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中国民间舞蹈的概况1、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是地域辽阔的国家,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地理环境的影响虽然是重要的因素,但是社会因素如经济基础、社会结构、民族迁徙和融合等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2、中国民间舞蹈的概况与分布•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舞蹈形式。•各民族的文化观念和审美观念不同,从而形成中国民间舞蹈内容与形式上的诸多差别。•由于各民族文化观念的不同,在对待民间舞蹈的态度上也大有差异。(分布)•在中国56个民族里汉族占总人口的91.96%。主要居住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其他的55个民族的人口所占的比例虽小,居住面积占中国总面积的50-60在%,分布在中国东北、内蒙、西北、西南、中南和东南等地区。•3、中国民间舞蹈的特点及其发展(特点)•中国民间舞蹈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积淀古代文化、原始舞蹈遗存、于民族交融中发展,歌、舞、乐三者结合以及使用道具的那个方面。•歌、舞、乐三者结合,是中国民间舞蹈的又一特点。其表演形式又可分为歌舞、跳乐、鼓舞、以乐伴舞等。藏族舞蹈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由于长期的封闭性生存,总的来说,藏族服饰发展的纵向性差异不大,其基调变化亦小。藏族服饰的形制与质地较大程度地取决于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藏装的地域性特征明显。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划分为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大类。这两大类舞蹈都有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而潇洒的翩跹舞姿和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及形式。其中的《羌姆》,则属于宗教舞蹈类别中最为重要的寺院祭祀性舞蹈。寺院舞蹈《羌姆》的产生和流传,与藏传佛教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同时,又由于藏传佛教中不同派别的存在,使被人们俗称为“跳神”舞蹈的《羌姆》,在舞蹈形式、道具使用以及表演者的装束等许多方面,又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与差异。苗族舞•苗族舞蹈,就是指苗族地区拥有和传承着中国历史文化的遗产。苗族是歌舞的富有民族,仅苗族“鼓舞”一项,就近十种之多。且它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广阔,形成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歌舞品种,体现着苗族“鼓舞”历史的悠久。•苗族民间舞蹈有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新疆舞••赛乃姆舞是广泛流传于维吾尔族中,以赛乃姆音乐为伴奏的舞蹈,并无规定动作和程式。一般由男女成对而舞,人数不限,舞时歌者不舞,舞者不歌,随着音乐情绪的发展而发展,最后总是在热烈地快板中结束。各地赛乃姆均以其音乐风格的不同而异,但一般舞蹈动作并无十分明显的差异。•刀郎舞是维吾尔族的一种民间舞蹈,它历史悠久,形式完整,具有浓郁的边塞气息和风格。舞姿开朗大方,粗犷矫健,使人欢乐,给人以力量和鼓舞。刀郎舞是麦盖提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刀郎”是麦盖提的古地名,它的意思是成堆成群。在很久以前,这里没有人烟,只有沙丘、碱滩、红柳、胡杨。而在塔克拉玛干地方却有一块良田绿洲,居住着一些很早很早迁移或者战争遗留下来的人。后来由于大自然的变迁和宗教的传入,以及战争的影响,这块良田绿洲变成一堆一堆的沙丘,人们只好向叶尔羌河流域搬迁。•朝鲜舞阿里郎出自朝鲜,有两种意思:一是源于朝鲜西北部的一座山的名称,传说中的阿里郎山有十八道岭迂回盘绕。二是“我的郎君”,出自高丽时期就流传下来的一个爱情故事。后来阿里郎这个故事和歌曲就流传开来,成为朝鲜民族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曲牌,不论在世界的那个角落,只要有朝鲜人就有阿里郎,一唱阿里郎就知道是朝鲜人。•日本统治时期,朝鲜人以阿里郎为号发动起义,日本殖民者发现了,便下令谁唱阿里郎就要杀头。可是无论日本兵杀多少唱阿里郎的朝鲜人,还是有朝鲜人高唱阿里郎。日本殖民者无奈,只好不了了之。(发展)现今,随着社会形态的改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民间舞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些濒于失传的舞蹈得到抢救,一些渐被遗忘的舞蹈陆续得到发掘、整理和重新介绍。其中,许多民间舞蹈经过加工搬上舞台,一些舞蹈编导以民间舞为素材,创作了许多反映生活的舞蹈节目。•1、文化类型划分的意义•地理学方面。《中国自然地理》一书把中国的自然环境作了多方面的类型划分,又如《中国人文地理》一书在人文的划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方面。如可分成:北方草原、黄土高原、中亚绿洲、西藏高原、云贵高原、中南丘陵、东南山地、台湾山地等8个音乐文化组等。•中国民间舞蹈的划分在研究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中,一些研究者从自然环境、民族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结构等方面做过许多的类型的划分。不过限于某个地区和某些民族。尚无从中国56个民族出发作宏观的、全面的划分。•2、“五种文化类型”划分法。关于舞蹈文化类型的划分,按综合性的划分吧中国民间舞蹈分为:农耕文化型,草原文化型,海洋文化型,农牧文化型,绿洲文化型等五种类型。•五种文化类型的动态形象特征与文化特点:农耕文化型——安详、有优美的动律。草原文化型——“天之骄子”的英姿。海洋文化型——人海和谐的心态。农牧文化型——高原“一顺边”的美。绿洲文化型——丝绸古道的风韵。第四章:中国原始舞蹈遗存第一节中国原始舞蹈遗存及其特点原始舞蹈遗存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中国民间舞蹈中有许多民俗舞蹈的遗存,其中包括有:原始性的、原始观念的遗存,以及向自娱性舞蹈过渡的多种形式。1、原始社会的舞蹈原始社会舞蹈——原始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它经历了从旧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母系社会到父系氏族公社的过渡,经历了从蒙昧混沌到文明初开,以及史前艺术的形成阶段。原始舞蹈和其他艺术一样,它的产生与发展和劳动生活密切相关。•2、中国原始舞蹈遗存中国的原始舞蹈遗存极为丰富,大致可分为:原始舞蹈形式的遗存;原始观念在舞蹈中的遗存;原始舞蹈形式向风俗性舞蹈过渡等三种类型。原始舞蹈形式的遗存——表演的内容多模拟狩猎和各种劳动生活中的动作。•土家族的“毛谷斯舞蹈”•原始观念在舞蹈中的遗存——指有的民族他们对灵魂的崇拜、祖先的崇拜观念和对图腾崇拜的观念的舞蹈中的遗存。•原始舞蹈形式向风俗性舞蹈过渡——现代民族形成后,原始部落流传过的原始舞蹈遗存不断的得到发展,逐渐过渡为风俗性的民间舞蹈形式。•3、中国原始舞蹈遗存的特点——表现在跨民族、跨地区的舞蹈形式。第二节中国原始舞蹈遗存的启示它的启示:中国原始舞蹈遗存是无比珍贵的文化财富,它所包含的内容远远超过舞蹈的本身,它不仅对舞蹈学,而且是研究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美学等等的丰富资料。在探索中应充分的利用各科学的研究成果,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与崖画、神话的比较崖画——崖画(岩画)是原始部落把自己的各种活动镌刻、绘画在山崖、岩石上的图像。神话——神话也是如此。如“芦笙舞”。(女娲创造了人,又“教男女自行婚配、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还发明了笙簧,也就是葫芦笙.)•2、非语言文字文化的传承•民间舞蹈的传承是在群众间直接进行的,人们通过模仿学会舞蹈,经过反复训练逐渐掌握高难技巧与艺术表现力,以这种方式进行传承、掌握与表达的舞蹈文化就是非语言文字文化。(下面结合“萨满舞”、“羌姆”与“查玛”、“东巴舞”作进一步的探索研究)第三节萨满舞•萨满舞——俗称“跳神”,是巫师在祭祀、请神、治病等活动中的舞蹈表演,属于图腾崇拜、万物有灵宗教观念的原始舞蹈。•它的特点——跳萨满舞的民族都居住在中国的北部,曾有过或依然狩猎与游牧的经济生活,语言都属于阿尔泰语系,都曾信奉过萨满教。•1、萨满舞的文化特征萨满舞是萨满的跳神活动,它的文化特征体现在与萨满教有关的神话故事、请神的唱词、鼓的打击与各种法器的运用之中。2、萨满舞的表演形式一般分为祝祷、请神、神附体、送神等部分。第四节藏传佛教寺庙舞蹈•1、羌姆与查玛羌姆:是具有宗教仪式舞蹈。内容从驱鬼、酬神或弘扬教义中,逐渐扩大为世俗娱乐的成分。它的舞蹈特点:舞蹈强调腿部的控制和各种姿势造型,强调弹跳动作的稳扎和形态变换的缓慢。伴奏的乐器有法螺、唢呐、大鼓、长号、铜号等等。•查玛——是蒙古族喇嘛教寺庙舞蹈的名称。查玛的表演内容与形式与羌姆相同,只是扮演的神灵与舞蹈动作的名称多用蒙语,其伴奏的音乐也与羌姆基本相同。•藏传佛教寺庙五舞蹈的文化特点藏传佛教寺庙舞蹈的文化特点——藏传佛教是印度佛教、中原佛教、密宗、苯教多种宗教文化融合的产物。第五节东巴舞•东巴舞——是东巴巫师在宗教活动的各种道场上的表演的跳神舞蹈。舞蹈根据各种道场所祭主神的性格与形象特征,以艺术模拟的手法表现出来。•1、东巴舞的表演形式与风格风格:东巴舞既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又具有民俗性和娱乐性的风格特征。•2、东巴舞的文化特征东巴教吸收了藏传佛教、中原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丰富了东巴经的内容,为东巴教服务的东巴舞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并且以经文的形式把跳神舞蹈的规范记录下来。并有三个主要特征:1、原始文化遗存2、各种宗教文化的影响3、舞谱的规范作用3、舞谱的规范作用东巴舞与东巴舞谱是舞蹈与文字紧密结合的艺术瑰宝。舞谱以特有的图画文字记载了各种舞蹈的具体要求,东巴读了这些图画文字后,就可以用舞蹈塑造不同的人神和神兽、动物的形象。•东巴舞谱•总结重点:1、中国民间舞的分布及其它的特点.2、萨满舞和东巴舞的文化特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