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茶具的选择一、茶具的种类二、主茶具的选择与配备三、茶具与茶类的搭配陶土茶具:紫砂茶具、陶质茶具等;瓷器茶具:白瓷茶具、青花茶具等;玻璃茶具:玻璃茶杯、玻璃壶等;金属茶具:金、银、铜、不锈钢;漆器茶具:漆器茶杯、漆器茶托等;竹木茶具:竹木茶杯、竹木茶托等;石器茶具:玉石茶具、玛瑙茶具等。按质地来分类常用茶具的特点与性状1.紫砂壶:保温、透气、蓄香,但也容易藏污纳垢。2.玻璃茶具:透明直观,易散热,不保温,光洁易清洗。3.陶瓷茶具:具有一定的保温性,透气性中等,光洁易清洗。4.金属茶具:易散热,外观感觉冰冷。•陶土器具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发明,最初是粗糙的土陶,然后逐渐演变成比较坚实的硬陶和彩釉陶。•陶土器具的发展:土陶→硬陶→彩釉陶•陶土器具的质地:粗糙→坚实→多彩、细腻(一)、陶土茶具1、白瓷茶具•唐代:白瓷就有“假玉器”之称。•北宋-江西景德镇:质地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而异军突起,技压群雄——中国瓷都。•明、清两代:“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二)、瓷器茶具•2、青瓷茶具•青瓷茶具始于晋代,主产地为浙江。•唐代顾况《茶赋》:“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诗人皮日休《茶瓯》:“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二)、瓷器茶具•3、黑瓷茶具•流行于宋代。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写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彩色也。”•宋代,茶色贵白,所以宜用黑瓷茶具陪衬。•所生产的兔毫盏,釉底色黑亮而纹如兔毫,黑底与白毫相映成趣,加上造形古雅,特别为日本茶人所推崇。(二)、瓷器茶具•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产于福建福州故称为“双福”茶具。•福州产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赤金砂”等名贵品种。(三)、漆器茶具•竹木质地朴素无华且不导热,用于制作茶具有保温不烫手等优点。•竹木还有天然纹理,做出的茶具别具一格,很耐观赏。•目前主要用:竹木制作茶盘、茶池、茶道具、茶叶罐等,也有少数地区用木茶碗饮茶。(四)、竹木茶具•玻璃茶具是茶具中的后起之秀。•玻璃质地:透明、可塑性大。•玻璃茶具:晶莹剔透、光彩夺目、光洁、导热性好,时代感强,价廉物美。(五)、玻璃茶具三、主茶具的选择与配备1.茶壶、茶海、茶杯、杯托、茶船;2.符合泡饮茶的功能要求;3.实用、便利;4.容量及数量的搭配。三、主茶具的选择与配备-----茶壶1.壶嘴、壶口与壶把顶部应“三平”,应稳重;2.易于掌握重心:壶把提拿时重心垂直线所成角度应小于45°;3.出水流畅:不漏水,壶嘴可断水,无余水沿壶流外壁滴落。三、主茶具的选择与配备-----茶海1.功能:调匀茶汤浓度、滤渣;2.与茶壶搭配使用;3.容量与茶壶一致,或为壶的1.5~2.0倍。三、主茶具的选择与配备-----茶杯1.功能:盛装茶汤。用于饮茶,还便于观看汤色。2.要求:持拿不烫手,啜饮又方便。3.盛茶量:七分满。4.俗语:“茶七饭八酒满”。“酒满敬人,茶满欺人”。茶杯色泽挑选的一般准则杯外侧应与壶的色泽一致,内侧的颜色对汤色的影响极大,为观看茶汤真实的色泽,宜选用白色内壁。牙白色瓷:可使桔红色的茶汤更娇柔;紫砂和黑釉:则不易观看汤色的色泽、明亮度,但一般饮用时可使茶汤显得更加醇厚。茶杯色泽挑选的一般准则杯外侧应与壶的色泽一致,内侧的颜色对汤色的影响极大,为观看茶汤真实的色泽,宜选用白色内壁。牙白色瓷:可使桔红色的茶汤更娇柔;紫砂和黑釉:则不易观看汤色的色泽、明亮度,但一般饮用时可使茶汤显得更加醇厚。四、茶具与茶类的搭配——茶具与茶类色泽的搭配1.选配原则:要与茶叶相配,饮具内壁以白色为好,能真实反映茶汤色泽与明亮度。2.注意主茶具中壶、盅、杯的色彩搭配,再辅以船、托、盖置,力求浑然一体,天衣无缝。3.以主茶具的色泽为基准,配以辅助用品。4.可根据所泡茶类选用。(一)绿茶类—冷色大宗茶:1.单人用具,夏秋季可用无盖、有花纹或冷色调的玻璃杯,春冬季可用青瓷、青花瓷2.多人用具,宜用青瓷、青花瓷、白瓷等各种冷色调壶杯具。(二)红茶类—暖色条红茶:紫砂(杯内壁上白釉)、白瓷、白底红花瓷、各种红釉瓷的壶杯具、盖杯、盖碗。红碎茶:紫砂(杯内壁上白釉)以及白、黄底色描橙、红花和各种暖色瓷的咖啡壶具。(三)乌龙茶类—冷色1.轻发酵及重发酵类:白瓷及白底花瓷壶杯具或盖碗、盖杯。2.半发酵及轻、重焙火类,朱泥或灰褐系列炻器壶杯具。3.半发酵及重焙火类,紫砂壶杯具。(四)花茶茉莉花茶:冷色,玻璃杯,青瓷、青花瓷等盖碗、玫瑰红茶:暖色,玻璃杯,斗彩、五彩等盖碗、盖杯、品种的盖碗、盖杯、壶杯具。谢谢