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儿童智力的发展第一节智力及儿童智力的发展变化第二节小学儿童的学习第一节智力及儿童智力的发展变化一、智力观及智力理论(一)智力的定义1.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2.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3.智力是学习的能力。4.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二、经典智力理论1.二因素说——斯皮尔曼(英)一般因素(G因素):所有智力活动所普遍具有的因素。特殊因素(s因素):与某一智力活动有关。2.群因素论——塞斯顿(美)智力由七种基本智能组成3.层次结构模型智力的层次结构模型4.三维结构模型三个维度:(1)内容(个体所思考的东西)4(2)操作(个体在解决问题之前的思维过程)5(3)产品(需要给出的答案)6智力结构模型由(4ⅹ5ⅹ6)120种心理能力组成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模型5.卡特尔的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流体智力是指不受教育和相关文化影响,解决新颖、抽象问题时表现出来的能力。晶体智力是指必须依靠教育和生活所获取的知识和经验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能力。(三)当代智力理论1.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对心理测量学家试图用一个分数来描述人的智力水平持批评意见。他认为,支撑多元智力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存在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只是范畴相联系的七种不同的智力。2.三元智力理论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1)智力的情境亚理论(2)智力的经验亚理论(3)智力的成分亚理论二、智力测验(一)智力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1.测验项目的选择2.标准化: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3.常模的规定:常模是指某一个标准样组在某一测验上的平均分数。常模的功能是给测验分数提供参照点。4.测验的信度:指测量的一致性程度。5.测验的效度:指测验的理想程度。(二)智力商数智力商数简称智商(IQ),是指通过智力测验得到的分数。1.比率智商智力商数(IQ)=×1002.离差智商IQ=100+15×(X–X)/SD智力年龄(MA)实足年龄(CA)(三)常见的儿童智力测验简介比纳—西蒙量表(B—S)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简称S—B量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三、智力的发展变化18016014012010080604020048131822263036年龄智力成长曲线(Bayley1968)(一)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二)智商的稳定性是否具有稳定性?智商的预见性?1.婴儿时期的智力测验分数不能很好地预测以后的智力。2.过了婴儿期,不同年龄儿童的智商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测验与再测验的相关随间隔时间的增长而降低。测验与再测验的间隔时间相等的情况下,则两次测验的相关随第一次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四、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一)时间差异(二)类型差异(三)水平差异1.智力超常2.智力低常第二节小学儿童的学习一、小学儿童学习的特点(一)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的特点1.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的内容的特点(1)回报动机(2)求知动机(3)交往趋利动机(4)利他动机(5)学业成就动机(6)生存动机(7)实用动机2.小学儿童学习兴趣的特点(1)从对学习活动的外部形式感兴趣发展到对学习内容感兴趣。(2)从笼统的、不分化的兴趣逐步分化为对不同学科的较为专一的兴趣。(3)从对具体事实的兴趣发展到对反映事物间关系的较抽象的兴趣。(二)小学儿童学习态度发展的特点1.对教师的态度2.对作业的态度3.对评分的态度4.对班集体的态度(三)小学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的特点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智力活动内化学说”二、小学儿童学习的衔接(一)从幼儿到小学生的学习衔接1.幼儿的衔接与小学生的衔接2.入学的准备(1)学习态度的准备(2)学习习惯的准备(3)学习能力的准备(4)社会性能力的准备(二)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的学习衔接1.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发展学习能力。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发展社会能力。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