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作文专题复习作文被称为语文的“半壁江山”。综观近两年的高考试卷可知,材料作文独领风骚,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正在逐渐淡出高考考场。就考查能力而言,高考作文力求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让考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论、有情可抒,真正让考生做到“我手写我心”。而高考作文内容趋向培养考生的公德意识、人格精神,试题多选取蕴含“正能量”的材料作为素材,高考作文试题在保持了这个趋向的同时,更关注生活现象及对其成因的理性思考。鉴于此,在备考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审题立意能力,特别是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确保不因立意的偏颇而导致低分作文的出现;二是掌握一些考场作文的提升技巧,在有限的时间内再提升1~2个档次;三是熟悉考场作文的常见补救技巧,考场一旦卡壳或失误,做到有能力、有办法将本属于自己的分数捞回来。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基础等级50分内容25分一等(25-21)二等(20-16)三等(15-11)四等(10-0)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没有什么内容感情虚假表达25分一等(25-21)二等(20-16)三等(15-11)四等(10-0)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书写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书写较工整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书写潦草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难辨发展等级10分一等(10-8)二等(7-6)三等(5-3)四等(2-0)立意深刻材料丰富语言有文采见解、构思新颖立意较深刻材料较丰富语言较有文采见解、构思较新颖立意略显深刻材料略显丰富文句略有表现力见解、构思略有新意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例子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新意构思需要做两件事:文体选择和思路展开。一、文体选择——是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你是准备叙事呢,还是议论或抒情?写文章的表达方式只有五种:叙事、抒情、议论、说明、描写。不同的表达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文体。我们常见的文体有: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或散文、小说、戏剧等。写作中常用的文体是记叙文和议论文。所以,构思的时候,我们要考虑选用怎样的表达方式。决定选用何种表达方式的要素有四种,即题目本身的限定、写作方向的限定、写作内容的限定和写作能力的限定。1.题目本身的限定就是每一种文体都有符合各自文体特点的题目,给阅卷者一个明晰的文体概念。文之有题,正如人之有目,在题目上做文章能产生眉目传情的功效。如果是议论文,须拟写直接表明观点的论点式的题目,以彰显文体。如果是记叙文,则可以以人、事、物、情为题。纵观近几年高考写作试题的命制,基本上是材料作文一枝独秀,这就需要考生在拟题上展现其才智,使其“眉清目秀”,为文章增添绚丽的色彩和无穷的魅力。好的记叙文题目应体现以下三种美学特征:(1)动态美。在标题中嵌入恰当的动词,使之具有动感,如“奔腾的海洋”“坐看流星划时空”“掀起你的盖头来”。“找回失落的家园”。(2)含蓄美。将丰富的内容,以含而不露的形式表现出来,留下回味余地。如“生如夏花”“美丽的谜底”“别人的风景你的梦”“窗外的那一点红”。(3)古典美。恰到好处地引用经典,或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改造,表意精当,含义深远,给人一种庄重深邃之感。如“独钓寒江雪”“千江有水千江月”“南山花香,汨罗水甜”。好的议论文题目应体现以下两种美学特征:(1)力度美。在标题中,开诚布公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抓住要害,达到一种无可辩驳的力度。如“美哉,我的大好河山”“永远的苏武”“智慧无限,双赢无边”。(2)形象美。形象的标题最具感染力和吸引力。拟题力求形象,必须避免平实和抽象。平常或一般化的题目,太实在的题目,常见的题目以及抽象的题目,要尽量运用修辞,化用古诗词或歌词,运用数字、公式、定理等拟题,给它们披上形象的外衣,使人一见而生清新之感。如《人生离不开自立》可改成《自立——人生的风帆》,《谈理解》可换成《搭起通向理解的五彩桥》,《走出自卑》可修饰为《天空中也有你的星座——走出自卑》。2.写作方向的限定、写作内容的限定、写作能力的限定这三方面都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写作文体,在具体选择文体时需注意两点,一是根据命题的倾向性确定,二是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积累确定。比如,以“忘与不忘”为主题写作,就既可以截取生活的横断面,在叙述或赞赏主人公的“忘与不忘”中针砭现实,将文章写成记叙类、抒情类作文,也可以告诉人们哪些该忘,哪些不该忘,将文章写成议论类作文。二、思路展开——拟写写作提纲思路的展开就是在行文前,要有列写作提纲的意识。写作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1.题目。要把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反复斟酌题目。2.主要内容和中心。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3.结构设计。开头、结尾、过渡、段落、层次等。结构设计时要注意所选文体在行文时的标志:(1)结构标志记叙文开头可运用倒叙手法设置悬念,也可以运用环境烘托。结尾可解释悬念,呼应开头;也可以运用欧·亨利结尾方式,令人想象;还可以运用环境深化主旨。中间行文可运用巧合法,增设波澜;也可以用中心线串着几个小标题,增加故事性。议论文首节的最末一句要以陈述句的形式表述观点,且语言简洁。这样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如果是并列式议论文,提炼三至四个分论点置于每一段的开头或单独成段,突现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如果是层进式议论文,接下来,在论证之前先写下“为什么这么说”,且单行独节,以提醒阅卷者,下文就要讲道理了。在论述完道理后,就需要联系实际谈“怎么办”,在论述之前,也要有标志性语言来过渡,如“那么现状怎么样呢?”“我们该怎么办呢?”且单独成行。议论文讲究“凤头猪肚豹尾”,就是希望考生能写出一个简洁漂亮、富有文气的开头,加上材料丰富、论据充实的主体,续上一个掷地有声、意味深长的结尾。(2)语言标志把握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避免出现“四不像”文章。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语言特点,考生如果在写作中忽视了各种文体不同的语言特点,就容易写出“四不像”文章。因此,考生在选择文体时,要考虑所选文体的语言特点。记叙文以叙述描写性语言为主,叙述性语言要清新流畅,写人要生动形象,记事要准确流畅。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鲜明严谨。保分篇拿满基础分,才能得高分对于作文,学生最爱看的是满分作文。没错,满分作文是我们的榜样和标杆。但一味不切自身实际地盲目模仿对自身水平的提升意义不大。高分作文的写作之道是这样的:先求稳→再求变,先完成→再完美。所以,作文时我们先从如何保分开始,即:拿满基础分,才能得高分。方向不跑偏,高分才“有机缘”——稳妥审题应占先不少省(市)的作文阅卷等级的划分,把审题立意是否恰当,作为能否进入基础等级的一个重要标准。有的评分细则就明确规定,不符合题意者,最高分数只能控制在35分以下(60分为满分),因此,审题立意在高考写作中具有决定性意义。据某省高考语文阅卷老师的统计,在不及格的作文中有70%是由作文审题不准造成的。材料作文作为高考作文的一种命题方式,备受命题者青睐。2015年全国15套高考试题有14套考了材料作文(只有北京卷是材料加命题作文),这是因为材料作文除了能考查考生的语言功底、表达能力之外,还可以考查考生阅读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思想认识能力等。另外,材料作文不易猜题、押题,能体现考生的真实水平。正因为如此,这种作文形式审题立意的难度也比较大,成为作文过程中的难点所在。“4招”确保审题准在作文三个分项分中,内容分是头一个分数,它直接影响着后两个分项得分,所以许多老师称它为作文得分的“决定项”,而制约“决定项”得分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作文是否“符合题意”,一篇文章一旦脱离材料、偏离题意,作文将直接被划为四类卷。因此,准确把握材料内涵,正确审题立意,乃是此种作文形式的关键一环。因此,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应“稳”字当头,切忌剑走偏锋留遗憾。审题立意要“稳”,需用“4招”。审题立意立足整体,最“保险”审题立意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材料的意旨。最忌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具体说来有以下两步:第一步,明确材料性质,找到立意核心信息。高考作文材料一般为记叙性材料和议论性材料,记叙性材料可采取透事析理的方法寻找立意核心信息;议论性材料要善于抓论点寻找立意核心信息。(提示:对于多则材料,一定要找到多则材料的共性进行整体把握)第二步,确定材料倾向,确定立意最佳角度根据立意的核心信息。提炼出一个中心论点,这个中心论点,即是从整体出发所形成的立意。[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雨果有句名言:“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患则是人杰的乳汁。”加拿大物理学家罗伯特在进行环球考察时,来到智利北部的一个十分干旱而又荒凉的小村子,他发现一种奇异的现象,这里除蜘蛛外没有其他任何生物。蜘蛛在这里四处繁衍,生活得很好。为什么蜘蛛能够在如此干涸的环境里生存下来呢?罗伯特借助电子显微镜,发现这些蜘蛛具有极强的亲水性,极易吸收雾气中的水分。而这些水分正是蜘蛛能在这里生生不息的源泉。在这个世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只是绝望的思维。只要心灵不干涸,再荒凉的土地,也会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读了这段文字,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与感悟?请自主确定立意,自主命题,自由选择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名师析题]第一步,明确材料性质,找到立意核心信息:上面材料共三段文字,第一段是运用雨果的名言提出论点;第二段材料相当于事实论据;第三段材料是总结论点,呼应前两段。因此,这三段材料是议论性材料。对于议论性材料,抓住论点立意即可,因此可以抓住第一、三段进行立意。第二步,确定材料倾向,确定立意最佳角度:通过第一、三段,基本上可以提炼出一个中心论点:面对“绝境”,“积极应对”,不退缩,可创造“奇迹”。这个中心论点,也就是从整体出发所形成的立意。抓关键词(句),最“省力”从抓关键词(句)入手,品味体悟命题者的情感倾向,揣摩命题者意图,省时省力。[例2](2015·四川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甲: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名师析题]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的关键词是“老实”和“聪明”,写作时,要结合现实生活,深入理解这两个词的内涵,需要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老实”,是实诚、忠厚、诚信、朴素、执着等的代名词;“聪明”,既可以是褒义的机智、敏锐、灵活、变通等,也可以是贬义的狡猾、投机取巧、逃避等。从中我们可以品悟出命题者意图——让考生写出具有思辨色彩的文章。对“老实”和“聪明”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决定了作文立意的高下、眼界的高低、构思的巧拙。为此,围绕“老实”和“聪明”两个关键词,可以有如下立意:(1)老实是真聪明材料中,甲对“老实”的诠释是:实诚、忠厚。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些“价值准则”和“基本道德规范”都应该是“老实”的标准。现实生活中,这些“老实人”往往受人尊敬和赞扬,显然他们是真正的“聪明人”。写作时,可以选取“老实”的一个层面来破题作文。(2)真聪明是睿智材料中,甲对“聪明”的诠释是:机智、敏锐。真正的聪明是智慧,而不是小聪明。古往今来,小聪明者比比皆是,或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或见风使舵、投机取巧,或趋炎附势、狼狈为奸、蝇营狗苟,不一而足,然而,这些只得一时,不能得一世的小聪明,最终会被人们唾弃,被历史抛弃。真正的聪明是在工作、生活中,机智灵活,果敢敏锐,不泥古守旧,不生搬硬套。写作时,可以破立结合,在批判小聪明中肯定真正的智慧。(3)智慧是老实与聪明的统一从古到今,“老实”和“聪明”兼而有之的,大有人在,他们内外兼修,看似不合潮流、不随世俗,却异常聪明,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