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病史个案是个15岁的初中男学生,被父亲从外地带来看病。主诉是怕东西脏、有毒,反复洗手,将近半年。根据患者叙述,发病的初始是跟被学校教官处罚的事件有关。即上军训的最后一天,不知何故被教官罚刷厕所。当时心里很不服气,觉得肚子痛,想去看病。可是教官不让他去,还让同学踢他,后又拖着他走,去医疗室,并问医师是否是装病。医师检查后,说是胃肠炎,需要休息。回来途中,教官怕他上告,威胁说:“这是部队,要你今天死,你就活不过明天。”此后,开始害怕,怕自己同学是否会害他,怕手上沾上什么毒,反复洗手,最怕被人打到脑袋。由于这样的害怕,不敢上学,休学在家,认为家里最安全,学校不安全,军队是最可怕的地方。根据父亲的描述,个案自小怕别人碰他的脑袋,吃东西也担心吃坏了东西,是比较小心谨慎的孩子。病情分析患者显然是个性内向而缺乏安全感的年轻人,无故被可怕的教官处罚,又受到无理的威胁而害怕,产生恐惧与强迫性症状的个案。很清楚地被权威者威胁而不敢反驳或反抗,而内心的不满不敢发泄,这种情绪被压抑进潜意识中,只是依靠强迫性的行为来保护自己,避免(按教官的威胁)被毒害的可能。从经典精神分析的观点说来,这是对权威者的不满的感情不能宣泄而进入潜意识,由于压抑的无意识欲望不能闯进意识域里来,患者难以联想起自己的隐私这种现象,佛洛依德称为抵抗或抗拒。这也是一种防御机制。虽然这些病症跟他幼小时以来的软弱个性有关,但也跟受严重心理威胁与创伤有关。总之,针对患者的“主诉”(即被教官无理地威胁而深恐害怕),以及对“疾患”(强迫症)的既有学理(即:依靠强迫的心理与行为来抵御内心里的负性情感),就可及时地建立对病情的了解;并且确定咨询的目标与过程(即:改变或减轻对恐惧心理;并且适当地处理内心难于接受的负性情感)。咨询的目标是:帮助患者去认识潜意识中的不满情绪,支持他去发泄对无理威胁的权威者的反感,减除害怕的心理。同时也要帮助他考虑如何采取比较有效的途径去面对他的困境。达到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的有机统一。同时利用父亲陪诊的机会,鼓励父亲供给所需的支持。会谈经过医师:听你说来,你好冤枉。做教官的,怎么可以这样的无理。[注解:利用共情表达治疗者能体会他的处境,并且是站在个案的立场来支持他,要帮助他;扮演跟无理的教官相反的角色,企图抵消负性的打击。]患者:(脸上表情突然显得惊讶且高兴,但不知说什么好,而没开口)医师:当时教官为什么处罚你刷厕所呢?[注解:封闭式提问,了解具体经过。]患者:并没有什么事,教官也没说明我做错了什么,只说我做错了事,就罚我去刷厕所。医师:当时你心里怎么感觉?是否感到很冤枉?[注解:诱使患者表达自己的情感,意识到自身潜意识中的压抑。]患者:是呀!可是我又觉得很害怕,是教官的命令,只好去刷洗很臭的厕所。我那天早上本来胃口就不好,无法吃早饭就只好空着肚子上学。可是这样被处罚扫厕所,闻到臭味,就很恶心,吐出食物,胃也绞痛起来。可是教官说我是装病,还叫几个同学一起来踢我,踢我的肚子!医师:那一定很可怕。听起来,也很可怜!医师说你得了胃肠炎,可是教官为什么要恐吓你,说要你死,你就活不了呢?[注解:情感反应,以求获得患者的信任。]患者:他大概是害怕我去上告,要我住嘴不告。医师:那你怎么办呢?被这样威胁、恐吓!患者:我心里害怕极了,以后就怕教官会叫同学给我下毒,吃饭就特别害怕,也不敢随便碰东西,惟恐碰到毒物。医师:你现在想一想,为什么教官要那样很厉害地威胁你,说是:“要你今天死,你就活不过明天”?[注解:指导患者自我思考,理性的认识自己。]患者:因为是部队,他可以这样不讲理。医师:还有呢?患者:不知道。医师:你用心想一想,为什么做个教官的,会对学生讲那种不好的话,做那种狠狠的威胁?患者:不知道。是不是怕我去上告?医师:因为他心里知道他自己做错了事,而害怕,才要想恐吓你闭嘴不告。也就是说,是他做错了事的证实。你说是不是?[注解:影响性概述。患者的本我厌恶教官对他的方式,但是超我却提醒患者无法抵抗这等权威,所以患者的自我才表现出这种病态。]患者:嗯?!我从没这么想过。医师:从现在起,你心里就想,做错了事的是教官;不是你。他怕你;你不用怕他。[注解:这样的“改观重解”的解释,把教官说成是“坏”的人,是个“败者”,患者就不用再害怕这样威风可怕的人。一般说来,小孩或青少年对老师或教官这类有权威的人,只会害怕与服从,不敢批评或反对。特别是在社会与文化的间接影响下,在幼稚的“超我”里,只会要求“自我”去顺从权威者。因此,治疗者要站在患者的一边,辅助弱小的“自我”,采用认知辅导的要领,帮助患者能以不同的角度来看真相,主要的目的是在消减对教官的无限恐怖感。也就是说,既然做错事的是教官,而不是他,他就不用总是害怕自己将变成是被处罚的对象。也就是把他跟教官的关系颠倒过来,不用只担任害怕被处罚的“败者”。当然,要考虑与遵守现实社会与文化的思想与价值观,不能过分地提议去反对或反抗权威者,要适可而止,否则会吓坏患者的“自我”,或者真的让患者采取反抗的行动,给患者惹来实际的麻烦。医师:你实际上不用去上告,做学生的,也不要对老师或教官有不听话的行为。可是以后你心里就对自己讲:这位教官是做错了事,没有道理,过分地虐待学生。你不用总是去怕他。患者:真的?医师:医师并不是在裁定谁是错或对。医师的意思是说,假如你能这样地去想,就对你的心理有所帮助;也就不会总是担心教官来害你。你心里也可以想,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圣人,不会做错事。教官只不过也是个人,难免也会做错事,可以原谅他。[注解:患者只用他年幼青少年的心理与想法来面对与接受事实,而治疗者现在乃帮助患者能以不同的层次,以成人的眼光和角度,以超我的道德感来看所发生的事情。经过这样的看法,也就可以脱离年幼而不知所措、无法应付困难的情况。]医师:你心里客观地想想,做教官的,就算是凶一点,是否会坏得真的去叫人给学生下毒,犯上这样严重的犯罪?患者:大概不会。医师:当然是不会的。所以你脑子里要知道:你是过分地担心而害怕,要调节你害怕的程度,否则就变成病了!患者:怎样调节?医师:要使用你健康的脑子去告诉过分害怕的脑子,自己的害怕太过分了,要少点害怕。特别不要去担心有人会给你下毒这样的事情。自己要有点信心。患者:(若有所思的样子,没有开口)医师:你父亲对你这么说的?患者:他说对方是教官,不要惹麻烦。还骂我不该做错事,被教官处罚。医师:父亲有没有安慰你?患者:没有。他还训我不该胡思乱想,重复去检查事情。医师:今天既然是你父亲陪你来看病,我也请你父亲进来,一起谈谈好不好?[注解:这边也看出来患者的父亲的表现和患者的病态也有关系。]患者:好的。医师:(请父亲也进来会谈室)。你很关心你的孩子,还特别陪他来看病。根据医师的诊察,你的孩子是受了教官的威胁,心里很害怕,才变成这样的。你做父亲的如何帮助他?父亲:我就告诉他,不要胡思乱想,想什么食物有毒,东西有毒„„。脑子有毛病了!医师:你儿子心里受了打击,失掉信心,才会乱想。假如做父亲的还是很凶地训他,父亲就跟那位很凶的教官一样起来;让儿子更害怕。所以,做个慈父,多安慰他,鼓励他,会对他有所帮助。可以吗?[注解:这里表现出俄狄浦斯情结,患者惧怕自己的父亲,再加上父亲不适宜的批评,更加加重了患者潜意识中的负面情感并不断压抑。]父亲:好的。医师:你们住得很远,不容易常来。医师就开点药给你。可是最重要的,你自己要随时想刚才跟医师所谈的:教官只不过是个人,也可以犯错,不用害怕犯了错的教官,要原谅他。而你自己要有信心,告诉自己没有理由去怕这个,怕那个。请父亲多支持你,练习培养信心。好吗?以后有机会时,再来看医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