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第一部分讨伐弑君者陈成子弑(shì)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陈成子:即陈恒,齐国大夫,又叫田成子。他以大斗借出,小斗收进的方法受到百姓拥护。公元前481年(孔子71岁),他杀死齐简公,夺取了政权。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参考答案:“沐浴而朝”体现了孔子对这件事的重视。“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意味。反复申说“不敢不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春秋之法:弑君之贼,人得而讨之。陈成子杀死齐简公,这在孔子看来真是“不可忍”的事情。尽管他已经退官家居了,但他还是郑重其事地把此事告诉了鲁哀公,当然这违背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戒律。但也表现了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定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分析】春秋末期,由于公室衰微而私室强大,在权利的斗争中弑君的行为时有发生,这其中有公室成员篡位而弑君,卿大夫或国君近侍等与国君有仇而弑君。弑君活动最频繁的诸侯国当属晋、齐,而齐国的弑君事件则相对集中于齐桓公诸子争立时期和陈氏最后夺权的时期。孔子可谓是执着,在明知希望不大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自己的做法。即便是遭到拒绝,仍然坚持不放弃。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不仅是对事情的坚持,更是一种自我的心理暗示,是一种问心无愧的顽强,其实这种精神除了表现在对于弑君者的讨伐问题上,还表现在对待当时的社会问题上,即“仕”与“隐”的问题上。第二部分“仕”与“隐”的论争公元前489年(孔子63岁),孔子在陈,吴伐陈,楚来救,陈国大乱。孔子离陈过蔡地去负函,在陈蔡间被困,绝食七日,弟子饥馁皆病,孔子依然讲诵、弦歌不止。孔子在路上连续遇到当时的一些隐者如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和楚狂接舆等,他们对孔子积极用世的态度不以为然。孔子此时与47岁时坚持“无道则隐”的主张已有所改变,社会责任感更趋强烈,世无道,所以要去改变,是积极入世的情怀。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此时孔子的政治原则更为坚定,胸怀已更为旷达。楚狂接舆(yú)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1、接舆为什么以“凤”比孔子?凤有道则现,无道则隐,接舆借此讥讽孔子不知隐,为德衰也。“来者犹可追”是劝孔子如今还来得及隐去。其实孔子自己也认为应“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2、接舆为什么不想与孔子谈?接舆其实是一个隐者,与孔子人生态度截然不同,道不同不相与谋,他不愿与孔子交谈,他又想劝孔子隐去,但也不会想急迫改变什么,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相关链接(1)公元前505年6月(孔子47岁),鲁国季孙意如卒,其家臣阳虎囚其子季孙斯而专鲁政。阳虎欲见孔子,孔子不见。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口头答应,但终不仕。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充分体现了他的“无道则隐”的主张。(2)古代佯狂者,有把身体涂上漆,假装麻风病患者的,也有披头散发或把头发剃光好像犯人的。接舆即如此。(3)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长沮(jū)、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bì)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yōu)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wǔ)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yù)而谁与(yù)?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评析】这是孔子自楚返蔡,叫子路去问路,却遭到一顿奚落,长沮、桀溺甚至想瓦解孔子的队伍,叫子路跟他们去避世。[探究]长沮的回答是什么意思?嘲讽孔子周游列国,忙于求仕,应该很熟悉道路情况。[探究]桀溺的回答是什么意思?现在世道动乱,政治黑暗,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你不应该再追随孔子,而应该追随那些隐士还不如像我一们,忘记了时代,忘记了世界,。(其实时代是逃避不了的),只种我的田。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辞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两位隐士通过孔子弟子子路诘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天下都无道成这样了,谁能改变得了呢?孔子答:“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天下有道,我又何必改变它呢?在接下一节里,心直多勇的子路更是明确提出一个思想——不仕无义。“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也。”子路的意思是,天下无道,是谁都知道的事。但是,我们应该积极的去面对它、改变现状。这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道义。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的转型时期,也可以说是一个乱世。许多知识分子知道时代不可挽回,不做所谓的“中流砥柱”。他们对孔子很了解,孔子也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很想同他们沟通交流,“欲与之言”。据记载,接舆是楚国的隐士,因为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表示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屈原《涉江》里“接舆髡(kūn)首兮,桑扈(hù)臝(luǒ)行”一句中提到的接舆就是他。另类的的佯狂与其说是对统治者的失望、厌恶和反抗,不如说是对自己心灵救世的责任感进行的挣扎与逃避。看到衰落,该怎么办呢?接舆是矛盾的。他首先想到要担负起拯救文化的道义和责任,这和孔子的思想作为也不谋而合。他认识到,旧文化衰落成这样,怕是已经无可挽回了:算了吧,算了吧,如今的政治混乱黑暗,推销文化礼仪出力不讨好,有着很大的危险,还是不干这营生,安安生生佯狂避世安全自在。孔子与这些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都忧国忧民,只是做法两样。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sì)之,见(xiàn)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如何理解“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是对孔子一味周游求仕,不事生产的讽刺。1、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丈人为什么这样回答子路?因为在丈人看来,孔子这些人,不爱劳动爱做官,跟自己不是一路人,所以语含讥讽。2、丈人这样回答子路,为什么子路还要“拱而立”?古人以垂手为倨,拱手为敬。子路以礼表示对丈人的尊敬,因此又赢得了丈人的礼待。3、荷蓧丈人留子路住在他家,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有何用意?这是有用意的,是向子路展示田园生活的宁静、安闲、团聚。实际上也向子路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即清静无为,隐居避安。【评析】子路寻师,路遇丈人,丈人却说“孰为夫子”,态度甚倨,然而子路却是以礼相待,最终丈人留宿子路。接下来子路的一番言语实际上体现了孔子的意图。依孔子之见,无论长沮、桀溺的避世还是丈人的隐居都是不合于义,且乱大伦。所谓大伦就是君臣之义。而丈人使二子见子路,也是明知长幼之节不可废,子路由此导出长幼之节尚不可废,更何况于君臣之义呢!而孔子出仕就是为了行君臣之义,虽其道不行也不可废其义,尽到一个士大夫的职责,也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奉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所以,荷蓧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说:“不仕无义”。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孔子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积极的。1.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都不赞同孔子的哪一种处世态度?知其不可为而为之。2.他们对待孔子的态度各有什么不同?敬佩其为人,反对其做法。为他惋惜故意刁难,试图瓦解其队伍。批评他看不清形势挖苦鄙视,善待其弟子。批评他不务实。2、你是怎样看待“隐”与“仕”的?赞成仕的观点。①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②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奉献和牺牲的精神。③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看似“不可为”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姿态对待,问题永远存在,“为之”才有希望。赞成隐的观点。①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必须正视的现实,不能自欺欺人。②修身养性、保存实力,这在乱世之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为什么借一个守城门的人说孔子是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通过一个普通人对孔子的评价,可见孔子当时的真实形象,一个孜孜不倦的执着者;也可见孔子当时在百姓中的影响,有充满敬意的,也有不理解的。也有人认为晨门也是个隐者,高人,晨门的问话中也暗示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不为”的态度,他并不主张孔子的做法。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nàn)矣。”[探究]荷蒉者的处世主张是什么?做事不要太固执,要通达权变,洁身自好。[探究]面对世人的反应,孔子内心会是怎样的感受?失意,无奈,悲凉。1.根据文中人物的话语,你推断这位荷蒉者是个什么人?能从孔子的磬声中听懂孔子的心声,从他话中表示的处世态度,可见这是个高人,隐者,主张对待世事应安时而处顺,不过分强求。2.荷蒉者说“深则厉,浅则揭”,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含义?隐者告诉孔子涉世如涉水,当知其深浅,处世应通达权变,不必为没有人理解自己而想不通。3.孔子在听了荷蒉之人的点评之后,为什么说“果哉!未之难矣”?荷蒉之人在某种意义上是孔子的知音,孔子击磬,将自己的心声寄托于磬声,而荷蒉之人能听其声而察其意,虽有指责之意,却是中肯之言,不虚妄,不嫉妒,以一种平和中正的态度揭开了孔子心中的殷忧。所以无论从态度上还是从语言的切中度上都无法驳斥,是故孔子才发出此言。第三部分孔子的自我总结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1)凤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传说凤鸟在舜和周文王时代都出现过,它的出现象征着“圣王”将要出世。(2)河不出图:传说在上古伏羲氏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背负八卦图而出。它的出现也象征着“圣王”将要出世。(3)已矣:“已”,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评析】孔子为了恢复礼制而辛苦奔波了一生。到了晚年,他看到周礼的恢复似乎已经成为泡影,于是发出了以上的哀叹。本课中,孔子与诸隐士的处世态度有何异同。答:在对社会现实状况的评判上,孔子与各位隐士观点是一致的。孔子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认为所处的是个“无道”的社会。而其他隐士更是认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面对改革社会现实的前景孔子与各位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