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伤逝》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伤逝鲁迅伤逝•一、鲁迅简介•二、鲁迅与中国现代小说•三、《伤逝》—凄美的爱情悲剧一、鲁迅简介•鲁迅(1881.9.25-1936.10.19)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里。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考取留日官费生,赴日本进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1904年,入仙台医科专门学校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鲁迅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进行了大量的小说创作.•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场面非常壮观。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莎士比亚说:“一个人的临终遗言,就像深沉的音乐,有一种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一、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殓、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如果不,那就真是糊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鲁迅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与文学家•从小就受了传统文化(包括儒家的正统文化,以及佛、道、墨、法等非正统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熏陶。以后在南京求学(1898—1902年)及日本留学(1902—1909)期间,又广泛接触了西方文化,在经历了从上世纪末开始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巨大变迁以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思想。鲁迅作品•从1907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笔耕一生,留下了大量著述。•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书信集:《两地书》•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评价•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现代知识分子。鲁迅极富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文学创作,则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开拓了广阔天地。•几乎所有的中国现代作家都是在鲁迅开创的基础上,发展了不同方面的文学风格体式,这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独特现象。•鲁迅同时又是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他创造了“内外两面,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并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的“现今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中国人”的文学,他与本世纪的所有的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与文学家一样,在关注本民族的发展的同时,也在关注与思考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并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但对于他的时代与民族,鲁迅又是超前的,他因此无论身前与身后,都不能避免寂寞的命运,我们民族有幸拥有了鲁迅,但要真正理解与消化他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思想文化(文学)遗产,还需要时间。二、鲁迅与中国现代小说•(一)小说的主题:表现农民和知识分子“封建社会吃人”•(二)小说的情节结构模式:看与被看离去—归来—再离去•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中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鲁迅的小说大多收在《呐喊》和《彷徨》两本小说集当中,《呐喊》15篇,《彷徨》11篇。鲁迅的这两本小说集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这就是说,“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一)鲁迅小说的主题•鲁迅在论及中国文学的变革时,首先提到的是文学题材、主要表现对象的变化。他指出,“古之小说,主角是勇将策士,侠盗赃官,妖怪神仙,佳人才子,后来则有妓女嫖客,无赖奴才之流。五四以后的短篇里却大抵是新的知识者登了场”。•30年代在谈及自己的著作时,鲁迅则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吧,我扔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是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为艺术而艺术,看做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正是从这样的“启蒙主义”的文学观念出发,鲁迅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鲁迅在观察与表现他的小说主人公时,有着自己的独特视角:如他的自述中所说,他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病苦”。•如《药》《故乡》《明天》《祝福》等对农民的愚昧落后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感情。•鲁迅对知识分子题材的开拓,也是着眼于揭示他们的精神创伤与危机。•如《伤逝》,五四时期勇敢冲出旧家庭的青年男女,眼光局限于小家庭凝固的安宁与幸福,既无力抵御社会经济的压力,爱情也失去附丽,只能又回到旧家庭中。•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的无止境的开掘,使鲁迅的小说具有一种内向性:他是显示灵魂的深的。鲁迅的目的正是要打破“瞒和骗”,逼迫读者与他的小说中的人物,连同作家自己,正视人心、人性的卑污,承受精神的苦刑,在灵魂的搅动中发生精神的变化。•这样,他的小说实际上就是对现代中国人(首先是农民和知识者)的灵魂的伟大拷问,鲁迅称之为“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其实是最深刻地显示了他的小说的现代性的。•但鲁迅揭示人的精神病态,是为了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社会:鲁迅由此而开掘出“封建社会吃人”的主题,不仅是对人的肉体的摧残,更是“咀嚼人的灵魂”。•这也是显示了鲁迅的独特性的:他确实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但他并不以拷问自身为目的,更从不鉴赏人的精神痛苦,也反对任何形式的忍从,他的最终指向是“绝望的反抗”:对于社会,更是对人自身的反抗。(二)鲁迅小说的情节结构模式•1、“看/被看”的情节结构模式:•2、“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情节结构模式1、“看/被看”的情节结构模式:•《示众》小说中人物只有一种关系:一面“看别人”,一面被别人看,由此构成了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鲁迅很多小说都是沿着这个模式发展的,如《药》《故乡》《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这些小说根据被看者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看与被看是发生在被麻痹的愚昧落后的群众之间。•《祝福》中人物与祥林嫂之间的情感与行为方式表面上麻木、混沌,实际上是显示了一种人性的残忍的,于是,在这类小说中,在好奇的看客“看”被看者的背后,常常还有一位隐含的作者在“看”:用悲悯的眼光,愤激地嘲讽着看客的麻木与残酷,从而造成一种反讽的距离。•还有一类“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发生在先驱者与群众之间。•也就是说,启蒙者与被启蒙者,医生与病人,牺牲者与受益者的关系在中国的现实中,变成了被看与看的关系,应该说,这是鲁迅充满苦涩的一大发现。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光明”。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著书立说,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一旦成为被看的对象,就会像《药》里描写的那样,成为茶客们闲聊的谈资,启蒙者的一切崇高理想、真实奋斗(如夏瑜怀着“大清的天下是我们的”的信念所作的牺牲)全都成了表演,变得毫无意义,空洞,无聊又可笑。像《药》里,我们甚至看到了这样的场面:人们争先恐后的赶去“看”杀夏瑜,“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这里所出现的“吃人”的意象是惊心动魄的:“被看/看”的模式进一步发展为“被吃/吃”的模式,华小栓吃浸透着启蒙者夏瑜的血的馒头,具有某种象征意味:“华”家的愚昧的民众,不但自身被吃,同时又在吃人,而被吃者正是“夏”家的启蒙者,也就是说,启蒙的结果是被启蒙的对象活活的吃掉,这里,被质疑、批判的对象是双重的:既是那些吃人的民众,更是被吃的启蒙者,以至启蒙本身。•其实,鲁迅自己就是这启蒙者中的一员,他的小说模式所提出的质疑最终是指向鲁迅自身的,因此,在这一类小说中,人物(描写对象与作者)的距离大大缩小,作品中渗透着较多的鲁迅的生命体验。读者在这些作品中所读到的悲哀、悲悯《药》,孤寂《孤独者》,以至恐怖《狂人日记》,愤激《头发的故事》与复仇《孤独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属于鲁迅自身的刻骨铭心的情绪记忆。2、“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也称为“归乡”模式,在这一模式的小说中,叙述者在讲述他人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构成了一个复调。•如《故乡》《祝福》•《故乡》的叙事是从“我”“回到相隔二十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说起的,叙说自己当年被封建宗法制的农村社会所挤压,不得不离开本乡,逃到现代都市寻求别样的出路。二十年过去了,依然在为生活辛苦辗转,却失去了精神的家园,此番回归故乡,正是为了寻梦:那“时时记得的故乡”,不过是心像世界里的幻影。当我回到故乡时看到那远近横着几个毫无生气的村庄,看到西瓜地里的银项圈的小英雄变成了麻木的闰土时,我由幻景中回到了现实,我因此由希望而绝望,再度远走,离开了故乡,从而完成了“离去—归来—再离去”的人生循环。(在小说中的外在形式上则表现为“始于篷船,终于篷船”)。•这其实在深层次上隐含着鲁迅内心的绝望和苍凉。但鲁迅自己又对这样的绝望提出了质疑:他在宣布“希望”为“虚妄”的同时,也宣布了“绝望”的“虚妄”。•于是,在《故乡》的结尾,那“一轮金黄的圆月”又作为理想的象征重新高悬,并且激发出新的奋进,相信“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这“走”正是对世界与自我双重绝望的抗战。•鲁迅的小说往往在结构上有一个“顶点”:或是情节上人物的死亡,或是情感、心理上的绝望;又反弹出死后之生,绝望后的挑战,然后戛然而止。•这当然不是纯粹的结构技巧,更是内蕴着“反抗绝望”的鲁迅哲学和他的生命体验的。三、《伤逝》凄美的爱情悲剧•1、创作背景•2、人物形象分析•3、主题思想•4、艺术特色•《伤逝》是鲁迅唯一的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创作于1925年,

1 / 5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