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身体机能的测量与评价吴香芝江苏师范大学第一节(循环机能)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第四节平衡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04章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一、心率测评一、心率测评1、运动前心率测评2、运动中心率测评3、运动后心率测评1、运动前心率测评测量:脉搏触摸法。评价:(1)基础心率均线及波动差评价。(2)立、卧位脉搏差评价。2、运动中心率测评1、运动前心率测评2、运动中心率测评(P116-117)3、运动后心率测评测量:心率遥测法。评价:(1)定负荷评价。(2)递增负荷评价。注:定负荷运动中,若心率较静息心率增加不多,则表明心功较好;递增负荷运动中,若同一心率水平负荷强度较大,则表明功能较好。第04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3、运动后心率测评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1、运动前心率测评2、运动中心率测评3、运动后心率测评(P117-119)(1)运动后即刻心率测评(2)恢复期心率测评第04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二、血压测评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1、运动前血压测评2、运动后血压测评第04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1、运动前血压测评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1、运动前血压测评(P120-121)2、运动后血压测评类型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16095临界高血压160-14095-90正常血压140-9090-60低血压9060第04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2、运动后血压测评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1、运动前血压测评2、运动后血压测评(P121-122)运动后收缩压上升明显,舒张压保持不变或略有下降。(注:收缩压上升表明心脏收缩有力,舒张压上升表明外周阻力增强)第04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三、心血管机能指数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1、布兰奇心功指数2、体位平均血压指数3、耐力系数4、克兰普顿血液下垂法第04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1、布兰奇心功指数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1、布兰奇心功指数(P122)2、体位平均血压指数3、耐力系数4、克兰普顿血液下垂法公式:E=心率×(收缩压+舒张压)/100。评价:E200为紧张度高,应进一步做心血管机能检查。E介于90-200之间为紧张度一般。E90为紧张度低。E的正常值介于110-160之间,均值为140。第04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2、体位平均血压指数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1、布兰奇心功指数2、体位平均血压指数(P122)3、耐力系数4、克兰普顿血液下垂法公式:平均血压=(收缩压-舒张压)/3+舒张压;体位平均血压指数=(立位平均血压-卧位平均血压)×100/立位平均血压。评价:0为上等,0~-18之间为中等,-18为下等。注:教材P122“血压差”应改为“平均血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由于舒张期时间大于收缩期时间,所以一个心动周期中的平均血压=1/3收缩压+2/3舒张压,而非收缩压和舒张压的简单平均。第04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3、耐力系数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1、布兰奇心功指数2、体位平均血压指数3、耐力系数(P122)4、克兰普顿血液下垂法公式:耐力系数=心率×10/(收缩压-舒张压)。评价:耐力系数的值越大,心血管机能越差。其正常值为16。第04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4、克兰普顿血液下垂法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1、布兰奇心功指数2、体位平均血压指数3、耐力系数4、克兰普顿血液下垂法(P123)公式:脉搏差P=P立-P卧。高压差B=B立-B卧。评价:一般P越小、B越大表明心血管机能越好。评分标准参考P130表4-9。正常人得分范围为60-100分。第04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四、心血管机能试验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1、30秒20次蹲起试验2、30秒30次蹲起试验3、哈佛台阶试验4、改良型哈佛台阶试验5、二阶梯机能试验6、塔特尔机能试验7、施奈德机能试验8、列图诺夫联合机能试验9、PWC170机能试验第04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一、肺活量测评二、闭气试验第04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一、肺活量测评一、肺活量测评二、闭气试验1、静息肺活量测评2、五次肺活量试验3、定量负荷后五次肺活量试验第04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1、静息肺活量测评一、肺活量测评二、闭气试验1、静息肺活量测评(P133)2、五次肺活量试验3、定量负荷后五次肺活量试验表4-18中国汉族大学生肺活量百分位数评价表(ml)下中下中中上上男35003500-37903800-46004610-50005010女24202420-26502660-32003210-35003510肺活量反映的是一次呼吸时的最大通气量。其大小主要取决于呼吸肌力量、肺和胸廓弹性等因素。第04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2、五次肺活量试验一、肺活量测评二、闭气试验1、静息肺活量测评2、五次肺活量试验(P134)3、定量负荷后五次肺活量试验立位,每15秒测1次肺活量。评价:若5次测量结果基本接近或逐次增加为机能良好;否则为机能不良。第04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3、定量负荷后五次肺活量试验一、肺活量测评二、闭气试验1、静息肺活量测评2、五次肺活量试验3、定量负荷后五次肺活量试验(P134)先测静息肺活量,再做定量运动,最后测运动后1-5分钟的每分钟肺活量。评价:负荷后每分钟肺活量逐次增加,或保持安静时水平,为机能良好或正常。反之,负荷后肺活量逐次下降,经5分钟仍不能恢复至安静时水平为机能不良。第04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二、闭气试验一、肺活量测评二、闭气试验1、安静状态下的闭气试验2、定量负荷后的闭气试验3、重复闭气试验第04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1、安静状态下的闭气试验一、肺活量测评二、闭气试验1、安静状态下的闭气试验(P135)2、定量负荷后的闭气试验3、重复闭气试验令受试者静坐休息片刻,测量深吸气或深呼气之后的闭气时间。评价:详见P135表4-19。第04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2、定量负荷后的闭气试验一、肺活量测评二、闭气试验1、安静状态下的闭气试验2、定量负荷后的闭气试验(P135)3、重复闭气试验呼吸机能较差者闭气结束后呼吸频率会明显增加,且在5分钟内不能恢复到静息水平。一分钟原地尽力跑后男大学生的闭气时间减少48%,女大学生减少45.3%,一般不超过50%。第04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3、重复闭气试验一、肺活量测评二、闭气试验1、安静状态下的闭气试验2、定量负荷后的闭气试验3、重复闭气试验(P136)连续闭气时的闭气时间在正常情况下应逐渐延长,延长的时间长短可反映呼吸循环系统的机能水平。第04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一、最大摄氧量的直接测量二、最大摄氧量的间接测量然后根据P137表4-21进行评价。注意事项:最大吸氧量直接测量前应对受试者进行严格体检,测试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受试者体力变化情况,若出现异常体征应立即停止测试,以免发生意外。第04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一、最大摄氧量的直接测量一、最大摄氧量的直接测量(P136)二、最大摄氧量的间接测量表4-20运动各阶段的速度与坡度阶段1234567速度(公里/小时)2.74.05.46.78.08.89.6坡度(%)10121416182022表4-21最大摄氧量评价标准年龄评价等级13-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男5652.549.548.1最佳女4241.040.137.0男51-55.946.5-52.445.0-49.443.8-48.0佳女39-41.937.0-40.935.7-40.032.9-36.9男45.2-50.942.5-46.441.0-44.939.0-43.7良女35.0-38.933.0-36.931.5-35.629.0-32.8男38.4-45.136.5-42.435.5-40.933.6-38.9及格女31.0-34.929.0-32.927.0-31.424.5-28.9男35.0-38.333.0-36.431.5-35.430.2-33.5差女25.0-30.923.6-28.922.8-26.921.0-24.4男353331.530.2极差女2523.622.821.0第04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二、最大摄氧量的间接测量一、最大摄氧量的直接测量二、最大摄氧量的间接测量1、奎因台阶试验2、12分钟跑试验3、极限下强度负荷试验第04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1、奎因台阶试验一、最大摄氧量的直接测量二、最大摄氧量的间接测量1、奎因台阶试验(P138)2、12分钟跑试验3、极限下强度负荷试验受试者在41cm台阶上每分钟上下台阶女生22次,男生24次,连续3分钟。测运动后5-20秒间的15秒心率,再换算成一分钟心率,最后根据回归方程:(女)Y’=65.81-0.1847x,(男)Y’=111.38-0.42x,得出男、女生最大摄氧量推算值,并依P138表4-22评价。表4-22大学生奎因台阶试验评价标准(ml/kg/min)百分位数95908075502520105男59.357.654.25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