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法律法规政策全集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1986年7月1日起实行,共18条。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1992年3月1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共计46条。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共43条。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共84条。5、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共分为8章63条101款,主要内容涉及总则、学生、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经费保障、法律责任、负责等。有效解决义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成为修订《义务教育法》的根本动因。新《义务教育法》已于2006年9月1日正式实施。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9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2006年12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自2007年6月1日施行,共72条。区别“全国人代会”和“常委会”记牢记死……………………………………………………………………………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基本制度:(1)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2)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3)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4)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5)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6)国家实行学位制度。(7)各级人民政府、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扫除文盲的教育工作。按照国家规定具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能力的公民,应当接受扫除文盲的教育。(8)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教师节的由来: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教师的职责: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的职责=教师……的人+义务+要求)三个面向: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亲,此题经常考亲,这里只需了解即可的简称。1983年9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再一次提到,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总线路、总任务,对教育战线提出的战略方针和教育发展方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来来”这三者之间既互相联系,又各有侧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育面向现代化是基础,是核心。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教育必须不断地改革和发展,必须博采众长,了解和吸收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经验,必须及时预测和研究未来社会的发展,把握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从而使我国的教育能自立于世界教育之林,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凭借其整体的优良素质主动参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享有下列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德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和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它方式的培训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两免一补”政策:“两免一补”是指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项政策从2001年开始实施,其中中央财政负责提供免费教科书,地方财政负责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两免一补”政策的重大意义: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两免一补”政策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农村困难群体的亲切关怀,认真落实好这项政策,对于促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巩固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有两爱两精神”: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的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宪法第四部1995年颁布《中学德育大纲》对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作出明确规定的是《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班主任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礼仪常规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全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结构: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1)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2)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核心是尊重劳动。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小学校周围200米内不得有经营性网吧、上网服务场所和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娱乐场所。新课程教学观和学生观:教学观: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1)学生是完善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特意义的人(1)每个学生都是处于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任主体。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法定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1、我国于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2、为了贯彻落实《教师法》,199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3、2000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至此,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有利于严把教师入口关,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教,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2、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职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3、有利于教师队伍管理走上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轨道。……………………………………………………………………………附件: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9年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9年版)》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的正式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6月征求意见稿)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