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内支撑梁及冠梁拆除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一层地下车库,上部建筑只有通常使用的楼面通风楼梯采光等结构本工程基坑支护采用直径800的钻孔灌注桩作围护桩,直径500的水泥搅拌桩作止淤桩。围护桩顶做钢筋混凝土冠梁四周斜角内支撑,顶面标高正负零。内支撑由坑内内支撑系统的竖向立柱桩及钢柱支撑。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支撑梁底距地下室楼面净空为0.7米左右。支撑梁混凝土约1700m3。二、支撑梁及冠梁拆除的技术条件根据“先撑后拆”的设计院要求,要拆除支撑梁前,必须满足下述技术要求,方可开始拆除工作。1、主体结构全部浇捣完成,并经养护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2、主体结构与围护桩间的空隙,已用600厚C20素混凝土和回填土充填,形成连续的传力带。3、汽车坡道处对应的传力钢管满堂脚手架已设置完成;4、后浇带范围内的传力钢管满堂脚手架已全部设置。5,主体结构的满堂脚手架已经全部加固完毕三,拆除顺序及施工工艺;本工程支撑拆除顺序与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浇捣区块顺序相同,即从西北→西南→东北→东南(①区→④区)的次序进行。支撑设临时观测点→人员机械就位→先凿开斜向主撑梁两端与冠梁交接处→观察基坑变形情况→Ⓜ—Ⓢ、Ⓛ—Ⓢ、Ⓛ—Ⓓ、Ⓛ—Ⓐ轴拆混凝土支撑作业→冠梁拆除→清运破碎混凝土块。1、在支撑的拆除区内必须严格按支撑设计时已考虑的各种工况逐步进行,必须严格执行“先撑后拆”的原则。2、支撑及冠梁拆除时,按先拆联系梁,后拆主撑梁再拆除冠梁的方法,分段凿除,利用塔吊吊运等方法拆除水平内支撑。3、①区混凝土支撑拆除时,应从A—6轴开始由外向内逐步分条分段进行,不得从中间多处同时拆除作业。拆除速度以每天拆除2条纵向支撑为宜,对称拆除,防止支护结构因拆撑过快造成内力突变产生过大位移(此原则亦适用其他作业区)。1)拆撑及冠梁期间,项目部应提请基坑监测单位加强对围护体和周围建筑物的监测。2)支撑及冠梁拆除采用机械结合人工破障,钢筋、混凝土等碎块由塔吊吊至地面装车外运。5)为保护已浇楼面板混凝土质量,在拆除支撑及冠梁时,可由专人采用旧模板在梁的投影下衬垫,防止砸坏面层。6)对于已拆墙体及后浇带暴露钢筋部位,亦应以较坚韧的遮盖物进行保护。四、施工工期计划按①—④区施工顺序浇筑混凝土完成20天以上后(以砼试块报告为准)进行混凝土内撑及冠梁的拆除作业,每作业段计划用时2天。五、机械设备及劳动力、施工机械及工具;空压机6台炮头机2台氧焊切割器4把装载机2台,钢丝网兜2付手工凿10把大榔头10个小榔头20个2、劳动力投入拆除操作人员:15人。管理人员:3人六、安全施工措施1、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范、操作规程和本专项施工方案。2、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上岗,爬高必须系安全带。拆除作业时严禁人员位于支撑梁下。3、接受建设、监理及治安部门对现场质量、治安、环保等工作的管理和监督。4、保障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主电线路必须由专职电工负责。移动性用电设备必须用电缆供电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其他任何人不得随意推拉闸刀。5、现场照明灯具的架设高度要符合有关安全规程的要求,不低于2.5米。6、在拆除区域设置临时警戒线,并由专人负责看护,闲人不得进入。7、经常与监测单位联系,了解拆除内撑作业期间围护桩后土体水平位移及竖向立柱的竖向位移,基坑周边道路的沉降位移状况,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安全措施。七、文明施工措施1、进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胸卡和安全帽,严禁酒后进入现场。2、所有机械必须根据性能,分期分阶段定期检修、保养,并记录备案。机械运行设路基箱,保护好混凝土面层,运行过程防止压坏柱、墙、板插筋。3、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定机、定人、定岗位的“三定”制度,严格实行操作证制度,交接班制和奖罚制度。4、拆除的混凝土碎块及钢筋及时清运,确保拆撑现场工完场清,便于后续工序的开展。八、应急措施1、由于基坑施工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各种险情,为能及时排除险情确保安全,应采取如下应急措施: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监控小组,支撑及冠梁拆除过程中进行24h监控。监控内容包括:围护桩的水平位移,周边土体、道路变化,立柱沉降观测。现场若发现突变沉降应停止作业,有组织撤离人员及机械,防止事故的发生。拆离疏散应从安全梯道撤离。2)当围护桩位移超过预警值时,使用现场准备的砂袋压载,防止支护结构位移的发展。3)当支护结构的位移增大时,必要时可使用挖土机迅速回填反压,以阻止位移的进一步发展,并在位移较大处设置超前支护,待稳定后方可继续进行拆除施工。2、为了确保安全施工,针对假设出现的几种险情,制订如下应急措施:1)、围护桩滑移的应急措施根据监测信息,若发现围护桩位移超过警值勤,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⑴停止拆撑作业⑵位移较大并有发展趋势时,可在坑内和对称的另一边增设内撑,可用型钢或坚固的木料支撑。⑶桩间土防护采用钢丝网混凝土土护面。⑷在室内紧急垒堆砂袋或回填压载。2)周边道路或地下管线破坏的应急措施造成周边道路或地下管线破坏的直接原因就是围护结构位移或坑底土体隆起,因此其预防措施是:⑴加强施工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⑵对围护桩位移或土体隆起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方案。3)地表裂缝的应急措施⑴及时查明地表裂缝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阻止裂缝的发展。⑵及时用浓水泥浆灌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