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学习《尔雅》导读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课文学习•《尔雅》是我国最早的、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十三经”里一部特殊的典籍。自其问世以来,备受历代学者的重视。《文心雕龙·宗经》认为,当“训诂茫昧”时,“通乎《尔雅》,则文意晓然。”([梁]刘勰《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7月版。)所以不少学者称之为读经的“襟带”、“户牖”、“要津”、“梯航”,历代的研究者及著作甚夥。下面,我们对《尔雅》一书作一些具体探讨。《尔雅》唐开成石经本课文学习一.《尔雅》之名二.《尔雅》的作者与成书年代三.《尔雅》的内容,释义条例、方式四.《尔雅》与经学五.《尔雅》的价值及不足六.《尔雅》的研究七.经典章节八.参考书目课文学习一.《尔雅》之名•东汉刘熙《释名·释典艺》曾对《尔雅》之名作过解释:“《尔雅》:尔,昵也;昵,近也。雅,义也;义,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也。”《汉小学四种·释名疏证补》下,巴蜀书社2001年版。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也作过说明:“《尔雅》者,所以训释五经,辩章同异,实九流之通路,百氏之指南,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博览而不惑者也。尔,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华书局1983年9月版。观《尔雅》•“尔”通“迩”,典籍多有佐证。迩,《说文·辵部》:“迩,近也。”“雅”,本为鸟名。《说文·隹部》:“雅,楚鸟也。”段注云:“‘雅’之训亦云素也,正也,皆属假借。”“雅”即“雅言”、“正言”。“雅言”、“正言”,从时间上相对于“古语”,从空间上相对于“方言”,是指古代规范的标准语。以“尔雅”为书名,旨在表明,对词义的解释是以切近、规范的共同语为准则的,即以当代的标准语释方言俗语,释古语;以常用词语释生僻难词。《尔雅》的产生就是为了扫除时间、空间在语言上造成的种种障碍,统一古今及地域不同的语言,使之纳于规范化的系统之中。《尔雅》之名,正意味着语言规范化意识的觉醒。课文学习二.《尔雅》的作者与成书年代•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有周公所作,成书于西周之说;有孔子门人所作,成书于战国初期之说;有齐、鲁儒生所为,成书于战国末期之说;有众儒生纂集,成书于西汉初年之说;有儒者所为,成书于汉武帝之后、汉平帝之前说;有汉刘歆伪造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近现代不少学者,经过多方探讨,认为该书为儒者纂集而为(有学者认为是齐鲁儒生而为,亦有一定道理),成书于战国末期。这种说法较为合理。其理由综述如下:课文学习•(一)理性的觉醒,思辨能力的提高,为《尔雅》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1.名实问题•是逻辑学方面的问题,也是语言学方面词和词义的问题。•最早提出“正名”思想的是春秋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论语·子路》中的一段话,广为人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在这里讲的正名,是有其政治含义的,他认为“民无所措手足”的实,是因为违反了周礼的“名”而引起的。进入战国时期后,由于大环境的改变,思想文化领域极为活跃,反映“正名”思想的学者,也不断提出他们的主张。•战国初期的墨子,以他的唯物论的观点,论证了“名”和“实”的关系。《墨子·贵义》云:“瞽不知白黑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瞽者不辨黑白,不是他说不出黑、白这个词(名),而是拿取不到为黑、为白的东西。课文学习•战国中期唯物主义哲学家宋銒、尹文已经解决了名(概念)、实(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体现宋鈃思想的《管子·心术上》篇云:“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当谓之圣人。”是说,事物有形体,有形体就有名。使得名(概念)同实(事物)相一致——也就是“名当”的,是“圣人”。•公孙龙也探讨了“名”、“实”关系问题。《公孙龙子·名实论》云:“夫名,实谓也。”“其正者,正其所实也;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知此之非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则不谓也;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则不谓也。”强调名实不能矛盾,此即此,彼即彼,只能一致,不能两可。•到了战国末期的后期墨家,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逻辑理论更加完备,体现后期墨家思想的《墨子·经说上》云:“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说明名(词)是说明客观事物(实)的,是第二性的,而客观事物则是被反映的对象,是第一性的。他们主张“以名举实”。课文学习•战国末期的荀子,《荀子·正名篇》对正名的必要性、正名的根据、正名的原则、名实关系作了系统的阐述,特别重要的是荀子关于名(概念、词)约定俗成的说法,把名实问题的讨论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他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就是说名、实的对应关系,什么名表示什么实,并非一开始就固定不变,而是“约定俗成”。•总之,截止到战国末期的名实讨论,为语言学上的词、词义、释词的根据等,作了理论上的铺垫,为《尔雅》这部解释词语的辞典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课文学习•2.类别问题•《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辞典。《尔雅》的作者能把混沌世界中的万事万物按其特征划分成类,而其中绝大部分的区分是科学的,这是古人认识理性的觉醒和思辨能力提高之下的产物。“类”的类别、种类之义,在传世文献较早的《尚书》、《周易》、《毛诗》中均已出现过,说明古人对“类”已有初步认识。•墨子在其著作中,反复强调论证事物要“知类”。《墨子·非攻下》说:“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运用“类”概念同对方进行论辩。战国末期的后期墨家及荀子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认识论上的逻辑类概念,在《墨子·经上》中,把名分为三类:“名:达、类、私。”“达”名,是通名,是“物”的总概念,包括世间的万事万物。“类”名,是一类事物的共名,是“类”的概念。“私”名,是个别事物的概念,指某一具体事物。《荀子·正名篇》说:“万物虽众,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鸟兽。鸟兽也者,大别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被断定为战国末期的《周易·系辞上》有“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之语。•直到战国中、后期的百家争鸣,刑名之学才得以发展,名实关系的探讨,类概念的形成,因此《尔雅》也只能产生在战国末年这一时期。课文学习•(二)社会的需求,文化的积淀,孕育了《尔雅》的产生•任何事物的出现,客观需要往往是催化剂。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历史经过了“礼崩乐坏”的西周末年,到了大动荡的春秋时期,人们对于三代文献,已不能尽解,往往需要注释,才能沟通。早在传注产生之前《国语·周语下》中记载:“其诗曰:‘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於,缉熙!亶厥心肆其靖之。’是道成王之德也。成王能明文昭,能定武烈者也。夫道成命者,而称昊天,翼其上也。二后受之,让於德也。成王不敢康,敬百姓也。夙夜,恭也;基,始也;命,信也;宥,宽也;密,宁也。缉,明也;熙,广也。亶,厚也;肆,固也;靖,和也。其始也,翼上德让,而敬百姓。其中也,恭俭信宽,帅归於宁。其终也,广厚其心,以固和之。始於德让,中於信宽,终於固和,故曰成。”•类似这类例子,在战国时期的文献中,屡屡出现。如《吕氏春秋·审应览·不屈》:“《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恺者,大也;悌者,长也。君子之德,长且大者,则为民父母。”《孟子·离娄下》:“《诗》云:‘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这说明解疑释难是社会的需要,是时代使然。课文学习•还有一种情况,《尔雅》中的一些条目,同某些先秦古籍中的文字完全一样,如出一辙。如《四库全书总目》所示:“《释天》云:‘暴雨谓之涷。’《释草》云:‘卷葹草,拔心不死。’为取《楚辞》之文;《释天》云:‘扶摇谓之猋。’《释草》云:‘蒺藜,蝍蛆。’为取《庄子》之文;《释诂》云:‘嫁,往也。’《释水》云:‘瀵,大出尾下。’为取《列子》之文……”还列举了出自《穆天子传》、《管子》、《吕氏春秋》、《山海经》等书中的条目。•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确为先秦古籍、战国中期的《尸子》中的一些文字与《尔雅》相较,有其惊人的相似之处。《尸子·广泽》篇有“天、帝、后、皇、辟、公、弘、廓、宏、溥、介、纯、夏、怃、冢、晊、昄,皆大也。十有余名而实一”。《百子全书·尸可以看出《尸子》时代,已有训诂汇释的先例,也可以看作是《尔雅》中“同训”这种释义方法的前驱。就这一条而言,《尔雅·释诂》在《尸子·广泽》篇的基础上分而解之,扩而大之,作为两条:••“弘、廓、宏、溥、介、纯、夏、幠、厖、坟、嘏、丕、弈、洪、诞、戎、骏、假、京、硕、濯、訏、宇、穹、壬、路、淫、甫、景、废、壮、冢、简、菿、昄、晊、将、业、席,大也。”课文学习•就形式和内容看,《尔雅·释诂》把尊大之义与广大之义区分开来,自比《尸子》略胜一筹;所列被释词目也比《尸子》增加三十二个:“君也”条增加了“林”、“烝”等四个;“大也”条增加了“厖”、“坟”等二十八•《尸子·仁意》还有“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四气和正光照,此之谓玉烛”。“甘雨时降,万物以嘉,高者不少,下者不多,此之谓醴泉”。“春为发生,夏为长嬴,秋为方盛,冬为安静。四气和为通正,此之谓永风”。这些文字,同《尔雅·释天》篇“祥”类相较,更是所差•《尔雅》与战国末期(前239年)问世的《吕氏春秋》中一些词目的关系,也是对其成书时代的说明。《释天》中的星名,与《吕氏春秋·有始览》二十八宿的次序暗合;《释地》的“五方”中的比肩兽等语,语本《吕氏春秋·慎大览·不广》;《释地》的“九州”、“十薮”,语本《吕氏春秋·有始览》,只是《有始览》无“大野”;《释地》有“齐曰营州”,而《有始览》谓:“东方为青州,齐也。”略有差别。这说明《尔雅》本身,反映了战国末期的一些事物和认识。•据以上材料可知,随着社会的发展,异时异地的语言,已经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障碍,必须借助“解释”、“释义”这个桥梁,达到彼此相通的目的。另外,对词语,名物解释、训释的文字,自春秋以来,在各种文献上屡有零星散见。儒生们将这些积淀下来的材料纂集起来,作为对词语、名物训解的依据,到了战国末期,已是水到渠成的时候了。课文学习三.《尔雅》的内容,释义条例、方式《汉书·艺文志》著录《尔雅》三卷二十篇。原有《序篇》,唐、宋间佚,今本存十九篇。十九篇按其词语类别可分为两大部分:•(一)一般词语类•《释诂》、《释言》、《释训》三篇是古代文献一般词语的训释汇编。《释诂》多为一词释多词;《释言》多为一词释一词或二词。《释诂》、《释言》多是以当代词解释古代词,或以常用词解释难词、僻词。《释训》多为解释叠字词或联绵词,道形貌或明喻义;亦有引用《诗经》诗句,解其难词,释其意义者••郡、臻、仍、廼、侯,乃也。(以上《释诂》•降,下也。(以上《释言》•••“其虚其徐”,威仪容止也。(以上《释训》)课文学习•(二)名物词语类•包括《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等十六篇。名物词语按其内容•1.人类社会•(1)宗族关系•《释亲》主要解释古代社会宗族及亲属的称谓。分为宗族、母党、妻••••壻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婚姻)课文学习•(2)宫室、礼乐、器物•包括《释宫》、《释器》、《释乐》三篇。《释宫》是解释宫室及相关的道路、桥梁等名称的。《释器》解释器物名称,还涉及到服饰、饮食名称。《释乐》•宫中之门谓之闱,其小者谓之闺。小闺谓之阁。衖门谓之闳。(《释宫》•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释器》•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释乐》)•2.•(1)天文地理•包括《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五篇。其中以《释天》包括最广,下分四时、祥、灾、岁阳、岁名、月阳、月名、风雨、星名、祭名、讲武、旌旗等十二小节。《释地》解释地域名称和地理环境特点,下分九州、十薮、八陵、九府、五方、野、四极七小节。《释丘》专讲自然形成的高地,下分丘和厓岸两小节。《释山》专讲山脉。《释水》专讲河流,又分水泉、水中、河曲、九河四小节。如:春为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