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制作:资秋平议论文重在说理。道理贵在深刻而广博。平时习作都只满足于树立明确新颖的中心论点,而缺乏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形成了观点加论据的简单议论文。语言平淡、苍白,思维缺乏张力。确定论点固然重要,但展开论点更加重要。要将道理分析得深刻,就应该分解中心论点,得出分论点,在深度与广度上推进,具体而言有以下分解方法:分论点设置的注意点1、不交叉2、不重复3、总论点与分论点有包含关系并列式分解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横向展开来分解中心论点。历来我们都将议论文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但是我们不一定要将这三个问题都阐明清楚,可以择其中之一,从不同侧面来展开。1、“是什么”2、“为什么”3、“怎么样”1、“是什么”“是什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就其内涵而言。如话题“自嘲”可以按如下这样分解:①自嘲,是机敏的退让;②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勇敢;③自嘲,是生存的智慧。二是就其外延而述。如2006年辽宁话题“肩膀”可扩展为三个分论点: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②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的寄托;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练习:•构思《阅读是一种孤独》的分论点。①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②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③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是什么”2、“为什么”这是因果关系的分解,是在提出中心论点后,从不同的侧面来阐释。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进行作文,题目已经表明了中心论点,那么分论点可以这样设计: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激发斗志。②贫困可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摆脱困境。③贫困可增长人的能力,改变命运。阅读下面材料,理解其的主要内容,以“心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赌徒拿着瓦砾去赌时,几乎是逢赌必胜,而当他拿着万两黄金去赌时,却输得一败涂地。太想打好球的手在颤抖,太想走好钢丝的脚在颤抖,太想赢的心在颤抖。人都有这么一个弱点:当对某一事过于重视时,心里就会紧张,就会出现心跳加速、精力分散等不良反应。这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会使我们的才能无法正常发挥,最终导致我们失败。在科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为“目的颤抖”,即目的性越强,越不容易成功。为什么练习:①好的心态让我们走出困境。②好的心态让我们找到乐趣。③好的心态让我们走向成功。3、“怎么样”这是从解决问题的途径来进行分解,如话题“人生的加减法”可以提出:①面对人生的加减,要携一颗淡然之心。②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清逸之气。③面对人生的加减,贵在坚持自我。练习:•构思《爱,用心来传递》的分论点。①请露出笑容,把心澄净清澈,用真诚传递爱的心志。②道一声礼让,把心放宽飞翔,用宽容传递爱的感情。③请伸出双手,把心焙烘加热,用帮助传递爱的信号。“怎么样”爱,用心来传递电磁波时刻在我们的身边穿行,可是我们的心却捕捉不到;光纤线路密集地在我们的脚下穿梭,可是我们却融摸不到。电磁波与光纤在传递着无尽的信息,为何我们却无法接收?因为活生生的我们有着炽热的心,冰冷的死物却不能把爱传递。是的,无情的事物只能传递冷漠,爱的传递需要我们用心去搭建桥梁,让温暖源源不断地涌动,在你我之间,在人与人之间。请露出笑容,把心澄净清澈,用真诚传递爱的心志。是否有想过,传递竟是如此简单?不用兴建电缆,不用高筑电闸,仅仅是真诚的一个笑容,温暖的一声问候,紧紧的一个握手,就能把爱撒播于别人心上。德兰修女用她慈祥的笑容告诉我们,她那传递于各个阴暗的爱,如此温暖直接。她微笑地拥抱艾滋病孤儿,慈祥地问候贫民窟的妇女,没有鄙夷,仅仅是真诚的眼神,就传递了无尽的爱意。还记得刘少奇与挖粪工人的一次紧紧的握手吗?那无尽真诚的紧握,胜过了无数金钱的奖励,因为它传递了人与人之间最温暖的一声鼓励与珍爱。用真诚传递爱意,纯洁无瑕,感人心脾。请道一声礼让,把心放宽飞翔,用宽容传递爱的感情。人与人之间就如核磁场,太紧太密会互相排斥,给各自一点空间,却能互相供给无穷的力量。爱的传递也一样,父母爱着子女,却不能用无穷的拘束来把爱传递,用无比的严格把爱传导。试着宽容,爱其实就在那无形的缝隙中渗透。张良退墙让邻里三尺,蔺相如藏车避廉颇几段,都是宽容在传递着无形的感情。邻里之爱,同僚之心,在宽容的搭建下,无限温暖。请伸出双手,把心焙烘加热,用帮助传递爱的信号。或许只是弯身为别人的一次拾捡,或许只是抬手为别人的一次取物,或许只是为希望工程捐款,只是为“手拉手活动”捐物,爱其实就在不言中传递。助人有多难?只是一举手一抬足;传递有多难?只须一颗助人为乐的心。爱,需要用我们的心来传递。笑出真诚,做出宽容,伸出援手,爱在我们心中的桥梁轻轻走过。并列分论点设置的方法法。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多角度分析方法,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时,就应该分门别类地提炼出几个论点来。平面展开,几个分论点应尽量在同一思维(或逻辑)层面上延展,以保证内容相对集中。作反向延伸:好——坏,正——反,长——短,上——下,天——地,远——近,早——晚,深——浅,男——女,输——赢,正确——错误,一般——特殊,工作——休息,同学——老师作横向延伸:学习——工作,家庭——社会,同学——战友——老乡,工厂——商店——学校,山峰——河水——田野,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作纵向延伸:早——中——晚,下——中——上,小学——初中——高中,儿童——青年——老年,春——夏——秋——冬等等。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1、按议论步骤递进议论文一般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步骤来写作,环环相扣,逐步解决议论文的三个问题,这其实是一种递进关系。可以集中笔力写清楚任一方面,也可以三个方面都作全面详细的写作。还以题目“人生的加减法”为例,可以这样分解:①是什么: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减一点人工合成的矫揉造作;②为什么:因为物欲横流,社会需要抵制诱惑,坚守真实的自我,拒绝庸俗,追慕高尚;③怎么样:既要有出世的隐逸,又要有入世的积极。层进法。如以《当学生干部的得与失》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阐明当学生干部的职责;②分析当学生干部而产生矛盾的两个方面:a、可提高各方面的能力,b、工作多会影响学习;③阐明克服当学生干部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方法。总的思路有:现象——本质,问题——原因,表面——深层,小的——大的,个人——集体——国家,自然——人文等•以“距离产生美”(08湖南卷)为例,按照递进式分解论点。什么是“美”?距离为什么产生“美”?距离怎样产生“美”?练习:距离产生美“凌晨四点起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川端康成这样写道,而海棠本来便是日夜开放,为何凌晨四点起来便可以产生到别样的美感呢?那便是因为白天里海棠花彻底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埋着头,或学习,或工作,那近在咫尺的美却悄然溜远。而当我们退一步,保留那与海棠花的距离,便会如川端康成一般领略到不一样的美丽。距离为何产生美呢?大概是由于距离让人可以宏观地把握事物,更重要的是距离带来了未知的神秘,引发了人们的美好幻想。在美国登月之前,中国早已流传着嫦娥奔月等关于月亮的美丽的传说。然而,当宇航员带回来几块冰冷的石头,发回几幅月球”满目疮痍”的图片,童话、传说便不复存在了。从此,人们说起月亮,脑海中只会浮现出一个荒凉的大球,而不再有玉兔,广寒宫与吴刚了。远观月亮,人们产生了美好的遐想;近观月球,人们得到的却只有几块冰冷的石头。这便是距离的奇妙作用吧。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又如何去退出来去体会被忽略的美呢?人是不可能说突然集体移民月球,在月球远望家园。然后去感受什么不同的。美丽。此处距离便是心灵的距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的心灵总被功名利禄紧紧裹住,以致无法体会身边的美。所以我们要与功利保持距离。当我们不再为考试的分数而学习时,我们会发现书本中的知识是如此有趣;当我们放慢上班、上学的脚步时,你会发现街边苍翠的大树多么富有活力。生活中处处皆诗意。人们缺乏的便是适宜的距离。当我们的心灵得以解放,保持与外物的距离,我们会发现天空,是给了我翱翔的渴望的天空;大地,是承载着万物的地大地;海洋,是孕育了最初的生命的海洋。让我们退一步,保持适宜的距离,身边的美好就会纷纷呈现。2、按论点内涵递进这是就论点的内涵方面而言,论点内涵本身呈递进关系,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从表面进而认识到事物的本质,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最后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如话题“问”,一位考生以“问——打开真理之门”为论点,然后分解成三个分论点:①好问,就是对一切的未知、一切的疑惑都有一种好奇心与探究欲,是问的基础;②敢问,就是敢于向权威、规则挑战,以求真知,是问的发展;③会问,才能真正发现真理,是问的目的。练习:•分解《诗意地生活》(07湖南卷)的论点。①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②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③收获,是第三层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意地生活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平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人生三境界。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干层浪来比万丈豪情。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收获,是第三层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片金黄的麦田,折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论这“麦田”是大是小,也不说这收获是否等值,只要是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鲜花与掌声,失败了,便收获一段经验几多教训,然后从头再来。就像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收获,是收获理想,收获奋斗,收获一段诗意的人生。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用执著打破命运的锁,把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辩证分解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事物,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透过事物的本质看到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缺点,即事物的反面,防止“一叶障目”或“过犹不及”,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方能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可以是分论点的对比展开。如2005年北京作文《说“安”》可以分解为:①我们喜欢安,渴望安②我们又要提防安,不要因贪安而蒙蔽了双眼;③人生、国家定要将“安”字慎选。也可以是分论点内部辩证分析。一篇《忘记什么,铭记什么》是这样分解的:①忘记结果的悲惨,铭记过程的快乐;②忘记工作的卑微,铭记奉献的伟大;③忘记物质的贫穷,铭记精神的富有;④忘记灾祸的无情,铭记人情的温暖。这是一种化抽象为形象的分解方式,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