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词汇3500词(必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家具的发展一、家具起源我国社会进入了商朝,青铜工艺技术达到了相当纯熟的地步,创造了闻名于世的青铜文化。现在从大量的出土青铜器中,看到商周时的青铜礼器,如青铜俎、青铜禁等,以其造型的基本特征与后世家具相对照,可以看出,这些俎和禁等,实在是后世桌、案、箱、柜的雏形。这些青铜礼器可谓家具之始祖。周朝在公元前11世纪灭商而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社会经济比商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呈现繁荣的景象。手工业种类更多,分工也更细了,因而号称“百工”。周朝天子以及其所分封的各国诸侯,都拥有铜器作坊,青铜器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商代。周朝的漆器手工业也有发展,长安张家坡曾出土一件漆俎,上面就镶嵌着蚌壳组成的图案。作为祭祀用的礼器,如俎、禁,以及生活用具的几和席等等,在周朝,除实用价值之外,还体现着周朝的等级制度。这一时期的家具,与奴隶制的上层建筑紧紧联系在一起,家具在此时具有特殊的意义。家具起源的品种席--床榻之始先民在筑巢而居的远古时代,为了避免潮湿与寒冷,用茅草、树叶、树皮或兽皮作为坐卧之具,这就是最古老的家具--席。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兼作坐具与卧具,可谓床榻之始祖俎的资历最深,在《礼记·明堂位》里说:“俎,有虞氏以梡(kun,夏后氏以嶡,殷以椇,周以房俎。可见俎早已有之,只是每个历史时期叫法不同。《三礼图》中绘有历代俎的形象。图2是梡俎图2《三礼图》中的梡俎ǎ图3是夏俎,也就是嶡俎,它与梡俎相似,只是腿间多了左右两条横枨,图4是椇俎,是殷代的俎。椇本是一种枝条弯曲的树,所谓椇俎实际上就是曲足俎,因其腿弯曲似椇木而得名。图3《三礼图》中的夏俎图4《三礼图》中的椇俎•图5是周代俎,名曰房俎。此俎在前后腿下端加一横木,使俎脚不直接着地,由横木承接。由于腿下形成一个空间好似房子,所以得名房俎。从出土的商周时代的实物看,俎由最初的四条腿,又发展成新的板式腿造型。下面是几件出土的俎。图5《三礼图》中的房俎•板足俎•图6是出土的商代饕餮蝉纹俎,青铜器。俎面狭长,两端微翘,中间微凹。四周绕以蝉纹,两端饰以夔(kuí)纹。侧立两足微弯,饰以饕餮纹和蝉纹。我们从此种板足俎的造型中,看到了后世桌案类家具的身影。图6商代饕餮蝉纹俎图7也是出土的板足俎,也是商代的青铜器俎,是辽宁义县出土的。不过它与图6不同,图6俎是左右两边的两块板为腿来架起俎面,而图7则是前后两块板为腿来架起俎面。在前后板腿中央,留出壸门轮廓。板足上以细雷纹为地,上饰饕餮纹。两边各吊一个制作精巧的小铜钟。此俎的俎面为槽形,据此分析,它应为陈牲之俎,而不是切牲之俎。这种槽形俎面,为后世带拦水线的食案之先驱。图7商代的青铜器俎•四足俎•图8是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商墓出土的石俎。此俎为四条腿,这种造型延至周朝。下面图9是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出土的漆俎。上部是一个长方形盘,口大底小,四壁斜收。下部是四足长方座,座的四周镶嵌着各种形状的蚌壳组成的图案,漆色为暗褐色。这是我们所见之最早的漆家具,可见西周时,先民们已经使用漆家具了。图8河南安阳出土的石俎图9长安出土的漆俎•几几在古时是凭倚之具,为长者、尊者所设,放在身前或身侧,也可以说是靠背的母体。至今未见商周时几的实物,图10是《三礼图》中的几形象。•几的使用到了春秋战国时,就不只是凭倚,也可以放置器物,已具有桌案的功能了。图10《三礼图》中的几•禁--箱柜之始•禁是商周时的礼器,祭祀时是放置供品和器具的台子。图11是宝鸡商墓出土,这是一只最古老的青铜禁。长方体,似箱形,前后各有八个长孔,左右各有两•个长孔,四周饰以夔纹、蝉纹。此器可以看出箱柜的原始形态。图11宝鸡出土的青铜禁扆(yǐ)--屏风之始扆,斧扆,或写作“黼依”,是古时天子座后的屏风,在周朝,是天子专用的器具。它以木为框,糊以绛帛(红色的丝织品),上画斧纹,斧形的近刃处画白色,其余部分画黑色,这是天子名位与权利的象征。另外,周天子在冬至祭时,背后设皇邸--即屏风。此屏风又以凤皇羽饰之。图12就是《三礼图》中的斧扆。后世屏风与此斧扆,可谓一脉相承。图12《三礼图》中的斧扆二、我国传统家具•由于民族不同,生活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我国逐渐形成了完全不同于西方而自成一体的东方家具体系。对周围邻国甚至欧洲大陆都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中国传统家具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600多年的商朝,从商周以来发展至明清时代的3500年间,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从商周到三国期间,中华民族以席地跪坐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矮形家具。•(二)从两晋、南北朝到隋唐期间,除了矮形家具外,由于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引入了高型家具。•(三)东汉纸张的发明,书写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从宋到元朝,垂足而坐的生活习惯得以普及,随之高型家具普遍流行,迅速发展的阶段。(唐代普及)•(四)明清时期,这时中国式的高型家具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成为东方家具所特有的艺术风格。•从明、清家具的发展过程看,从明到清初期的家具称为“明式家具”。因为这时期的家具都以它造型简洁、结构合理、线条挺秀舒展、比例适度、适应人体使用功能、不施过多装饰的那种素雅端庄的自然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清代中、后期的家具,继承了明代家具构造上的某些传统做法,但造型趋于复杂,风格华丽厚重,线条平直硬拐,雕饰增多,但忽视了家具结构的合理性和人体使用功能的协调性,因而这时期的家具显得尺度大而形重,同时又具有那种官场显示财富,地位的气派,人们称其为“清式家具”。灯挂椅灯挂椅,因其造型好似南方挂在灶壁上用以承托油灯灯盏的竹制灯挂而得名。灯挂椅是明代最为普及的椅子样式。也可以说是自五代和宋以来的普及样式。我们看《韩熙载夜宴图》中的灯挂椅,白沙宋墓中赵大翁夫妇所坐的灯挂椅,河北钜鹿出土的灯挂椅,其造型大同小异。官帽椅官帽椅也叫作南式官帽椅,它的主要特征是:搭脑和扶手都不出头。余者与四出头官帽椅是一样的。图1四出头官帽椅图2四出头官帽椅图3官帽椅图3是一只官帽椅,搭脑中部扁宽,搭脑两端与后腿交角处,有牙头相托。扶手为曲线形,而鹅脖则是直线的,联帮棍上细下粗,有收分变化。壸门券口出现变体,边线带翅。足间枨子采用“步步高“形式。背板上部施以小面积浮雕。整个靠背的上半部,由浮雕与牙头形成为一个装饰区。饰而不繁、很得当。图5高扶手官帽椅图6官帽椅交椅交椅是马札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带靠背的马札。在宋代和元代,有直背交椅,也有圈背的圈交椅。可是到了明代,直背交椅就比较少见,只留下圈背的一种了。所以也就将圈背的交椅,直接呼为交椅了。交椅的椅圈,由三节或五节样接而成。整个椅圈也是一条流畅自如的曲线。座面有皮制与绳编之分,背板有光洁与雕嵌之别。靠背之下,依然是八根木棍交结而成。可以折叠,便于郊游或野外露天使用。古时行军、作战,或郊游,多携交椅。见于画作和文字记载是很多的。因为可以折叠,必有许多交叉的关节,凡是交关之处,多用金属件。不仅坚固,更增光彩。有的在背板两侧、扶手、或腿子上,施以牙子装饰。图1交椅凳子的祖先,原是指上床用的登具,相当于脚踏,后来才被用来作为坐具。最早见的凳子形象,是汉代墓室壁画上的腰鼓形圆凳,和北魏敦煌壁画上的方凳。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到了明代,凳子式样已经很多,造型也更优美了。明代凳子分方凳、圆凳两大类。造型方面,主要有无束腰和有束腰两种。无束腰的都是直腿,有束腰的方腿为多,而且多用曲腿或三弯腿。腿下端,多作内翻、外翻等处理。方凳图1是无束腰罗锅枨马蹄足方凳。没有任何装饰,十分简洁、朴素。图1罗锅枨方凳图2卡子花方凳图3黄花梨矮老方凳图4方凳方桌方桌是使用最广泛的家具,一般称为八仙桌,尺寸略小些的叫六仙桌,四仙桌。方桌的基本造型,可分为无束腰方桌和有束腰方桌两种。在此两种基本造型的基础上,作出不同的处理。例如:腿部有方腿、圆腿,还有仿竹节腿;枨子有罗锅枨、直枨和霸王枨;脚部有直脚、勾脚;枨上装饰有矮老,有卡子花,牙子、绦环板等等,不一而足。方桌的式样是十分丰富的。图1是一只黄花梨木的方桌。无束腰,罗锅枨,单矮老。通体素洁,造型简练挺拔。图1单矮老方桌图2罗锅枨方桌图3黄花梨方桌图4方桌•“犀牛望月镜”——它高两米重一吨,采用东南亚的黄花梨木雕刻而成,是国家的一级文物案,案与桌的最大不同,在于腿和面的关系。桌的腿与面成直线,直角形为多。喷面为少,即使有喷面,喷出尺寸也小。而案则不同,腿子大多缩进案面。案在明式家具中,也是一个大家族。形式多样,有平头案、翘头案、架几案等等。图2翘头案图3黄花梨翘头案图2八方香几图1香几在清代家具中,有苏作、广作、京作的三种作法,或称为三种风格。一般认为苏作更多地保留了明式传统,广作更多地代表着清式风格,而京作居于两者之间。总之,清代家具,以清中期为代表,造型上雄伟、浑厚,装饰上富丽、豪华,表现出强悍与富贵的气派,成为与众不同的独有风格。图1太师椅图2黄花梨太师椅图3卷书背太师椅图4云石太师椅明式官帽椅的扶手很少有花饰,清代官帽椅的扶手则多用花饰。这些就是明清两代官帽椅的主要区别。图3官帽椅图4红木官帽椅图1回纹透雕靠背官帽椅图2梳背式官帽椅靠背椅其造型特征是:只有靠背,没有扶手,而靠背搭脑是不出头的。图1广式靠背椅图2雕花靠背椅清代家具中凳和墩,式样万千,造型各异,有方形、圆形、长方形、梅花形、海棠形,还有桃形等。装饰手法有雕、镂、嵌、绘等。墩还有开光和不开光的处理。清代家具中的凳和墩,造型、装饰,都是其它时代所不能与之相比的。图1条纹方凳图2马蹄足方凳桌案图1牙板方桌图2八仙桌图3卡子花方桌图4卡子花方桌茶几是比较矮的几,是人们放置茶具的用几。图2是一只典型的苏作茶几,非常简练。有束腰,腿子中间有隔板。隔板之上与隔板之下,形成两个同样的变形壸门轮廓。此几折线腿,是苏作的常用造型。图1套几图2茶几图3梅花纹花几图4高几盆架图1是一只低面盆架。五只弯腿,在其上部和下部,有两道横枨。上枨捧起面盆,下层固定架腿。这是宋元以来曲足盆架的发展。图1低面盆架图2高面盆架清代家具的风格特点,在以上家具品种、造型、装饰等项里,大致都已讲到,现在只概括地作一小结。清代家具,经历了近三百年的历史,从继承、演变、发展,以至形成为自己的独立风格,这当然有它特殊的背景与经历,乃至独立存在的特色。清代家具的发展至风格成熟为清式,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清初至康熙初,这阶段不论是工艺水平、还是工匠的技艺,都还是明代的继续。所以,这时期的家具造型、装饰等,还是明代家具的延续。造型上不似中期那么浑厚、凝重,装饰上不似中期那么繁缛富丽,用材也不似中期那么宽绰。而且,清初紫檀木尚不短缺,大部分家具还是用紫檀木制造。中期以后,紫檀渐少,多以红木代替了。清初期,由于为时不长,特点不明显,没有留下更多的传世之作,这时期还是处于对前代的继承期。第二阶段是康熙末,经雍正、乾隆,至嘉庆。这段时间是清代社会政治的稳定期,社会经济的发达期,是历史上公认的清盛世时期。这个阶段的家具生产,也随着社会发展、人民需要和科技的进步,而呈兴旺、发达的局面。这时的家具生产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成为特殊的、有别于前代的特点,或叫它风格。这风格特点,就是清式家具风格。1.造型上浑厚、庄重这时期的家具一改前代的挺秀,而为浑厚和庄重。突出为用料宽绰,尺寸加大,体态丰硕。清代大师椅的造型,最能体现清式风格特点。它座面加大,后背饱满,腿子粗壮。整体造型像宝座一样的雄伟、庄重。其它如桌、案、凳等家具,也可看出这些特点,仅看粗壮的腿子,便可知其特色了。第三阶段是道光以后至清末。道光时,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的历史劫难,此后社会经济日渐衰微。至同治、光绪时,社会经济每况愈下。同时,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文化、以及教会的输入,使得中国原本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发生了变化,外来文化也随之渗入中国领土。这时期的家具风格,也不例外的受到影响,有所变化。我们看,现在颐和园里的部分家具,接受了外来影响最为明显。这种情形,作为经济口岸的广东最突出,广作家具明显地接受了法国建筑和法国家具上的洛可可影响。追求女性的曲线美,过多装饰,甚至堆砌。木材也不求高贵,作工也比较粗糙。本章也收进几件,以作对比和欣赏。2.装饰上求多、求满、富贵、华丽清中期家具特点突出,成为清

1 / 8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