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开发区柠檬树居家养老科技发展公司柠檬树:肖国忠视频观看富贵病、甜蜜的杀手糖尿病的流行现状据WHO2003年报道,全球已确诊糖尿病(DM)1.94亿人,预测2025年增至3亿人以上。2005年我国DM约4000万人,成人患病率达3.21%,40岁以上DM为7.1%。糖耐量受损(IGT)为8.4%,并逐渐增多,糖尿病目前总的状况(不论是国内和国外),可简单概括为“三高三低”:即患病率高、并发症和致残率高,费用高;认知率低,诊断率低,控制率低。糖尿病已成为我国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概述糖尿病分类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并发症预防保健治疗糖尿病定义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两者同时存在,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作用缺陷或二者同时存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高糖升高为特征各种器官并发症全身性IDFDiabetesAltas,4thedition.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2009糖尿病分类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重点)3妊娠糖尿病4其它糖尿病:肝源性糖尿病等。以一型和二型为主要讲解病因和发病机制•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公认糖尿病不是唯一病因所致的单一疾病,而是复合病因的综合症,与遗传、环境因素等有关。•大部分病例为多基因遗传病。•一、1型糖尿病•由于β细胞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1)遗传易感性•(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免疫紊乱HLA基因-DR3和DR4病毒感染(柯萨奇)某些食物、化学制剂胰岛B细胞免疫性损害GAD、ICA、IAA等(+)1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进行性广泛破坏达90%以上至完全丧失1型糖尿病•二、2型糖尿病•以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和伴胰岛素抵抗为主要致病机制。(1型)更强的遗传易感性(2)致病因素(环境因素)1)肥胖是2型糖尿病重要诱发因素之一;2)生活方式改变、感染、多饮、妊娠和分娩。中医小结: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美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临床表现(糖代谢异常)(1)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2)软弱、乏力;(3)皮肤瘙痒;(4)餐后反应性低血糖;(5)视物模糊。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出现以下症状也要警惕糖尿病:皮肤反复长疖痈、伤口不愈合、男性不明原因性功能减退、下肢麻木、尿中有蛋白常见的不典型表现搔痒视物不清饥饿疲倦皮肤干燥并发症•1)急性并发症:•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乳酸性酸中毒。•2)慢性并发症:•脑血管病、心血管病、下肢血管病,糖尿病足•肾脏病,眼底病:双目失明•感觉神经:疼痛、麻木、过敏;•运动神经:运动障碍,病变累及全身。糖尿病的危害多食神经系统足眼睛肾脏血管系统心脏脑血管糖尿病危及全身多个脏器!尿毒症失明下肢血管心、脑血管17倍25倍5-10倍3倍眼的其他病变黄斑病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糖尿病与牙齿病变糖尿病与痈糖尿病合并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皮肤脂肪瘤治疗预防糖尿病的五套马车1、教育及心理疗法2、饮食疗法。3、运动疗法。4、药物疗法。5、糖尿病监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只要正确、有效地治疗,血糖达标了,就能明显延缓或减少并发症正确认识疾病客观接受病情,立即治疗,树立起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树立信心要用乐观主义精神与糖尿病作斗争;战略上蔑视,战术上重视保持乐观的心态如何成就健康心理?平时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将饮食、运动、监测融入日常生活缓解心理压力的小窍门:深呼吸,体育锻炼,音乐疗法,转移注意力等参加正规的糖尿病教育活动,如社区健康大讲堂、社区活动等饮食控制—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饮食治疗摄入食物热量要适当;平衡膳食:主食占50-60%,脂肪30%,蛋白质10-20%;食物要多样化多饮水,少喝酒坚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烹饪方法清淡化烹调方法:蒸、煮、炒、溜、焖油盐少放点儿,口味清淡点儿每日吃盐最好不超过6克油炸油腻食品不适合您油脂类25克(0.5两)奶类及奶制品100克(2两)豆类及豆制品50克(1两)畜禽肉类50-100克(1两至2两)鱼虾类50克(1两)蛋类25-50克(0.5两至1两)蔬菜类400-500克(8两至1斤)水果类100-200克(2两至4两)谷类300-500克(6两至1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中国营养学会31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既粮食、肉类、蔬菜、果品等有主有从,以清淡为主,少食辛辣肥腻之品。糖尿病饮食口诀牢记:先菜后饭,血糖减半,先饭后菜,血糖翻番;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饮食控制的注意事项定时定量定餐,并且一定要与注射胰岛素,服用口服降糖药的时间配合好饮食量,劳动强度,用药量三者间的关系要相对平衡,灵活调节根据个人情况将每日饮食量分多次食用,有利于控制餐后高血糖糖尿病饮食控制应长期坚持,终生坚持运动调节运动的好处:增强心、肺功能降脂、降压、降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运动积极性运动调节—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老年人可以选用运动强度轻的运动方式,最常用的运动方式为散步中青年人应以中等强度的运动方式为主,也可选择运动强度较重的运动方式运动应该循序渐进,运动量应由小到大正确认识运动与体力劳动的关系持之以恒,防止意外伤害口服降糖药的种类1、促泌剂类磺脲类(格列齐特(Gliclazide,达美康)非磺脲类(如诺和龙)双胍类(二甲双胍)2、胰岛素增敏剂(比格列酮)3、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糖尿病监测血糖:每月至少一次,至少包括餐后2h。糖化血红蛋白:每2个月1次。体重:初诊必查,此后每3个月至少1次。尿常规/血压:初诊必查,此后即使正常,每3个月至少1次。血脂/血粘:每年至少1次,异常者3个月1次。肝功、肾功、心电图、眼底:根据病情。血糖监测,全方位监控其他指标•血压•血脂•视力、眼底•心电图•肝、肾功能•足背动脉波动、神经病变自我血糖监测的时间点空腹餐前(午餐和晚餐前)餐后2小时(早、午、晚)睡前夜间有低血糖症状时剧烈运动前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最常用的时间点*毛细血管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全方位监测指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项目控制目标血糖(mmol/L)*空腹3.9~6.1非空腹≤10.0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血压(mmHg)130/8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男性1.0女性1.3三酰甘油(mmol/L)1.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未合并冠心病2.6合并冠心病2.07体重指数(BMI,kg/m2)24尿白蛋白/肌酐比值(mg/mmol)男性2.5女性3.5或:尿白蛋白排泄率20μg/min主动有氧活动(分钟/周)≥1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