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17~18世纪欧洲和美洲主要国家的教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以后,欧洲的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人文主义思想获得广泛传播;自然科学中一系列重大发明和发现,使欧洲人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贴近现实、注重世俗,并引发了对传统权威观念的进一步挑战和新思想的流行。从17世纪的英国革命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的地位最终得以确立。反映这两百年间的社会需求和科学进步的新兴教育思潮,使欧洲教育逐渐由注重书本转向注重经验,由注重思辨转向注重科学实践,这些重要的转变,使英、法、德、俄、美等主要欧美国家的教育都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新面貌,并与东方教育有了更为显著的差别。第一节17至18世纪的英国教育一、教育概况沿袭旧制,如采用放任政策、教会渗透学校,通行慈善教育等。(一)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发展(二)英国的初等教育(三)英国的中等教育(四)英国的高等教育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发展1、国家拨款补助教育。1833年教育补助金法案2、设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1839年成立枢密院教育委员会——1856年改为教育局——1899年改为教育署初步完成了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国家化。3、制定一系列法令、法案1870年,英国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福斯特《初等教育法》初等教育目的是“为全国提供良好的学校”,使所有家长确信其子女能够受到初等教育。但这不是通过废除原有的教育体制来实现,而是通过国家在民间教育团体力所不及的地方“填补空缺”来实现。初等教育主要内容:(1)国家继续拨款补助教育,并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初等学校。(2)全国划分学区,由选举产生的学务委员会监督本区的教育。学务委员会有权征收地方教育税。(3)各学区有权实施5-12岁儿童的强迫义务教育。(4)各派教会兴办或管理的学校可作为国家教育的组成部分,但不能从地方财政中得到补助。(5)学校的普通教育与宗教分离。凡接受公款补助的学校,一律不得强迫学生上宗教教义课程。《福斯特法案》的颁布宣告了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形成英国教育史上公立学校与教会学校并存的初等教育制度,由此奠定了整个英国教育制度的基础。“妥协之上的妥协”:这一法案主要是一个折衷方法,并非要建立一个义务的、免费的新国民教育制度,而是弥补教会学校的不足。它既满足了教会的利益,又体现了改革的需要;它未取消民办学校,而只是对它们进行补充,它使政府化最少的钱,却又获得了很大的教育控制权。工业革命之前的初等教育学校类型国教会:基督教知识促进会非国教会:免费学校、贫儿学校、乞儿学校等学徒制教育特点:国家政权不关心教育;教育条件差,教育内容简单,重宗教、阅读,轻计算;教师不是专门职业,多由手工业者、教堂人员、伤残军人、老年人担任;教育对象多为贫民儿童。评价教育纯粹是一种慈善事业,由教会和私人主办;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是不相衔接的导生制教学星期日学校的兴起1780年,热心于平民教育的传教士、出版业者R·雷克斯在英格兰的格洛斯特郡出资创办。在星期日为在工厂做工的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和识字教育的免费学校。导生制(贝尔—兰卡斯特制)学校的推广英国国教会的牧师贝尔(DrAndrewBell)和公谊会的教师兰卡斯特(JosephLancaster)创立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导生制导生制: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是一种新的教学制度。由英国的传教士兰卡斯特在伦敦创办的一所学校里较早采用。它主要是由教师先从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成绩较好的人充任导生,以后,也由导生对这些学生进行检查和考试。在这些导生的帮助下,一位教师在一个教室里往往能够教几百名学生。。采用这种制度的学校被称为导生制学校。这种制度能够节省开支、能很好地弥补经费和师资不足,扩大教育规模,也满足了对平民及儿童的初级教育的要求,同时有助于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因此一度非常盛行。但由于导生的水平有限,因此教学质量比较低。中等教育文法学校(GrammarSchool)最早产生于公元7世纪初期的坎特伯雷大教堂。1387年正式确定“文法学校”这一名称。公学(publicschool)公学也是一种文法学校,只不过它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教学目的旨在提高公共教育水平和培养一般公职人员,学生是在公共场合接受教育的。英国9所著名的公学,依建校先后顺序分别为:(1)温彻斯特公学(1382年);(2)伊顿公学;(3)圣保罗公学;(4)、什鲁斯伯里公学;(5)威斯敏斯特公学;(6)默钱特·泰勒公学;(7)拉格比公学;(8)哈罗公学;(9)查特豪斯公学。目的:为学生进入牛津与剑桥大学做准备伊顿公学工业革命前后的中等教育(1)公学和文法学校的改革。1868颁布的《公学法》,成为后来公学发展的法律基础。(2)创设新型中等教育机构。18世纪,弥尔顿在他的论文《论教育》中提出了一种新型中等教育机构——学园(academy),又称文实中学。这种学校既为升学作准备,又为就业服务,它着重传授农业、法律、医学、建筑、军事等实用知识,这种实用倾向代表了近代中等教育发展的方向。英国的高等教育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剑桥大学国王学院MertonCollegeofOxford新大学运动1826年,伦敦大学创立打破了传统大学垄断英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与传统大学相比,伦敦大学不仅取消了传统大学中的神学部,代之以理学部和工学部,而且在各学部引入大量近代新型课程。从而揭开了英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序幕。19世纪末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城市学院的出现19世纪后期由地方城市创办的,为地方工商业发展培养专门技术型的人才没有取得与传统大学或者伦敦大学同等的学位授予权,大多数学院只能发放职业资格证书伦敦大学的变革进一步加强了与地方工商业发展的联系,成为推动英国工商业发展的重要机构之一传统大学的变革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开始大量进入大学;受到德国大学的影响,开始科学研究。英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特征典型的二元制结构:一方面是以牛津、剑桥大学为代表的传统大学,它们着眼于培养少数精英阶层,课程以自由教育为主,掌握着颁发学位的特权,构成英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中的最高层次;另一方面是伦敦大学和城市学院为代表的新兴高等教育机构,它们从中层资产阶级、特别是新兴的工商业阶层利益出发,强调技术教育,其社会声望和学术地位明显低于传统大学。与其他国家相比,英国近代高等教育带有浓厚的传统影响,两种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存在着鲜明的等级差别。思考与讨论:英国教育制度的特点教育的双轨制学校的功能:选择、选拔和分流历史发展的产物:有其历史的合理性特殊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地方有很大的权力渐进式的教育变革发展速度缓慢,与法国形成鲜明的对比注重陶冶二、培根论教育培根英国的哲学家,生活于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时期,“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1、提倡自然科学和科学教育科学知识对于改造社会和促进人自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知识就是力量”2、创立归纳法3、建立科学知识体系4、“新西大岛”5、其他教育思想教育思想三、弥尔顿论教育提倡实践教育《论教育》兴办学园四、洛克的教育思想洛克(1632——1704)是英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早年在牛津大学研究哲学和医学;曾参加辉格党政治活动,后任贸易和殖民地事务大臣。他反对“天赋观念”说,主张后天获得的经验是认识的源泉,但又认为心灵本身的活动所产生的内部经验或“反省”也是认识的源泉,主张培养有“文雅态度”和“善于处理事务”等品质的“绅士”。主要著作有《政府论》、《教育漫话》、《人类理解论》等。(一)教育的目的和作用1、重视教育的作用和价值“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教育之故。我们幼小时所得到的印象,哪怕极微极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却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2、主张绅士教育“一旦绅士受到教育,其他人很快就都上正轨了。”绅士教育分体育、德育、智育三个方面进行。(二)“白板”之说洛克所处的时代,正是“天赋观念论”盛行的时代,可他逆流勇±,与其作了坚决的斗争。他认为,此论是不可靠的、自以为是的学说。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洛克断言,人的心灵是一张白板,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后天的经验。他说:“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三)洛克的“工作学校”第二节17至18世纪的法国教育一、教育概况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学内容以宗教为主;高等教育保守性较强。出现一些专门学校:如路桥学校、矿业学校、军事学校、制图学校、工艺学校等。(一)法国的教育制度(二)法国的基础教育(三)法国的高等教育(四)法国的女子教育(一)法国的教育制度拿破仑时代的教育改革1806年创办帝国大学(Universiteimperiale):并不单纯指一所大学,而是全国所有教育管理机构、学校设施以及所有从事教育管理、教学人员的总称。帝国大学的总监是全国教育界的最高首领,由皇帝亲自任命。1808年划分全国为27个“大学区”。大学区设学区总长和10人组成的学区评议会,由帝国大学总监任命。大、中学校校长、教师都由帝国大学的总监任命,公立和私立学校的开办也要经帝国大学总监认可。国家对学年安排和课程设置实行统一管理。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成了法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二)法国的基础教育主要由各个教派负责耶稣会胡格诺派(Huguenots)冉森派(Jansenists)基督教学校兄弟会(BrothersoftheChristianSchools)1685年兄弟会在兰斯(Rheims)创办的教师讲习所是西欧最早的师范性质的学校之一。耶稣基督圣乐会(Oratory)拿破仑统治时期,新增了中央政府开办的国立中学和地方办理的市立中学。拿破仑时代法国国立中学军事化生活(三)法国的高等教育巴黎大学是欧洲最早的大学之一,但较为保守;高等专科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出现:自然历史博物馆(1636年)、法兰西科学院(1666年)、路桥学校(1747年)、皇家军事学院(1751年)、矿业学校(1778年)。(四)法国的女子教育教育家芬乃龙(Fenelon,1651-1715)(《论女子教育》(TreatiseontheEducationofGirls,1687))蒙台纳(Maintenon,1635-1719),宫廷沙龙二、教育家(一)爱尔维修的教育思想(二)狄德罗的教育思想(三)拉夏洛泰论国民教育(一)爱尔维修的教育思想1、人人智力平等2、教育万能论3、教育权归国家所有此外,爱尔维修还论述了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且主张应该重视体育。(二)狄德罗的教育思想1、重视教育的作用2、强迫义务教育3、论教学内容和方法(三)拉夏洛泰论国民教育《论国民教育》(1763)1、批评教会教育2、国家办教育的必要性3、国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良好的法国公民此外,他还强调了优秀的教材和教师的重要性。(一)大革命中的教育改革方案的共同主张1、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2、主张实行普及教育。3、教育的世俗化和科学化。三、教育改革方案法国近代教育制度的特点双轨制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专业教育和职业训练引入学校教育中教育与政治关系密切第三节近代德国教育一、教育概况二、教育思想一、教育概况(一)德国的教育领导体制(二)德国的初等教育(三)德国的中等教育(四)德国的师范教育(五)德国的高等教育(一)德国的教育领导体制早期由教会掌管教育16世纪开始,实施强迫教育和义务教育19世纪末,帝国宪法规定,教育等权力归各邦所有,确立了地方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二)德国的初等教育18世纪末,“泛爱学校”运动泛爱:广泛地爱护儿童1774年,巴西多(JohannBernardBasedow,1724-1790年)在德绍(Dessau)创办了一所泛爱学校制定了一套规章制度教学原则:让儿童快乐学习;采用直观游戏方法1793年,泛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