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一、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系统构成【电视节目制作】指根据节目内容及要求,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及制作方法,制作出具有声音、图像和艺术效果的电视节目。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一般可分为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两个阶段。前期制作主要为电视节目收集所需的素材,例如,用摄录像机进行现场采访、用转播车录制大型歌舞及比赛、在演播室录制节目等,后期制作是将所得到的各种素材进行加工处理,例如,对素材进行编辑、加字幕、特技处理、配音等,最后制作成可以播出的符合要求的成品节目。不过,在有些情况下,电视节目的制作也可采用拍摄加制作一气呵成的方式完成,比如,在演播室制作节目时,可在拍摄的同时,对各个摄像机的信号进行切换、混合并加入特技、字幕等,在拍摄的同时即可完成对节目的制作。【电视节目播出】指将各类节目按预先排定的节目时间程序,经播出机房用切换的方法分别播出到节目发送与传输部门,播出之前还要对信号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分配、监测,使之成为符合标准的电视信号。节目制作与播出系统构成框图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所使用的设备主要有:【图像信号源设备】指能够提供电视节目信号的设备,主要有摄像机、电视电影机(用于将电影胶片素材转换成电视信号)、卫星电视地面接收机等;【记录设备】指能够记录、存储和重放电视节目的设备,主要有磁带录像机、硬盘录像机、激光视盘等;【编辑制作设备】指能对电视节目进行编辑及加工处理的设备,主要有磁带编辑机,非线性编辑机、特技机、字幕机等;【声音设备】指用来加工和录放电视伴音的设备,主要有话筒、调音台、录音机等;【视频切换设备】用来在播出和制作过程对视频信号进行混合、切换等处理;其它设备:监测设备(包括扬声器、监视器、波形示波器、矢量示波器等)、灯光设备、转播设备等。2二、摄像机简介摄像机是电视中心及节目制作部门的一个重要的视频信号源设备,它的功能是将外界的光学景物变成符合标准的电视信号。摄像机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可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分类。(一)摄像机分类1、按用途分类:大致分三类,即广播级、专业级和家用级。【广播级】主要应用于广播电视领域,图像质量高,性能全面,但价格较高,体积也比较大,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它们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演播室专用摄像机。演播室用摄像机工作于有利于摄像机工作的条件下,如照明强度、色温等适度。为了提高性能指标,通常采用尺寸较大的摄像器件,通常不带录像单元,直接提供视频信号给切换台。因此,它们的清晰度最高,信噪比最大,图象质量最好。当然,体积也大,价格也不是一般人能接受得了的。二是新闻采访(ENG)摄象机,由于这种摄象机的工作环境特殊,这类机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对非标准照明情况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恶劣环境中(如工作温度大范围的变化)具有比较高的安全稳定性,具有调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操控灵活、携带方便等特点,其图象质量比演播室用摄象机稍低,价格也相对便宜些。三是现场节目制作(EFP)摄象机,EFP摄象机工作条件介于上述两种摄象机之间,性能指标也兼顾到这两个方面。它们的图像质量与演播室用摄像机相近,但体积小一些,能满足轻便型现场节目制作的需要。近几年来,摄像机朝着高质量、固体化、小型化、自动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以上三种广播用摄像机之间已不存在明显的界限。最典型的就是BETACAM系列设备。广播级摄像级的水平分辨率一般在700线以上,价格一般在数几十万到百万元(人民币)之间。【专业级】一般应用在广播电视以外的专业电视领域,如电化教育、工业、医疗等。这种摄像机要求轻便,价钱便宜,图像质量低于广播用摄像机。专业摄像机紧跟广播用摄像机的发展,更新很快。尤其近几年,CCD摄像器件质量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高档专业摄像机在性能指标等很多方面已超过过去的广播级摄像机,其清晰度、信噪比、灵敏度等重要指标,已和广播级摄像机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彩色还原性、自动化方面还略逊于广播用摄像机。最典型的就是DVCOM格式的系列设备。专业级摄像机的水平分辨率一般在500线以上,价格一般在数万致十几万元之间。【家用级】主要应用在图像质量要求不高的非业务场合,比如家庭、娱乐等,其水平分辨率约在250—450线,信噪比约50dB。这类摄像机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有一定的隐蔽性,除了用于个人、家庭娱乐外,许多特殊条件下的拍摄也经常采用这种机型,比如体育特技摄像,机头可安装在主裁判的保护面罩上;摩托车比赛,小型摄像机安装在摩托车上从运动员角度进行摄像、监视等等。家用摄像机的最大特点是操作简单,价格便宜,在发达国家已普遍进入家庭消费,因而称之为家用摄机。在要求不高的场合,用它制作一般节目、刻录自己的VCD、DVD,应是一种物美价廉的选择。家用摄像机的水平分辨率一般在250至400线左右,价格一般在数千元至万元级。2、按摄像器件分类:摄像机的核心部分要算光电转换器件,即摄像器件,根据摄像器件的种类不同,摄像机可分为摄像管摄像机和固体摄像机。3摄像管摄像机中使用的摄像器件为摄像管,它利用光敏材料的作用和电子束的扫描实现光电转换,使用的光敏材料主要有氧化铅和硒砷碲。这种摄像机由于使用了电子枪,所以体积庞大,现在已经淘汰;固体摄像机中使用的摄像器件为半导体器件,最常用的是电荷耦合器件(CCD)和电荷注入器件(CID)。固体摄像机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特性和时钟脉冲的驱动作用实现光电转换。这类摄像机的特点是体积小、耗电少、集成度高而且结构简单,目前已逐步取代摄像管摄像机而广泛应用于电视广播及其它领域。3、按摄像器件的数量分类不同的摄像机内部使用的摄像器件数量也不相同,一般为一或三个,为此,摄像机又可分为三片(管)机和单片(管)机。三片(管)机采用三片CCD(或三只摄像管)器件分别对三基色图像进行光电转换。这类摄像机图像质量(特别是清晰度)较好,被广泛应用于电视广播行业;单片(管)机只有一片CCD(或一只摄像管)器件进行光电转换,它利用了滤色器来获得红、绿、蓝三基色信号。由于单片(管)机结构简单、体积小、价格低,所以家用摄像机几乎都采用这种单片(管)机。4、按摄录功能分类摄像机按摄录功能可分为普通摄像机与摄录一体机。普通摄像机只有摄像功能;摄录一体机是摄像与录像结合成一体的设备。根据结合程度,摄录一体机又分为可分离摄录一体机和完全摄录一体机两类。前者的摄像机配以摄像机附加器可以单独作为摄像机使用,也可与某些格式的专用录像机构成摄录一体机,有些ENG摄像机就属于此类机种。后者的摄像机和录像机完全组成一个整体,不可分离,目前生产的家用摄录机基本上都是完全一体机。(二)摄像机的基本构成摄像机虽然种类繁多,外观差异也很大,但它们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都大致相同。从机械结构上说,镜头、机身和寻像器(VF)是构成摄像机的三个主要单元,除此之外,便携式摄像机还需配备话筒、电池、背包录像机连接电缆等附件,演播室座机通常还配备有摄像机遥控器(CCU)、座机支架、长距离多芯电缆或光缆、变焦和调焦遥控杆、对讲耳机等附属设备和器件。镜头部分由20~30片不同曲率的透镜和多个伺服电机组成。镜头最基本的作用是将外界景物的光学影像经过选择后投射到摄像器件的感光面上成像。目前,摄像机都采用变焦距镜头,这种镜头除了能改变光圈的大小和聚焦的远近外,还能方便地连续调节镜头焦距的长短。摄像机的镜头部分也常被称为外光学系统。寻像器又称取景器,是摄像师聚焦和选景构图不可缺少的部件,其功能与照相机的取景器类似,只不过照相机的取景器一般是纯光学器件,而寻像器却是一只小小的电视监视器。另外,寻像器还可用来检查摄像机的工作状态和图像质量,以进行正确的调整和操作。便携式摄像机的寻像器显示屏对角线尺寸大多为1.5英尺,演播室摄像机采用的寻像器较大,一般有3英寸、5英寸、7英寸等几种。机身是摄像机的主体部分,机身内部包括有分光系统(也称内光学系统)、光电转换器件、视频处理放大器、同步信号发生器、编码器以及各种自动调整和控制电路等。三片摄像机的基本工作过程可概括为:被摄景物的光像通过变焦镜头进入分光系统,在这里被分解成红、绿、蓝三个基色光像,并分别成像在三个摄像器件的感光面上。三个摄像器件同时进行光电转换,分别输出相应的红、绿、蓝三基色电信号,它们经过放大处理后一4起送入编码器,最终从编码器输出彩色全电视信号。三片CCD摄像机基本组成框图(三)摄像机自动控制系统摄像机的自动控制系统以单片机微处理器为基础,通过预先固化在微处理器内的控制程序实现对摄像机工作状态的自动控制、调整、显示、告警等功能。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工作有自动白平衡、自动黑平衡、自动黑电平、自动光圈控制、自动聚焦、自动电池告警、自动低亮度指示等。在自动化程度高的摄像机中,视频处理放大器中各部分电路的工作状态都可以自动调节,甚至可以全自动拍摄。下面只对几个主要功能做一介绍。1、自动白平衡白平衡:根据亮度方程,当摄像机拍摄白色物体时,输出的三个基色电压必须相等,这样在屏幕上才能重现出标准白,这种条件就称为摄像机的白平衡。白平衡调整的原因:摄像机输出的三个基色电平不仅与摄像机本身的光谱响应特性有关,还与照射物体的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有关,即与光源的色温有关。同一白色物体在白炽灯照明下,拍摄出的图像偏红,而在荧光灯照明下拍摄出的图象就可能偏蓝。为了消除光源色温变化所引起的重现图像偏色现象,可在电路系统中精确调整红、绿、蓝三路信号的相对增益,使输出三基色电压相等,从而使重现图像的颜色恢复标准白,这就是白平衡调整。自动白平衡调整:指摄像机自动进行白平衡调整。其具体过程为:拍摄一白色物体后,扳动一下面板上的自动白平衡开关,这时自动控制系统就会通过视频处理放大器分别控制红路和蓝路的增益,最终使红、绿、蓝三路信号电平相等,从而实现白平衡。2、自动黑平衡黑电平:没有光进入摄像机镜头时,红、绿、蓝三路的输出电平称为黑色电平,简称黑电平。一般将黑电平调节在白电平的2%~5%上,这个电平送到显示器上,可使屏幕刚刚不亮,呈现黑色。黑平衡:若红、绿、蓝三路的黑色电平相等,则称为黑平衡。若拍摄时不满足黑平衡,则重现图像的黑色部分会出现偏色现象。黑平衡调整的原因:(1)摄像机红、绿、蓝三路放大器的直流输出电平不同,造成三路信号黑电平不同;(2)三路摄像器件的暗电流不同也会造成三路信号黑电平不同。因此,需5要进行黑平衡调整。自动黑平衡调整:在盖上镜头盖或关闭光圈的情况下,先调节好绿路的黑电平,然后调节红路与蓝路的黑电平,使它们与绿路的黑电平相等,这样就实现了黑平衡。在实际操作中,只要扳动一下面板上的自动黑平衡开关,光圈就会自动关闭,三路信号在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依次完成黑电平的调整,最后使三路黑电平相等,实现黑平衡。3、自动光圈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能根据所拍摄景物的光照情况自动调整光圈的大小,这称为自动光圈控制。自动光圈控制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由视频处理放大器输出的三基色信号获得图像亮度信息,用此信息产生控制电压,用以控制光圈电机的转动,从而调节光圈大小,使摄像机输出的图像信号峰峰值电平保持在0.7VPP。(四)摄像机常用术语【CCD(ChargeCouplingDevice电荷耦合器件)】现在摄像机感光部件都是CCD片,也就是一般说的CCD影像感应器。CDD可以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镜头和CCD的质量是影响摄像机图像好坏的重要因素。采用多少片CCD,尺寸是多少,像素是多少,都直接影响着图像的质量。许多人都知道采用三片CCD的机器要比一片CCD的好,3CCD数码摄像机内设有三棱镜,三棱镜把光源分为三原色光(红色、绿色与蓝色),三原色光分别经过三块独立CCD影像感应器处理,颜色的准确程度及影像质量比使用一块CCD影像感应器有很大改善。CCD的尺寸也能影响图像质量,家用小摄像机采用的CCD尺寸,一般有1/3英寸和1/4两种,专业的采用1/2英寸和2/3英寸。当然采用1/3英寸的摄像机的图像比采用1/4英寸的好。CCD片的像素多少决定画面的清晰度。CCD像素有三种:总像素、有效像素、实用像素,关键指标是CCD片的有效像素多少。很多数码消费产品,包括家用摄像头、数码相机,都标注有多少多少像素,但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