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时期设计人类进化历史山顶洞遗址山顶洞人的装饰品距今18000年,旧石器晚期智人新石器时期的骨针在生存的基础上,各地的原始人类因地制宜开始为自己的生活而设计黄河流域半坡文化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年)半穴居建筑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干栏式建筑一、设计的萌芽•1、石制工具的出现•打制石器(旧石器时期)•磨制石器(新石器时期)•2、设计的原则•首先实用,其次美观二、中国彩陶文化慢轮制陶技术快轮制陶技术原始陶器有多种装饰方法刻纹镂空印纹堆贴彩绘原始彩陶造型各异(一)彩陶文化1、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2、分布区域广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尤以彩陶文化闻名于世)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长江中下游:屈家岭文化和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陶技术已经发展到很高水平,能够制作出很美的“彩陶”。这时期的文化为“彩陶文化”。由于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为“仰韶文化”(二)仰韶文化的彩陶类型半坡遗址持鱼叉的半坡男子1、仰韶文化的彩陶类型•(1)半坡型(距今7000-6000年)•A、典型器型:•卷唇圆底盆;此外,还有小口尖底瓶。•B、装饰手法:•流行在赭红色的陶胎上施以黑彩纹样最具有代表性的纹样:鱼形纹具有特色的纹饰:人面鱼纹表现手法•从写实到抽象•装饰花纹一般为直线,多组成直边三角形代表作品人面鱼纹盆,船形彩陶器人面鱼纹盆21、仰韶文化的彩陶类型(2)庙地沟型(距今6000-5000年,是在半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A、典型器型:大口鼓腹小平底钵B、庙底沟型的装饰手法多在赭红色的陶胎上施以黑彩;较少使用白色陶衣,并少用红彩或红黑彩装饰。•特色纹饰:•花瓣纹,鸟纹,变体鸟纹•其它纹饰:•圆点纹、涡纹,回旋钩连纹等几何纹饰•表现手法:•双关手法(色彩双关)•曲边三角形这是黑白双关图示,能看出什么吗?1、仰韶文化的彩陶类型(3)马家窑型(距今约5000年,它是由庙底沟型发展和分化出来的)A、器型多为小口的壶、罐B、装饰手法:•以黑色单彩装饰•装饰以满见长,在敞口器内侧也绘图案•点纹、螺旋纹居多,有动的旋律感•C、代表作品•马家窑舞蹈纹彩陶盆1973年,出土于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的墓葬里。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底径10厘米,卷唇平底,内壁绘四道平行直线,口径处有一带纹。在两组纹饰间有舞蹈人三组,每组五人,手拉手,头甩动方向一致。好像正在舞蹈一样。1、仰韶文化的彩陶类型•(4)半山型(距今约4500)•A、造型和装饰是彩陶艺术中最精美的。器形饱满,装饰富丽精巧。•B、典型器型:主要是短颈广肩鼓腹的彩陶罐。•C、装饰手法:•大量用红色,红黑交替或间隔处理,效果更丰富。•大量使用锯齿纹,是此期的新特色马家窑1、仰韶文化的彩陶类型•(5)马厂型(距今约4000年,从半山型发展而来,呈现衰落之态)•A、典型器型:•小口双耳罐•B、马厂型装饰手法•人形纹(蛙纹)最有特色。•注意大效果;盛行陶衣;浮雕发达;嵌骨珠。马厂型彩陶练习“半坡的鱼,庙底的花,马家的舞蹈,半山的锯齿,马厂的蛙”。2、仰韶彩陶的艺术风格特点•半坡型:朴质•庙底沟型:节律•马家窑型:旋动流畅•半山型:秀丽精巧•马厂型:刚健粗犷3、彩陶设计艺术•(1)造型(实用+美观)3、彩陶设计艺术•(2)装饰(美观)•图案纹样由写实到抽象•布局由散点分布到几何有序分布•熟练运用形式法则中的对比法、分割法、双关法、多效装饰法等作业•临摹仰韶文化彩陶五个类型的代表器物造型、图案(平视或俯视、上色)。藏礼于器——玉石文化知识点:玉器主要种类和用途、文化内涵奥运奖牌奖牌背面奖牌挂钩由我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背面镶玉设计的灵感来自我国古代的佩玉乾隆的玉玺请说出与玉有关的成语、典故或诗句•完璧归赵•抛砖引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片冰心在玉壶•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玉花斑弧刃斧一、玉石文化(一)原始社会时期玉文化•1、玉质地坚硬,做工具•2、玉美,做装饰品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的玉器一、玉石文化•(一)原始社会时期玉文化•3、玉具有神性,可通神,用于祭祀、宗教目的。当时已经有了“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的观念。•玉琮•玉璧二、阶级社会的玉石文化•夏商周,玉的礼制性文化观形成。象征性在玉器设计中突出,成为别身份等级名位,国家象征的礼器。•周朝,玉器开始与伦理道德有直接联系,受到社会重视。“君子以德比玉”,“君子温润如玉”何为“礼”礼的特点是等级和秩序(一)礼器•1、玉圭•命圭:不同尺寸的命圭(周王所命之圭),各级官员在朝见时使用,以区分身份等级。一尺二寸镇圭――天子,公——九寸,侯——七寸,伯——六寸。•琬圭:圭上端呈弧形,因无芒,有治德结好之义。•琰(YAN三声)圭:上端呈内向弧形,两角尖起,有征伐诛讨之象。•2、璧:圆形玉中间有孔。天子礼天用苍壁,有一尺二,圆象天,苍为青天色。•3、琮(CONG,二声):祭地的礼器。用黄琮礼祭地,地为黄色。《周礼》“琮之言宗也,八方所宗故,外八方象地之形,中虚圆,以应无穷,象地之德,故以祭地。”玉环玉璧玉有“五德”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谓五德,即指玉的五个特性。凡具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的美石,都被认为是玉。润泽以温:光泽滋润而柔和;解理自外,可以知中:表里一致,从外可知内部;其声舒扬,尃以远闻:声音舒畅而清扬,远远可以听到;不挠而折:质地坚硬,不能弯曲,只能折断;锐廉而不忮(ZHI,4声):断口有棱角,但不很锋利君子比德于玉(二)陪葬品•战国开始,渐渐发展成一套丧葬用玉制度。葬玉专指用于保护尸体的随葬玉器。古人认为玉可以防止尸体腐烂。“金石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汉代金缕玉衣(三)装饰佩带品作业:•查阅中国红山文化,商周时代的玉器,手绘一件你喜欢的玉器。(重点描绘造型和纹样,不用上色)标注玉器名、时期。•结合自己理解,阐释中国人关于玉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