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备课用笺●课题1、燕子●使用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形容词在表达意思中的作用及动词运用的准确。2、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3、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有序地表达,以及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来写的方法。4、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教学重点:1、体会燕子的特点及春天的生机勃勃。2、体会文中的好词佳句,特别是拟人、比喻、动词的恰当使用。3、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理解文末那句话的意思。●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课件●主要板书计划外形活泼机灵板书:燕子飞行轻、快休息音符●教学过程教学随笔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抄写字词,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目的:读好课文中的长句、难句,感知语言文字的美。教学难点: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教学过程:一、导语,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师:1、冬天过去,春姑娘又来了,你能说说大地有什么变化吗?(自由说)2、谁能背背赞美春天的诗歌?师:由古到今,春天是很多文人墨客描写、赞颂的对象,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燕子(齐读课题)你们看见过燕子吗?它和春天有什么关系呢?燕子是一种非常可爱的鸟,它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这篇课文,就把这种美的情景写出来了。怎么美呢?听老师读课文。二、范读课文。三、读后学生主动谈感受。1、出示课文挂图,引导观察,训练顺序表达,感知春天的光彩夺目。师:这是一幅美丽的村景图,你们仔细观察,找找看,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来了?(生表述)师引导学生结合画面,对景物进行有序的口头表达。要求抓住景物的特点来说。2、师小结,导入课文的学习。春天树木茂盛,花草繁多,光彩夺目,生机勃勃。作者仅用了三句话就把春天的景色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3、生读课文四、赏析文中写春景的语句,体会春天的光彩夺目。课件“才下过几阵蒙蒙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光彩夺目的春天。”1、指名回答,全班齐读。2、这些句子好吗?体现在哪?(1)小组内部交流看法。(2)集体反馈。(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理解、体会其中颜色词语、拟人手法等多方面的妙处)(3)教师归纳总结。a.“毛毛细雨”写出了春雨的细、密。b.“吹拂”写出了春风的柔和。c.“黄色”“青”“绿”“各色鲜艳”写出了春天色彩斑斓的世界。d.释:“赶集”,本来是指农民们带着各种农副产品,从四面八方集中到一个小镇上来卖,这叫“赶集”。这里的“集”主是指“集市”。是“赶集’,注意这个“赶”字,有一种唯恐落后的意思。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你们觉得怎样?教师小结:这拟人的手法,好像我们也看到了花儿、草儿,一下子都赶到春天里来了。这就写出了春天树木的茂盛,花草的繁多,充满了生气。使春天显得更加的生机勃勃,充满生命的活力。五、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力求做到熟读成诵。(读的方式多样,比较、个别、范读、男女比赛,以活跃课堂)六、总结:1、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还有不懂的地方吗?七、作业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的羽毛()的翅膀()的细雨()的柳丝()的燕子()的天空2、比一比,组成词语。俊()拢()粘()峻()扰()沾()3、写词语、摘抄你喜欢的句子。第二课时课时目标: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目的: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有序地表达,以及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来写的方法。教学难点: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自读课文,回忆主要讲了什么?(自读后,回答)二、激趣引入:1、录音播放(小燕子),全体同学跟着哼唱。2、师:春天光彩夺目,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将小燕子图贴在黑板上边)三、讲读课文:(一)图文结合,体会小燕子的外形特点。1、自由说对小燕子的了解。2、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小燕子外形特点的句子。3、指名读、齐读。4、对比读,体会形容词的作用,(突出燕子的特点)课件:(1)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2)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小燕子。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语调轻快,流露喜欢之情)课件配乐朗读(二)学习燕子的飞行,体会动态美,欣赏作者的遣词造句。1、师:众多的燕子在春光中,在湖面上飞行,为湖光春色增添了活力,使早春更加生机勃勃,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认真地体会。2、师提供导学提纲,学生自由读文,反复吟咏体会。课件:(1)文中具体写了燕子的几种飞行姿势?(2)文中用什么词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这说明了什么?(3)用“。”标出燕子飞行时的动作词语,想作者用得好吗?(4)读中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用“——”画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3、逐题反馈,欣赏佳句。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谁能用最少的字,概括出燕子飞行的特点。(快,美)4.课文中哪些词语告诉我们,燕子飞得快?(板书:掠、唧……的一声、已经……)如果说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里飞过”和“掠过”有什么不同?5.还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鸟飞得快吗!(疾飞、一刹那、一瞬间、像箭一样飞过去)。6、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并熟读成诵。(三)学习燕子的停歇部分,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领会中心。过渡:同学们,上文写燕子飞行的美,其实燕子停在那儿又有另一种美。看图,你们觉得停在电线上的燕子,这情景象什么?3.课文上打了一个很美的比喻。你是怎样理解的?(把电线比作五线谱,把停着的小燕子比作音符。)△为什么说是“几痕电线”不说“几根电线”?(板书:几痕)△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这电线上,这“落”字你觉得怎么样?(板书:落)从高处到底处;由动到静,把燕子伶俐轻巧的动作写出来了。这一个“落”字用得真好。)这燕子像小黑点,正像那一个一个音符。(四)总结全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1、总结文章的内容。2、学了课文后,你在写作上有何收获?(要求学生各抒己见)3、师归纳总结:(1)点面结合。(2)动静结合。(3)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及动词运用准确。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四、作业:背诵全文。小学语文备课用笺●课题2、古诗二首●使用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绝”字,认识“鹂、行、鹭”等字。2、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这首诗。3、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4、培养学生联系图文等方法理解诗意的能力,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教学重点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这首诗。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主要板书计划●教学过程教学随笔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绝”字,认识“鹂、行、鹭”等字。2、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这首诗。3、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4、培养学生联系图文等方法理解诗意的能力,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杜甫,唐代,写这首诗时已平定了安史之乱,人们又过上了和平安宁的生活,杜甫回到了四川成都定居下来,心情较好,看到的春景也格外美丽。小朋友也有同感,心情好了,花儿会(),天空会(),鸟儿会()。二、指导方法,自学古诗1、诗中写了怎样的一幅幅美丽而快乐的春景图呢?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读通诗句,读读诗,看看图,想想意思。2、学生自学古诗三、精读古诗,明了诗意,体会情感,感情朗读1、学生读诗,教师范读。2、你读懂了什么?预设读懂前两句,如不懂则相机辅导,授以句、逗、释、补、连等法,作者心情怎样?(轻快、喜悦)读之,想象白鹭飞翔的姿态,然后配上动作作展翅状,眼睛注视天空,再读之。3、还有什么字词不懂?教师相机圈出,问:是老师讲呢?还是同学们再思考?对自己有信心吗?有信心,就会赢!但也要讲究方法,方法是再读,联系诗句读,联系画面读,联系生活读。4、你又读懂了什么?相机出示“千秋”、“万里”,一指时间长,一指路途远。5、你还有什么不懂的?(1)先析“岭”、“泊”,后析“含”字,“含”字,联系生活,“含糖”、“含泪”,师画一口,在口中画一糖,问,“窗含西岭千秋雪”该怎么画?引导学生画出,联系生活,你透过窗户看到竹子,就可以说(),你透过窗户看到房子就可以说(),析“含”为包含之意,老师用彩笔勾窗边,画上挂线,嘴含糖为甜,诗人说“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品味到的又是什么呢?(含笑、含泪、含情)这是一幅多么和平安宁的画面呀,读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2)请同学说“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师先画门,用写繁体字门即可,让学生接着画船,相机提问:这是哪来的船?写上船的标识“东吴——成都”,现在东吴来的船也停泊在诗人门口,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师为这幅画镶上边,画上挂线,这是一幅多么和平、安宁的画面呀!读之。6、读全首诗,配上动作,想象画面,想象诗人倚窗之状,你从“含”中还读懂什么?(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7、如学生有疑则释疑:为何要写“东吴”?一是“东吴”与“西岭”相配,二是诗人有东吴的情结。四、利用游戏,品味诗美,相机课外延升1、讲解游戏规则:数量词对数量词、颜色词对颜色词、动词对动词。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窗含雪对(),黄鹂两个对(),青天白鹭飞对(),迟日江山丽对(),泥融飞燕子对()。相机简析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的诗意。联系生活仿对:窗含南山千亩竹海,门停北京万里客车。五、情感表达把诗描绘的景象写下来,也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春天的画面。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2.理解古诗内容,写出本诗大意。3.品味语言,体味意境,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2.理解古诗内容,写出本诗大意。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味意境,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在中唐皇帝玄宗身边,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卫士,总是骑着御厩里的骏马,走在仪仗队的前列,气概非凡。他身为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无法无天,连地方官也惹不起。奇怪的是,他却在安史之乱后,忽而发愤读书,下决心脱胎换骨。后来他做过几任县令和刺史,曾经严惩不法军吏,又常感到无力拯救百姓而自愧,写下了邑有泳流亡愧俸钱这样的名句,终于在文学史上奠定了自己无可争辩的地位。世以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并称,这位诗人,便是韦应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滁州西涧》。二、释题感知大意:1.板书课题,读课题。从课题里知道了什么?(本诗写的是滁州西边山间涧水的景色)2.据欧阳修《醉翁亭记》所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西涧正在这“林壑尤美”的峰峦之中。这《滁州西涧》究竟景色如何呢?我们随着诗人的笔触,一起去看看。三、自读自学,交流修正,理解内容: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指名读诗,熟读感知。2.这首诗写了什么?自己试试能不能解释诗句?将没有把握或者不清楚的字词做上记号,一会交流的时候注意听与学。3.交流修正,写出本诗大意。(参见《教师用书》)4.再读古诗,理解朗读。四、品读诗文:1.反复吟读了这首诗,“滁州西涧”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又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呢?预设学生回答:A.感受到“美”。(1)从“幽草”感受到美。想象一下“幽草”是怎样的?低声吟诵,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鼻端又仿佛嗅到什么气味吗?(想象草的茵绿、繁茂、厚密、芳香,草的深邃、静谧、未经践踏„„)读出这“幽草”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此句写的就是“怜涧边幽草”,可不可以不要句中的“独”与“生”二字呢?反复读读,玩味玩味。(“独怜”表现“特别喜欢”“唯独怜爱”,更表达出对幽草的爱怜。“生”写出了草的动态,这静静的草茂盛的样子,生命力展现了出来。)凝练的古诗啊,每一字都带给我们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