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世界经济史大纲(高德步教材)汇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经济史》(中外)课程教学大纲绪论一、经济学大师谈经济史二、经济史的研究对象、范畴三、经济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四、经济史的研究动态及研究方法五、课程安排与参考书第一篇古代东西方经济生活的类型及发展特征第一章古代东方的社会经济生活类型、特征第一节农业革命-------四大文明发源地与农业(历史学与地理学的方法)“经济之源”-------农业-------粮一、农业革命的发生及在经济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教材P251、第一次农业革命的内涵,从“采集、狩猎经济”“种植、畜牧业经济”这个转变是“质变”,因此称之是“农业革命”教材P262、农业革命的发祥地——四大文明古国①西亚两河流域②埃及尼罗河流域③中国黄河流域④印度和流域3、农业革命产生的重要影响①财产制度产生经济发展人物资本流动需求供给研究经济史的意义也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它了解各国经济发展的路径的状况2a、产权与所有权的关系占有权——所有权——产权②农业本身的发展促进了人类能力的进步——技巧(技术)③农业发展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进步⑤为其他经济形式(村、营、乡、镇)第二节东方型奴隶制经济(自学)主要掌握“东方普遍奴隶制”问题第三节专制主义国家制度(教材P34)问题:为什么在东方的国家类型及制度特征方面表现为专制主义呢?有哪些直接、间接原因?特别是在经济史领域有哪些因素成为了专制主义国家制度的基础(经济基础)?一、东方专制主义的经济基础1、国王为土地的最高所有者(统治方式)解析:教材P342、灌溉系统发达(组织方式)解析:教材P34-35无论埃及、还是中国,由于地域辽阔,河流漫长,通过像西方(意大利)那样的有商人、企业主自愿联合“治水”的方式是行不通的,所以在东方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来干预。因此“亚洲的一切政府都不能不执行一种经济职能,即举办公共工程的职能……”教材P35中国的“大禹治水”二、以埃及为代表的专制主义国家制度的特征1、特征:以法老为核心统治者的金字塔式的专制主义国家制度法老——贵族——奴隶主——农民——奴隶2、评价:①积极方面:制度的催生②消极方面:等级制度森严,对土地实行国有三、巴比伦的专制主义国家制度1、《汉穆拉比法典》P382、巴比伦专制主义国家的特征①国王拥有对土地支配权b、财产制度诞生排他性公有产权教材P28个人所有权(过渡)教材P29思想的活跃可以带动组织结构制度的变革与变迁3②私有制开始出现③父权制家庭发达四、印度五、中国第四节城市和工商业▲城市经济起源▲城市化问题一、城邦国家和城市1、城市出现的四个标准及三个条件①四个标准——四个方面:分工;城防、围墙;人口;房屋建筑、道路交通②三个条件——周边有发达的农业;有发达的交通运输;有较发达的贸易2、城邦文明的诞生[意味着工商业发展]①苏美尔城邦——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时期②帝国城邦——巴比伦文化时期③商业城邦——腓尼基人④古代印度、中国关于城、城邦文明的记载二、古代工商业的起源1、手工业——制造物品①古埃及:P42石材加工、建筑、金属加工、造船、织物②古中国:P43商代手工业制品大量诞生于手工业作坊手工制品种类多,做工细腻2、商业——交换物品(从物物交换到出现具有货币职能的物品的出现)①古埃及的“进出口贸易”往来增大——物物交换为主②中国货币关系大发展(海贝——骨币——铜币)第五节亚细亚生产方式一、亚细亚生产方式之谜1、“亚细亚生产方式之谜”的由来——马克思提出P432、“亚细亚生产方式”引发的论争P44①普列汉诺夫与列宁针对P44第三段②马扎亚尔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论断引发争议二、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1、土地所有制为公有制(国有:国王,皇帝一人所有)2、自给自足的农村公社为左基本的生产单位P45(这种自然经济的特征:农业与手工业结合,导致生产目的成为自给自足,导致农村公社独立并得以长期存在)三、中国的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1、研究误区(或对前人的概括)2、马克思的观点3、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与西方之间的差别(重要!)P46第二章古代西方社会经济生活的类型及发展特征4▲关于“东西方经济形态起源”的论证实际上是对“东西方经济形态的历史路径”的考察,提出“历史路径”这个概念,列举相关实例,解释它在解决经济问题上的重要性,这是用“历史学”解决“经济学”的具有实效的方法。东方经济形态起源于“亚细亚所有制”西方经济形态起源于“古代所有制”,“日耳曼所有制”的混合,注意三者的区别。这说明它的开始在源头上就不同,因此以后的发展,也就进入了不同的“路径”,可以说东西方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历史路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形态。第一节希腊城邦奴隶制一、古代西方经济形态的起源1、“古代所有制”的特点及与亚细亚所有制的区别古代所有制是指该制度下国家所有制与私人所有制同时存在,相互对立,相互补充2、古代所有制所处的环境:①自然环境:物产丰富而疆域部辽阔(与东方文明的辽阔不同)②人文环境:军事组织与城市集于一体*以上两点参考教材P48-49二、希腊城邦制度的形成1、希腊城邦制度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P50虽然不是最早的城邦但是最发达的城邦制度,为什么?因为它不仅拥有繁荣发达的商业(作为城邦奴隶制的特点),还有其他城邦制国家不具备的强大的农业、手工业,这成为它经济发展的雄厚基础。2、城邦的形成——海外移民3、城邦的性质及居民①性质:奴隶制国家②4、著名的城邦——斯巴达、雅典5、梭伦改革内容三点:①解负令②实行遗产自由③鼓励工商业发展三、城邦奴隶制经济1、奴隶交易市场发达P542、奴隶劳动普遍①家庭奴隶②各种生产单位的劳动奴隶(农业、手工业)③国家奴隶第二节希腊的经济发展一、农业与手工业1、希腊农业发展的特征自由民奴隶地主小生产者居民富裕农民一般农民5①以市场农业代替自给自足农业②农业种植中表现出合理的区域分工③地产形式多样化(大地产与中小地产并存)④土地经营方式鲜明(直接经营与间接经营并重)2、希腊城邦手工业发达①手工业种类繁多②手工业发展特点突出二、商业与对外贸易1、商业繁荣并出现城市交易商场○品种齐全○监管有度三、货币与“银行”1、以银币为主的货币流通2、从“兑换店”到“银行”※关于现代银行组织职能的介绍第三节罗马共和国经济一、早期罗马的社会结构1、农业氏族公社-贵族(权利)2、自由民集团-平民(财富)3、奴隶4、社会矛盾与对立:贵族与平民二、奴隶经济的发展1、战争使奴隶来源不断布匿战争-------P64、452、奴隶占有制经济形成①罗马奴隶被当作财产②奴隶成为各部门直接生产者三、罗马大地产制形成的原因P651、大地产制形成的前提——土地私有制确立2、大地产制形成的原因P66①是罗马对外征服战争的结果②有大量的奴隶供使用③大地产往往得到国家免税待遇四、罗马法的形成P691、产生的背景①经济社会高度发展②奴隶制发达2、罗马法的内容及作用P69-70规模小,分工细P56主要基本组织以小作坊为主银行的职能储蓄贷款代政府发行货币缺乏统一汇率制度和银行规范,尤其缺乏与政府的合理关系城市奴隶(家庭仆役、手工业工人)乡村奴隶(庄园劳动力)6第四节罗马帝国经济一、促进罗马帝国经济繁荣的因素1、与奴隶制经济的关系2、与帝国的秩序与安全的关系3、与帝国的区域分工和贸易的关系4、与公共工程和贵族消费的关系二、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1、农业发展的特点:三点P712、(国有土地制度下)多种形式的地产制度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P221、手工业达到较高的技术水平2、商业繁荣,商品丰富3、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四、财政与金融P231、包税制度的实行(本来初衷是为了国家税收保障,但也造就了一批利用特权中饱私囊的包税人)2、金融业兴起①建立币制②“银行家”出现③高利贷发达(金融业的副产品)第五节罗马帝国的衰落一、奴隶制经济危机1、奴隶的需求与供给发生矛盾2、奴隶制经济效率下降二、农民破产与农业衰落1、农民负担军役过重2、大庄园主出售的农产品价格极低三、城市与中等阶级的衰落1、城市建设奢侈2、城市开支增大四、领主制经济的兴起1、庄园的出现2、使用奴隶不再有利可图3、“庇护制”盛行五、对经济自由原则的违背P80-81四个方面六、社会等第的固定化第二编近世(中古)东西方封建经济的发展第一章东方亚细亚的封建经济第一节亚细亚封建地主制经济一、中国封建领主制的建立及特点1、中国早于西方实现了从奴隶制经济向封建经济的转变大地产中小地产皇帝领地72、3、中国封建地主制的特点——(井田制下农奴经济的特点)P87教材上总结了五个方面二.中国领主制经济的衰落与复兴1.领主制衰落的原因①领主制自身矛盾冲突日益突出(三点p88-89)②新的生产关系(三点p89-90)2.封建领主制经济时衰时兴的历程三.日本的封建领主制经济1.日本封建生产关系建立①“大化改新”[具有标志性]———内容:a.土地国有b.对官吏、贵族实行封赐c.对农民实行“班田制”(计口授田)②“大化改新”影响深远——尤其是导致领主制经济发达(646年大化改新—1868年明治维新)7世纪大化改新11、12世纪班田制被废,大封建领主制经济迅速发展2.日本封建领主制经济发展迅速①两条途径p91②“御家人”制度③寄生地主制度第二节中国封建地主制经济——租佃经济一、中国封建地主制经济的建立与特征1、中国封建经济从领主制向地主制转变的原因①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四个标志这几个方面是对原有的闭塞的农奴领主依附关系(农民与地主契约关系)的冲击。②土地私有化a.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状况下,人们对货币观念的变化,使有些人愿出卖土地获取货币以及其他。也有人专门从事土地买卖以赚取利润。b.原有土地关系被破坏,土地事实上成为了私有财产。2、封建领主制经济的基本特征中国封建地主制的建立①分封制②井田制a、内容b、后果a、形成b、定位职田封地a.上人数量增多、财富增加b.货币流通增加c.市场扩大d.城市经济发展(城市与城市化进程)8——土地事实上的私有化(p93)在早期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公有)这一原则上的条规是如何与事实相背离的?事实中为什么会形成了土地私有化现象?这里我们不得不产生一个疑问:这些私有土地是怎么来的?①私有土地的来源p93(三个方面)a.国有土地分配b.战功与赏赐c.土地买卖——领主制后期出现(p89)领主之间争夺领地的战争导致土地转移……p89另外土地私有化现象从形成到牢固地确立下来,这是一个过程,而且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把一项制度确立下来,保障了土地私有化的完成以及土地买卖大行其道,这就是土地兼并。土地产权制度发达[当时中国的土地产权制度非常发达]d.举例p93下e.发达的原因p94上二.地主经济的经营方式及土地兼并1.经营方式租佃经营①三国——隋代田客分种制田庄②唐代——清代佃农分种制田庄、佃农租田制田庄[具体内容:p94—96]2.土地兼并p96[是土地集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封建社会从领主制过渡到地主制经济时期,其最大的特点是土地私有(如上所述),正是由于这一固有的特点,也使得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患上了一种称之为“土地兼并”的顽疾。①土地兼并的原因a.允许土地买卖的制度性保障b.小土地的局限导致人们热衷于土地集中因为这种“土地兼并”(土地集中)现象是一种非正常现象,且带有许多弊端,引发诸多矛盾,所以历代政府都(有对策)开出处方,以期“对症下药”,能“药到病除”,但结果又如何呢?②历代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及结果a.政策:西汉p96-97西晋北魏唐初b.结果由于措施治标不治本,也就使历代的土地兼并不可避免。只要有土地买卖,土地兼并就难避免。第三节中国封建小农经济一、小农经济的产生1.产生的背景:①农奴领主制破产后由农奴演变为小生产者第一,科举制度第二,土地被认为是最可靠的财富形式9②自耕农与佃农的大量存在[自耕农沦为佃农者多,但上升为地主者少……]2.小农经济伴随着土地经济长期存续的原因①地少人多的自然因素②中国传统经济的家族文化③贫困农民的广泛存在(无力购买大片土地)④是最效率的生存方式二、小农经济的构成和基本特征1.构成①自耕农=“编户齐民”②佃农③依附农2.小农经济的特征①是一种独立经济体②佃农与地主是一种契约关系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