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复习大纲第一部分必背考点第一章总论1、会计起源于人类的早期生产实践。2、传统的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主要对外的财务会计,主要对内的管理会计3、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4、货币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还有实物量度与劳动量度5、财务会计的工作目标是通过编制财务报告借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6、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会计的其他职能有会计预测、会计控制、会计决策、会计评价。7、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会计核算的基本特点包括:第一,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第二,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8、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是:①确认②计量③记录④报告。9、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有:①设置会计科目和帐户②复式记帐③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④登记帐簿⑤成本计算⑥财产清查⑦编制会计报表。其中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起始环节,登记帐簿是中心环节,编制会计报表是最终环节10、会计监督职能是指在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的审查。11、会计监督的其特点是:第一,主要通过价值指标来进行;第二,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后监督,事中监督及事前监督;第三,会计监督的依据包括合法性及合理性两个方面。12、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13、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核算监督的具体内容,也叫资金运动,也叫用货币表示的经济活动14、资金运动包括:①资金投入:所有者投入和债权人投入②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包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购材料、提折旧、发工资、销售等等③资金退出:偿还负债、上缴税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15、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①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②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③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④资本的增减;⑤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⑥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预算、方案、计划合同不属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6、款项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包括银行本票存款、银行汇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外埠存款、存出投资款。17、有价证券包括股票、基金、债券,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18、财物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固定资产。19、债权包括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债务包括借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20、资本是指投入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中的资本溢价、股本溢价)21、支出是指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以内、以外的支出,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22、财务成果是指经营活动的结果包括盈利或亏损,具体是指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23、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出的合理假设。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24、会计主体是指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是从空间上限定了会计核算的对象范围。25、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对等的概念。一般而言,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26、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破产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持续经营只是一个假定,因为任何企业在经营中都存在破产、清算等不能持续经营的可能性或风险。27、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28、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记录、核算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29、在我国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帐的本位币,但向外编送财务报告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30、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的含义是: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31、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请注意:实质重于形势原则的举例(融资租入)。谨慎性原则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还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得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如果企业任意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就属于滥用谨慎性,将被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进行处理。第二章会计科目和账户1、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2、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其特点有: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②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③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3、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其特点:①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承担的现实2义务。②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③能够用货币确切计量或合理估计的经济责任,一般有确切的受款人和偿付期限。4、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剩余权益,其金额为资产减负债后的余额。资产减负债的余额为净资产。5、所有者权益按构成不同可以分为: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称为留存收益。6、但必须注意,所有者权益与企业特定的具体的资产无直接关系,它并不与企业任何具体的对应关系。7、、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按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为主营业务收入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收入。收入是从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产生,它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但并非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都是企业的收入。(注意P35的例:投资)。8、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按其经济用途不同,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产品的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和财务费用。9、费用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最终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减少。但并非所有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都意味着企业发生了了费用。(P36的举例:抽回投资)。费用与成本的区别: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而与生产哪一种产品无关;成本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相联系.而不论发生在哪个会计期间.10、利润的实现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而亏损的发生则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减收益)—投资损失(减收益)。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没利得;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非流动资产净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11、会计计量主要由计量单位计量属性两个方面构成。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①历史成本;②重置成本;③可变现净值;④现值;⑤公允价值。12、盘盈固定资产采用重置成本、购置固定资产采用历史成本、存货计价采用可变现净值、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13、收入的表现形式:收入一般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费用一般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14、利润的表现形式:一方面表现为资产的净增加或负债的净减少,另一方面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亏损的发生,一方面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净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15、会计科目是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16、会计科目按提供和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按反映经济内容的性质即按其反映的会计要素不同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17、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之间的关系是:明细科目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它是反映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会计科目。总分类科目由财政部统一制定,而明细科目除会计制度规定的以外,企业可以根据经济管理的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设置。18、在会计科目表中,每个会计科目都有确定的号码,会计科目的第一位数代表会计要素的类别。19、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是:合法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20、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应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账户以会计科目作为它的名称,同时账户又具有一定的格式(即结构),而会计科目没有格式。21、账户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不同分类,可以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两类;按经济内容分类,可以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22、账户的基本结构具体包括帐户名称、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帐凭证编号、经济业务的摘要、增减金额、余额。23、账户的那一方纪录增加,那一方记录减少,则取决于帐户的性质和经济业务的类型。24、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通常分为左右两方,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25、账户应具备的内容有:①帐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②日期和摘要,③增加方和减少方的金额及余额,④凭证号数。16、通过账户记录的金额可以提供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额和期末余额四个会计核算指标。四个金额之间的关系式是: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称为四个金额要素。13、账户与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是:联系及区别:联系:两者都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的分类,一个是项目,名称,一个是载体,方法,两者反映的内容是一致的,性质相同.没有会计科目,会计帐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会计帐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区别:会计科目只能界定经济业务发生变化所涉及的项目,但并不能对其加以记录,即没有结构和格式,而会计帐户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变化及结果的载体,因此,是有结构和格式的.第三章复式记账法1、企业千变化的经济业务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①某个会计要素内部两个项目一增一减(取钱),会计等式保持恒等;②会计等式左右两边的两个要素项目同时增加(贷款),会计等式保持恒等;③会计等式左右两边的两个要素项目同时减少(还贷),会计等式保持恒等;④会计等式右边的两个要素项目一增一减(借款转投资),会计等式保持恒等(注意每一种都要会举例)。2、会计等最基本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它实际上反映了企业资金的相对静止状态,故也称为静态会计等式。它3是会计的最基本等式,也是复式记账法、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会计的第二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它实际上反映了企业资金的绝对运动状态,故也称为动态会计等式3、记账方法按记账的方式不同,一般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帐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其特点是:①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帐户中相互联系的进行分类纪录;②记录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4、世界上各国广泛使用的记账方法是复式记账法,我国于1993年7月1日起,所有企业统一采用借贷记账法。5、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6、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7、资产类账户的结构:资产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