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4单元第2讲 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必修Ⅱ第九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岳麓版第23讲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考点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现代生活的巨变易错警示练出高分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考点一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1时间:年12月。2内容:确立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3意义: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2.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1)措施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试行:安徽和四川首先实行生产责任制。B.特征:在基础上,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②大力发展乡镇企业:1984年农村改革进入调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时期。1978改革开放土地公有制产业结构考点一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2)意义①使农民获得了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生产图解识记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3.城市改革(1)中心环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为中心环节。(2)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3)意义①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②形成了一批大企业集团。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④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考点一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现代企业制度考点一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历程①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②创新: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意义①21世纪初,中国初步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考点一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思维发散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判断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加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考点一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史料一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解读史料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两次调整:农业合作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费正清强调了两者的方式相同——改变组织方式作用相同。农业合作化由农民个体经营调整为集体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则是由集体经营调整为农户个体经营,两者都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都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考点一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史料二“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引自1984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考点一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解读史料主要体现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为什么是增强企业活力。具体原因是:僵化的模式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改革就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考点一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史料三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需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解读史料说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自主权,不能发挥创造性、积极性,行政指令管理经济,造成了官僚主义和大量的资源浪费,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史论1考点一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调整重要原因核心内容结果土地改革(1950~1952)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阻碍生产力发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开辟了道路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公社化(1958年)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安徽、四川最先试点包产到户。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了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考点一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几次转变史论2考点一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1)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建国初到1956年,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2)多种所有制并存(1978~199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经济为辅的经济体制。(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考点一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1.(2013·江苏高考)右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高考调研题组12345考点一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解析答案C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不是经济理论,排除D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开始对计划经济进行改革,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是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排除A、B两项。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等做了深刻阐发。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1990~1995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经济理论。高考调研题组123452.(2013·天津高考)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考点一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高考调研题组12345考点一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解析答案D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是计划经济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达仁堂出现了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茫然”状况。高考调研题组123453.(2012·新课标全国卷)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考点一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高考调研题组12345考点一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解析答案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时间信息“1992年”和数据信息“12万人”“超过1000万人”。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和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发生的,是在1992年以前,故排除B、D两项;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C项。高考调研题组12345考点一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4.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高考调研题组12345考点一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解析答案C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材料对小农的经济行为的肯定,符合这个观点是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调动劳动者积极性。A、B两项不属于小农的经济,D项未涉及小农的经济。高考调研题组12345考点一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5.2013年中国市场利润最高的行业依次是房地产、眼镜、化妆品、婴幼儿用品等,社会上相当多的游资涌入这些行业,表面上资金的流向是自发的,但都与“一只看不见的手”息息相关。这说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A.社会主义企业体制改革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考调研题组12345考点一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解析答案D着重理解“看不见的手”的含义,“看不见的手”指市场的经济规律。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高考调研题组12345一、对外开放的格局1.过程①目的:吸收、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②概况:自1980年起,先后建立、珠海、、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考点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现代生活的巨变考点二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深圳汕头(1)经济特区考点二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考点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现代生活的巨变(2)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青岛、秦皇岛、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①区、长江三角洲、洲等。②1992年,开发上海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4)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开放高潮迭起,各地出现了一大批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对外开放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3)沿海经济开发区闽南三角珠江三角浦东考点二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考点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现代生活的巨变2.特点:从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经济特区内陆省会图解识记对外开放的格局考点二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考点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现代生活的巨变3.意义: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适应了经济和发展的全球化趋势。4.深化——加入世贸组织(1)时间:年12月11日。(2)意义①标志着我国进入一个新的阶

1 / 9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