种间的关系捕食(predation):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生物数量时间生物A生物B猪笼草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食虫植物。捕虫袋是猪笼草的捕虫武器,看上去像是一个个“小瓶子”挂在植株上。它的袋口十分光滑,上方有一个盖子,平时盖子是半开着的。同时袋口和盖子上还有蜜腺,能分泌出蜜汁来引诱昆虫。上当受骗的蜜蜂、苍蝇、蚂蚁等一些昆虫,以为捕虫袋是一朵朵花,便飞落或爬到瓶口去吃蜜。由于袋口很滑,一不小心就滑到袋里,掉到袋里的“液池”中。此时,袋口的盖子就会自动盖上,小虫便被关在袋里。最后,昆虫会被淹死在“液池”中。接着被含有蛋白酶的消化液消化分解,分解出有营养价值的物质。拓展视野数量关系图种群数量时间AB--AB被捕食者:先增加先减少者捕食者:后增加后减少者捕食能量关系图-被捕食者捕食者特点:被捕食者与捕食者相互决定数量的种间关系,相互制约双方的数量,被捕食者不会被捕食者淘汰。捕蝇草捕食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竞争(competition):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水稻与杂草小麦与杂草2)实力相当型(如牛和羊)1)实力悬殊型(如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竞争1、数量关系图图种群数量种群数量时间AB2、能量关系图CAB生物A生物BC(广东2004)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寄生(parasitism):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45细菌与噬菌体菟丝子一方受益,一方受害寄生的结果:菟丝子是一种生理构造特别的寄生植物,其组成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爬藤状构造攀附在其他植物,并且从接触宿主的部位伸出尖刺,戳入宿主直达韧皮部,吸取养分以维生,更进一步还会储存成淀粉粒于组织中。菟丝子一种叫做蝙蝠蛾的动物,夏季将卵产于地面,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后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虫草真菌的孢子渗透到地下,专门找蝙蝠蛾的幼虫寄生,并吸收幼虫体的营养,而快速繁殖。当菌丝慢慢成长的同时,幼虫也随着慢慢长大,直到菌丝繁殖至充满虫体,幼虫就会死亡,此时正好是冬天,就是所谓的冬虫。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来临,虫草真菌菌丝开始生长,到夏天时长出地面,外观象一根小草,这样,幼虫的躯壳与霉菌菌丝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寄生个体数时间BABABA体表寄生体内寄生特点:★寄生者一般给寄主造成慢性伤害,但不能立即杀死寄主(宿主)。★如果分开,寄生者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更好。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互利共生(mutualisticaymbiosis):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真菌藻类通过菌丝提供水、CO2、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根瘤内有大量根瘤菌豆类植物的根根瘤菌豆类植物通过固氮作用提供含氮养料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生物A生物B互利共生生物数量时间AB2、能量关系图1、数量关系图特点: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白蚁和肠道里的鞭毛虫白蚁的肠道不分泌纤维素酶,无法消化木质纤维素,然而鞭毛虫能分泌一种消化纤维素脢,把木质纤维素酵解为可吸收的葡萄糖,为白蚁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另一方面,鞭毛虫也在白蚁的肠道中获得所需的养料。白蚁与鞭毛虫密切合作,互利共生。扩展视野种间关系辨析:(1)寄生与共生的区别:相同的是两者都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不同的是共生的两种生物,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而寄生的两种生物,对寄生者来说,当然是有利的,但对寄主来说,则是有害的。(2)寄生与捕食的区别:寄生是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从而对寄生造成危害。寄生者在寄主那里吸取的营养物质一般是寄主体内的汁液、血液或寄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而不是吃掉整个寄主或寄主的某一部分,如果是吃掉整个寄主或寄主的某一部分,那就不是寄生关系,而是捕食关系了。种间关系关系类型物种关系一般特征实例AB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表示有利,“-”表示有害)++彼此有利相互依存地衣+-一方有利一方受害彼此抑制--个体A得利个体B有害+-蛔虫和人大小草履虫牛与草狼与羊思考:个体数时间个体数时间个体数时间个体数时间BAAAABBB共生寄生捕食竞争1234判断下列各图表示的种间关系各是什么?59时间数量0时间数量0时间数量0捕食竞争互利共生ABC种内关系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间的关系种内互助:蜜蜂、蚂蚁等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之间由于争夺食物、空

1 / 9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