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10课新知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课堂小结·建通史基础等级发展等级重点诠释考点全解创新演练·大冲关一、汉字与书法艺术1.汉字(1)演变:①起源:中国的原始文字起源于。②成熟:,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③演变:、大篆、小篆、隶书、楷书。(2)特点:演变总趋势。图画商朝甲骨文由繁到简2.书法(1)阶段特征:①魏晋以前基本是阶段。②魏晋时期开始进入阶段,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形式。自发自觉(2)艺术形式:书体发展特点代表楷书魏晋有定鼎之功,步入盛世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较强的魏晋的钟繇、,唐代的欧阳询、、柳公权隋唐实用价值王羲之颜真卿(2)艺术形式:书体发展特点代表草书以来盛行不衰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东晋的王羲之、,唐朝的张旭、行书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元朝、明朝文征明等魏晋审美价值王献之怀素苏轼赵孟二、绘画艺术时期特点代表人物及成就远古起源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战国从萌芽走向成熟《人物龙凤图》《》魏晋总结出精辟的绘画理论;注重“”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人物驭龙图以形写神女史箴图时期特点代表人物及成就隋唐吸收印度、等外来美术风格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吴道子《送子天王图》两宋宫廷画院活跃,画学兴起,风俗画是亮点张择端《》元明清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元代王冕《》,明代徐渭《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墨兰图》波斯步辇图清明上河图文人画墨梅图三、京剧的出现1.戏曲的演变(1)起源:中国戏曲从原始的发展而来。(2)春秋战国: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3)元代: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4)明代:戏曲流传甚广,尤其是。歌舞优伶元杂剧昆曲2.京剧的出现及发展(1)背景:①清朝前期:北京戏曲舞台非常活跃。②道光年间:形成“”的局面。(2)形成: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3)成熟:同治、光绪年间,涌现出、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4)发展:由北京走向全国各地,以来又走向世界。3.其他剧种、越剧、川剧、粤剧和等。徽汉合流徽剧程长庚民国秦腔黄梅戏国宝档案作品作者作品赏析时代特征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士人追求意境、神韵、风骨作品作者作品赏析时代特征颜真卿端庄浑厚,笔势开张,雍容大度注重法度,盛唐气象张择端以长卷式构图,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生活场景世俗化、大众化2012年是徽班进京222周年,徽班进京献艺最终修炼成“国剧国粹”,造就了一段戏曲做大做强的传奇。从京剧的孕育、发展、繁荣、兴盛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启示?提示:(1)艺术要大胆创新、吸收借鉴、博采众长,才能有生命力,不能固守传统,因循守旧。(2)开放不仅适用于发展经济,同样也适合于艺术的发展和创新。(3)民族艺术的创新还要结合实际,扎根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之中。一、书法艺术产生的原因及主要特征1.产生原因(1)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汉字作为文化传播交流工具的功能在发生变化,以适应人们和社会对精神生活的需求。(2)汉字作为一种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3)随着文化的发展,知识群体的形成成为书法艺术产生发展的动力。(4)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5)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书法艺术在这一时期最终形成。2.主要特征(1)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2)汉字书法是一种线的艺术,以自由而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形体、感情和气势。(3)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高度的审美价值。1.(2012·福州质检)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绵延了三千多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楷书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B.东晋王羲之擅长草书、行书,被称为“书圣”C.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推陈出新,分别创立了颜体和柳体D.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解析:楷书特点是字形方正,规矩严整。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故A错误。答案:A二、中国画的特点(1)从演变背景看: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的绘画艺术则明显地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明清时期的文人画则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时代特征。(2)从画家角度看:文人画家增多,藏家的素养越来越高。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3)从绘画的风格看:由于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绘画不断融入外来风格。如: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就吸取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4)从绘画的功能看: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品向商品发展。到宋代,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的需要,绘画成为商品。2.《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书画艺术上的巅峰之作,千百年来一直是帝王将相、王公贵族竞相争夺的至宝,普通百姓根本就无缘一睹真容,现藏于故宫。该画()A.吸收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B.以文人画为特色,讲究借物抒情,追求意趣C.以风俗画为亮点,描绘北宋京城的繁华D.题材广泛,场面宏大,反映了唐朝时的盛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代表,其描绘的是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属于反映市民生活的作品。答案:C[典题例析][例1](2011·安徽高考)右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ú,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枯木怪石图》“枝干‘虬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再结合中国古代绘画注重写意、追求“得意忘形”的特点可知,A项正确;中国古代绘画追求神似,B项错误;C项从图中体现不出来;由题干材料可知D项错误。[答案]A[题组冲关]1.(2012·上海期中)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书法作品中,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字体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从题干中的“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审美价值”可知是草书的特点。A项是楷书,B项是行书,C是草书,D项是隶书。答案:C2.(2012·南通期末)小李同学幸运地被选中参加CCTV的《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问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的国画应属哪种题材?”她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如果打电话向你求助,你的判断应该是()A.人物画B.文人画C.花鸟画D.山水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文人画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的国画,故B项正确。答案:B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卓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作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即《兰亭序》。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材料2:颜真卿所作楷书端庄浑厚、笔势开张、雍容大度。他创制的“颜体”,是丰裕的盛唐气息、忠贞的个人品格以及高超艺术手段的完美统一,成为后世师法的楷模。材料3:苏轼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请回答:(1)依据材料1说明《兰亭序》的书法特点是怎样的?(2)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依据材料2,指出颜真卿又渗入了怎样的时代气息?其原因是什么?(3)依据材料3,分析宋代书法的特点及原因。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书法的不同时代特点为载体,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及综合归纳的能力。第(1)问要注意结合王羲之所处的时代特点进行分析、归纳。第(2)、(3)问要注意紧扣材料,并结合唐、宋时代的特点来分析、归纳。答案:(1)王羲之在书法上继承汉代传统的同时,尽显虚玄灵动的时风,成为继往开来的“书圣”,其所书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2)时代气息:讲究法度与规范。原因:封建王朝处于鼎盛时期,社会需要法度和规范。(3)特点:宋朝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原因:统治者重视文人,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典题例析][例2](2011·福建高考)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A.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B.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C.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D.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乾隆末年,安徽的徽班进京演出;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即京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出现了“同光十三绝”;京剧是我国最为广泛流行的剧种,民国以来,又逐步走向世界,是民族瑰宝。综上所述,A项正确,C、D两项错误。京剧不是戏曲之祖,排除B项。[答案]A[题组冲关]1.(2012·保定期末)京剧是中国的“国粹”,2011年11月16日是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周年。下列关于京剧说法不正确的是()A.京剧起源于中国古代北京地区古老的地方剧种B.京剧是南方一些剧种融合并发展的产物C.京剧正式形成于中国近代D.京剧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京剧是由湖北汉剧和安徽徽剧合流而形成的,其成熟于同治、光绪年间,是中国戏曲的精华。故A项说法不正确。答案:A2.(2012·深圳期中)“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材料反映了戏曲()A.成为封建思想传播的工具B.成为市民主要生活娱乐内容C.具有社会教化功能D.出现追星现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可知,戏曲具有社会教化功能,故选C项。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答案:C[文化上](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早在商朝时已形成完整的体系;魏晋时期,书法兼有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成为一门艺术。(2)中国绘画与文字相伴而生,注重写意传神,笔墨丹青中国画异彩纷呈。(3)中国戏剧历史悠久,剧种繁多,京剧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政治上](1)商代把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祭祀盛行,甲骨文资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秦朝统一文字,全国通行小篆;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2)历代封建王朝完善的官僚政治,影响着陶治情操的书法和士大夫的文人画。充满魅力的书画,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3)清代的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戏曲舞台十分活跃,在封建政府的推动下,徽剧、汉剧等融合而形成京剧。[经济上](1)古代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舞台,纺织品、瓷器成为绘画艺术的重要载体。(2)宋元时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杂剧的兴盛准备了充裕的物质条件。适应统治阶级宴乐和广大市民的文化要求,戏曲演出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3)明清时期,城市经济进一步繁荣,作为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京剧得以产生并迅速成为中国第一大剧种。点击下图进入“创新演练·大冲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