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概论2008-09-18-1-国学概论绪论国学之义,涵盖甚广,本非愚现下能力之所及,古语曰:“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即指师家不明之悟,所谓自救不了,为人祸生也。佛家亦有“野狐禅”之喻。然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且当今之世,若言西学,众皆趋之;如论国学,哗众取宠者有之,见利忘本者有之,更有甚者,以侮蔑先贤先圣为成名之途,此皆吾中华之罪人也。故愚虽不敏,勉力为之,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或有绵薄传薪之功,幸之甚也。国学之义,一般分经史子集四部,此目源自《隋书·经籍志》。此种分目若依今日之学术眼光,似乎不妥。譬如经部诸书,依今日学科分类,有文字学(尔雅),历史学(尚书,春秋),形而上学(易),文学(诗),如此等等。其实,今日之学科分类并非天经地义,学科分类背后隐含的乃是人与世界的一种意义关联,而此意义关联并非唯一,一个民族有何等天命历史,便有何等意义关联方式。此问题与本课程关系不大,今姑不论,有兴趣者可参看海德格尔相关着作。简言之,经史子集之分类实含有中国人独特眼光与意义世界,非今人可妄加菲薄。故此课程前半期主要内容为四部分说,又以经学、诸子学为重。并非因史部,集部不重要;本人才疏学浅,无法包容并蓄,一也;课时有限,而史部、集部浩若烟海,二也。将来诸君若有志于此者,切不可忽视史集二部。此课程后半期以思想史为主,间以经学史。此讲义主要参考近人书目有:皮锡瑞鹿门《经学历史》,章炳麟太炎《国学概论》《国学略说》《国故论衡》,钱穆宾四《国学概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中国文化史导论》《近三百年思想史》《朱子学提纲》,梁启超任公《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清代学术概论》,朱自清佩弦《经典常谈》,马浮一浮多篇讲义,汤用彤锡予《魏晋玄学论稿》,冯友兰芝生《中国哲学史新编》,常乃悳《中国思想小史》,劳思光《中国哲学史》,陈来《宋明理学》,许道勛、徐洪兴《经学志》等书,内容于各家观点有所取舍。此乃私人讲义,非学术着作,故以清晰扼要为的,非必要处,不特注明观点出处,有志者将来自可去阅国学概论2008-09-18-2-读先贤原典,不必以此为限。宾四先生于《国史大纲》绪论开宗明义,有如下之论:一,任何一国之民,凡略有知识者,皆应当对本国以往文化有所知。否则只能算是一个有知识的人,而不能算是一个有知识的国民。二,所谓对本国以往文化有所知,必须有一种对以往历史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否则只能算是知道了一些外国文化。三,所谓对其本国以往文化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至少不应该保持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至少不会感到我们现在站在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下的种种问题和弱点都推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的文化自我批判)。四,当相信每一个国家只有当其国民具备上述条件者越来越多,这个国家才有向前发展的希望。否则所谓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并不发生关系,换言之,这种改进,无异于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去年讲授中国文化概论时,愚曾引用此段,今不揣啰嗦,再引之,盖若无此等同情之心理,大可不必来听此课程,何故,听之无益也。梁任公世纪初有言:自今以往二十年中,吾不患外国学术思想之不输入,吾惟患本国学术思想之不发明……虽然,凡一国之立于天地,必有其所以立之特质。欲自善其国者,不可不于此特质焉,淬厉之而增长之。今日视之,梁任公此言不可不谓远见卓识,百年弹指而过,试问今日之中国,此特质可曾发扬乎?广大乎?横渠四句教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古人之胸怀也,而今之世,熙熙攘攘,名来利往,宁不愧于祖先乎?且吾中华文化并非简单知识之学,而乃义理之学,成德之学,大人之学也,故《说文》:敩,觉悟也。《广雅释沽》:学,效也。皆言学之本也。又,学问二字,常常连用。学问亦当与知识有别。知识从闻见得来,才能从气质生就,学问却要自心体验而后得,要变化气质而后成。学是自学,问是问人。自学是要自己证悟,如饮食之于飢饱,衣服之于寒暖,他人替代不得。问人,即是就人抉择,如迷者问路,病者求医,须是遇善知识。不然,亦有差了路头,误服毒药之害。孔子自居好学,又独称顔回好学(《论语·雍也》)。舜好问而好察迩言(《中庸》),所以为大智。由此言之,好学好问,皆为圣贤之事,未可轻易许人。《礼记·学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国学概论2008-09-18-3-学相长也。学、教本同源字。《说文》: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攴:小击也。爻子:放也,通仿。爻:爻也者,效天下之动也。又:《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摘录马一浮先生《读书法》于此:欲读书,必须调心,心气安定,自易领会。若以散心读书,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必不能入。以定心读书,事半功倍。随事察识,语语销归自性,然后读得一书自有一书之用,不是泛泛读过。须知读书即是穷理博文之一事,然必资于主敬,必赖于笃行。不然,则只是自欺欺人而已。《系辞》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故读书在于得意,得意乃可忘言。意者,即所诠之理也。读书而不穷理,譬犹买椟还珠,守此筌蹄,不得鱼兔,安有用处?禅家斥为“念言语汉”,俚语谓之“读死书”。此言读书而不穷理之过。记得许多名相,执得少分知解,便傲然自足,顿生狂见,自己无一毫受用,只是增长习气。《圆觉经》云:“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此是不治之证。故读书之法,第一要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切不可以成见读书,妄下雌黄,轻言取舍,如时人所言批评态度。钱宾四曰:“读书为学,不先融会大义,只向零碎处考释,则此路无极,将永远无到头之期。照此下去,尽可遍天下是读书人,而实际并无一真正读书人”南齐王僧虔《诫子书》曰:“往年有意于史,后复徙业就玄,犹未近仿佛。曼倩有云:‘谈何容易’,见诸玄,志为之逸,肠为之抽。专一书,转通数十家注,自少至老,手不释卷,尚未敢轻言。汝开《老子》卷头五尺许,未知辅嗣何所道,平叔何所言,马、郑何所异,《指例》何所明,而便盛挥麈尾,自呼谈士,此最险事,就如张衡思侔造化,郭象言类悬河,不自劳苦,何由至此?汝会未窥其题目,未辨其指归;六十四卦未知何名;庄子众篇何者内外;《八袠》所载凡有几家;四本之称以何为长。而终日欺人,人亦不受汝欺也。”据此文,可知当时玄言之盛,亦如今人之谈哲学、新学。后生承虚接响,腾其口说,骛名无实,其末流之弊有如是者。僧虔见处,犹滞知解,且彼自为玄家,无关儒行。然其言则深为警策,切中时人病痛,故引之以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国学概论2008-09-18-4-知也”之旨,慎勿以成见读书,轻言批评,此最为穷理之碍,切须诫绝也。朱子曰:读书须是虚心方得。圣贤说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着心.去秤停他。都使不得一豪杜撰。今人读书.多是心下先有个意思.却将圣贤言语来凑。有不合.便穿鉴之使合。如何能见得圣贤本意。读书非徒博文,又以蓄德,然后能尽其大。盖前言往行,古人心德之着见者也,畜之于己,则自心之德与之相应。所以言“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业者,即言行之发也。君子言而世为天下法,行而世为天下则,故乱德之言,非礼之行,必无取焉。书者何?前言往行之记录是也。庄子所谓“道术之裂为方术,各得一察焉以自好”。今言专门,则封域愈狭,执其一支,以议其全体,有见于别而无见于通,以是为博,其实则陋。故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拘于墟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束于教也”。守目录校雠之学而以通博自炫者,不可以语于蓄德也。清儒自干嘉以后,小学一变而为校勘,单辞碎义,犹比窥观。至目录一变而为版本,则唯考论椠刻之久近,行欵之异同,纸墨之优劣,岂徒玩物丧志,直类骨董市谈。此又旧习之弊,违于读书之道者也。朱子曰。入道之门。是将自身入那道理中去。渐渐相亲。与己为一。而今人道在这里。自家在外。元不相干。学者读书.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如克己复礼。如出门如见大宾等事。须就自家身上体覆.我实能克己复礼.主敬行恕否。件件如此.方有益。学须做自家底看,便见切己。今人读书,只要科举用;已及第,则为杂文用;其高者,则为古文用,皆做外面看。以上略明读书所以穷理,亦所以蓄德。料简世俗读书不得其道之弊,大概不出此数端。然则读书之道,毕竟如何始得?约而言之,亦有四门:一曰通而不局。二曰精而不杂。三曰密而不烦。四曰专而不固。局与杂为相违之失,烦与固为相似之失。执一而废他者,局也;多歧而无统者,杂也;语小而近琐者,烦也;滞迹而遗本者,固也。通则曲畅旁通而无门户之见;精则幽微洞彻而无肤廓之言;密则条理谨严而无疏略之病;专则宗趣明确而无泛滥之失。不局不杂,知类也;不烦不固,知要也。类者辨其流别,博之事也;要者综其指归,约之事也。读书之道尽于此矣。愚按: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信乎此言。国学概论2008-09-18-5-一楼:概论二楼:经三楼:易四楼:尚书五楼:诗乐九楼:礼十一楼:春秋经经字金文作,小篆作经。甲骨文无经字,亦无巠字。此二字首见于金文,即周代青铜器铭文,其意为“经维四方”,即经营之义。《说文》:“经,织也。从系,巠声”。段玉裁懋堂注曰:“织之纵丝谓之经,必先有经,而后有纬,是故三纲、五常、六艺谓之天地之常经”。《说文》另有“巠”字,收在“川”部,其解曰:“巠,水脉也。从川,在一下。一,地也”。经字或后起形声字,本义当与织布相关。《文心雕龙·情采》:“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章太炎以为古代无纸,以青丝绳贯竹简为之,故谓经。“经”者,今所谓线装书矣。六经本周代官书,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之。寻常之书,《论衡》谓之“短书”。汉人以为有经必有纬,故作纬书。经又与传对,“传”者,“专”之假借。《论语》“传不习乎”,《鲁论》作“专不习乎”。《说文》训“专”为“六寸簿”,簿即手版,古谓之忽,今作笏,以备忽忘。如《论语·卫灵公》子张问行,孔子回答之后,子张书诸绅。引申为书籍记事之称。专之得名,以其体短,有异于经。郑玄康成《论语序》云:“《春秋》二尺四寸,《孝经》一尺二寸,《论语》八寸”。传即专之简策,短于《论语》,所谓六寸者也。二尺四寸过大,习之不易,故又有“方”。《礼记·聘礼》:“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盖字少者书于方,字多者编简而书之。方,版牍也。古者师徒讲习,亦用方誊写。《尔雅》:“大版谓之业”。故曰肄业、受业、修业。《管子》云:“修业不息版”,“修业”云者,修习版上之所书也。竹简繁重,非别版书写,不宜肄习。故经实乃古代书籍之一类,并非孔子六经专有。孔子以前,固已有经,孔子之后群书,国学概论2008-09-18-6-亦可称为经。此备一说。按:此说当渊自清章学诚实斋“六经皆史”之论。又晚清今文经学以为,“经”只是孔子着作专称。皮鹿门《经学历史》曰:“孔子以前,不得有经”,“必以经为孔子作,始可以言经学;必知孔子作经以教万世之旨,始可以言经学。”愚按:章说似太泛,而今文经学则过狭,“经”之意义各朝各代本不尽同,当不必拘于一时一地之义,于历史长河中观其范围之变迁,及变迁背后之意义,似更为允妥。经之为物,实吾中华千年血脉之所系,筋骨之所贯,岂有不锤炼自家血脉筋骨,而去邻家求之借之者?且今日之世,首当明者,乃先圣先贤之一片苦心,微言大义,完善之人格,高标之理想。否则,皓首穷经,学富五车,到头做的一个两脚书橱,于人于己又何益也。纵观世界历史,文明屹然独立,源远流长,磅礴郁积者唯我中华也,深山大泽龙蛇生焉,北冥东海鲲鹏兴焉,此等宝山岂可空手而归,做不肖子孙,愧对先人乎。今先简述经部大体变迁。今人常曰十三经即:《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榖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然此目非自古如此也。孔子之时并无“六经”之说,称古代典籍为经,当始于战国。《管子·戒》:泽其四经。《荀子·劝学》“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