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市场失灵与政府管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九讲市场失灵与政府管制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远不是万能的,经常会出现运转失灵的问题。现代微观经济学对市场失灵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并分析了通过政府干预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可能性。市场失灵有多种表现,如竞争导致集中和垄断、市场供求反应不同步(蛛网模型)、资源配置的非理性化与非经济化、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矛盾等。本章主要介绍外部性问题、公共品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对市场机制运行效率的影响及其对策,介绍政府管制的有关理论和动态。第一节外部性问题一.外部性与市场失灵1.外部性(externality)的含义:也称为外在性或外部性效果,指经济活动给当事人以外的其他社会成员所产生的、没有得到市场承认的影响。当存在外部性时,当事人以外其他人的福利受到了影响,且这些影响没有通过市场机制反映出来。也可把外部性定义为经济活动当事人与社会整体对经济活动的评价(成本或效用)之间的差异。外部性分为外部经济性(正的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性(负的外部性)。前者即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差额。后者即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的差额。Case:外部性的演进外部性的百年演进2.外部性的后果当存在外部性时,由于当事人最优的决策依据与社会最优的决策依据出现差异,微观私人决策的结果就不能保证宏观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佳效果。(1)当存在外部经济性时,经济活动的水平偏低。(2)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性时,经济活动的水平偏高。QsQpMRMCMSC不难看出,当存在外部性时,政府可以通过对具有外部经济性的经济活动进行补贴,对具有外部不经济性的经济活动予以罚款等办法,把外部性内部化,这是经济学家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基本思路。QsQpMRMCMSB二.解决途径(以环境污染污染为例)解决外部性的根本途径——内在化这里主要介绍三种:合并,庇古税,科斯定理1.企业合并——外部性主体间的合并,包括常见的兼并、合并……,从而达到外部性的内在化要考虑合并的可能性企业合并还要考虑合并前后的管理成本与处理污染问题的交易成本的比较。哪个大?整个社会合并成一个大企业?2.庇古税20世纪20年代初,英国经济学家A.C.庇古提出,政府可以通过对污染者征收污染税(费)或对污染治理者补贴的办法,达到与市场交易办法类似的结果。条件是正确估计污染治理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横轴为污染数量X,MR为污染企业的边际收益,MCS为社会的边际成本,这里假设,污染企业的私人边际成本为零。根据MR=MC原则,得MR=0,即污染企业得最哟排污量由MR曲线与横轴相交点确定,为X0从社会层次看,最优排污量应为X1,由MR与MCS相交点确定庇古税原则:边际税额等于MCS,使得污染企业的MR变为MR’,从而使得污染企业的最优排污量变为X1难点:税额的确定——理论的困境污染量MCSMRMR’X1X0EMR,MC3.科斯定理科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两篇大作:“企业的性质(1937)”,“社会成本理论(1960)”。这里主要涉及的是后一篇:“由于没有提出税收的收益应支付给那些受损者,因此,这一解决方案与强制企业支付给其行为造成的损失的受害者的赔偿方案不同。……,经济学家们常常把两者混为一谈。”——否定“庇古税”原则科斯定理:如果不存在交易费用,只要从法律上规定了外部性双方的权利,那么双方会通过自主的交易重新调整最初的权利安排,从而使资源配置达到帕雷托最优。(又称为科斯第一定理)由科斯定理引出的2个问题:初始权利的界定“有必要知道损害方是否对引起的损失负责,因为没有这种权利的初始界定,就不存在权利转让和重新组合的市场交易”比如,走失的牛吃了麦地里的小麦,牛主人是否应该赔偿?再如,奴隶主是否有权榨取奴隶的劳动所得?交易费用为零(即,不存在交易费用)“如果定价制度的运行毫无成本,最终的结果是不受法律状况影响的”是什么意思?•交易费用是什么?(发现交易对象、交易愿望,方式的选择,讨价还价,缔约契约,督促契约条款的严格执行……)•注意:这只是理论假设(鲁滨逊世界),只是科斯分析问题的出发点。•现实中,我们必须考虑交易费用。但这不影响科斯定理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现实观察:周围的纠纷的原因是什么?有多少和初始权利不清相关?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条件下,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的运行效率产生影响。”“……,一种权利的调整会比其他安排产生更多的产值”“我们在处理有妨害后果的行为时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简单地限制那些有责任者(征收庇古税),必须决定的是,防止妨害的收益是否大于作为停止产生该损害行为的结果而在其他方面遭受的损失。”现在明白庇古税和科斯定理的不同了吗?你倾向于哪个理论?“高斯定律的最大贡献,是提醒我们在实践上分析经济制度时一定要考虑到那些可观的交易或生产的费用。……只有在私产制度下,人类才会为自利的缘故设法将这些费用的比重尽量减低”——张五常《卖橘者言》“科斯一项令人吃惊的研究表明,有关当事人相互协商和谈判,在某些场合,也导致有效率的结果。前提条件是产权划分清晰并且谈判成本较低。……,但是这种观点太乐观了。存在有效率的降低成本的讨价还价的余地,不等于就能达成协议。……不管怎样,科斯的分析的确适用于许多案例,私人谈判可以减轻外部性。只要产权清晰,有关的当事人不多,大家就能坐到一起来商讨有效的解决方案。——萨缪尔森《经济学》十六版272页污染权的交易模型假设公众拥有洁净环境的产权,他们可以要求厂商消除污染,使污染治理水平达到Q#。这时厂商就会按照价格P向公众购买污染权,均衡的污染治理水平为Q*。厂商需要为污染支付Q*EFQ#面积的代价。假如厂商拥有排污的产权,他们有权任意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这时公众就会按照价格P向厂商购买污染治理权,均衡的污染治理水平仍然为Q*。公众需要为洁净的环境支付OPEQ*。面积的代价。MB(D)MC(S)P污染治理水平EOQ*FQ#4.排放标准——罚款解决办法由政府制定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如果厂商没有把污染治理到排放标准,就对其处以罚款,标准以内的污染则是免费的。在这种制度下,厂商就会根据罚款的高低确定自己的污染治理水平。如果罚款低于污染治理的成本,厂商会选择交罚金。如果罚款高于污染治理成本,厂商会选择降低污染水平的一切努力,达到排放标准或以内。税收办法有利于鼓励污染治理成本较低的厂商增加治理水平,鼓励厂商研制和使用低成本的污染治理技术,因而社会成本比排放标准方法低。但厂商一般倾向于欢迎排放标准方法,因为厂商的代价(污染治理成本)小于税收办法(污染治理成本加上税金)。5.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办法(1)政府根据污染治理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确定最佳污染水平Qe(污染治理水平);如图(1)(2)政府印制与Qe相应数量的污染排放许可证,并规定没有污染许可证是绝对不允许排放的。然后,在市场上向污染排放者拍卖许可证,决定污染许可证的价格。如图(2)。注意:此时的污染许可证需求曲线是行业污染治理边际成本曲线(污染治理供给曲线)的镜像。(3)每个污染者都根据自己的污染治理边际成本曲线(污染治理供给曲线)与市场决定的许可证价格确定许可证购买数量和最佳的污染治理水平Q*。如图(3)(4)优点:通过拍卖许可证把污染权提供给治理成本最高的污染者;保证社会需要的污染产业得到发展;鼓励污染者降低污染治理成本;政府得到收入。图1污染治理水平QeDS图2污染许可证QeDSPe图3污染治理水平Q*SPe第二节公共品问题一.公共品的特点1.公共品publicgood与私人品privategood对应。它们的区别主要是根据物品消费过程的特点来划分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竞争性(对抗性),即物品由某人消费后其他人便不能消费;二是排他性,即可以排除或限制某些人使用和消费。私人品的消费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既没有竞争性又没有排他性的物品是纯公共品,如国防、警察;没有竞争性但有排他性的物品是准公共品,如公园、高速公路、教育。2.公共品存在的原因:产权原因,如共享资源,公海、南极大陆;消费不可分性,如空气、道路;公共品是具有显著外部经济性的结果。二.公共品的需求和供给1.公共品的社会效益显著:由于公共品消费和使用的非排他性(开放性)特点,公共品消费的总效用等于全体使用者个别效用垂直加总之和。2.公共品的市场需求价格等于零:由于公共品消费和使用的非排他性(开放性)特点,公共品消费过程中具有“搭便车”的可能性,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为零。3.公共品的市场供给价格很低:许多公共品都具有固定成本巨大、变动成本很小的特点,提供服务的边际成本很低。如果按照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的原则定价,投资回收期漫长。公共品的以上特点说明,虽然公共品的社会效益显著,但市场机制却不能解决公共品的资源配置和市场供给问题,市场机制在这里是失灵的。三.解决公共品问题的途径1.通过税收强制消费,由政府组织供给;如国防,治安。2.通过收费增加消费的排他性,使供给具有经济可行性;如高速公路收费、电视频道加密。由私人提供公共物品(政府授权,经济性管制)灯塔经济学是公共品吗?由谁来建造灯塔?政府?私人?第三节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信息不对称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市场信息的完备性和充分性,在此基础上理性行为假设才能成立。然而,现实经济社会中的经济行为当事人却往往不了解有些重要的信息,导致决策失误,市场机制的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所谓信息不对称,使指市场交易双方拥有的商品(交易对象)信息多少和质量不同。一般是“买者没有卖者精”。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二.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当存在普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时,就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引起“劣质商品驱逐优质商品”,最终使市场失灵。道德风险是指掌握较多信息的一方在交易关系中的利己行为倾向,如隐瞒、欺骗、不负责任、不努力工作。逆向选择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交易的劣质商品比例越来越高。如旧车市场(质量越来越低,价格越来越低);保险市场(投保人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保价越来越高);信贷市场(贷款人的信用越来越差,利率越来越高);劳动力市场、保健品市场等等。三.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1.品牌与信誉;2.标准化,如麦当劳,肯德基3.市场信号(记号):即通过一定的手段把优质与劣质区别开来。如旧车市场的中间商和代理人;信贷市场的担保劳动力市场的学历产品市场的保修期限……银行,证券等金融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所以,政府需要干预(尤其在东南亚金融风暴后)第四节政府管制(regulation)60年代开始,管制为政府对特定的个人和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的干预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兴趣1970年卡恩(Kahn)《管制经济学》的出版,标志着西方管制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同时期,斯蒂格勒(Stigler)《经济管制论》(1971)对管制经济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并于198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973)、佩尔特兹曼(Peltman)《趋向更一般的管制理论》(1976)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1990)托里森(Tollison)《管制与利益集团》(1991)分别从公共事业、自然垄断行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制,论述了经济性管制的产生依据、管制的法规、决策过程与后果,奠定和构筑了管制经济学的学科基础和体系。一、什么是政府管制政府管制是政府以制裁手段,对个人和组织的自由决策的一种强制性限制——维斯卡西是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机制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丹尼尔·F.史普博社会机构依照一定的规则对企业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植草益……共性: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管制者客体是各种经济主体——被管制者管制的主要依据和手段是各种规则(制度),明确了客体的为与不为,如何限制以及客体违规后如何处罚二、政府管制的需求与供给1、需求分析宏观上看:源于自然垄断和外部性微观上看:被管制者自己争取而来源于自然垄断性问题:o抑制企业制定垄断价格

1 / 4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