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介绍欣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国之瑰宝——京剧同光十三绝晚清·沈蓉圃绘此画原为梅兰芳先生珍藏,梅先生仙世后,梅先生家人将这幅画捐给了国家。《同光十三绝》,画的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都是名噪一时的艺人。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1]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它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分布地以北京中心,遍及中国。京剧的表现手法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京剧有唱,有舞,有对白,有武打,有各种象征性的动作,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艺术。京剧的行当丑净旦生京剧的行当之一生一般指剧中扮演男子的演员,其中可以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武生:武生,就是擅长武艺的角色。武生分成两大类,一种叫长靠武生,一种叫短打武生。长靠武生都身穿着靠,头戴着盔,穿着厚底靴子,一般都是用长柄武器。短打武生是穿短衣裤,用短兵器。在武生行当里,还有一种不说话的,专门翻跟头或以跌扑为主的叫翻扑武生,内行叫做撇子武生。老生:指中老年男子,在京剧中多扮演正直刚毅的人物形象,其所戴胡须跟人物的年龄有关。中年男子戴黑色胡须,老年男子戴白色胡须。小生:与老生相对的应的是小生,在京剧中指青少年男子角色,演唱风格华美而明亮。例如京剧《白蛇传》中的许仙。京剧的行当之二旦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龄、性格又可细分为许多行当,如“正旦”,“花旦”、“武旦”、“老旦”正旦:又称“青衣”,饰演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她们的表演庄重,秀雅,唱腔旋律优美。花旦:多扮演天真活泼的青衣妇女。在表演上注重做工和念白,例如京剧《红娘》中的红娘。武旦:相当于生行中的武生,扮演的是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她们多在剧中扮演女侠、女将等。她们的表演往往伴随着热闹的锣鼓点,烘托场上气氛。老旦:指在剧中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行当。为突出老年人的特点,走路迈一种沉稳的横八字步,服装色调为色彩偏暗的秋香色、墨绿色。如《穆桂英挂帅》中的佘太君。京剧行当之三净在京剧中,净角是舞台上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物类型,脸部化妆最为丰富彩。净因面部化妆要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所以又俗称大花脸。京剧行当之四丑京剧中的“丑”角演员又称为“小花脸”。“丑”行的化妆虽与大花脸有点相象,可是他的表演风格却完全不同,有点像夸张的漫画。丑角的出场常会带来满堂的笑声。丑角又分为文丑和武丑。文丑文丑经常扮演狱卒、酒保、更夫、老兵等。武丑武丑扮演的经常是一些机警风趣、武艺高超的人物,象绿林好汉、侠盗小偷等等。不管文丑或武丑,在剧中都是幽默、滑稽的喜剧人物,也并不都是反派。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旬慧生四大名旦四大名旦简介梅兰芳:(1894—1961)京剧“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他以嗓音圆润、唱腔柔婉、身段优美、表情细致,享誉全国。程砚秋:(1904—1958)他以婉转而刚健的唱腔,精美的水袖和步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世称“程派”。荀慧生(1899—1968):唱腔低回婉转,做工细腻活泼,善塑造天真烂漫,性情温柔的妇女形象,世称”荀派“。尚小云(1899—1976):他的唱腔奔放挺拔、表演刚健婀娜,世称“尚派”。一代大师梅兰芳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一1961年8月8日),男,京剧大师,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演员,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1],北京人,祖籍江苏泰州。在西方人的眼中,梅兰芳就是京剧的代名词,他的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有《游园惊梦》、《断桥》等。所著论文编为《梅兰芳文集》,演出剧目编为《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1919-1935年梅兰芳的海外京剧演出消除了当时西方对中国戏剧甚至中国人的偏见,促进了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增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国京剧这一东方艺术奇葩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大放光彩。《苏三起解》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内(好)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言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人言洛阳花似锦,偏奴行来不是春。低头离了洪洞县境。[1一是创作人才匮乏。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京剧院团,虽然已建立起一支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表演人才队伍,但是,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方面的创作人才,却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二是缺乏固定的演出场所。目前还有2个省级院团没有专门剧场,地市级院团大多数缺乏固定的演出场所三是经费投入仍然不足。大多数省级京剧院团经费投入仍属差额拨款,一般只有60%左右,只能解决基本工资,院团用于艺术生产、设备更新以及人才培训等经费极度匮乏。四是工资和演出收入偏低。除京、津、沪和少数京剧院团外,大都收入较低,有的演职员甚至单场演出收入只有10元。五是市场营销能力仍然较差。虽然一些院团已经打开了一定的市场,但大多数院团演出场次和演出收入仍然不高京剧发展面临的问题建议对策(一)继续实施好《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把各项内容落到实处,同时推动地方政府制定与中央相配套的政策与措施,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二)推动艺术院校和京剧院团以各种方式培养编剧、导演、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不同专业的青少年人才,推动各地规划、实施各种形式的各类人才培训,特别是优秀艺术家带徒方式的传、帮、带,大力培养和造就新一代京剧尖子人才,并在创作演出中锻炼培养各类优秀青年人才。(三)推动京剧院团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推动艺术创新,建立保留剧目上演制度;同时加强政府扶持,鼓励院团积极进行公益性演出。(四)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建立起政府交流、商业演出、政府交流与商演结合等多种模式共存的对外交流体系,创造更多机会,鼓励院团“走出去”。(五)对国家级重点京剧院团进行第二轮评估。建议在2010年《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首轮实施周期结束后,进行第二轮国家重点京剧院团评估,在重视硬件评估基础上,把评估重点放在优秀人才和保留剧目积累上,全面激发京剧院团的自身活力,促进京剧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京剧的传承陈凯歌李玉刚流行音乐的京剧元素郑源《寒江雪》陶喆《苏三说》王力宏《在梅边》《花田错》《盖世英雄》tank《三国恋》《独唱情歌》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