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保护、改造与再利用的模式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模式——功能转变模式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更新呈现如下10种状态:(1)综合型——首钢工业保护与更新,(2)设计型——北京时尚设计广场:旧厂房上演时装秀,(3)教育型——龙徽葡萄酒博物馆:酒文化教育基地,(4)引导型——京城百工坊:用大师打造品牌。(5)社区型——左右艺术区:文化让土地增值。(6)高新型——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一站式产业链,(7)艺术型——798艺术区:无心插柳柳成荫;(8)生产型——美术与设计产业园:边生产边发展;(9)公园型——综合设施产业园:边休憩边工作;(10)文化型——特色街区场所:宗教与活动相融合。(1)综合型——首钢工业保护与更新四、实例介绍——首钢工业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首钢的前身是北京石景山钢铁公司,建于1919年,是中国最早的重工业企业之一,地位举足轻重。解放后,首钢历史上创造了钢产量第一、拥有我国第一座氧气顶吹转炉、第一座自动化高炉、拥有第一台单机架冷轧板材等多个中国“第一”,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同时,首钢主厂区还是北京西部最大的工业区,是北京重要的经济支柱。首钢整体搬迁得到国务院的批复,2010年将生产全部退出北京。位于北京石景山区中部,中心城区西侧边缘,长安街西延线的端部。西南一侧沿永定河,与门城门头沟新城隔河相望。本次规划研究范围主要为首钢主厂区用地,其中包括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有限公司、北京锅炉厂等企业用地,总用地面积约8.56平方公里。首钢高炉之一图图首钢冷却塔首钢高炉之二图3分区整合1)整体性保留部分:长安街北部石景山、晾水池、炼铁厂、焦化厂等区域工业遗存最为集中,整体格局保存完整,历史脉络清晰,钢铁工业风貌特征明显。因此,建议对以上区域进行整体保护。保护原有历史格局和工业风貌特征,确保山水格局及重要保留建、构筑物的标志性。在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功能应该加以控制和引导,应以主题公园、公共文化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为主,设立各种门类的工业技术博物馆、厂史展示馆、企业纪念馆或专题博物馆等,同时还应强调生态恢复,并可大力开展工业遗产旅游。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引入一些文化创意产业及与首钢相关的展示、办公等功能。2)结构性保留:长安街以南地区,是50年代后期首钢扩建以后的发展区域,历史遗存较少,建议进行结构性的保护,保留由铁路线串接的生产流程中的重要建、构筑物及设施设备。在大型工业建筑再利用的同时,保留工业区的肌理。以工业旅游项目和旅游服务设施等为主和以公共服务设施和休闲服务会所等为主。3)发展新的使用功能,实现工业遗产高效合理的再利用:工业遗产旅游:首钢庞大的工业建筑群,雄伟的炼铁高炉,丰富的工业景观类型为它成为吸引人的工业遗产旅游胜地提供了雄厚的基础。文化艺术活动:首钢厂区内各种错综复杂而又井然有序的工业设备和生产设施形成了独特的空间构成形态,极富艺术感染力。在这样的空间环境中无疑会激发艺术创造的灵感,所以经过改造的厂区非常适合开展公共艺术文化活动。大众休闲活动:厂区内有极富特色的历史文化名胜、独具魅力的园林绿地和丰富有趣的众多场所,已经具备了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巨大潜力,同时还可以开展场地探险与旅游等特色活动丰富市民的生活。极限运动:神秘的气氛、荒凉的场景、人迹罕至给人异样的感受,成为热衷于城市探险的人们追逐的热点。厂区内尺度巨大的料仓、烟囱等设施稍加改造就可以成为攀岩运动的场地,空旷开敞的厂房适宜开展机动车极限运动、对场地要求不高的各种轮滑运动在这里可以找到最合适的前卫的气氛。首钢可以成为一个极限运动的乐园。规划方案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或技术价值的工业遗存予以保留,并根据价值的大小分级管理,包括强制保留物36项,建议保留物45项,共计保留物81项。其中36项强制保留建筑中28项原址原样保留,8项可移动的移入工业主题公园和城市景观绿化中;45项建议保留建筑也全部保留,其中34项原址保留,适当改造,7项与开发建设相结合保留局部构件与特征,另外还有4项可移动的移入工业主题公园和城市景观绿化内。首钢工业区改造启动区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安地建筑设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体】在首钢工业区东部地区划出部分用地作为工业区全面改造之前的启动区,西至古城南街,东至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有限公司西边界,南至莲石西路,北至体育场南路以及体育场南路以北的首钢权属用地,规划范围内总用地面积125.81公顷。首钢工业区改造启动区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美国KPF设计事务所(KohnPedersenFoxAssociatesP.C.)、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体】首钢工业区改造启动区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德国SBA公司(SBAGm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