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语言的起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语言的起源第一节怎样看待语言的起源第二节研究语言的起源的角度第三节恩格斯关于语言起源的学说第四节几种语言起源的假说第五节语言起源的现代学说第一节怎样看待语言的起源1语言的起源不是具体语言的起源如英语的起源不属于语言的起源问题伊比利亚语→凯尔特语→拉丁语→低地西日耳曼语→盎格鲁撒克逊语(古英语)→中古英语→现代英语汉语的起源也不是。上古期公元3世纪以前为上古期,3~4世纪为过渡阶段。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①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②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前边;③入声有两类(一类后来变了去声)等。中古期:公元4~12世纪为中古期。主要特点是:①在口语判断句中系词成为必要成分;②处置式产生;③“被”字句普通应用;④形尾“了”、“着”产生;⑤一部分入声字变成去声字等。近代:13~19世纪为近代期。近代汉语的主要特点是:①全浊声母在北方话里消失;②-m尾韵在北方话里消失;③入声在北方话里消失等。现代:20世纪为现代期。现代汉语的特点是:①适当吸收西洋语法;②大量增加复音词等。2语言起源也不是弄清最初的语言是什么语言的问题.3语言的起源指一般人类语言的起源,它研究人类从什么时候和怎样开始说话的问题:一是语言起源的原因和条件,二是产生的具体过程.4语言的起源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前语言阶段;(二)萌芽阶段;(三)半语言阶段;(四)成熟阶段。前语言阶段:目前已可以追溯到上新世一千万年前后“人科繁盛时代”。因为人类进化系统上最早的化石代表是腊玛古猿,腊玛古猿已开始直立行走,并经常使用“天然工具”。整个地带由森林向草地转化。腊玛古猿随着环境的急剧变化,必然要改变自己林栖的生活方式,到地面去觅食。由于新的觅食方式的需要,使原来适应森林生活的善于悬臂运动而灵活的前肢逐渐向手的方向发展,同时后肢也逐渐向承担起全部走路任务的方向发展。经过千百万年漫长时间的进化,腊玛古猿的体格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的语言能力还很弱,处于前语言阶段,主要是和动物一样的呼叫,即发出不分音节的囫囵的呼叫或连缀的声音。在共同觅食活动或劳动中进行的相互呼叫,有着协调行为要求的意义。萌芽阶段:腊玛古猿之后,有代表性的古猿化石是被测定出现于第四纪早更新世的南方古猿。世界上最早的人造工具,大约出现于三百万年前的东非,正是南方古猿生活的时代。在南方古猿生活时期,发现了人造工具,标志着这一时期人的祖先由不成熟的半思维阶段发展到成熟的思维阶段。开始出现口形不同的几个分节的元音。这当然也是工具出现之后产生的。由于工具的使用,人们可以获得各种食物,而咀嚼着形态、韧性、硬度不同的食物,必然锻炼口腔及舌头的功能。这样必然会引起呼叫的形态发生变化,因而产生分音节语音。这些最初在连缀的语音中分化出来的章节,可能只表达眼前经常接触的一些直观对象。通过社会中大家记忆上的约定俗成,将其固定下来。也就是说音和义的结合就开始于这个时期,一开始就是约定俗成的。半语言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工具进一步改进,火的利用和半语言的发展,猿人以极快的步伐朝着智人方向转化,这时的原始人类已有了熟食、温暖和光明,其生活比以往不知好了多少倍。北京猿人的脑容量已上升到1225毫升。大脑的这种发达与语言萌芽的不断刺激当然有关,而反过来又给半语言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也就是说,大脑内的语言中枢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分节词汇开始大量出现,人们之间能够按照极其简单的语法关系进行交谈;当然,由于受生理条件的限制这种交谈,还糅杂着不分音节的呼叫及其他辅助手段来帮助表达。这种以分节语为主导的半语言状态,大体上发展与更新世中期之前,繁荣于北京猿人及其以后的更新世中晚期。成熟阶段:这一阶段是从旧石器中期早期智人(古人)时代开始的。其代表类型为尼安德牧人和我国丁村人。此时人类形体,早已抛离了北京猿人的形态而接近于晚期智人了,他们的前额较高,脑壳变落、眉骨、下颌也不象北京猿人那样前突,牙齿也比北京猿人的细小,头以下的骨骼系统几乎与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进入成熟阶段的语言的物质条件此时已经基本具备了。他们的头部垂直情况、脑量(1000毫升)及与语言有关的口腔、颌骨、下劾等与现代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了,可以想见发音器官已经完善,人民能够按照不同的语法关系畅通无阻地随口呼出不同的音节以交流日趋复杂的物质生活和最初的文化精神生活了。第二节研究语言的起源的角度1个体发生的角度:以儿童语言的研究入手揭示语言起源的秘密。2种系发生的角度:原始人语言和动物“语言”。个体发生的角度错误之处:原始人不具有说话能力;没有语言可学,只能靠完善自身的条件和改善环境种系发生的角度的错误之处:原始语言已经是成熟的语言(1)有声语言(2)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3)具有词汇和语法结构动物没有语言人类具有掌握语言的能力,而动物是没有语言能力的。人类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为抽象的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拥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是具备语言能力的前提条件。语言是其他动物与人类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具体原因:(1)人类语言具有单位明晰性特点。动物虽能表示震怒、恐怖、觅食、求偶的叫喊,但分不出音义结合的结构单位,自然也就谈不上线条性。(2)人类语言的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特点。动物的叫喊都是因时因地而发,音义之间没有任意性的特点。(3)人类语言具有结构的二层性,可以以有限的单位组成无限的句子。(4)人类语言是一种开放系统,虽然因为数量有限,可是经组合与替换,可以构成无限的句子。开放性还体现在语言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不断产生新词,一些社会现象消失,语言中相应的词也隐匿或消失,动物的“语言”没有这种变化。(5)人类语言是可以传授的,掌握什么样的语言是后天学会的,动物的“语言”则是天生的,不需要学习。(6)人类语言不受时地的限制,它可表达过去的事情,也可阐述未来的事情。第三节恩格斯关于语言起源的学说1劳动创造的语言1)劳动产生了语言的需要环境变化,从树上到树下,个人力量薄弱,需要协作才能获取生活资料、打击猛兽、抵御自然灾害需要彼此交流信息2)劳动使得语言产生成为可能灵活的发音能力抽象的思维能力发音:直立行走使得口腔与喉部形成直角、咀嚼食物锻炼舌头的灵活性、思维:视野放大、手与世界的接触使得神经系统受到多样化的刺激,促进了神经系统的发展;营养上,用火熟食,大脑不断完善发展语言产生的三个条件:社会条件;生理条件;心理条件。劳动创造了语言。这一论题也为有关的科学材料所证明。达尔文学派的生物进化学说证明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他们所提供的科学材料和后来的一些研究成果,可以让人们看到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20世纪考古学、人类学的新发现对此结论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明。第四节几种语言起源的假说1上帝规定说《旧约·创世纪》对语言的起源记述最为完整(第二章第十九段)旧约·创世纪》写到:“AndoutofthegroundtheLordGodformedeveryfield,andeveryfowloftheair;andbroughtontoAdamtoseewhatthewouldcallthem,andwhat-soeverAdamcalledeverylivingcreature,thatwasthenamethereof.”这是说:上帝用地上的泥土造出了各种动物和飞鸟,把它们带到亚当那里看他怎么称呼它们。无论亚当怎么称呼每个生物,它们就如此得名。从上面的观点看,语言的起源是对物质的命名开始的,就是“亚当怎么称呼每一个生物”。同时,这一点还说明命名是有任意性的。另外,在《旧约·创世纪》中还有几句话值得注意:“Andthewholeearthwasofonelanguage,andofonespeech.”“Andtheysaidonetoanother.Goto,letusmakebrick,andburnthemthroughly.Andtheyhadbrickforstone,andslimehadtheyformorter.”“Andtheysaid,Goto,letusbuildusacityandatower,whosetopreachuntoheaven;andletmakeusaname,leastwescatteredabroaduponthefaceofthewholeearth.”“AndtheLordcamedownseethecityandtower,whichthechildrenofmenbuild.”“AndtheLordsaid,Beholdthepeopleisone,andtheyhaveallonelanguage;andthistheybegintodo;andnownothingwillberestrainedfromthem,whichtheyhaveimaginetodo.”“Goto,letusgodown,andthereconfoundtheirlanguage,thattheymaynotunderstandoneanother’sspeech.”从上面几段看,起初人类的语言只有一种,大家共用。通过这种语言,人们团结起来烧制砖石,建造了城市和直插云霄的高塔,就是上帝也惧怕了人类这团结一致的力量。不得已,只好让人们分散到世界各地,说着不同的语言,使他们不能团结起来共同建造人类自己的家园。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这几段是说人类的语言原本是出自一源的,后来,由于上帝的干涉使得人类语言无法沟通。同时,这几段也说明语言是人类的粘合剂,人类通过语言的交流而团结,发展共同的文化,也通过语言的分化而分化成不同的社团,从而形成不同的文化。2拟声说德国生物学家赫尔德语言来源于对自然声音的模仿错误之处:如果语言起源于声音,那么世界各种语言的读音相同。拟声词占极少数。拟声词是造词的一种方法和语言起源无关3感叹说伊壁鸠鲁孔迪亚克因情绪感叹发声,从叹词起源错误之处:叹词数量极少叹词只能表示感情,不能表示名称感叹的声音不是语音,只是情感的表达4社会契约说卢梭史密斯人们相互契约,规定了事物的名称,就产生了语言错误之处:没有语言,没有交际工具,无法进行约定。认为意识先于语言也是不对的,不存在赤裸裸的思维。5手势说马尔、苏格拉底人类最初没有有声语言,只用手势表达思想,后来用手劳动,就不再用手,同时发生器官发达起来,就产生有声语言。依据:聋哑人手势语;原始人没有舌骨;手和外界接触频繁错误之处:原始人没有舌骨,只能说发不出清晰的声音,不能说发不出声音和事物接触的东西不一定变成代表这个事物的符号人类祖先起初用手势交换简单思想,但是既不具有音义结合的基本结构,又不能帮助人们充分交流和进行思维把手势语当作第一性语言,本末倒置雨声语言在使用条件或表达内容上,都比手势语自由得多第五节语言起源的现代学说乔姆斯基认为大约5万年前发生的语言基因变异导致语言的诞生。Pinker教授在《语言本能》的「语言的多样性」一节中论道﹕「语言复杂性的这种普遍现象,经常使语言学家感到敬畏。这也是我们怀疑语言不是文化产物,而是人类特殊本能产物的第一个原因。」……「我们有石器时代的人,却没有石器时代的语言。他们的语言是一样的复杂、精密,一点也不原始。」在该书中,Pinker教授认为人类语言的复杂性无所不在,就是语言系天生本能的有力证据。此外他还列举了许多原始部落语言中动词及名词复杂性的例子作为其理论的佐证。人类是否有特有的与语言有关的基因?1990年,人们发现一个几代人都有语言障碍的家族KE。对KE家族的人而言,发出每一个音符就跟要他们的命似的难受。控制自己的嘴巴,舌头,组成字句,以及正确使用语法都需经过一番痛苦挣扎。经验少点儿的听众根本搞不清这家子人在说些什么两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使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这得归功于另一个与KE家族无关,但具有相似症状的男孩CS的出现。将CS与KE家族的情形加以对比使得科学家们很快确定了KE基因的位置。原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