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脆弱,折射“家庭教育”缺失青岛日报2013年11月11日14版现在的学生很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动辄出现极端行为。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我们经常是指责学校、社会,而不是反思自己。当我们控诉应试教育的时候,我们是否反思自己也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是否逼迫孩子报了很多的辅导班?当我们指责社会无序时,我们是否给孩子做出了表率?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老师、家长、学生,发现孩子出现问题的背后折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但目前中国家长在这方面是严重缺失的。家教是什么?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往往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比如感恩、尊重别人、遵守基本的规矩等等,其实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父母。但遗憾的是,家长们对此几乎没有太多的重视,更谈不上正确的教育理念、人才观念。一谈到家教,就变成了花钱请老师教文化课,而不是家长的身体力行。从世界角度来说,对于培养一个优秀的人,理念、做法其实没有本质的差别,比如付出,比如严格的规范与要求,待人友善、懂得感恩等等。家长到位,正确的理念到位,中国的教育问题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今天的父母比以往更需要学习极端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成都10岁男孩的遭遇来说,有相关人称老师要求男孩就其所犯错误写1000字检查,如果写不到就去跳楼。该说法真实性尚难证实。如果是真的,那么老师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一者不满10岁的孩子没有行为能力,对于老师要求他不知如何处理;再者男孩读写能力的发展比女孩晚,写1000字检查对他来说确实很困难。这都反映出,大人对孩子的心理及生理发展了解不足。当然,事件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孩子是非常怕犯错误的。比如小孩把碗砸了,会本能地说“不是我”,其实他想表达的是“我不想这样做,只是不小心”。这说明孩子不知道怎样面对错误。而很多家长也不懂得教孩子正确面对错误,而是简单地责备孩子。家长需要告诉孩子,犯错并不可怕,主动承认、积极改正,还是好孩子。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分析为何会犯错、这样做的后果、如何弥补等,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是在错误中学习成长的。这有利于孩子情商和抗逆力的培养。今天的父母比任何时代的父母更需要学习,因为今天的孩子非常复杂。处在信息化时代,孩子有时候比父母懂得还多,他们有独特的见解,这都给家庭教育带来挑战。家长要多学习,跟上时代,这样才能和孩子对话。孙建国(青岛市教育局安全处处长):让家庭教育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的极端行为背后总有着深层次、长期积累的问题,外部刺激往往只是引爆矛盾的导火索。老师的一次处罚、家长的一顿责备相当于导火索,而教育不符合孩子成长发展规律则属于深层次问题。教育应该满足“受教者”的发展需求,比如兴趣需求、交往需求、解决问题的需求等。然而在现实当中,教育满足的往往是“施教者”的需求。比较常见的是家长为孩子制定生活目标、发展方向等。当孩子无法按照家长期望的方向去发展,而自身又没有生活目标和方向时,就会感到悲观,甚至绝望。让教育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是一个大课题,值得家长在内的“施教者”用心研究学习。马勇军(青岛大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青大附中校外兼职校长):家长包办剥夺孩子受挫折锻炼极端事件的发生让很多家长感到出乎意料,孩子平时学习都很优秀,经常受到夸奖,只因为老师要求写检查或罚站就轻生,让人觉得难以理解。其实这就像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老师对学生的处罚虽然有不当之处,但只是最后那一根稻草。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此前压在骆驼身上的麻袋。多年来,社会倾向赏识教育,挫折教育不足,这导致孩子心理比较脆弱,遇事容易钻牛角尖。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事包办太多,孩子遇到问题和困难,家长常常代为处理,这就剥夺了孩子经受挫折与锻炼的机会。虽然已经有不少家长意识到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有意识地放手让孩子去吃点苦头、受点磨炼,但还是有很多家长没有这个观念。事实上,怎样恰当开展挫折教育、怎样权衡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之间的关系,这些技术性、方法性的东西学起来并不难,难的是让某些家长转变观念。薛先生(初二女生家长):家长“高期望”焦虑症有待缓解我认为孩子行为过激多半是家长的责任,现在的家长总是习惯鼓励孩子,告诉孩子“你是最优秀的”,对孩子寄予了太高期望,一旦孩子受到一点打击就会出现极端行为。其实孩子需要“挫折教育”,家长应该让他知道“你只是个普通人,受到批评、遇到挫折很正常。”女儿在班里一直是中等生,在学习上我从不会给她太大压力,家长会也很少过问孩子的成绩和排名,我们关注的是她健康的成长和习惯的养成,而不是要把她培养成一个“尖子生”,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家长并无过人之处,孩子也是普通人,既然家长做不到优秀和拔尖,为什么要强求孩子出类拔萃呢?很多家长谈起教育经都头头是道,但又总是口是心非,口头上说“不要给孩子过高期望”,但是孩子一旦成绩下滑家长就开始焦虑了。心态的焦虑反映出来的是一种家庭教育缺失的焦虑,虽然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研究家庭教育的书籍,但往往众说纷纭,理论性的东西也不适合套用在每个不同的孩子身上。吕小飞(北师大研究生):自我评价方式单一加大心理压力现在的孩子特别敏感,一点小事就会引起很大的情绪波动,一句否定就会产生对自己的全盘否定,我觉得这可能是自我评价方式的单一造成的。当学生把“品学兼优”作为衡量自己的唯一标准并为之努力,常常一句不经意的批评或否定就会让他崩溃。我从小一直学习不错,很少违反纪律,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乖乖女”,也正因为这样,我把“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作为自己唯一的目标,一旦成绩略有下降,不用老师和家长找我,我就会先自责、反省,觉得自己连唯一能够做好的事都没有做好,想着想着就哭了起来。父母对我的教育以解压和疏导为主,因为我比较自觉,所以他们也没有特意去关注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但是我感觉,他们常常嘴上说“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努力了就好”,一旦我成绩真的下降了,他们还是会很紧张。上了大学以后发现,除了学习我还可以做很多事,不再以单一的标准要求自己,心境才开阔了不少。孙先亮(青岛二中校长):单一评价标准对孩子容忍度太低极端事件的发生暴露了评价机制的缺陷。社会评价标准对孩子的期望是学习好、能力强、特长突出等等,当孩子达不到这些标准或是犯了一些错误时,我们对孩子的容忍往往不足。在整个社会氛围的影响下,有些孩子也要求自己各方面都好,不能容忍自己在某方面出现过失。出事的孩子平时就是众人称赞的“好孩子”,然而“出错”之后,老师的过当处罚让孩子觉得自己错得十分严重,难以承受。有些孩子离家出走、弃学,也是因为社会评价标准太单一,对他们这些“不合乎标准”的孩子不能容忍。改变社会评价标准任重道远,但从家长、老师开始,我们对待孩子的“错误”,至少要更加包容一些。于泳(青岛市市南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科研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支持系统脆弱让孩子孤立无援孩子的极端行为,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是因为“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该系统是指个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相比于成人,孩子交往面有限,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孩子遇到了问题,如果觉得谁也帮不上忙,孤立无援,就容易走向极端。帮助孩子建立并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都应该为之努力,但相较而言,家庭可以做得多一些,因为家庭是孩子生命的起源,父母是社会支持系统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但在极端事件中,孩子正是舍弃了家庭和父母,这值得家长反思。有些孩子看上去活泼开朗,朋友众多,与父母关系不错,但事实上,孩子有很强的掩饰性,其自我意识究竟建立到了什么程度,有时候家长难以从表面判断。很多家长搞不清孩子在想什么,或是抱怨孩子“在外一个样,在家一个样”,都是这个道理。如何让孩子对父母的亲密和信任表里如一,如何使孩子的社会支持系统坚固有效,这些都需要家长关注和学习。林女士(初二男生家长):摸着石头过河的家教存在滞后性孩子的极端行为看似突然,其实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过激行为的主要原因,但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常常是走一步看一步,比较被动。我儿子小学时问题较多,经常被老师教育,写反思写得比作文还流畅,我也因为这些骂过他,吼过他。后来上了初中,他好像突然懂事了,学习上主动自觉,也可以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回想对孩子的教育,我讲不出什么方法,平时了解一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但是脾气一上来就是一通骂,打完了骂完了才发现方式不对。其实我们家长对于“如何教育孩子”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系统的方法,出了问题也不知道要咨询谁。学校每年家长会的时候会组织一次讲座,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但都是“论青春期教育”之类的泛泛而谈,一些细节问题依然得不到解答。当家长发现了问题再去求助于教育书籍和教育专家,恐怕就为时已晚了。所以,非常有必要给刚当了爸爸妈妈的家长进行公益性的系统化家庭教育,不要等出问题了再去找办法。袁超(大学毕业生):父母情绪化催生我的过激行为我在初中时期非常叛逆,逃课、打架,写检讨更是家常便饭,那个时候特别容易情绪激动,老师教育的时候心中不服,明知无理还要争三分,甚至把老师气哭过。现在想来,一方面是青春期叛逆,另一方面父母对我的影响挺大的。我的父母是比较情绪化的人,有时候他们心情好,我犯了错也会免于惩罚,有时候他们心情不好,犯一点小错就会劈头盖脸一顿骂,赏罚标准的不确定让我有些困惑,以至于自己对是非对错的分辨也不太明确。父母往往都不愿承认自己教育的不当,在我犯了错的时候只会一味对我进行批评教育,有时候我觉得他们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是不知道该怎么沟通,所以只会用不学习、反抗家长和老师来宣泄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