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城市快速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城市快速路第一节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第二节横断面设计第三节平面设计第四节纵断面设计第五节出入口设计第六节高架路设计第四章城市快速路概念:城市内修建的由主路、辅路、匝道等组成的供机动车辆快速通行的道路系统。特点:主路具有单向双车道或多车道,全部控制出入,通行能力大。设计车速:60Km/h、80Km/h、100Km/h。1、横断面分类整体平地式快速机动车道、变速车道、紧急停车带、中间带、两侧带、辅路(慢速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路肩等一、一般要求第二节横断面设计南京城西干道高架(地道)分离式由高架式或地道式快速机动车道和地面辅路系统组成快速机动车道由行车道、中间带、两侧防撞墙、紧急停车带、集散车道组成地面辅路系统由机动车道、中间带、两侧带、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路肩组成两者依靠匝道上、下联系一、一般要求第二节横断面设计2、红线宽度影响因素:交通发展要求的通行能力、地形条件、城市其它设施布置、远期发展等最小值:40米•城市中心区:50-60米•城市外围:50-100米•道路红线与建筑红线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宜大于5-10米•高架路桥梁边缘与建筑物的距离宜大于4.5米一、一般要求第二节横断面设计一、一般要求第二节横断面设计高架桥边与建筑物间保持最小侧向净距的作用:•维修高架桥与建筑物时所需要的空间。•房子高架桥受撒盐、洒水损害所需空间。•预防火灾所需防护区及消防救火所需空间。•减少噪声及汽车尾气对两侧污染所需空间。•弯道处为保证驾驶人员有足够视距看到标志所需空间。二、车行道第二节横断面设计1.车行道宽度表5.3.1一条机动车车道宽度级别设计车速(km/h)车道宽度(m)大型客、货车或混行车小汽车主路100,80,603.753.5辅路40,303.53.5,3.25•以行驶小车为主的4车道快速路,设2条3.5m小车道,2条3.75m混行车道,设紧急停车带•6车道快速路,设2条3.5m小车道,4条3.75m混行车道•8车道快速路,设4条3.5m小车道,4条3.75m混行车道二、车行道第二节横断面设计2.集散车道•当快速路出入口(上、下匝道)端部间距无法满足车辆交织以及减速的规定时,应增设至少2个车道的集散车道。•计算行车速度与主路出入口(上、下匝道口)计算行车速度一致•与主路行车道之间设分隔带•双车道7m宽•平地式断面不设集散车道,以辅路代替二、车行道第二节横断面设计3.变速车道变速车道(加、减速车道)设在快速路出、入口(高架路上、下匝道)衔接路段,与辅路或匝道相接。☆宜为单车道☆宽度与直行方向主路车道宽度相同☆长度满足设计车辆加、减速行程要求二、车行道第二节横断面设计二、车行道第二节横断面设计4.紧急停车带☆为保证快速路通行能力及行车安全,四车道的快速路应设2.5m宽连续或不连续的紧急停车带。☆不连续的紧急停车带500m设一处二、车行道第二节横断面设计5.辅路辅路是为了解决快速路沿路两侧单位及街区机动车与快速主路交通出入联系而设置的道路,同时承担沿线非机动车与行人交通。设计速度≤40km/h平地整体式设在主路两侧带外侧高架式设在高架路下地面层二、车行道第二节横断面设计☆平地整体式快速路的辅路一般宜采用单向交通,出入口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在横断面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采用分隔带或标线分隔•单向机动车、非机动车物体分隔时,机动车道宽度不应小于7.5m;•单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划线分隔时,辅路的宽度不应小于8.5m;•当机动车、非机动车交通量均较大时,辅路的宽度可采用12~13m。二、车行道第二节横断面设计•高架式断面辅路可采用三、四幅路形式地面与高架(隧道)主路通过匝道联系二、车行道第二节横断面设计1.中间带整体平地式•中间带由中央分隔带与两左侧路缘带组成。•快速路的中间带宜为3m,即中央分隔带为2m,两侧路缘带各为0.5m。•市中心区用地受限,可使用分隔墩或隔离栅分隔对向车流,两侧各设0.5m路缘带。三、分车带第二节横断面设计•在市郊区由于用地较宽余,可结合远期发展,适当放宽,以备交通量增长后拓宽车道或今后建轻轨交通,可考虑中央分隔带按6m,两则各0.5m路缘带。•为方便重大交通事故时疏散,对于出入口间距大于2km的路段,中央隔离带可按每2km设一个紧急出口,并设活动护栏门封闭。三、分车带第二节横断面设计高架式☆高架路中央分隔带只考虑交通分隔功能,可设置0.5m宽防撞墙,两则另设0.5m路缘带。中间带断口☆快速路1km设一断口☆市中心区0.5km设一断口☆立交匝道出入口的中央分隔带不得设置断口三、分车带第二节横断面设计2.两侧带☆两侧带是主路与辅路的分界线,由分隔带与左、右路缘带组成☆分隔带最小宽度不小于1.5m☆邻主路一侧路缘带0.5m邻辅路一侧路缘带0.25m三、分车带第二节横断面设计四、路肩第二节横断面设计•郊区型地面整体式横断面,在不设辅路的情况下,机动车道路面边缘宜设硬路肩与土路肩。•硬路肩宽度不小于2.5m,土路肩宽度不小于0.75m。1.整体平地式横断面主路与辅路以及两侧建筑物基本处于同一高程适用场合☆地势平坦和平原城市中规划红线较宽☆横向交叉道路间距较大的城市外围☆高等级公路相接的地段☆新建城区用地富余地段☆整体平地式横断面为一般城市快速路的首选断面☆横断面布置要为城市远期发展预留高架及快速轨道交通的位置☆选用四幅式横断面形式四、横断面布置第二节横断面设计五、横断面布置第二节横断面设计五、横断面布置第二节横断面设计整体平地式(城区型)横断面整体平地式(郊区型)横断面2、高架(隧道、路堑)整体式断面特点主路采用高架桥式或隧道式道路断面形式与沿线所有相交道路都形成立交辅路设在桥下或地面层高架桥适用场合☆特大城市、大城市用地紧张地带、用地拆迁受限制、红线宽度较窄、交通量大的快速路☆相交道路交叉口间距较小,横向交通干扰较大的地段五、横断面布置第二节横断面设计隧道式断面☆适用于山丘区城市,而且排水无问题路段☆平原大城市大型建筑群密集并对城市景观要求高的地段☆重点文物保护区☆穿越江河、铁路站场等苏州独墅湖隧道长3.46公里,当时国内最长的湖底隧道。五、横断面布置第二节横断面设计五、横断面布置第二节横断面设计五、横断面布置第二节横断面设计路堑式断面•堑式快速路主路设置在地面以下双向行驶,辅路(地面道路)应设置在主路两侧单向行驶或一侧双向行驶。五、横断面布置第二节横断面设计五、横断面布置第二节横断面设计3.高架分离式横断面•主路上、下行两个流向位于两个板块,不在同一平面位置,辅路在桥下或地面,•适用于用地紧张,交通流量大的快速路。一、平面线形设计第三节平面设计1.直线长度•最大直线长度20V•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6V•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2V快速路直线长度计算行车速度(km/h)1008060最大直线长度(m)200016001200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m)600480360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m)200160120一、平面线形设计第三节平面设计2.圆曲线半径设计车速(km/h)100806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16001000600设超高推荐半径(m)650400300设超高最小半径(m)400250150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m)3000200010003.缓和曲线快速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计算行车速度(km/h)100806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857050计算行车速度(km/h)1008060最大超高横坡值(%)654最大合成坡度(%)7774.圆曲线超高与合成坡度快速路圆曲线最大超高一、平面线形设计第三节平面设计5.平曲线快速路平曲线与圆曲线长度计算行车速度(km/h)1008060平曲线最小长度(m)170140100圆曲线最小长度(m)857050一、平面线形设计第三节平面设计6.停车视距最小停车视距计算行车速度(km/h)1008060停车视距(m)16011075注意的问题主路与辅路的衔接及出入口车道数平衡公交停靠站与行人的衔接分隔带及其断口设计与机动车交通组织非机动车和行人过街的交通组织二、平面布置设计第三节平面设计1.设计原则•符合城市竖向规划控制标高•与城市设计协调与环境协调•考虑地上、地下构筑物、管线、水文、地质条件•纵坡均匀、缓顺第四节纵断面设计快速路最大纵坡计算行车速度(km/h)1008060一般最大纵坡(%)345极限最大纵坡(%)456积雪、冰冻地区≤3.5%高原城市减1%大、中桥梁及引桥不宜大于4%隧道不宜大于3%一、纵坡第四节纵断面设计快速路坡长计算行车速度(km/h)1008060最小坡长(m)250200150最大坡长(m)4%700--4.5%600--5%500600-5.5%-500-6%-4004006.5%--3507%--300二、坡长第四节纵断面设计快速路竖曲线半径及长度计算行车速度(km/h)1008060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1000045001800极限最小半径(m)650030001200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450027001500极限最小半径(m)300018001000竖曲线最小长度(m)857050三、竖曲线第四节纵断面设计设置出入口的作用:保证快速路与城市干道的联系,以及相交道路间的交通转换。出入口合理布局的重要性:•出入口数量不够,间距太大,会减少对快速路主线车流的供给,导致快速路的经济性降低;•出入口数量过多,除增加投资外,还干扰快速交通,降低车速。•不受限制的出入口车辆的排队以及出入口布置不合理出现的交织造成快速路拥挤和事故。第五节出入口设计分类匝道出入口(A型)第五节出入口设计第五节出入口设计辅道出入口(B型)出入口应设在主线行车道的右侧,出入口应明显易于识别要点:•出入口处平、竖曲线采用大半径•出口尽量设在跨线桥等构造物之前,如设在跨线桥后,距桥的距离应大于150m一、出入口位置第五节出入口设计•入口应设在主线的下坡路段,以便于重型车辆利用下坡加速,并使汇流车辆汇入主线之前保持充分的视距。一、出入口位置第五节出入口设计•主线与匝道的分流处,当需给误行车辆提供返回余地时,行车道边缘应加宽一定的偏置值一、出入口位置第五节出入口设计主线分流时驶出匝道出口硬路肩较窄时驶出匝道出口硬路肩较宽时一、出入口位置第五节出入口设计分流方式主线偏置值匝道偏置值鼻端半径驶离主线≥3.00.6-1.00.6-1.0主线相互分叉1.800.6-1.0分流处偏置值与端部半径分流点处楔形端的渐变率计算行车速度(km/h)1201008060≤40渐变率1/121/111/101/81/7一、出入口位置第五节出入口设计B型出入口应用标线、缘石等与其它道路明显地区别开来,以便能明显确认其存在位置一、出入口位置第五节出入口设计出入口端部之间的距离1、设置原则•主线交通不受分合流交通的干扰•为分、合流交通加、减速及转换车道提供安全、可靠的道路几何条件2、类型•出-出出-入二、出入口间距第五节出入口设计•入-入入-出二、出入口间距第五节出入口设计3、间距的组成•出入口间距由变速车道长度、交织距离(入-出类型)及安全距离组成。项目匝道组合出-出出-入入-入入-出主线计算行车速度(km/h)100760260760127080610210610102060460160460760出入口最小间距(m)二、出入口间距第五节出入口设计1.辅助车道为了提高道路分合流部的运用效率,达到理论通行能力,在分合流处必须保持车道数的平衡。不能保证时应在主路车道右侧设置辅助车道。辅助车道长度在分流端应大于1000m,最小应为600m;在合流端应大于600m。辅助车道仅限在分合流处使用。三、辅助车道第五节出入口设计当前一个互通式立交交叉的加速车道末端至下一个互通式立交的减速车道起点的距离500m时,设辅助车道将两者连接,作为交织段使用。三、辅助车道第五节出入口设计三、辅助车道第五节出入口设计Nc≥NF+NE-1Nc--分流前或合流后的主线车道数NF--分流后或合流前的主线车道数NE--匝道车道数2.基本车道的连续和平衡•分、合流处按车道平衡公式进行计

1 / 7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