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第一节人性假设与管理•第二节需要动机与行为•第三节价值观与行为•第四节知觉与行为•第五节态度与行为•第六节个性与行为•第七节意志与行为•第八节情感与行为第一节人性假设与管理•(1)人性的假设的涵义与意义••(2)人性假设的几种观点(1)人性的假设的涵义与意义•人性,即人的本性,人的本质属性。–弗洛伊德的性恶论–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性善论–我国古代的人性论–-孟子、荀子、扬雄孟子的性善论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博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肤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2020/2/24孟子性善论水的本性(向下)人的本性(向善)水的行为人的行为向高向低向恶向善外界作用外界作用荀子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篇》荀子性恶论人的本性(向恶)顺是向恶向善外界作用师法教化扬雄•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法言·修事》麦格雷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在1957年11月号的美国《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企业的人性方面》(TheHumanSideofEnterprise),提出了“X理论一Y理论”,1960年以书的形式出版。•在每一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都必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假定。真正的问题在于管理的宇宙观和价值观的改变,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如何推行的问题便成为细枝末节了。-(DouglasM.McGregor,1906-1964)一个美国工厂要求员工写下工作中对他们最重要的事。领班相信,第一线工人一定会把“金钱”摆在第一位,再来是“不要工作得太辛苦”。而领班自己当然比那些工人要高尚起多,所以把金钱和轻松的生活,放在如“具有挑战性的职务”、“有机会展现创意”等的答案之后。等结果出来,出乎意料的是,大部分工人竟然都和领班一样,把“具有挑战性的职务”等摆在前面,而且很多工人甚至根本没有把金钱列上去!试想一下,这样一家公司的领导自认为很高尚,而把工人视为又贪又懒,结果会如何?资料来源:CharlesHandy著,施纯菁译,组织寓言:韩第给管理者的21个观点,台北:天下远见,1998,第42页。(2)管理中的人性假设观•雪恩(Schein,1960)《组织心理学》–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人性假设的新发展–70S:决策人假设–80S:文化人假设A,“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在于追求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人的工作动机是获得最大的经济报酬。X理论•多数人生来就是懒惰的,而且尽可能逃避工作。•多数人没有雄心大志,不喜欢担负任何责任,宁愿接受别人的领导或指导。•多数人以自我为中心,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必须采用强制、惩罚的方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工作。•多数人工作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多数人缺乏理性,本质上容易受他人影响。相应管理•管理工作只注重生产任务的完成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不考虑人的情感(任务管理)。•管理工作是以经济报酬(金钱)来刺激工人的积极性,并对消极怠工者给予严厉的惩罚措施,而不考虑激发人的内在动机和主人翁感。•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无关。工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听众管理者的指挥。B,“社会人”的假设•人们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只具有次要的意义。“人群关系”理论•X理论把人假设为“经济人”,认为经济报酬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人群关系”理论认为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和心理因素。•X理论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受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的制约。“人群关系”理论则认为生产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态度,即“士气”。而士气又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的人际关系。•霍桑实验提出了新型领导的必要性。领导者要善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群体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相应管理•管理工作不应只注重完成生产任务,而应重点注意关心人和满足人的需要。•管理工作不应只注意计划、指挥、监督、控制、组织等,而更应注重人际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不主张实行个人奖励制度,而提倡实行集体奖励制度。•管理人员的职能不仅限于计划、组织、检查等,而应在职工与上级之间起联络人的作用。C,“自动人”假设•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即人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人人具有类似本能的内部潜在能力,并且随着机体的发展,人要尽可能地使之充分发挥。只有人的潜能得到发挥和表现,人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人一旦达到这个境界,就会有自制能力,就会自己调整个人目标,使之与组织目标结合。管理人员的任务就是创造条件,促成“自我实现的人”的产生。Y理论•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如环境条件有利,工作如同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外力的控制和惩罚不是达成组织目标的唯一办法。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具有巨大的内部动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不仅会接受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责任。•人群中广泛存在着相当高程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一般人仅仅发挥了潜力资源的一小部分。相应管理–管理重点的改变-创建适宜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条件,使人们自我激励,充分挖掘个人潜力。–管理职能的改变-管理者是一个采访者。为充分发挥人的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减少和排除在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奖励方式的改变-内在奖励才能满足人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极大地调动积极性。–管理制度的改变-管理制度与方式应能保证职工充分地表露自己的才能,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成就。Google公司的企业文化•公司为雇员提供三顿免费餐饮,现场免费医疗和牙科服务,还有免费的理发和洗、烫发。雇员甚至可以在公司的班车上无线上网。为了鼓励创新,公司规定每周有一天(称为20%时间)允许雇员干自己感兴趣的事。•为消除工作与娱乐之间的差别,以保证雇员工作时心情舒畅,公司设有排球、保龄球及测试智力的玩具等设施。有漂亮的小厨房,免费供应饮料和快餐。还鼓励员工带狗上班(但猫是不允许带来上班的)。种种的贴心安排,都是为了使员工拥有一个安心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Google公司的企业文化•Google文化气氛不同于其他公司,从而能吸引最聪明的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也感觉到,加入这家公司能实现他们改变世界的梦想。D,“复杂人”假设•人是很复杂的,人们的需要与潜在欲望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也是随着年龄与发展阶段的变迁,随着所扮演的角色的变化,随着所处境遇及人际关系的演变而不断变化的。超Y理论•人们怀着不同的动机和需要工作,但最主要的需要是获得胜任感。•胜任感每个人都有,但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可有不同的满足方法,如权力、自立、地位、物质、待遇、成就、归属感等等。•当工作性质和组织形态配合时,胜任感最容易得到满足。相应管理•管理者要有权变论的观点,不能过于简单化和过于一般化,要因人、时、事、地而异,不能千篇一律。•把工作、组织和人密切配合,特定的工作由适合的组织与人员来担任。•各种管理理论,均有其可用之处,主要应由工作性质、职工对象而定。加薪之后,他们怎么了•有一天,副总经理对人事经理说:嗨!老王,自从上个月加薪及增加员工福利后,我想员工都很高兴吧!王经理决定亲自调查员工的感受,以下就是他的发现:•小倩说:公司装了冷气后,我的脖子就酸痛不停,跟主任讲了多次,能不能改改出风口,他就不当回事。•小钱说:在公司三年了,餐厅的菜几乎都没有变化,现在想到中午吃饭就觉得没味口。•老吴说:你看看我弯腰才能捡这些零件,一个月前就和领班建议装个料架,既可省掉无谓的动作,又免得我一直弯下身子,但一直没下文。•阿洪说:厂内那么多员工,平时除了工作也没什么交谊的机会,都不知做什么,建议办些活动,但都被各种理由打回票。•美美说:这份工作我已经做了五年了,闭着眼睛都能做,一点意思也没有,我自己都不知道还要做多久。•小力说:上次参加同学会,同学名片一拿出来就是经理、主管等等,我在公司都七年了,好不容易才升到组长,名片实在不敢拿出来。更不服气的是,他们的薪水也不见得比我多。•问题:如果你是王经理怎样回复副总?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受人尊敬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以工作的合理安排满足其需求以社会承认满足其需求以金钱满足其需求经济人假设(X理论)社会人假设(人群关系理论)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E,人性假设的新发展•70S-“决策人”假设: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人人都是决策者”。把被管理者提高了一个层次,使之成为与管理者一样能够进行决策的人。•80S-“文化人”假设:破除了“员工是企业的依附”的由“契约”关系所堆成的雇佣观念。认为调动人的生产、工作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实际需要的正是一种真正的、全面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平等的合作关系。第二节需要、动机与行为•(1)需要与行为•人的行为是人的器官和肌体在客观事物刺激下所发生的反应形式。•行为是指人或动物表现的,和生理、心理活动紧密相联的外显的运动、动作或活动。人的行为的基本单元是动作。所有的行为都是有一连串的动作组成。行为就是人的活动。•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认为心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人和动物的行为,而不是心理或意识。他将有机体应付环境的所有活动统称为行为,而行为最基本的成分是肌肉收缩与腺体分泌,两者均是机体对内外部刺激的反应。••华生根据反应是内隐的还是外显的、是习得的还是遗传的理论把反应分成四类:(1)外显的遗传反应,如抓握;(2)内隐的遗传反应,如内脏运动;(3)外显的习得反应,如游泳、打球;(4)内隐的习得反应,如思维活动、言语活动。行为的种类:•(1)按行为主体的不同分为:个人行为;团体行为。•(2)按人类活动的不同领域可分:管理行为、政治行为、社会行为、文化行为、战争行为。(2)心理•心理活动是人人具有并为大家所熟悉的,但对它实质却有各种说法。例如,有人把心理看成是虚无的、至高无上的灵魂活动的结果;有人认为心脏是心理活动的器官,理由是人的情绪平静时心脏跳动正常,情绪激动时心脏跳动加快。以上种种观点都是不正确的。•科学的观点是:心理是脑的机能,即任何心理活动都产生于脑,所有心理活动都是脑的高级机能的表现;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即所有心理活动的内容都来源于外界,是客观事物在脑中的主观反映。•《心理访谈》为什么别人不理我第四节知觉与行为•一、感觉与知觉•(一)个体的主要心理现象–知觉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是个体心理学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人们通过知觉,有助于对事物整体与全面的认识,知觉和感觉的关系与区别是•1.感觉•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在人脑中对这个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应。感觉的分类•(一)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和听觉、味觉、嗅觉、肤觉。•其中提供位于身体以外具有一定距离处的事物的信息的感觉又可称为远距离感觉,包括视觉和听觉。•其余的称为近距离感觉,是指提供位于身体表面或接近身体的有关信息。皮肤觉又可细分为触觉、温度觉和痛觉。(二)内部感觉•内部感觉的信息来自身体内部,包括:•1、机体觉,是告诉我们内部各器官所处状态的感觉,如饥、渴、胃痛等;•2、运动觉,是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的感觉;•3、平衡觉,是由位于内耳的感受器传达关于身体平衡和旋转的信息的感觉。(1)视觉•视网膜存在种种不同功能的锥体细胞,分别感受黑—白亮度、红—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