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与配送管理第一讲主讲教师:吴文静学时:32学时TRANSPORTATIONANDDISTRIBUTION1.《运输与配送管理》课程意义1.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本课程的重要性: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地区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现代物流涉及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现代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现代物流管理研究内容广泛而深刻,正确认识物流各子系统的功能、结构、优化组织方案,是实现物流系统优化,乃至供应链整体优化的根本保证。2.在物流诸子系统中,运输是重要的一环。运输具有扩大流通范围,扩大市场,促进社会分工等社会经济功能。运输由不同运输方式来完成。因此,物流从业者熟悉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各种运输方式使用的运输设备、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组织工作及其基本要求、不同运输方式运输能力等具有重要实际意义。3.配送是物流系统中又一重要子系统从所涉及的区域和范围来看,运输包括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干线运输一般是长距离、大批量的;支线运输一般是短距离、小批量,且运输频次高、服务性强,要求比干线运输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物流配送通过其它的物流环节的配合,可以实现定制化服务,能满足这种要求。因此,只有交通运输与物流配送的密切配合,使干线运输与支线运输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实现整个系统的合理化。此外,随着技术进步和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物流系统中通过储存创造物品时间效应的功能正在弱化,而利用不同运输方式,发挥不同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点,合理地组织运输,特别是实施准时制配送,对这种弱化趋势起到了弥补作用,因而使交通运输与物流配送在物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凸现出来。通过合理地组织运输与配送来降低物流系统成本已成为物流系统追求的目标。现代经济发展促进了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以订单为基础的准时制生产方式--实现准时制生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输和准时制配送;敏捷制造是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用户不同要求的一种生产方式,以全球通信网络和高效率的物流配送为基础;零售业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是追求规模效益的连锁店,其重要条件之一是商品的合理配送,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人们网上购物日益普遍,物流配送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支持条件。物流配送与交通运输不可分割,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它促进生产方式的变革和零售业态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日益密切相关。要想通过合理地组织运输与配送来降低物流系统成本,就必须运用物流科学与运筹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指导物流实践,提高物流管理决策水平。本课程以物流系统优化为出发点,在对运输优化理论、配送优化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进而介绍了物流运输与配送的科学管理与定量决策方法。本教材包括三篇十三章:2.《运输与配送管理》的主要内容第1篇交通运输篇(TRAFFICANDTRANSPORT)主要介绍不同运输方式运输设备、技术经济特点、运输组织工作等;第1章铁路运输(RailwayTransport)第2章公路运输(HighwayTransport)第3章水路运输(WaterCarriage)第4章航空运输(AviationTransport)第5章管道运输(PipingTransport)第6章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交通运输业发展方向(CharacteristicsofAllSortsofTransportModesandtheDevelopmentDirectionofTrafficandTransportIndustry)第2篇物流配送篇(PHYSICALDISTRIBUTION)主要论述物流配送模式与流程,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与运营管理等;第7章现代物流配送的模式与流程(ModesandProcessesofModernPhysicalDistribution)第8章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与布局(SitingPhysicalDistributionandItsLayout)第9章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作业与管理(WorkandManagementofModernPhysicalDistribution)第10章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管理(InformationSystemManagementofPhysicalDistribution)第3篇数学方法篇(MAHTEMETICMETHODS)主要论述物流运输与配送中常用的定量管理分析理论和方法;第11章预测技术(TechniqueforForecasting)第12章库存优化问题(InventoryProblem)第13章运输问题(TransportationProblem)1.了解交通运输系统中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适用性和运输过程,以及合理的运输方式选择对物流活动的合理化的意义;2.了解物流配送的有关基本理论和方法,对配送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有较好的理解;3.能够熟练掌握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中常用的管理分析理论和决策方法,并能结合案例进行简单应用。3.《运输与配送管理》学习要求无论运输还是配送,都离不开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组成了交通运输系统,主要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它们各自相对独立,又彼此之间紧密联系,共同组成了交通运输的大系统,为物流系统组成了骨架和运输平台。缺乏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全面了介,则无法实现和优化现代物流的规划、运作和管理或供应链的设计。本篇先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运输方式的运输系统作以简要介绍,对它们有个初步了解,然后对不同运输方式特点、交通运输业发展趋势作简单论述。第1篇交通运输篇(TRAFFICANDTRANSPORT)第1章铁路运输(RailwayTransport)第2章公路运输(HighwayTransport)第3章水路运输(WaterCarriage)第4章航空运输(AviationTransport)第5章管道运输(PipingTransport)第6章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交通运输业发展方向(CharacteristicsofAllSortsofTransportModesandtheDevelopmentDirectionofTrafficandTransportIndustry)第1篇交通运输篇(TRAFFICANDTRANSPORT)第1章铁路运输(RailwayTransport)铁路运输是一种以轨道为移动向导,以机车车辆为移动工具的轮轨系统的陆地运输方式。自1825年英国修建从斯托克顿至达林顿的第一条铁路开始,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由于铁路具有速度快,能力大的特点,在我国各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中,铁路运输起着大动脉的作用。同时,在现代物流规划和运作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和不可缺少的子系统。本章我们就有关铁路运输设备、行车组织工作及铁路运输能力等作一简要叙述。第1章铁路运输(RailwayTransport)1.1铁路运输设备(RailwayTransportEquipments)1.1.1线路(Line)1.1.2机车(Locomotive)1.1.3车辆(Vehicle)1.1.4车站(Station)1.2铁路运输工作组织(RailwayTransportOrganization)1.2.1铁路货物运输工作组织(RailwayFreightageOrganization)1.2.2行车工作组织(TrafficOrganization)1.3铁路运输能力(RailwayTransportCapacity)1.3.1铁路区间通过能力(PassingCapacityofRailwayDistrict)1.3.2车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PassingCapacityandClassificationCapacityofStation)1.3.3改变铁路运输组织方式以适应现代化运输的需要(ChangeRailwayTransportOrganizationModestoFittheDemandsofModernTransport)1.1铁路运输设备铁路运输设备分为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固定设备包括线路、车站等其它附属设备,移动设备包括机车和车辆。为了使列车能够高速、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就必须保证这些设备统一协调地运转。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铁路线路是由路基、桥隧建筑物(包括桥梁、涵洞、隧道等)和轨道(包括钢轨、联结零件、轨枕和道床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1.1.1线路1.1铁路运输设备(1)铁路等级在铁路的各种技术标准中,铁路的等级是基本标准。其它各项标准的确定,都要依铁路等级而定。在我国《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J90-85,简称《线规》)中规定,新建铁路和改建铁路(或区段)的等级,应根据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的客货运量确定。我国铁路分为三个等级。1.1铁路运输设备等级铁路在路网中的意义远期年客货运量Ⅰ级铁路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20MtⅡ级铁路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20Mt在路网中起联络作用、辅助作用的铁路≥10MtⅢ级铁路为某一区域服务、具有地区运输性质的铁路<10Mt1.1.1线路1.1铁路运输设备为使各级铁路确定设计标准有所依据,《线规》规定了各级铁路的行车最高速度:Ⅰ级铁路为120km/h,Ⅱ级铁路为100km/h,Ⅲ级铁路为80km/h;行车最高速度是旅客列车预期能达到的行车最高速度。如果设计铁路的最高行车速度大于120km/h,则其技术标准应另行拟订。铁路线路等级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变化,铁路供给系统也伴随著科学技术进步在不断变化适应之中。1.1.1线路此外,世界高速铁路的蓬勃发展,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进程中也提出要加快修建高速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对于高速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的定义,各国的情况不同,并无统一的定义。一般国际上公认的为:“可以实现列车时速在200km及其以上的铁路称为高速铁路”。20世纪末期,我国把在既有铁路线上列车时速达120-160km称为中速列车,列车时速160-200km称为准高速列车。1.1铁路运输设备1.1.1线路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凡接近铁路线路的各种建筑物或设备,必须与线路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对运行在线路上的机车车辆也有一定的横向限制。因此铁路规定了各种专门的限界,其中最基本的是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铁路限界是一个与线路中心线垂直的极限断面轮廓。1.1铁路运输设备(2)铁路限界及超限货物1.1.1线路货物装车后,车辆停留在水平直线上,处于理想状态时,货物的任何部位超出机车车辆限界者,或超出特定区段装载限界(仅指到达或通过特定区段的货物)者,均为超限货物。根据货物的超限程度,超限货物可分为一级超限、二级超限和超级超限三个级别。超限货物运输要按规定采取特殊组织方法。1.1铁路运输设备一级超限:自轨面起高度在1250毫米及其以上超限但未超出一级超限限界者;二级超限:超出一级超限限界而未超出二级超限限界者,以及自轨面起高度在150毫米至未满1250毫米间超限但未超出二级超限限界者;超级超限:超出二级超限限界者。1.1.1线路机车是铁路的动力设备,由于铁路车辆大都不具备动力装置,因此列车的运行和车辆的站内移动都要在机车的牵引或推送下进行。从原动力来看,机车分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这三种机车由于其能量来源及工作原理的差别,导致三种机车若干指标也有所区别。1.1.2机车1.1铁路运输设备1.1.2机车1.1铁路运输设备机车指标比较表指标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热效率5%~9%20%~30%火力发电15%~18%,水力发电60%水消耗100%0.05%-加燃料距离(km)150~200800~1200-加水距离(km)70~1001500~2000-运营费用100%约50%50%制造成本100%200%~300%200%~240%铁路投资100%140%300%机动性较差较好差1.1.2机车1.1铁路运输设备蒸汽机车是以蒸汽机将燃料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为能量转化方式的一种机车,早期的铁路都是采用这种机车。但是由于蒸汽机车的热效率很低,同时驾驶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