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从政、造福于民做一名组织放心、人民满意的好干部——在新任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县纪委监察局对各位的任职表示衷心的祝贺!希望你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绩。实行任前廉政谈话,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制度性规定,也是组织上对大家的关心和爱护,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提高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党的纪律和廉政规定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大家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和法律意识,自觉做到廉政勤政,自觉提高防腐拒变能力,切实担负起抓党风廉政建设和经济工作的双重责任,让各位在新的权力地位下常警惕、保清廉,在新的人生航程中开好头、起好步,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发展好、走正路,努力做一名让组织满意、让人民群众信任的合格的领导干部。下面,我谈几点意见,与大家交流和共勉。一、要用好一个“权”字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目的。领导干部要做到这一点,最主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在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中,权力观是基础,起着决定作用。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怎样看待权力,怎样行使权力,为谁掌权,为谁用权,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领导干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要正确看权。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属于公共权力,只能用于管理社会、服务人民。权力总是与职务相联系,领导职务越高,职责范围越广,权力也就越大。从权力的本质来看,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是人民赋予的。从权力发挥的作用来看,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治国安民,又能祸国殃民。党和人民把一定的权力托付给我们,就是要我们在职责范围内,正确、充分的行使权力,使权力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职责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为党和人民多做贡献多谋福祉。如果为官一任,无所用心,不思进取,该用的权力没有用好,该尽的责任没有尽到,不但浪费了这种资源,还会失去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会失去组织上的信任。“从天堂到地狱,只有一步之遥。滥用权力,就是连接这两者的通道。”清代历史学家赵翼总结了历代贿赂的现象后,得出一个结论,叫做“贿随权集”,意思是行贿围绕权力而运行。一个人手上刚刚有点权力,身边就开始围上一些捧场、逢迎的人。他们看中的不是感情,也不是你人缘好,而是你手中的权力。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笑脸、恭维,投你所好,送你所要,最终拉你下水。这几年查处的领导干部中,他们大多数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捞取钱财的工具,干部调整、工程项目招标、土地出让、矿产资源出让、协调工作、逢年过节,甚至外出考察、生病住院,都可以成为他们敛财的由头,在他们手中,权力成了追逐金钱和美色的资本,最终也成了身陷囹圄的祸根。我们每位领导干部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警惕权力对自己的腐蚀。真正明白掌权不是一种荣耀和风光,更不是一种利益和特权,而是一份信任,一份责任,一份奉献。要搞清权力的来源,认清滥用权力的危害。要克服个人主义和本位主义影响,防止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私有化;克服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影响,防止权力商品化;克服庸俗关系学影响,防止权力庸俗化。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各种诱惑,领导干部只有时刻把握住自己,经常约束自己,要有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才能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把掌权用权寓于对人民、对事业、对社会的奉献之中,做到仰不负党、俯不愧民。(二)要为民掌权。既然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那么,行使权力必须代表人民的意愿、维护人民的利益。权力只能是为民造福的工具,而不能成为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工具;领导干部只能当为民造福的公仆,而不能做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老爷。一些干部权力观变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官本位”的封建残余思想在作怪。有的慢慢忘记了入党时的初衷,脑子里升官发财的思想滋长,在这种念头的驱使下,心理状态失衡,唯我独尊,急功近利。有的当官不是为了多干事,而是干点事为了再升官,以至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只求“显绩”,不重实绩,甚至造成一任出“政绩”,几任补“窟窿”。我们要立志干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千万要防止把升官发财作为人生的目的。如果你当的官不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而是跑和要出来的,群众就会在背后戳你的脊梁骨,就不会尊重你,讲话就没人听,就没有凝聚力、向心力,更没有号召力,也就体现不出战斗力。如果是带着“升官发财”的念头去追逐官位和权力,那么“做官”的背后必然是“丢官”和“坐牢”。温家宝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时说,“领导干部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所以,我们要不断增强民本意识、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在为官为民的天平上,十分明确地把砝码摆向为民。为官一任,就要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南阳内乡县衙有幅对联是这样写的:“得一官莫荣,失一官莫辱,莫说一官无用,地方全凭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勿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从这幅对联表达的意思看,就是要有民本意识,一心为民,不要欺压百姓。封建社会的官员尚能如此,何况当代共产党人?所以,我们必须懂得,“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要把“居官本为民,贪求非吾志”作为座右铭,做官就要做清官,一要干事,二要干净,三要公道正派,这是为官之本。(三)要依法用权。依法行政、依法用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关键所在,是正确行使权力的基本准则和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根本保障。“治国者先受治于法”。领导干部的一切活动,都要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决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法律代表的是人民的意志,为民掌权,本身就包含了依法用权的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形势下,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带头学法、用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行使手中的权力。这既是提高领导干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守法的需要。领导干部严守法纪,依法办事,就给下面做出了榜样,反之,不仅会使自己丧失威信,给党和人民的利益带来损失,而且会带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使违法乱纪现象在社会中蔓延。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意识,把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贯穿到整个工作过程中去,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考虑是否合法,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并善于运用法律规范与法律原则,妥善处理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我们的各项工作纳人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二、要尽好一个“责”字我们当前的反腐倡廉建设,既在抓廉政问题,也在抓勤政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把廉政和勤政有机结合起来,立足各自岗位,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一)以廉立身,以勤成事。古人云:“勤者,政之所要;廉者,政之本也。”意思是说,勤政是廉政的前提。不勤无以立身,不勤无以成事。廉和勤,就像人的左手和右手一样,做到了廉政和勤政,才能“两手都硬”。如果不廉不勤,不但不能成事还要坏事。作为领导干部,能力再强,工作再勤奋,再兢兢业业,如果在廉政上出了问题,就成了人民的敌人,成为党的事业的败类,终究要被人民群众“拉下马”。但是,如果一名领导干部很廉洁,却是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总是占着位置不惠民、不谋事,必然会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这样的领导干部,也不会赢得群众的认可和信任。领导干部的廉,是立身之本,领导干部的勤是成事之基。我们处在**改革转型、赶超跨越的重要阶段,有很多难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解决。但不允许无所作为,不作为,要在干中积累经验,在干中完善提高,领导干部就是要“领”着带着下级和群众“干”事业。领是一种导向,是一种率先垂范,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干是一种只争朝夕,是一种积极探索,是一种敢为天下先,是一种对党和人民负责。“领”和“干”都应是领导干部的职责,都应是领导干部的使命,都应是领导干部的追求,领导干部带了什么头,就会出现什么风气、什么干劲、什么作风。领导干部要自觉做廉政和勤政的表率与榜样,坦坦荡荡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唯有以廉立身,以勤成事,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二)提升能力,学会干事。大家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后,担子更重了,要求更高了,谋发展的责任更大了。作为新任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学习和党性锻炼,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因循守旧、患得患失、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意识,善于运用市场的观念、改革的办法、创新的精神来推动各项工作。要积极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路子,谋求新发展,努力使自己的眼光更远一些、视野更宽一些、思考更深一些、举措更实一些,使我们的各项事业发展得更快更好一些。要进一步弘扬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精神,善于把上级的部署要求和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执行国家政策、破解发展难题上有所创新、有所作为。(三)创造业绩,实干成事。想干事、会干事,最终的体现是干成事。假如一个领导干部,在位几年,没有干成几件事,甚至一事无成,你说“我想干事、会干事”,“我尽了责了,下了力了”,那只能是自欺欺人。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立志干一番事业,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实实在在的业绩,向县委、县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这里,我还要强调一下履行“一岗双责”、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问题。领导干部实行“一岗双责”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所谓“一岗双责”,是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和掌握的权力行使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责就延伸到哪里,一旦出了问题,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一岗双责”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负起责任,在抓好各项工作的同时,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还要求领导干部要认真履行教育、管理和监督责任,切实增强监督意识,既要对班子成员及下属加强监督,又要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监督;既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又要带好队伍,还要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每年部署的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任务,要抓好责任分解,并建立相应的督查、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切实做到任务责任化,措施具体化,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目标体系,确保各项工作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三、要分清一个“利”字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说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就是要求我们保持一颗淡泊而又平静的心,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役。要加强道德修养,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最高标准,视党和人民的利益重如山,视个人的名利淡如水,以平静之心对己,以平稳之心处事,以平常之心对待名利。要强化奉献意识,清醒认识领导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把无私奉献作为终身抱负,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学会知足常乐,在生活中向下看,在工作中向上看,用理智战胜私欲,做到心不动于红利之欲,手不伸于物流之诱,目不炫于七色之惑。正如一条廉政警句所言:大公无私是圣人,先公后私是贤人,公私兼顾是好人,损公肥私是恶人。(一)要“公私兼顾”。既不过分强调公家利益而抹杀个人的利益需求,也不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而不顾及公家利益,在保证国家、集体利益的同时,也能保证私人利益的实现。“公私兼顾”里的“私”,不是自私自利、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以权谋私的“私”,而是指个人应有的正当利益。要明确认识公私利益,即认识到公共的利益中包含着私人利益,每个人为他人谋利益的时候,也在为自己谋利益。(二)要“先公后私”。先公后私,即先以公事为重,然后再考虑私事。在封建社会,把“先公后私”作为为官之大忠。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各级领导者任何时候必须首先考虑公众的利益。公与私相比、集体与个人相比,公共的、集体的利益不能不占首位,不能不占主导地位。因为这个公的集体是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集体,没有这个集体,个人利益就没有保证。所以,领导者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公共的、集体的、国家的利益,要做到先公后私。(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