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一节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一)法律的一般含义(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一)法律的一般含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法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社会才存在的特殊社会现象,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法的本质在于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一)法律的一般含义——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开始有了法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一)法律的一般含义法的历史类型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一)法律的一般含义人类社会先后存在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律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一)法律的一般含义人类社会先后存在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律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一)法律的一般含义人类社会先后存在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律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一)法律的一般含义人类社会先后存在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律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一)法律的一般含义马克思主义对法的本质的揭示和概括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3、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一)法律的一般含义马克思主义对法的本质的揭示和概括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由国家创制由国家创制由国家认可由国家保证实施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一)法律的一般含义马克思主义对法的本质的揭示和概括2、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统治阶级整体意志,非个别意志,也非个别意志简单相加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3、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人口根本因素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1、从法律体现的意志来看2、从法律的实施内容来看3、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1、法律体现的意志——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体现了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工人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与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并非自发形成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形成的共同意志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2、法律的实施内容科学性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借鉴我国传统法和外国法的成功经验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适应时代发展而不断改革与创新,使立法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3、法律的社会作用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对外方面社会建设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什么是法律体系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行政法法律部门(一)宪法(三)民商法法律部门(四)经济法法律部门(五)社会法法律部门(六)刑法法律部门(七)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法律部门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内容最根本效力最高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宪法通常宪法部门除了宪法典外,还包括一些宪法性法律,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域基本法》、《立法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国旗法》、《国徽法》、《国籍法》等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行政法法律部门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与监督行政关系,对行政活动过程,特别是行政权力运行过程,加以规范,监督与救济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的总称。可分为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民商法法律部门民商法是调整民事和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目前尚无一部较完整的民法典,而是以《民法通则》为核心法律,辅之以其他单行民事法律。1986年4月12日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民法通则》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四)经济法法律部门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四)经济法法律部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五)社会法法律部门社会法是调整有关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六)刑法法律部门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六)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六)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调解程序——调解是贯穿于民事诉讼全过程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基本方法和重要结案方式,对化解矛盾,解决纠纷,促进社会稳定,减轻当事人诉讼负担,节约办案成本,提高审判质量与效率都具有重要作用。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社会主义法创制的程序,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或其他法律规范的步骤和方法。(一)法律制定法律是如何制定出来的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大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一)法律制定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一)法律制定据统计,从1979年到现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440多件法律、法律解释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其中现行有效的法律200多件,国务院制定了960多件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8000多件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48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宪法》第5条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犯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二)法律遵守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二)法律遵守两层含义两方面主体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民个人行使权利承担义务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三)法律执行——又称作行政执法行政机关被授权组织受委托社会组织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四)法律适用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国家审判机关法律监督机关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三)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四)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五)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六)培养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的含义与特征何谓法治与法制的区别法治即“法律的统治”ruleoflaw法制即“法律的制度”rulebylaw法治要求良法之治法制无价值理念的要求法治要求严格依法办事体现法律的至高权威法制可以充当专制、特权的工具参考: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的制度要求(一)民主的、科学的立法制度(二)国家行政权力受约束和监督的法律机制(三)保障司法独立和公正的各项制度(四)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制度体系(五)国家权力恰当配置的内部互相制约制度法治的制度要求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仅有法可依,而且对法律的质量有要求,体现法治的“良法之治”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科学研究,完善立法制度和程序,改善立法技术和方法,提高立法质量和水平,以高质量、高水平的立法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二)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把依法执政作为党治国理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二)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立法模范守法实现党的领导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合理划分、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职权使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更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四)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为什么司法机关要独立行使职权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四)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法官袍为黑色散袖口式长袍,黑色代表庄重和严肃,红色前襟配有装饰性金黄色领扣,与国旗的配色一致,体现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四)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为什么不是佩戴国徽?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五)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权力机关检察机关行政机关机关监督监督监督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六)培养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的培植,更主要的任务是传播和弘扬民主法治精神。要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及公民对法律的信仰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根本保证(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民主和法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真正的民主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关系?党的领导与法的制定的关系?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三)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治前提体现和保障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民主和法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真正的民主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二)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一)法律权利与义务的性质法律权利:指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某种权能。法律义务:指法律规定的法律关系主体(义务主体)所承担的必须履行的责任。可以做、可以不做、要求他人做、要求他人不做必须做、必须不做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一)法律权利与义务的性质权利与义务都是由界限的你挥动手臂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面前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二)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数量上的等值关系功能上的互补关系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一)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二)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一)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任何人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私宅就是一个城堡,风可进,雨可进,而国王不可进。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美】《独立宣言》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二)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对于任何公民,不论其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社会地位、居住期限等有何差别,都要给予平等对待。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二)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平等是不是等同平等是形式上的平等还是实质上的平等人人平等理想式的还是现实可能的第三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一)传统国家安全观与非传统国家安全观的区别(二)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和核心。(三)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一)传统国家安全观与非传统国家安全观的区别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政治安全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