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高考答题模式类析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第二种模式:分析全诗情感型第三种模式:分析技巧型第四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第五种模式:分析人物形象型第六种模式:对比鉴赏型一、分析意境型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1、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2、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3、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二、分析全诗情感性第二种模式分析全诗情感、主旨型•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答题步骤:•(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什么情感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答: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象的画面,(步骤二)来表现“思家”的。(步骤三题目已经说明情感)(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答题示例二:南柯子王炎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chéng]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山冥:的水气很重,山色昏暗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三、分析技巧型第三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注】①驼褐: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四、分析语言特色①解说语言的表层含义②分析语言的深层含义A.炼字型B.一词领全诗型C.分析语言特色A.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B.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答题示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C.分析语言特色•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慷慨悲凉•……)•(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五、分析人物形象型第五种模式分析人物形象型•一般提问: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答案步骤:(1)概括形象特点;(特点如:不慕权贵、忧国忧民、寄情山水等,身份如:英雄、游子、思妇、隐者等)(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表达技巧)(3)指出形象的意义。(情感、作用)答题示例:玉阶怨谢眺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注释]玉阶怨:属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从所存歌辞看,主要是写宫怨的。谢眺的《玉阶怨》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参考答案示例:本诗刻画了一个思妇形象.萤虫飞回休息,说明夜已经很深了,主人公借着缝制衣服来打发时光,表现对爱人的思念.诗人借思妇这样一个形象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鉴赏人物形象常用到的重要词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常见艺术形象(人)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乐耕田园的隐者形象。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赴死的形象。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8.批评时政、愤世嫉俗的形象。9.爱恨情长的形象。六、对比鉴赏型A.有明确提示的比较B.无明确提示的比较A.有明确提示的比较•(一)不同诗歌同一意象比较•(二)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三)不同诗歌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的比较28(一)不同诗歌同一意象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注】①凤城:京城。(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参考答案】: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29解题要领:1、积累传统意象的寓意(大雁南飞——思乡、盼归)2、仔细捕捉关键词语(送、望,流尽年光)3、善于联想类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逝者如斯,不舍昼夜”)30(二)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对比问题: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渴望建功立业、抗金报国壮志未酬31参考答案: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a、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32解题要领:1、要熟悉课本诗句,并能准确鉴赏。2、了解作者生平,熟悉作者思想,结合全诗的感情基调分析。3、恰当使用思想感情鉴赏术语。4、分层或分句分析,先找同再找异33(三)不同诗歌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的比较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魏野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对比问题:这两首诗都以《寻隐者不遇》为题,意境、主题也相似,都是写寻隐者终未得遇。请从形式、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二诗的不同之处。34参考答案:形式:贾诗为五言绝句;魏诗为七言绝句。贾诗为问答体,以答为主;魏诗为自问自答。内容:贾诗有目标可见,特意寻访,童子知其去向,“只在此山中”;魏诗中所寻者无具体行踪,“采芝何处未归来”。贾诗主要是对话,通过对话体现诗意;魏诗写景抒情都有。表现手法:贾诗寓问于答,虚实相生,含蓄简练;贾诗景略情在,情中见景。魏诗自问自答,透露出怅然若失的感情;描写以白描为主,青松、白云构成鲜明的艺术形象。351、立足诗歌本身,理解诗歌具体的内容。2、理解表达技巧的具体运用,并注意区分。3、熟悉常用感情基调用语,结合全诗,把握两诗不同的感情基调。解题要领:A.有明确提示的比较一般提问:对两首诗或词进行内容与主题、方法等方面的对比;也有与学过的课文诗句的对比。变式提问:请说出两首诗词在某方面的相同点或不同点。答题步骤:1、确认问题的角度或找出相关的比较点。2、结合原诗中具体语句分别进行分析,分条做答。37无明确提示的比较•一般提问:对两首诗或词进行内容与主题、方法等方面的对比;也有与学过的课文诗句的对比。•变式提问:请说出两首诗词在某方面的相同点或不同点。•答题步骤:1、确认问题的角度或找出相关的比较点。2、结合原诗中具体语句分别进行分析,分条做答。3806(重庆卷)13.阅读……(6分)新雷张维屏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造物无言却有情,浩荡离愁白日斜,每于寒尽觉春生。吟鞭东指即天涯。千红万紫安排著,落红不是无情物,只待新雷第一声。化作春泥更护花。(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4分)前者寄托了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寄托了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391、问答型:认真审题,做到“问什么,写什么;有什么,给什么”。2、综述型:一般可用“总——分——总”式。(1)概括特色(一个判断用以表明观点)(2)扣住要求,结合诗句分析阐述,证明观点。(3)揭示这样写的好处。`3、对比型:(1)通过研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