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九课唯物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你能例举一些你在生活、学习、思想上的矛盾表现吗?赫拉克利特:“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相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气候分为冬和夏、春和秋”,“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他还认为:“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冷变热,热变冷,湿变干,干变湿”;“战争使一些人成为神,使一些人成为奴隶,使一些人成为自由人”。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前480年),古希腊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列宁对他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给以很高的评价,称他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下列诗句,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镇守祖国南疆的战士写过一幅对联:兴中华,甜中有苦苦中有甜,一人辛苦万人甜;保南疆,圆中有缺缺中有圆,一家不圆万家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1、什么是矛盾(1)含义: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斗争性剪之—你死我亡——一绳系两命统一—两者的命运统一于一条绳不剪—冤家路窄——利益有冲突对立—两者之间随时都可能相斗矛盾: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A、准确理解把握矛盾的含义:“事物内部”如:教育:教和学,经济:生产和消费,国家制度:民主和专政,等等。--------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矛盾,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注意:B、不能把哲学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从外延说,哲学矛盾无处不在,逻辑矛盾可以避免。逻辑矛盾——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哲学矛盾——指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及其运动过程。有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坚固得没有一个东西刺得破啊。”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锋利得没有一个东西刺不破啊。”有人说:“用您的矛来刺您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可就回答不出来啦。刺不破的盾和什么东西都刺得破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D、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C、统一和对立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不能认为统一是矛盾的一方,对立是矛盾另一方。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两方面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道德经》“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赫拉克利特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探究:美国有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群。人们为了保护鹿群,把狼全打死了。鹿群在尽享太平的十年里,由4千头猛增到4.2万头。但舒服的生活使它们运动量减少,体质下降,尔后大量死亡,剩下不足4千头。最后只得请回“狼医生”,狼又捕食鹿了,鹿群又恢复了生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唉;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巴尔扎克冷变热,热变冷,湿变干,干变湿塞翁失马住在边塞的一个老头,是养马高手,和马有深厚的感情。一天他养的马丢了,别人来安慰他,他说:这怎么就不算是好事呢?几个月以后,这匹马果然带了一匹好马回来了。别人又来祝贺他,他说:这怎么知道就不是坏事呢?不久,他的儿子骑好马把腿摔坏了。别人来安慰他,他说:这怎么知道就不是好事呢?果然,不久发生了战争,他的儿子因为腿坏不能上战场,一家人得以享受天伦之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好事,好事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转变为坏事,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哲学启示哲学所讲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3、矛盾的斗争性:思考:哲学上讲的斗争与我们现实生活中所讲的斗争是一回事吗?生活中所说的“斗争”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共性)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个性)请根据矛盾的“对立性”含义填空:喜——攻——强——深——吸引——遗传——民主——战争——悲排斥变异法制和平浅弱守议一议:我们身边还存在着哪些对立斗争着的矛盾双方?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与祸、正风与歪风、自由和纪律、先进与落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暴力与和平。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猫和老鼠是一对“老冤家”,它们能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是因为在同对方的斗争中不断完善自己;老鼠会“装死”,猫会“假眠”,老鼠昼伏夜出,猫的眼可以随光线的阴暗而改变瞳孔的大小,夜间仍可看见东西;老鼠的听觉极为灵敏,稍有动静就藏得无影无踪,猫则在脚下生成了肉垫,走起路来无声无息。比较:“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一鸟不鸣山更幽”——王安石这两句诗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王安石“点金成铁”南北朝的诗人王籍在他的一首《人若邪溪》的五言诗中,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佳句。一时轰动诗坛,传为绝唱。到了宋朝,王安石也很喜欢这两句诗,只是觉得还不够味,于是在自己写的《钟山绝句》中,袭用了下句,并把它改成“一鸟不鸣山更幽”。改完以后,自己觉得挺得意,可是却被他的好朋友黄庭坚说成是“点金成铁”了。王籍的诗句,好就好在,他深刻的揭示了山中噪与静、鸣与幽的对立统一。惟其夏日蝉噪,方知风声松涛具息,才显得山林更寂静;惟闻鸟语婉转,方知人迹不到,才显得山更幽深。以“蝉噪”衬托“林静”,用“鸟鸣”显现“山幽”,动中写静,充满生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安石的改动,所以弄巧成拙,点金成铁,就在于他只看到噪与静、鸣与幽的对立,而不懂的二者的统一。假若山中人欢马叫,鼓炮齐鸣,就不会有蝉噪和鸟鸣了。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同的事物结合才能生成万物,否则就不能存在和发展。—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A.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联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强调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相反相成的事物才能形成统一体。强调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同一离不开斗争。具体地说,第一,依存离不开斗争。“依存”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一方的性质依赖于另一方来规定,这就是平时所言的“相比较而存在”。例如,“上”与“下”的性质是相互规定的;“大”与“小”的性质也是相互规定的。这是因为,“上”与“下”“大”与“小”是对立的。而“上”不是由“大”或“小”来规定,因为二者并不对立。可见,依存是对立中的依存。第二,转化也离不开斗争性。矛盾双方的转化足能是向对立面转化。当我们说“上”转化了,那肯定是指“上”转化成“下”。只有“上”与“下”之间的转化,绝无“上”与“大”或“小”之间的转化。因为只有“上、下、之间是对立面,“上”与“大”或“小”不是对立面。B、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共同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中,两者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其利益要求是相互排斥的;而无产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没有依存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他们之间的相互排斥与斗争。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什么样的东西才相互排斥呢?必须具有某种共同的基础、相互依存的东西,才同时呈现出排斥的倾向。如果不是相互依存的东西,那就意味着“彻底分离”“毫不相干”,还谈什么相互排斥呢?D、矛盾双方同一性与斗争性,既是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矛盾是一种联系,而联系既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之间,因而,矛盾也就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之间。一句话,“一切事物”都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双方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彼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两国的关系应该是合作而不是遏制,应该是对话而非对抗,两国应该是伙伴而不是对手。”--------温家宝5、方法论求同存异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令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鲁、梁等国不战而衰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看问题、办事情()①既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更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②既要注重量变,更要促成质变③既要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又要把握矛盾的斗争性④既要重视局部,又要统筹全局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C(2011上海卷)崇尚“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一观念发端于我国古老的典籍《易经》。《易经》认为,阴阳和谐是宇宙运动变化的基础,阴阳变易,整体和谐,化生万物。这体现了()A.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D.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发展D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A、时时有矛盾(纵向)B、事事有矛盾(横向)①含义1.矛盾的普遍性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也可称为“共性”和“一般”认识运动社会运动生命运动化学运动物理运动机械运动结论矛盾举例各种运动形式运动领域自然界社会思维同一瞬间既在这儿又不在这儿等吸引与排斥、正电与负电等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等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等基本矛盾、阶级矛盾、民主与专制意见分歧、正确与错误、知与不知事物的运动形式都存在着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无处不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不同时代存在不同的矛盾。带领我们站起来带领我们富起来带领我们强起来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A、矛盾萌芽B、矛盾发展壮大C、矛盾将要消亡D、新的矛盾运动开始ABCDABCDABCD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而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2、学习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注意:矛盾的普遍性有两种含义(1)第一种含义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2)第二种是指同类事物共同的状态本质和属性。简单理解就是同类事物的共性(共同点)A、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②矛盾特殊性的表现:即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2.矛盾的特殊性①含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个子不高,面容黑瘦,短平头,头发根根竖立,胡须像隶体“一”字,穿着长衫,常咬着烟嘴.A、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林黛玉关羽鲁迅你根据什么把他们分辨出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低高B、同一

1 / 5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