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人生问题的核心也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而“如何做人”的关键是做一个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的人。本章就从理论到实际阐述我们应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思考:假如世界没有道德会是什么样子?“光靠科学和技术,不能把人类带向幸福与高尚的生活。人类有理由将崇高的道德准则的发现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爱因斯坦道德的内涵道德的内涵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的起源及本质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三、道德的历史发展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一)道德的起源伦理思想史上关于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1.神启论2.天赋论3.情感欲望论4.动物本能论第一节道德的起源与本质1.“神启论”:认为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示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西汉董仲舒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从这一观点出发,他把封建道德纲常神圣化、宗教化,认为触犯封建道德就是违反天意。我是你的上帝,不可信仰别的神;不可亵渎上帝之名;谨守圣安息日;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伪证陷害他人;不可贪恋别人的配偶;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摩西十诫”:在西方伦理史上被称为“黄金定律”,奠定了基督教道德的基础。2.天赋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四个“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康德认为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令。头顶之灿烂星空,心中之道德律令.3.情感欲望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情感之中或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之中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人是有感觉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就是自利、自爱,也就是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幸福,这是一切道德的根源。卢梭认为道德源于人心中的社会情感和利他之心,源于对公共利益的追求。英国思想家亚当·斯密、大卫·休谟认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推己及人的同情心。先秦时代的商鞅韩非子都认为法律和礼仪的出生就是为了规范和趋乐避苦以达尔文为代表的进化论伦理学认为,合群性本能——区别于生物本能,是指动物之间同种或在一起生活的异种群有一种互助的精神。道德起源就起源于动物的这种社会性本能。道德不是人所独有的,一切群居性动物都有道德感。4.动物本能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合群性”本能。以上观点的缺陷:第一,离开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生活、人类的历史发展来思考道德的起源和基础。第二,把道德说成是外在强加于人的强制性的规约。第三,把道德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情感要素和心理体验,把道德神秘化。科学的道德起源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科学的道德的起源客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主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主客观统一的社会条件:生产实践。(二)道德的内涵和本质1.道德的内涵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2.道德的本质道德的本质主要体现在: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道德之于人究竟有什么作用?(一)道德的主要功能•1、认识功能•借助于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形式,人能明辨是非与善恶,从而自觉地扬善抑恶。2、调节功能•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一)道德的主要功能(二)道德的社会作用1、为巩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它反过来对经济基础产生积极的影响。2、维护社会生活秩序和稳定协调各种社会矛盾的手段•法律规范•经济规范•行政规范•道德规范(二)道德的社会作用3、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二)道德的社会作用立人必先立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三、道德的历史发展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而同时存在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三、道德的历史发展3.人类道德的进步性表现第一,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第二,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第三,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的一种崭新类型的道德,是对人类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并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而伟大的民族,自古以来就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博大精深,非常丰富。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华”地域的称谓---处四方而居中文化的发达---光辉、文采、精粹民族的称谓---同化、融合、团结和统一“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南宋贳冶子解释《唐律疏议》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中华文明内含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开放兼容、厚德载物的品格;与时俱进、人文日新的追求。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现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不能脱离自身的民族性。水必有源,而后不绝;木必有本,而后向荣。世界各国现代化无不遵循这样一个基本的规律。社会主义道德是继承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结合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毛主席科学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们民族智慧的精华融为一体。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包含了对我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优良道德传统中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道中有文,文以载道.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公私之辨提倡的是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强调的是先公后私;反对的是假公济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孔子是最早推行和强调“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孟子说:“仁者爱人”。韩愈说:“博爱之谓仁。”朱熹说,仁是“爱之理,心之德”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孟子:“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崇尚人和,主张和谐、和气、和睦、祥和。生活的幸福:“家和万事兴”国家的繁荣富强:“政通人和”国家之间:“和平相处”人与自然关系:天人和谐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季羡林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温家宝说: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季羡林先生祝贺95岁生日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不学礼,无以立”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馀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诚:言为心声对内诚于己就是不自欺信:恪守诺言对外信于人就是不欺人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人有道德。“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最为天下贵也。”——《荀子·非相篇》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在实践中切磋践履,修身养性“吾日三省吾身”“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1、反对文化复古主义2、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继承的标准看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成长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一,要搞清有哪些是要摈弃的。第二,要搞清哪些是可以转化的。第三,积极继承和弘扬传统道德的精华。海不辞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进步的过程表明,一种文化通过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冲突和融合,是保持其生命力,是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也是文化发展的带规律性的现象。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马克思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相应的道德理念与道德原则。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信用经济。一、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画龙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新要求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一致。正确认识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既要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去获得正当的个人利益,也要大张旗鼓地褒奖见利思义、见得思义的言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新要求要正确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对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作用,形成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新要求二、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不要集体主义原则和为人民服务?为什么?教学内容(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1.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