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新课标必修1第三章第3节唐山二中:曹兵桥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思路和过程板书设计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初中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常见的三种力之一,还是高考的热点。2.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摩擦力有了定性的了解,知道了二力平衡,还具备了初步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探究能力,而且也对控制变量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进一步学习摩擦力做好了准备。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其方向,知道最大静摩擦的概念。(2)知道滑动摩擦力及产生条件,会判断其方向。(3)知道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会用公式F=µFN计算其大小。2.过程与方法:(1)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实验操作能力;(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耐心的实验修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1)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2)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及计算公式。教学难点(1)相对运动方向及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确定。(2)静摩擦力的被动特征和大小范围。教法和学法:教法引导启发类比检测疑问学法预习讨论总结探究归纳教学思路知识主线:情感主线:一、新课引入:通过预习课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5分钟。1、下列关于三种摩擦力的应用图片中,分别对应了那种类型: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教学过程:2、请问运动、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有什么区别,根据你的理解,试结合下列各图中物体A给以分析(提示:从参考系角度分析):总结:(1)运动:参考系为地面;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参考系为与之接触的物体。(2)判定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法:假设接触面光滑。二、新课教学:1.静摩擦力。(1)产生条件(实验演示并总结—8分钟)思考1:手握塑料瓶,竖直方向静止,逐渐减小手握的力(弹力)直至握力为零,分析摩擦力和弹力关系。思考2:用竹筷子和塑料筷子夹起砝码,那种容易,为什么?(让两个学生比赛操作)总结静摩擦力产生条件:有弹力、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趋势。思考3:抽木板实验,有外力和没外力的两种情况下的静摩擦力的有无判定。(2)静摩擦力的作用点---1分钟:如图所示,静摩擦力的作用点---接触面上。(3)静摩擦力的作用方向---2分钟如图所示,静摩擦力的作用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且与接触面平行。(4)静摩擦力的大小和范围思考1:将手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往前推,但手和桌面间没有相对运动,逐渐增加手上的推力,直到手刚要滑动,手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怎样变化?(定性分析)思考2:实验演示,如图增大外界拉力F时,物体A的摩擦力怎样变化?(定量测量)----5分钟特例:最大静摩擦力:物体由相对静止到相对滑动时的静摩擦力,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将要滑动时的外力。总结:静摩擦力的大小(平衡时):f=F外,被动性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0≤f≤fmax2.滑动摩擦力对比以上处理静摩擦力的研究方法,试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作用点和作用方向,并举例说明。---3分钟(1)产生条件:有弹力、粗糙有相对运动趋势。(2)作用点:接触面上。(3)作用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且与接触面平行。练习:---2分钟如下图所示,试分析A物体相对地面的状态,相对B的运动方向和B给A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实验探究)---8分钟试根据以下所给实验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测力计、滑块、长木板、毛巾、钩码、玻璃板等.总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方法:(1)平衡时:f=F外(2)不平衡时:f=FN思考题:---2分钟同一物体再从相对静止到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和滑动摩擦的大小关系怎样?法1:生活经验法(日常生活中推重物的体验)。法2:视频演示。摩擦力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产生条件:弹力、粗糙、相对滑动大小:F=μFN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作用点:接触面上作用点:接触面上产生条件:弹力、粗糙、有相对运动趋势大小:0<F≤Fmax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板书设计:重量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至少要用40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少?反馈练习1:物体A质量为10kg,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在在压力F作用下,A静止在墙上,这时F=50N;如果F增大为100N,A还静止在墙上,在这两种情况下,A所受到的摩擦力如何变化?如果压力减小到20N,A在墙上开始沿墙面向下滑动,滑动过程中A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反馈练习2:反馈练习3:(1)受静摩擦力的物体是否一定静止?(2)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是否一定运动?(3)摩擦力方向是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方向,相对是物体相对于哪一个?要求:各小组根据以上实验,结合日常生活的事例进行分析讨论.课后作业:作业纸:针对性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