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全球气压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课时•1.全球气压带的形成有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两种原因。•热力因素即温度因素,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热力型低压;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上升,则形成热力型高压。•动力因素即一定的作用力因素,如南北纬30°附近因空气“堆积”下沉形成高气压带,南北纬60°附近因南北气流辐合上升形成低气压带。•诱思探究•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由于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在地球上形成了“三圈环流”,你知道三圈环流是怎样形成的吗?【提示】根据下图分析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解读】(1)低纬环流•赤道及其两侧,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上升的暖空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在北纬30°附近上空,风向偏转成西风(图中箭头1),不能继续北进。从赤道源源不断流来的空气在这里不断地堆积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近地面,大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偏转成东北信风(图中箭头2)。东北信风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这样,便在赤道与北纬30°之间形成一个低纬环流圈。•(2)中纬与高纬环流•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流出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偏转成西南风(图中箭头3),称为盛行西风。极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极地高气压带,气流向南流出逐渐向右偏转为东北风(图中箭头5),称为极地东风。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上升气流,致使北纬60°附近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副热带和极地上空(图中箭头4和6),形成中纬与高纬环流。•南半球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所以环流方向与北半球不同。•2.在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地球表面形成了7个气压带,见下表:气压带分布成因特征气流影响气候极地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90°附近热力原因冷高压下沉冷干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南北纬60°附近动力原因冷低压上升温湿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30°附近动力原因热高压下沉干热赤道低气压带(1个)0°(赤道)附近热力原因热低压上升湿热•3.南、北半球的信风带是怎么形成的?•【答案】在北半球,近地面空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为东北风,形成东北信风带。•同理,在南半球形成东南信风带。•4.南北半球的西风带是怎么形成的?•【答案】北半球,在近地面,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更高纬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右偏成西南风,最终偏转成与纬线基本平行的西风,即盛行西风。•同理,在南半球形成西北风向的盛行西风。•5.极地东风带是怎么形成的?•【答案】北半球,从极地高气压带流向低纬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右偏成东北风,最后偏转为基本与纬线平行的绕极地流动的东风,即极地东风。•同理,南半球形成东南风向的极地东风。•6.全球6个风带的分布和属性,见下表:风带分布风向属性(影响气候)北半球南半球极地东风带(2个)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冷干中纬西风带(2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西南风西北风温湿低纬信风带(2个)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干燥•读下图,填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其中盛行上升气流的是__________。•(2)在气压带之间画出各风带的风向,并注明各风带的名称。•(3)极锋是由哪两个风带的气流交汇而成的?•(4)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B.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C.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D.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解析]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分布图如下图所示,依据题目要求逐一得出答案。•[答案](1)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B、D•(2)A—B间极地东风C—B间盛行西风C—D间东北信风•(3)极锋是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南北纬60°纬线附近相遇形成的锋面。•(4)BC•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是怎样引起的?有什么规律?•【提示】结合教材图进行分析,注意观察三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关系。中间图,太阳直射赤道,气压带和风带关于赤道对称分布。左图,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气压带和风带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全部移到北半球。右图,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气压带和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全部移到南半球。因此总结出规律: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答案】•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A.下沉干燥•B.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C.上升湿润•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2)图示月份,下列河流中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A.巴拉那河B.刚果河•C.湄公河D.莱茵河•[解析](1)南回归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2)从图中可看出气压带和风带南移,可推知为北半球的冬季。•[答案](1)A(2)C•(教材P52)活动1•1.左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气压带和风带都向北移;中间:太阳直射赤道,为春分或秋分;右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气压带和风带都向南移。•2.•下图上部是全球年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的一般情况,下部表示大气的运动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气压带看①处是____________,②处是____________。•(2)从近地面风带看③处是____________,④处是____________。•(3)气压带、风带是随____________的移动而移动的,图示气压带、风带位置大约出现在____________(节气)前后。•(4)从降水量来看,②处降水较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但对大陆____________岸而言,因受____________风与台风影响,降水也较丰富。•(5)地球上的气压带中,降水最多的是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的前三个小题是研究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问题,应该用所学的“大气环流图”作为解题的基本图形。当我们把“大气环流图”摆放的位置稍做调整(见图),思路就会豁然开朗。比较两图发现,考题的图形除了把圆形(球形)的地面“拉直”成水平的地面外,其他与课本的图形完全一样,这样就轻轻松松解出第(1)、(2)、(3)题。现重点讨论第(4)题。②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降水稀少,但在中纬大陆东岸,由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环流替代了三圈环流,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台风带来较丰沛的降水。第(4)题的难点在于学生要突破三圈环流的简单模式,明确海陆分布的影响使三圈环流复杂化了。•[答案](1)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2)东南信风带中纬西风带(3)太阳直射点春分、秋分(4)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东夏季(5)赤道低气压带空气对流运动强烈,空气中水汽含量多•[方法总结]各地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是地球上不同气压带、风带影响的结果,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往往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以及季风环流的变化有关。从本质上讲降水是水汽凝结的结果,而水汽凝结和空气的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空气上升(对流运动上升、锋面上暖空气被抬升、遇地形阻挡上升等),在上升过程中空气温度降低,水汽容易凝结,容易形成阴雨天气。低气压带和西风带因空气运动过程中温度降低,一般降水较多。其降水强度的大小一方面与空气上升运动的强度有关,另一方面与空气中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含量多少有关。赤道附近地区因空气中水•汽多,空气上升运动强烈,是全球降水最多的地区,而极地附近地区因受极地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再加上空气中水汽含量少,是全球降水最少的地区。因此,分析某地降水的多少及其变化,要和大气环流原理结合起来,要与大气运动状况、变化及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结合起来。•(08·广东地理)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近地面形成了风带和无风带(无盛行风地带)。全球无风带的分布范围是()•A.南北纬30°附近B.南北纬40°附近•C.南北纬60°附近D.南北纬80°附近•[解析]全球无风带主要分布在副热带地区,在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范围内,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水平运动微弱,属于无风带。•[答案]A•(08·江苏地理)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上述“某月”是()•A.1月B.4月•C.7月D.10月•(2)该月份甲地盛行()•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多雨B.低温少雨•C.温和多雨D.炎热干燥•[解析](1)读图可知,此时赤道低气压带移到赤道以北的地区,大约为20°N左右,所以为北半球的7月。(2)读图可知,甲地位于10°S左右,该地区该月份被东南信风控制,所以该月份盛行东南风。(3)乙地区位于30°N到40°N之间,且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所以该地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该月份该地区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答案](1)C(2)A(3)D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