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幼儿科学教育评价第二节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第三节国外主要学前教育评价模式第一节幼儿科学教育评价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指评价者依据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以及相应的幼儿科学发展目标,运用教育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幼儿的科学素养及科学教育进行价值判断,主要包括课程评价、幼儿发展评价等几个部分。何为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课程评价幼儿发展评价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本节主要内容一、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二、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的原则一、幼儿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1)有助于了解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状况(2)有助于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3)有助于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4)有助于改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二、幼儿科学教育评价的原则目的性原则了解幼儿科学素养发展的特点及个体差异,以便有针对性地设计教育方案,科学合理地实施教育,促进幼儿科学素养发展。全面性原则时间上应该是较长时段资料范围应该是全面的(家庭、幼儿园)评价方法应该是全面的客观性原则科学的评价工具合理的参照体系统一的评价标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两种评价方式单独使用均有缺陷综合使用可以弥补不足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静态评价便于横向评价动态评价便于纵向评价第二节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一、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的内容二、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的方法一、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的内容课程评价幼儿发展评价课程评价课程方案评价课程实施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评价课程管理评价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评价1、评价活动目标目标是否完整、全面(重复、遗漏)目标是否符合班级儿童水平目标重难点是否突出目标与活动内容、过程是否匹配目标能否实现2、评价活动内容活动内容是否符合班级幼儿需要活动内容是否符合班级幼儿实际活动内容是否符合班级幼儿发展水平活动内容是否是班级幼儿可接受的活动内容是否能拓展幼儿的相关经验3、评价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教具、学具)经验准备4、评价活动过程活动环节是否符合逻辑活动是否流畅幼儿参与性是否高活动形式是否多样教师的引导是否及时幼儿是否有体验5、评价活动效果目标达成情况儿童经验的拓展提升儿童是否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是否有收获小结:评价活动应注意几对关系教师教的思路与儿童学的进程的关系教育重点与教育难点的关系教育形式多样化与教育结果有效性的关系形象生动性与教育科学性的关系挖掘经验与呈现经验的关系充分体验与减少说教的关系活动情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幼儿发展评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四、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的方法观察法谈话法问卷调查法情境测定法观察法观察法又分自然观察法和实验室观察法自然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是指评价者在日常生活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前儿童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从而对其科学素养发展作出评价的方法。根据观察的取样标准,观察法可以分为三类:时间取样观察法事件取样观察法行为核检观察法时间取样观察法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特定行为出现的频率或者出现时间长短的评价方法。事件取样观察法对特定的行为或者事件进行记录的评价方法。行为核检观察法小结:观察法的优缺点优点:自然、直观真实、可靠广泛使用缺点:记录难以全面主观偏见不能重复谈话法是指评价者通过与幼儿面对面的交谈收集评价信息,从而对评价者进行评价的方法。谈话法的优缺点优点:可以了解难以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可以深度交谈,获得全面的信息。缺点:只能进行小样本评价。记录比较费时费力。对结果的解释难以普遍推广。问卷调查法是评价值根据评价目的和内容,向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以广泛收集幼儿科学发展相关资料的方法。问卷调查法的优缺点优点:省时省力大样本调查可获得广泛信息缺点:调查对象对问卷的主观理解会影响结果问卷获得的信息难以深入情境测验法评价者根据评价目的,预先设计好一定的问题情境,记录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及采用的方法等,从而对幼儿做出评价的方法。情境测验法的优缺点优点:可以控制情境直接观察到特定情境下的真实行为表现缺点:人为设定,有很多难以控制的因素信度效度难以保证第三节国外主要学前教育评价模式1、多彩光谱评价方案2、作品取样系统评价方案3、发展适宜性评价方案多彩光谱评价方案一、理论基础以加德纳(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和费尔德曼(Feldman)的认知发展非普遍性理论为基础,二者都注重智能发展的多元本质,强调个体在各个领域的智能表现是不一样的,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因此,教育要为每个儿童提供能充分展示他们的智能强项和风格特征的平等机会。二、评价方案的组成部分与具体内容多彩光谱评价方案由两大部分组成,即评价活动与活动风格评价。其中,评价活动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方案的突出特点,即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并不是通过某种测试、量表来完成,而是在有意义的、真实的、结构化的评价活动中,通过幼儿操作材料、与人交往以及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来评价幼儿。为此,该方案为教师设计了涵盖运动、语言、数学、科学、社会、视觉艺术以及音乐7个智能领域的15个评价活动,详细说明了每一种活动的目的、材料和组织、具体程序、评价的过程和注意事项等,并提供了适宜于每个活动的、具体的观察指标、评价标准以及方便实用的观察表。该评价方案的第二部分内容是7个智能领域都适用的活动风格评价。活动风格用于“描述儿童在各种情境中与任务和材料的互动关系……是从过程维度而不是结果上来反映儿童的学习或游戏”。其具体内容涉及到幼儿是否愿意参与活动、参与活动时的自信心表现、游戏性、专注程度、坚持性、工作速度、健谈性、计划性、创新性、成就感以及与成人的互动等18种明显的风格特征。评价方案对每种活动风格都进行了详细界定和说明,并设计了活动风格检表。教师可以运用这些检表,参照对风格的界定和说明,考察幼儿在各个领域活动时所展现的不同风格特征。三、评价方案的优缺点首先,它所运用的评价方法不是依靠某种测试,而是为幼儿提供接近真实情境的评价活动,考察幼儿在活动中所展示的智能强项和弱项,以获得真实的、有意义的评价信息。其次,多彩光谱评价方案为教师提供的是一种结构化的评价活动。也就是说,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不是盲目、无目的的,而是事先精心选择某一领域的核心能力,确定相应的活动目标,然后再设计能够反映活动目标的评价活动,明确说明活动的组织方式、具体程序及所需要的材料等。第三,多彩光谱评价方案强调评价与课程和教学的结合,模糊课程和评价之间的绝对界限,认为评价活动应成为教师日常组织课程与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第四,关注对活动风格的评价,十分注重收集不同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和活动方式,因而有助于教师依据评价信息进行个别化教学。第五,尊重智能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对各种智能一视同仁。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发展下一步课程,在评价与课程、教学之间搭建“桥梁”。然而略有不足的是,该评价方案所提出的教学建议和课程发展方向往往是针对整个智能领域或整个活动的,而不是面向个体幼儿的不同表现,因而使得这些建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等相对欠缺。作品取样系统评价方案一、评价方案的理论基础作品取样系统评价方案(TheWorkSamplingSystem)由美国著名的教育评价专家米歇尔(Meisels)借鉴表现性评价的基本理念研制开发,并在美国的幼儿园到小学五年级的儿童评价中广泛推广和使用。斯廷金斯(Stiggins)曾指出,“表现性评价是测量学习者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来解决新异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能力的一系列尝试,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真实的生活或模拟的评价练习来引发最初的反应,由高水平评定者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直接的观察、评判”。表现性评价“与其他传统测验的区别主要在于引发学生真实行为表现的程度”。米歇尔正是基于表现性评价所强调的这种真实性、情境性等特点,综合考虑学生的表现、评价项目或评价情境的真实性(即与真实生活相近的程度),以及评价与课程的相关性(即评价内容与教学内容的一致程度)三方面要素,建构了作品取样系统评价方案。二、评价方案的组成部分与具体内容作品取样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发展指引与检核表(DevelopmentalGuidelinesandChecklists)、幼儿的作品集或档案袋(Work,Portfolios)及综合报告(SummaryReports)。发展指引提供了3到6岁幼儿在个人与社会发展、语言与文学、数学思考、科学思考、社会文化、艺术以及体能发展7个方面的发展指标,是教师判断幼儿学习和发展状况的依据。检核表为教师观察评价幼儿提供了一个观察框架,所考察的内容反映了发展指引中7个方面的发展指标。同时,检核表是一种课程嵌入式(curriculum-embedded)的评价,即教师对照发展指引中的指标,运用检核表,可以评价儿童在课堂上自然发生的行为表现。作品集或档案袋是有目的、有组织地收集幼儿的作品,并对幼儿作品进行分析,以考察他们的发展进步的方法。作品集是作品取样系统的主要要素。制作作品集的目的就是要考察幼儿思考的过程及其作品的特点,发现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帮助教师设计课程。同时,作品集的制作还十分强调幼儿的主体参与性,主张让幼儿选择自己的作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管理和评价。作品集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核心项目(CoreItems)和个人项目(IndividualizedItems)。核心项目反映幼儿在7个发展领域的具体表现和发展状况,而个人项目则侧重于幼儿的特性、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在每一份幼儿的作品上都有教师的详细分析和评价,以避免收集一堆事实资料而无法反映教师的思考,从而无法应用于教学改进的尴尬。综合报告是教师根据幼儿在一段时间的表现,综合发展检核表、幼儿作品集,以及教师对幼儿发展的了解和期望,详细描述和总结幼儿的表现,反映每一个幼儿在每一个领域的表现与进步。综合报告一年填写三次,每次都是三份,一份给家庭,一份给学校,另一份由教师保存。填写综合报告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反映幼儿的发展进步,为课程实施与教学设计提供有益信息,同时也让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了解幼儿的表现与进步。三、评价方案的优缺点它注重评价与教学的结合,强调在课程实施的自然过程中收集真实的评价信息,将评价内容与教学内容结合,帮助教师获得对他们改进教学具有直接意义的评价信息,积极发挥评价对于教学的促进功能;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有机结合,强调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帮助教师更全面、详实地了解幼儿的真实行为表现与发展状况。同时,作品取样系统还充分尊重幼儿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幼儿参与评价的过程,帮助幼儿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另一方面,作品取样系统评价方案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在该方案的发展检核表中,只是将幼儿在各个领域的发展笼统、模糊地划分为“尚未发展”“发展中”“熟练”三个等级指标,同时也仅在“开学”“学期末”和“学年末”三个时间段进行评价,因此,在获得详细、具体的评价信息以及及时了解幼儿在当时活动情境中的表现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作品取样系统所收集的幼儿作品集能否为教师有效利用,仍然取决于教师自身对作品集的深入解读,这就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适宜性评价方案“DAP”是美国最大的群众性幼儿教育学术团体之一——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EducationofYoungChildren简称NAEYC)于1987年针对当时美国幼儿教育的小学化,过分强调早期正规的学习,忽视儿童的游戏和童年快乐等问题而提出。该概念非常强调儿童作为学习者的个别差异性和主体性。何为发展适宜性?⒈发展适宜性方案和实践是适宜于儿童年龄特点的发展和学习的。⒉发展适宜性方案和实践是适宜于儿童个体差异的。⒊发展适宜性方案和实践是适宜于儿童群体和个体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⒋发展适宜性方案和实践要制定具有挑战性的和可实现性的目标。发展适宜性课程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