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试要求: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服饰的变化婚姻观念与婚丧礼仪等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报刊、影视事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一、与时俱进——变化中的男女服饰阶段表现服饰特征时代特征晚清宽大拘谨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异彩纷呈总的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新式旗袍列宁装干部服绿军装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并存政治色彩强烈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独立自主巩固独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美观大方彰显个性解放思想改革开放长袍马褂旧式旗袍君主专制思想保守等级森严清时官员的服饰有严格的规定,依品质,数量,颜色的不同来区分官位的大小,是不许滥用的。服饰大致有下列五种:一,顶戴,二,蟒袍,三,补服,四,腰带,五,坐褥。这里把各品穿戴的补服列表如下等级礼治规范从清代官服的差异中,你对我国古代服饰有何感触?变化:由穿长袍马褂到着西装带领结礼义廉耻以文治国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三民主义清朝旗袍民国旗袍激情岁月朴素衣着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二、习俗风尚的变革1、婚姻①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②近代:反对婚姻包办,主张婚姻自主③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辛亥革命后:①男子留长辫→剪辫易服②女子缠足→迫令放足③跪拜作揖→点头鞠躬、握手④“大人”、“老爷”→“先生”、“同志”⑤女子不得受教育且局限于家庭→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的同时,走出家庭、步入社会葬礼:土葬→火葬探究: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的原因(1)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国家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文明的窗口,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2)政府政策的影响:清政府开办商埠,发展近代工商业;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改革传统社会风气的政令,如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3)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兴起,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4)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着旧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生活的演变。如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这一主张得到进一步实施。特点(1)经历了一个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2)随着中国民主化的发展而不断加深。(3)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4)既有相当的西方文化内容,又保留着浓厚的民族特色。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的特点影响(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运动的发展。(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又顺应时代变革。总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除和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的影响三、交通工具的更新了解其发展更新过程木船、马车、轿子表现古代:近代以来海:陆空:轮船(1865年)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火车汽车、电车飞机(20世纪20年代)人力、畜力机械动力探究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1.特点(1)从时间上看,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2)从发展水平上看,受到顽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排挤,加上政治腐败,近代交通发展缓慢。(3)从地域上看,近代交通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及大城市,西北、西南发展缓慢。(4)从作用上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原因(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2)中国政府的政策转变及引导。(3)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4)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3.影响(1)积极方面:①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②有利于近代科技知识和先进思想理论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③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城镇的兴起与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2)消极方面:①有利于列强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②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阻塞、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特别提醒】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工业近代化的产物和表现,推动了中国近代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也带有鲜明的半殖民地色彩,列强控制中国的交通运输业,控制沿线地方,把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便于在军事上镇压人民的反抗,从经济上掠夺中国的财富。四、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1、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时间成就中国加快通信建设步伐海关开始试办邮政正式办理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邮路进一步扩展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新时代二次鸦片战争后1866年1896年辛亥革命后1949年11月2.电信事业的发展电报电话有线电报:无线电报1906年创设,最初用于军航之间的通讯。1932年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出现标志:继续增加:发展迅速:2003年第三季度末:1882年上海外滩建成电话交换所。民国成立后20世纪80年代之后电话用户居世界第一。探究: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了那些影响?1、转变人们思想观念;保守闭塞转向开放求新2、加快信息传递速度;⒊促进社会经济交流、发展;4、加强了同世界的联系5、使生活多姿多彩;大众传播媒介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一、大众报业的发展1、历史渊源:公元887年,《邸报》世界上现在最古老的报纸。2、近代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①物质条件---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②社会急剧变化,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③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3、近代大众报业的兴起和发展:A、1873年,汉口《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B、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C、辛亥革命后,报刊成为宣传政治的工具。如何评价西人办报?A、促进西方文化在华的传播,加强了列强对华文化侵略;B、把近代报刊带来中国,国人办报,人们思想观念改变。近代大众报业发展的影响?①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工具;②宣传教育,启迪民众;③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通俗性报刊);(1)1896年(2)1905年(3)1931年(4)1935年(5)《风云儿女》插曲(6)1958年(7)1978年2、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二、广播影视的普及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上海徐园又一村)中国拍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第一次获国际荣誉: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渔光曲》)第一个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田汉词聂耳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成国歌1、概况:电影在发明之后不久就传入中国。电影在中国的放映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阶段。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1、原因: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2、出现: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3、发展:2003年上半年用户达到6800万户,居世界第二位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作的划定:“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互联网的优势?1、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2、费用低廉;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互联网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逐渐普及,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①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的成长的不良信息•②利用网络进行犯罪•③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④造成对网络过分依赖,不愿走出家门,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探究认识四大媒介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1.含义四大媒介是指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四种信息传播媒介。2.影响(1)从媒介的本质功能看,可以使民众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2)从其娱乐功能看,可以给民众带来美妙的精神享受。(3)从其联系功能看,可以加强民众间的交流与沟通。(4)可以扩展人们的视野。(5)可以深刻地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小结一次转型:近现代的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四次巨变:(近代中国两次、现代中国两次)(1)第一次变化(1840-1911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社会生活开始影响中国。(2)第二次变化(1912-1949年):1912年后,由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中国向近代社会生活过渡,但显现中式与西式并存、新旧交替的特点。(3)第三次变化(1949-1978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逐渐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物质生活上出现了平均主义,社会生活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4)第四次变化(1978年-至今):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世界接轨,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小结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