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节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思想是行动之父。——爱默生一、态度的定义第一单元态度概述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特点: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二)、态度的构成要素认知成分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情感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如尊敬和鄙视、喜欢和厌恶、同情和嘲讽等。行为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是个体做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第一单元态度概述以上三个因素相互影响三者矛盾时情感起主要作用能举例说明三者矛盾时情感的决定性作用吗请你想一想(三)态度与行为你不喜欢喝酒,但同学会上老班长“我干了,你随意”,你会怎么做?诚信考试,是否能管住自己的脖子?核心问题:态度是否能够预测行为?一、结论相互矛盾的研究拉皮尔R.T.Lapiere他与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周游了整个美国,行程一万多英里,曾于66个旅店和184个饭店落脚。虽然当时美国特别歧视东方人,但他们在几乎所有的旅馆和饭店都没遭到拒绝。只有一家旅馆的老板对他们说:“我不接待日本人。”(三)态度与行为6个月后光顾过的,回答不愿意接待中国人的占93.4%;回答愿意接待的只有一家。光顾过的和没有光顾过的,没有显著性差异。(三)态度与行为道德伪善—显得有道德水准,但实际上拒绝为之付出任何代价。任务一:被试能够挣到30美元奖金任务二:无聊且没有奖励好任务是安排给自己还是别人?结果:态度层面:95%的人认为把好任务安排给别人是道德的。行为层面:20%的人将好任务安排给了别人。(三)态度与行为谢里夫的研究发现,参加某个特别组织的人,比如参加禁酒组织的人,他们不赞成喝酒,他们自己也不喝酒;他的另一项研究则发现,是否参加学生选举与是否赞成学生的政治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可见,谢里夫的研究表明,人的态度与人的行为是一致的。谢里夫的研究结果行为如何影响态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想找到一个仅屈从于诱惑一次的人,比找到一个从来没有屈从于诱惑的人更难。——《箴言集》杀导致杀实验很大程度上,我们并不是因为别人对我们好而喜欢他们,而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好。——《战争与和平》二、态度的功能(一)工具性功能:个体倾向于形成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二)自我防御功能:个体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有利于自我形象及自我价值的确立,减少焦虑和消极情绪。(三)价值表现功能:通过表明自己的态度,来现实自己的社会价值。(四)认知功能: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三、态度的维度1.方向:肯定or否定2.强度:强弱3.深度:卷入水平4.向中度: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5.外显度:在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凯尔曼的三阶段论四、社会态度的形成第一阶段依从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得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第二阶段认同认同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并有意无意低模仿他人,使自己的态度和他人要求相一致。第三阶段内化内化意味着把他人的观点、态度完全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成为自己人格的一个组织部分。酒驾入刑破窗效应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对公司员工中发生的“小奸小恶”行为,管理者要引起充分的重视,适当的时候要小题大做,这样才能防止有人效仿,积重难返。态度转变:个体形成一定的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叫做态度转变。态度转变就是说服的过程。第二单元态度转变1、传播者的特性威信立场吸引性相似性说服的意图(1)信息差异威信高的传递者,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威信低的传递者,差异适中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2、信息的传播态度变化恐惧程度(2)唤起听众强烈的情感体验人们态度的改变和心情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态度的改变过程中心理学家发现存在一种“好心情效应”,即当信息与好心情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们会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同时,宣传也可以通过唤起人们内心的恐惧感或焦虑感等来达到目的。36.4%与68.8%2、信息的传播2、信息的传播(3)单方面传播和双方面传播当人们和说服者所提倡的方向保持一致时,并且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经验不足时,单方面宣传比较合适。但是当听众与说服者的观点不一致,而且人们早已具备比较充分的知识经验而且习惯于思考和比较时,双方面宣传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信息,以权衡利弊得失。宣传说服必须有的放矢,不能千篇一律。2、信息的传播(4)信息传播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先后呈现的两种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而信息呈现与态度测评之间的时间间隔较长——首因效应。先后呈现的两种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较长,而信息呈现与态度测评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近因效应(5)信息传播的渠道第一阶段,用书面文字传播的信息具有较好的劝说效果第二阶段,用图片、录像等生动形象的视觉形式传播的信息则具有较好的劝说效果(6)尽量真实的反映事实过分夸大会使人产生怀疑与不信任,过分缩小则引起人们充分重视。2、信息的传播有人将同一型号的汽车作了两则广告,一则广告说:“这种四门的内把手太偏右了一点,用起来不顺手,但除些之外,其他方面都很好。”另一则广告中没有这一条全都讲优点。结果顾客都相信前一则广告,这也说明了实事求是地介绍优缺点能获得人们的信任,从而容易接受宣传的内容而转变其态度。(7)有步骤的说服要求人们转变态度时,应该分阶段逐步提出要求,不要急于求成。如果要求过高,不但难以改变原先的态度,反而会使人更加坚持原来的立场,持对立情绪。登门槛效应(得寸进尺效应)指先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当被接受后再提出更大的请求,从而达到改变人们初始态度的目的。2、信息的传播门面效应(留面子效应)“门面效应”是指先提出一个难度较大的任务再实现一个中等难度的任务,以达到改变态度的目的。2、信息的传播原有态度根据个体的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而形成的态度难以改变;间接经验而形成的态度较易改变。人格特点依赖性强;自尊较低;社会赞许期望高固执己见;自尊较高;社会赞许期望低心理倾向逆反心理、心理惯性、保留面子——笼统拒绝、贬损来源3、被劝说者因素预先警告令人分心的情境信息重复的情境4、情境因素海德的平衡理论又叫“P-O-X理论”:P代表认知主体,O为与P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人;X则为P与O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任意对象。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这种紧张消除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竟其功。海德的平衡理论平衡不平衡=健康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解除失调的方法有四:改变某一认知元素,使之与其它认知元素趋于协调。改变行为,使关于行为的认知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强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增加新的认知元素,改变认知不协调的状况。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