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科技进步奖项目简介提升山区江域地形DT测试接通率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运行维护中心基站三部优化组QC小组DCAP发布人:黄治伟DCAPQC项目概况QC小组简介小组名称重庆移动运行维护中心基站三部优化组QC小组课题名称提升山区江域地形DT测试接通率组长:张天山课题类型现场型注册时间:2007年6月注册号:200706小组成员性别文化程度接受TQC教育时间(小时)职务(职称)主要分工张天山男本科140主管组长,负责整体构架,工作安排黄治伟男硕士90技术业务数据与资料整理、问题收集王庆男本科90技术业务分析统计张颖男本科90技术业务区域调整霍天宇男本科90技术业务负责调整前后的测试与汇总汪雪焰男硕士140技术支撑工作协调与分析讨论分析组---技术支撑协助小区与话务统计分析起止时间200706-200712活动频次1-2次/年DCAPQC项目概况名词解释DT测试(DrivingTest):测试手机与测试设备组成测试终端,在道路上对网络性能进行测试DT测试接通率:DT测试接通率=接通总次数/试呼总次数×100%接通率注意要点:接通问题只存在于主叫方,故接通率只统计主叫方位置更新:GSM通信事件,手机周期性进行或位置区变更时进行,作用在于通知系统手机当前情况,其过程中占用系统资源,手机无法进行通话DCAP选题理由选题理由一重庆主城区网络DT测试接通率不稳定,在优秀值98%附近浮动优秀值98%均值为97.92%DCAP选题理由选题理由二重庆主城区地形复杂,DT测试接通率具有明显地域特征一般密集地区城市重庆其他地势平坦区域传播模型参数井口站点东莞朝阳K113.5810.005K232.9947.51密集地区城市重庆其他地势平坦区域传播模型参数泰兴站点中兴路站模型东莞东城中心东莞步步高K113.0812.095.3159.125K242.2438.850.6347.14不同地形传播模型比较山区江域传播模型具有自身特点导致网络各个指标具有特定的地形特征本次选题提升山区江域地形DT测试接通率DCAP设定目标设定目标值QC小组根据自身与调查情况,设定QC活动目标值DCAP设定目标可行性研究1-5月重庆主城区DT测试未接通现象分类表1-5月重庆主城区DT测试未接通现象排列图序号问题各项目次数比例1位置区13363.64%2越区覆盖3617.22%3拥塞178.13%4干扰136.22%5其他104.78%位置区问题是导致未接通的症结DCAP设定目标可行性计算QC小组对目标值进行可行性分析集团公司考核优秀值98%症结在于位置更新,减少30%位置更新情况此时1至4月位置更新次数下降40次此时1至4月接通率为(209-40)/9997=98.31%DCAP原因分析头脑风暴法位置区问题原因树状分析图位置区问题位置更新寻呼无响应城区内陆干道位置更新滨江路位置更新位置区容量超限寻呼信令丢失DCAP要因确认要因确认表位置更新问题要因确认表序号末端原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判别标准负责人完成日期1城区内陆干道位置更新内陆干道是否存在与某位置区多次交叉的情况网络规划软件情况对比、现场测试位置区规划基本原则:1.位置区边界不要与干道多次交叉(交叉次数3次);2.位置区边界避开回旋道路口;王庆2007.8.152滨江路位置更新滨江路部分路段是否位置区边界重合网络规划软件情况对比、现场测试位置区规划原则:位置区边界不要与滨江路重合;张天山2007.8.153位置区容量超限位置区载频数是否超过1600通过操作系统进行技术调查与统计R12版本位置区容量极限为1600载频黄治伟2007.8.154寻呼信令丢失通过统计查看城区各BSC寻呼成功率是否低于95%通过操作系统进行技术调查与统计BSC寻呼成功率高于95%,可认为该BSC寻呼成功率优秀,寻呼丢失为正常丢失霍天宇2007.8.15DCAP要因确认城区内陆干道位置更新主城区网络位置区与部分干道交叉统计情况干道名称渝中区朝千隧道路九龙坡区水碾转盘石坪桥路四公里学府大道交叉次数3次3次/圈6次4次位置区边界与干道交叉次数2次位置区边界在旋道路口判断标准DCAP要因确认滨江路位置更新位置区边界不要与滨江路重合优化前主城区位置区边界图判断标准DCAP要因确认位置区容量超限同LAC号同一位置区载频数1600块判断标准DCAP要因确认寻呼信令丢失各MSC寻呼成功率95%判断标准DCAP制定对策要因及对策要因城区内陆干道位置更新滨江路位置更新寻呼容量超限对策方案表主因对策目标措施区域负责人城区内陆干道位置更新割接调整城区内陆干道位置更新比例下降30%1、合并GM051B2/B3位置区2、调整九龙坡水碾转盘位置区边界渝中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张天山滨江路位置更新割接调整滨江路位置更新比例下降30%1、减少南滨路与CQGS05位置区边界交叉次数2、对北滨路渝澳大桥与嘉陵江大桥附近路段基站进行割接,减少北滨路位置区交叉次数渝中区南岸区江北区王庆位置区容量超限割接调整位置区容量载频数1600割接CQG17B1/B2位置区基站到新建软交换局GM131B1/B2/B3江北区张颖DCAP对策实施措施一内陆干道位置更新对策实施GM051B2/B3割接优化(LAC为13085/13086)GM051B2/B3优化前位置区图GM051B2/B3优化后位置区图完成后减少了渝中区位置个数,该区域不存在位置更新载频数1108DCAP对策实施措施一内陆干道位置更新对策实施九龙坡区水碾转盘位置区优化优化前位置区图优化后位置区图完成后水碾转盘不再处于位置区边界DCAP对策实施措施一内陆干道位置更新对策实施内陆干道位置区优化小结城区内陆干道位置位置更新次数比例下降30%优化前后全网测试内陆干道位置区位置更新数下降比例计算(134.5-92.25)/134.5=31.41%测试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优化前内陆干道位置更新次数135132137134134.5优化后内陆干道位置更新次数9492919392.25措施目标DCAP对策实施措施二滨江路位置更新对策实施CQGM051B2/B3优化GM051B2/B3优化前位置区图GM051B2/B3优化后位置区图优化前后南滨路测试结果对比测试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均值优化前南滨路位置更新次数89988.5优化后南滨路位置更新次数77777DCAP对策实施措施二滨江路位置更新对策实施北滨路优化优化前位置区图优化后位置区图优化前后北滨路测试结果对比测试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均值优化前北滨路位置更新次数89888.25优化后北滨路位置更新次数44444DCAP对策实施措施二滨江路位置更新对策实施滨江路位置区优化小结滨江路位置位置更新次数下降比例30%优化前后滨江路DT测试位置更新数下降比例计算(16.75-11)/16.75=34.32%测试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均值优化前滨江路位置更新次数1618171616.75优化后滨江路位置更新次数1111111111措施目标DCAP对策实施措施三位置区容量超限对策实施CQG17B1/B2位置区超限割接优化优化前实施位置区图优化实施后位置区图同一LAC号LAC号1LAC号2载频数583载频数1257位置区超限优化目标优化实施后各位置区容量皆1600块载频每个LAC下载频数1600DCAP效果检查QC活动目标方案实施后重庆山区江域地形网络DT测试接通率情况效果对比图优秀值DCAP效果检查经济社会效应经济效应节约接通率专项优化费用30万人民币社会效应提升了省公司网络质量,为市场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为集团公司考核测试奠定了良好基础减少交换机负荷,无形节约大笔费用为相同地形省/分公司提供了山区江域地形接通率优化借鉴DCAP巩固措施效果巩固位置区报告整理成册,提出了滨江路位置区划分原则提出的位置区优化计划配合公司工程情况在逐步实施接通率指标继续观察,指标稳定在98%以上DCAP总结&下一步打算QC活动总结QC小组成员自我评价对比图DCAP总结&下一步打算下一步打算城区话务不断增长,软交换设备不断入网当前状况集团考核日益严格,考核测试向一般干道延伸接通率与位置区优化日益困难深化本次QC活动成果,进一步进行位置区优化,巩固接通率指标下一步打算DCAP谢谢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