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水权交易法律问题研究姓名:袁淑琴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环境科学指导教师:周训芳20060601我国水权交易法律问题研究作者:袁淑琴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张仁田.童利忠水权、水权分配与水权交易体制的初步研究-水利发展研究2002,2(5)为解决用水冲突、节约用水和提高用水效率,进行水权分配和建立水市场是一种有效的经济手段.本文重点研究了水权的产权特性,水权的分类,初始水权的分配原则及其法律程序,水权的交易形式及交易规则等.为水权交易及水市场的建立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2.期刊论文张仁田.陈守伦.童利忠水权分配与水市场中的水权交易体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2,23(2)进行水权分配和建立水市场是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合理配置水资源的有效途径.在简述了水权的产权特性和我国目前水权结构的特点的基础上,对水权进行了分类,重点研究了水权的初始分配原则及法律程序,水权的交易形式及交易原则等.为水权交易及水市场的建立提出了有益的建议.3.学位论文王为人基于水权交易的水资源配置系统研究2005水是生命的源泉,水资源更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随着人口增加、污染加剧,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或工程型缺水所带来的严峻挑战。为了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强水资源配置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已有文献看,20世纪40年代Masse提出水库优化调度问题是以水资源系统分析为手段、水资源合理配置为目的的各类研究工作的起步,随后国内外学者在水资源配置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近年来以水权为核心的水资源配置研究正成为国内外特别是国内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纵观这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到有关水权的研究目前仍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1)为建立和完善现代产权制度,从法律和制度建设的角度来研究水权的内涵与本质;(2)为促使水权交易的有序进行,从市场建立和监管的角度来研究水权交易市场的特性;(3)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水权获得的途径和程序来研究优先权问题及有关的补偿机制。为了剖析水权交易对优化水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解决水权交易所涉及的几个关键问题,本文从水权理论分析、水资源配置最优模式选择、初始水权配置、水权交易价格等方面,结合甘肃张掖等地的实践,对水权交易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本文指出水资源产权具有非完全排他性、可分割性、外部性、配置的层次性、稀缺性等五个特性,并认为在我国水资源配置中政府应做到放松规制与强化规制并重。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水权定义为“国家通过某种明确的制度性安排将属于国家所有的水资源产权量化配置给具体的用水者、并允许其在该制度性安排下进行处置的权利”;2、引入水权理念有助于打破水资源类公共产品供给的完全垄断。本文以原水供应等由国家定价的完全垄断的公共产品供给为例,分别从需求量、价格等两方面分析打破完全垄断的可能性与条件。由于垄断者存在最优供应量约束以及价格杠杆调节的失效区域,政府可视不同情况用允许价格变动等手段来打破垄断。本文得出的七个结论为新投资者及政府部门决策者提供了实践操作参考;3、有限水资源的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于水资源配置模式的选择。通过对水资源配置的放任自由使用模式、完全垄断经营模式、国家集中配置模式、市场配置模式、水权交易配置模式等五种模式的比较。水权交易配置模式一方面与国家集中配置、市场配置模式一样从理论上能实现水资源的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它克服了国家集中配置模式所带来的“政府失灵”及市场配置模式所带来的“市场失灵”,从而得出水权交易配置模式最优的结论;4、允许水权交易是解决水资源量缺口调配问题的最佳制度。本文以社会整体福利缺损最小为目标,通过对几种解决用水缺口的制度进行经济学动力分析后认为,无论在考虑初始水权费还是不考虑初始水权费的情况下都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即采用水权交易制度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福利损失。此外,如果政府能将初始水权费作为经济调节手段则能产生更多更好的社会效益。最后,通过比较水权交易的成本与效益,本文认为在水权交易中的各项交易成本应均衡地由交易双方承担;5、初始水权的合理配置是水权交易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本文认为,用水者得到公平初始水权配置的关键在于流域内配置给各区域初始水权的合理性。通过建立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模型,采用AHP法对生活、农业、产业、生态等四类不同性质用水的权重进行测算,提出了按0.432、0.210、0.111、0.247的比例进行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的建议性结论;6、初始水权价格由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三部分组成。其中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可以用成本加成、边际成本定价等方法解决,而资源水价是体现国家作为所有权主体制定的水资源的价格,包括水资源耗费的补偿、水生态环境影响的补偿,对短缺水资源保护等的各种投入等。资源水价是水价研究中的一个难点,至今仍没有形成统一公认的理论体系与成熟的计算方法。本文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选取了每平方公里水资源量、万元GDP用水量、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水质等四个评价指标,以上海为例对资源水价进行了测算,得出按2003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上海的资源水价应为0.57元/立方米;7、水权交易价格确定的公平、有效方式是拍卖。水权交易主要有两种类型,即上下游用水者间的水权交易和同一区域不同用水者间的水权交易。不管是哪种类型,在市场化的环境中,假定交易双方都是理性经济人,则拍卖方式确定的水权交易价格是保护交易双方利益的有效手段。本文针对上下游用水者间的水权交易,考虑到回流水的影响,设计了“回流模型”,并据此得出了在“回流”模型下水权交易的价格区域,然后分别研究了在第一价格拍卖情形下消费水权、取水权交易的均衡解及其存在条件以及双方叫价拍卖情形下消费水权、取水权交易发生条件及交易价格;同样,针对同一区域不同用水者间的水权交易,考虑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关联、水量与水质统一、初始水权费等三个重要因素,设计了“多因子水权交易动态模型”,并用同样的分析思路研究了在第一价格拍卖情形下消费水权、取水权交易的均衡解及其存在条件以及双方叫价拍卖情形下消费水权、取水权交易发生条件及其交易价格;8、在研究上下游用水者间的水权交易过程中,通过分析因“回流”问题引起的对第三者的影响后,本文认为,补偿价格不因消费水权交易或取水权交易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另外,取水价格从上游到下游逐步降低有利于市场优化配置水资源;9、文章还对甘肃张掖的初始水权配置及水权交易实践进行了分析,在肯定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议并提出了建议;10、本文提出了健全水法律法规体系、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水权制度建设、提高政府监督能力等完善水权交易模式水资源配置的四方面政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可归纳为以下三点:1、通过比较分析五种水资源配置模式后,在本领域的研究中首次得出水权交易配置模式最优的结论;2、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测算资源水价,解决初始水权价格设定中的一个难点,并对上海的资源水价进行了实证分析;3、创新性地建立“回流模型”、“多因子水权交易动态模型”,并结合拍卖模型对水权交易价格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了相应的均衡解及其存在条件和交易发生条件及其交易价格,为指导水权交易实践进行了有益理论探索。对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居第121位的中国而言,加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无疑将是突破“水荒”这一发展瓶颈的必由选择。但愿本研究能对屠梅曾教授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城市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有所贡献!4.期刊论文安新代.殷会娟.AnXindai.YinHuijuan国内外水权交易现状及黄河水权转换特点-中国水利2007,(19)通过对国外水权交易及水市场状况以及国内水权交易的分析,提出黄河水权转换必须根据黄河的特点,结合黄河流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形成具有黄河特色的水权转换体系.5.期刊论文张郁.吕东辉.秦丽杰基于合约化的水权交易市场分析-地理科学2003,23(1)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十分严峻,加强水资源的经济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水权交易可以利用市场与价格信号来优化配置水资源,同时也有助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提出建立一种合约化的水权交易市场模式,并对市场的结构和功能加以分析.6.学位论文刘国松区域水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2007水资源是基础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成为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主要矛盾,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从美国等国家研究结果和改革趋势来看,水权交易制度的建立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要研究并运用水权、水市场理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并注重经济手段在水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在既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为指导,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结合东阳义乌水权交易的实例,对区域水权交易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证,并对建立我国区域水权交易法律制度提出了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导论”。简要地论述了区域水权交易法律制度的研究背景。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东阳义乌区域水权交易的实践,引出对区域水权交易法律制度的研究。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的界定”。首先,本文在全面分析各个学派观点的基础上,认为水权是水资源所有权所派生出来的一组独立的权利,是水资源非所有人对水资源享有的用益物权。其次,对区域水权进行了界定。区域水权就是在水资源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如何尊重各地区对本地区内水资源拥有的权利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地区利益在水资源使用权中的反映。最后,分析了区域水权交易的内涵。区域水权交易的开展根本上源于水资源的稀缺性,市场拉动是主要动力。同时,区域水权交易还需要政府的推动。第三部分“建立区域水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文章从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两个方面分析了区域水权交易法律制度建立的必要性。一方面,建立区域水权交易法律制度可以使区域水权从应有权利变成现实权利;另一方面,区域水权交易的实践呼唤区域水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建立,为区域水权交易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区域水权交易的实践的开展,为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提供了实践素材,加上国家政策的导向,这就使建立区域水权交易法律制度具有了可行性。第四部分“我国区域水权交易法律制度的现状”。论文的该部分从法律的规定和理论的研究两个方面对我国水权交易法律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现行法律制度对区域水权交易的阻碍因素。第五部分“构建我国区域水权交易法律制度的思考”。首先,明确了区域水权交易的原则。其次,界定了区域水权交易的主体和客体。区域政府作为区域水权的代表者和公共事物的管理者,最适合成为区域水权交易的主体。而作为客体的区域水权是经过初始分配后的水权。再次,对完善区域水权交易法律体系进行了思考。完整的区域水权交易法律体系囊括了《宪法》、《环境保护法》、《水法》等不同层级的法律法规。明确地方政府的合法权益,规范区域水权交易的程序,确立第三方利益补偿原则。水价是水权交易中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区域水权中水价包括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三个部分,并对水价的确定进行了初步的探讨。7.期刊论文张郁.吕东辉.秦丽杰水权交易市场构想-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4)本文在分析水权和水权交易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一种合约化的水权交易市场模式,并对此市场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8.期刊论文李铮关于水权及水权交易的若干法理思考-水土保持学报2002,16(6)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之本,有效的水权理论以及水权交易体制是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法律对水权概念界定模糊,水权交易体制存在较大弊病,因此,有必要明确水权的内涵及其法律特征,对现行水权交易体制进行改革.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